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3:2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我启发式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化学启发式教学论文
【摘要】启发式教育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此,启发式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启发式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启发教学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启发教育;启发教学;求知欲
一、启发式教学需b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为原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教育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从始至终的参与在这个环节,可以说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同时又是积极的参与人员。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的做到以下三点内容:第一点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第二点是在教学中运功各种讲解方式,比如说在讲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们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观看视频、PPT等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第三点是在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积极复习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二)以因材施教、面对大众为原则。学生们在个性、学习能力、兴趣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上都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因此,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化学基础也会相应的有所差异。我国现阶段教育部的学习要求中最着重的就是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质,保证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对于现阶段的化学教育更应该“侧重于学生们的道德素质,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化学基础知识为着重点,在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提升学生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对于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多种方式多方面的教育,既要发展化学学习较好的,还要注重化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对其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们布置合适的预习以及复习任务。
二、启发教学的b主要内容
(一)实验启发法。马克思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化学这门学科的实验原理较多,但是不同的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每个试验所展现出的化学现象令人叹为观止,实验启发教育就是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化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化学教材中虽然有化学反应的描述,但是描述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宜学生们的理解,这时教师们就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课堂学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或者亲眼见证化学反应来使得学生们懂得相应的化学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如果能安排、操作好一项化学实验,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欲望,从而大幅度的提升教学效率。(二)情境启发法。在现阶段的化学教育上,国家教育局提出让学生们从生活中走进化学、从化学中走进社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常见的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学时可以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开始讲起,让学生自主思考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并对这些化学现象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商家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而利用化学知识进行不法行为,让学生学习一些打假的知识,比如说如何验证买回来的酒是否有掺水,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无水硫酸铜粉末,让学生们深刻的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这一道理。再比如说在进行酸的同性以及pH值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自行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将食醋、洗发剂、肥皂水以及矿泉水等滴落在pH值上,通过观察来确定这些液体的pH值是多少。(三)比喻启发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时可以适当的举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再用生动的比喻手法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进行“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有一些知识是十分抽象的,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原子中有着许多的电子,但是电子的能量并不一样,能量高的电子往往活动于离核较远的的区域,而那些能量较低的电子则运动于离核较近的地区。”这样的知识理论性太强,学生们很难理解,但是老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进行说明。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说明,这样语言通俗易懂,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复杂的知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化学知识的含义,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想象力,这种想象的方法也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帮助。
初中地理教学探索与思考
【摘要】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师是国家前行的领路人。如何作为一名好的领路人,我们不仅要有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质,还要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本文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例子,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启发式教育;探索思考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振兴的根本。王安石说:“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说明教育是国家的基石,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总理曾谈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所以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在素质教育以前,中国一直很广泛应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填鸭式”教育的弊端很多,主要有家长和孩子压力过大、让孩子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训练成了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让学生成为只会考试的机器。相对于“填鸭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更好,它是一种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在本文中所讨论的方法都是以启发式教育为主。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探索
1.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在实践活动中,兴趣能使人们工作目标明确,积极主动,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获取工作的最大成就,并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上课时,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有趣,就会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回答问题;反之,就消极听课、被动学习。因此,我在地理教学开始时,会先诱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讲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我通常会让学生做个游戏。这个游戏叫中国地图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进行启发式教育,巧设疑问,给每一位学生。“参与”自由讨论的空间活跃的思维兴奋剂,靠在课堂上巧设疑问。学生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知识后,逐渐开始进入用脑的疲惫期,有很多学生开始出现神游四海的现象,这时我巧设一些疑问,适时帮助学生调整,能使课堂更加有趣。不仅学生的瞌睡困倦的情绪被激活,还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来。所以问题设计要反复琢磨、推敲,这样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就迎刃而来。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活动,又要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比如对于复杂抽象的气候多样性问题,我们可以为学生连续播放多媒体形式的生活实际背景图,如北国冰城哈尔滨———冰雕艺术展、海南的沙滩,海景和冬天北方的白雪皑皑,然后我们再提出我国冬季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为什么这么大,这样问题就变得活灵活现起来。枯燥的问题变得有趣,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学生们自然而然克服疲劳,享受学习的时间。整个教学气氛在课堂里也活了起来,每个学生相互彼此交流,展示自我,成了参与教学的成员,这样课堂的教学目的才得到真正的实现。3.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在工作中体会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整体到每一个环节,其实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连贯的,要穿针引线的把它们穿在一起讲解,这样才会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这种备课方式不仅适用于地理学科,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象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二、反思
启发式教学对舞蹈课堂的需求
摘要: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视觉性和感染性,它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于舞蹈的教学,其教学成果是非常直观的,启发式教学法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使用不仅有利于舞蹈的教学成果,而且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情操的陶冶,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舞蹈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创新,使得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国家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兼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同时要进行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处于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控制着教学方向、内容、进度、结果和质量,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现在的舞蹈课堂都是以组合的形式进行教授的,每节课学生对于组合的完成程度就可以让人很直观的看到教师每一节课的教学成果。启发式教育原则旨在教学活动中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高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授,引导学生独立、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以获取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准确理解每一个动作姿态的位置和所表达的情感。
目前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代化的社会的教育中,教师不能再使用之前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而需要不断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并借助现代教学设备,以灵活巧妙地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愉快又高效地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可以使教师以一种非常幽默又得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教授,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相对积极的情绪下进行学习。许多心理实验证明,愉快的事情令人记忆深刻,并且记忆的时间也较长。因此,正是因为启发式教学法让课堂氛围轻松有趣,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情状态下有着强烈并且持续性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是学生可以专注又高效的进行舞蹈学习,同时感受舞蹈,由“心”而发,抒发情感。启发式教学法如何在舞蹈教育中应用:
1.在讲解、示范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误区与对策
摘要:数学不仅是初中学习的其中一个重点学科,还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在教育界受到了多于其他学科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多个方面来阐明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误区;对策
1初中数学的教学误区
数学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其他学科,学生和老师不得不对数学重视起来,教育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改革鞭策着教师的自我增值,同时督促着教师不断改良原有的教学方式。然而,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所以,依我看来,找出弊端比像无头苍蝇般盲目实行改革更为重要。以下是我列举的从教学中所发现的误区。
1.1急于求成,不按部就班实行改革:绝大多数的老师迫于教育改革的压力,迫切地否定原本的教学方式,展开一系列自认为创新的改革,因此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难以跟上老师的步伐。同时,老师也忘记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道理。还有一些老师,对改革的精髓没有透彻的理解,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当前状况的改革,盲从跟随主流,另一些老师则崇尚大学式教育,想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又不给予相应的引导,学生的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又解决不了问题。
1.2形式化的教学,忽略了教育的本质与目标:由于老师对改革的精髓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老师的改革往往都是表面功夫,也摸不透自己教学方面的好与不足。比如说,老师在不理解”启发式教学“的情况下,贸然对学生实行这一改变,就会将“启发式“改成了”疑问式“,学生得不到启发的同时还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老师只学到”启发式教育“的皮毛就对学生实行不实际的改变,启发式教育注重的事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思维,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最后解决,一环接一环,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老师不符合逻辑、不适当的使用这种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美术教育的启发式教学方式与创新
摘要:启发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少儿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深化艺术感知,用大师绘画感悟童心,融汇各类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激发思考。以启发创新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反映了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保证了创新思维在课程中的顺利导入。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启发式;创新型;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方式与重“教”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其重点在于“启”———启发创新。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主题内容导入、具体课题设定和教学指导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种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是现代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因材施教,富有人性化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的追求。
一、启发式教学方式顺应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创新型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2005年不顾身体病重奋力向国家总理进言:“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全面地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学家、发明家的模式去办学。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丧失了创新性与独特性,因此很难出现杰出的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1]当今世界,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人类对知识的掌握推动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发生,它对经济未来的走势取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未来将面临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标志即为知识创新。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型人才应具备非凡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胸怀。启发式教学方式在美术教育中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促使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品质与特征,提高创造才能,以顺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启发式教学方式保证创新思维的导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路径。启发式教学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彰显了人本性、交往性、渗透性、发展性等应用价值,在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要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并存、显性与隐性互补以及认知性与情感性结合的原则,以事实开导式、情感渗透式、论理说服式、情境交融式、实践体验式构建起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方法;应用
启发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是一种以充分体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征为前提,以营造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条件,以教育双方充分互动交流为基本路径的方法,对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得这种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并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发挥出更好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效应。
一、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
(一)人本性价值。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在高校思政课中,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育的人本性,这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教育中的人本性包含着双重内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要求教育要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与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价值;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则要求教育要关照与服务于学生,在解决一切现实问题时,始终确立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启发式教学方法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探索,最终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彰显了教育的人本性价值。(二)交往性价值。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强调教育的实质就是心灵对话、精神契合、文化传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要依赖于教育双方的“交往”,即“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3]。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是达到教育目的之必要途径和方式。教育交往是以承认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前提,以选择合适的语言为中介,并以教育双方的充分对话交流为方式,从而实现教育双方情感共鸣、心灵沟通、意义共生的过程。在启发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双方都是独立平等的主体,教育者能够借助于各种启发引导的策略,包括选择教育的语言、方法、手段、载体以及创设教育情境等,使教育双方在“启”与“发”的双向互动过程中真诚敞亮、自由平等地对话交流和探讨问题,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渗透性价值。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4]面对提问,孔子并没有直接言明问题的答案,而是在问与答的互动过程中共同求解,其隐藏了教育的目的,却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启发式方法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渗透性。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教育者不事先言明教育目的,而是将教育内容和信息隐藏于施教过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渗透性能够减少教育过程中的阻力,并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和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理论、知识、信息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教育载体当中,并结合教师设疑提问、反诘引导等启发策略,则更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从而“水到渠成”。(四)发展性价值。“教育是立足于人的发展,通过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的,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为中介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5]。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发展最重要途径。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完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注重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以及发挥教育者的启发、引导、疏通作用,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入、有效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更好的锤炼和提升,这也就给予了学生更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茶叶企业管理策略分析
1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虽然是变幻莫测的,但仍然能从大量的统计规律中发现一些规律,因为这种群体性决定了相似性,个人心理因素又服从于群体心理,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茶叶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强化对消费者心理营销因素的认知,深化研究消费者整体行为。首先,掌握心理活动过程,判断其心理预期和行为,了解其购买决策的形成,最后注意与市场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消费者购买活动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分别是信息需要、收集信息、品牌评价、购买决策制定、售后评价。从形态各异的心理行为中提取规律是重点和难点,因为这种内在因素和关联关系隐蔽,难于发现。这种心理因素高级而复杂,驱动过程不明显,受支配的过程又具备偶然性,很可能处于支配性主导地位。本文选取感觉、知觉、偏好、动机角度加以阐述。外在的刺激会引发内在隐蔽需求,这点毋庸置疑,为了调查这种心理因素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6份,调查的内容有基本被访者情况和被访者的心里因素(感觉、知觉、偏好、动机),在436份有效调查者中,男女比例为228:208,调查对象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381:55,年龄结构基本呈现正态分布,35-50岁占比最多,60岁以上次之,可见消费主体偏向老龄化;从受教育程度上来讲,大专所占比例最高。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同时求得样本数据的均值和方差等数值。年龄卡方值125.96,说明年龄与饮茶显著相关;健康状况因素卡方值为36.45,值得一提的是,有慢性病的患者占比8.9%,说明很多人认为茶叶是可以用来缓解病痛的,有一定的功效,;家人饮茶习惯卡方值20.09,说明两者相关性较小。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加了一项新内容,企业推广活动因素卡方值为26.43,p=0.116,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有效的436份问卷中,城镇人口占78.69%,消费者来源广泛,对消费者兴趣爱好也进行了调研。
2茶叶企业管理策略分析
中国茶叶企业数量重点,南北东西地域特征明显,口味众多、厂家多样,企业在管理中尤其重视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驱动。本文涉及的心理因素主要从需求、兴趣角度出发,需求主要从购茶的习惯、解渴、保健方面调查,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种类的茶品表现出显著不同,主要是心理因素中的喜好、兴趣不同造就。出于兴趣、保健的比例为4:1,饮茶一定时间后就会持续成为一种习惯,对茶叶品种的需求以第一次愉悦的感受为主,说明第一次让消费者感受到满意的茶叶会驱动消费者持续购买和引用,进而形成一种长期的习惯。总体上来讲,个人内在因素中的心理因素,例如喜好、兴趣、需要,对饮茶种类、饮茶频率、饮茶年限、单次投茶量、月消费金额都有影响。针对以上心理因素分析,茶叶企业管理的策略为:一、以调查消费者心理因素中占比较大的因素进行攻关,重点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二、将消费者分解成不同的层次,高收入者为重点,提供高端服务和高品质茶叶,重视其保健功能;对低收入群里,以满足其解渴愿望为主,提供量大、口感好的茶叶;三、注重初次饮茶和一年内有兴趣开始饮茶的消费者,采取各种营销手段留住他们,研究他们喜欢的口味,进而使其成为忠实的消费者;四、茶叶企业创新技术管理,在单次投茶量上下功夫,宣传企业,逐步引导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五、依据消费者偏好性表现显著的特征,在茶叶企业生产管理上提出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PDCA循环,提升为用户服务的理念,生产出为用户需要的茶叶,重视权益,提高顾客满意度;分析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心理预期,找出重点因素施加控制,杜绝发霉、变质、串味等茶叶质量问题,茶叶企业管理者要有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策略;六、在茶叶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与组织方面,注意时间的组织,茶叶是季节性产品,需要制作详细周密的生产计划,保证在茶叶大量上市期间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统筹全年作业计划,完善生产计划的编制;七、重视茶叶企业战略管理,运用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源,在最有力的情况下达成全局性、长远性目标,超越竞争对手,利用消费者心理因素抓住社会经济环境机会,达到企业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八、建设以心理因素为驱动的茶叶企业组织和文化,改善茶叶企业环境,将茶叶企业共有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以心理因素为指导,修订企业文化,体现独具特色,凝聚员工精神,同心协力,完成企业既定目标;当务之急,我国茶叶企业首先是观念更新,重视人本管理,高层管理人力争做到言传身教;九、更新茶叶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传统的行政方法没有考虑心理因素中的平等观念,权威性、强制性带有旧社会阶级性色彩,在目前阶段必须摒弃。而应该借鉴和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经济方法和启发式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带有客观性、利益性,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员工接受,缺点是易于诱导拜金主义行为。启发式教育方法是从国外引进到中国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启发员工的自觉性,自我反省,减少强迫或不强迫,通过宣传教育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方法灵活,只要不违反总目标,过程合法合理,就可以进行执行,具体来说,大的方面有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小的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十、茶叶企业的危机管理策略。茶叶企业不断地涌现和推出,老字号和百年企业较少,茶叶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脚,就要制定危机管理策略,动态跟踪消费者心理变化因素,调整员工培训内容,消除危机的威胁,重在预防。制定系统化、制度化应对原则,防患于未然,是危机管理策略最有效的要求;预防与控制心理因素,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
3结论
通过理论与调查问卷实验数据分析,心理因素驱动人的消费行为,进而茶叶企业要根据这种驱动源进行企业管理策略制定和分析,转化为对企业管理的有力动力,在实施企业管理策略的同时,可以改善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提升茶叶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
启发性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运用
摘要:在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现。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启发性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启发性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芽,启发性有利于幼儿美术基础教育的加强,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育者要意识到启发性的重要性,而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好启发性教学方法更加重要,二者相融合才会达到最佳效果。运用好启发性美术教育,才能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启发性;创意性;想象力;情境性
一、古今中外对启发性的运用
我国历史悠久,教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不乏对启发性教育的阐释和例证。孔子对启发性教育理解独到,入骨三分,具体的论述到幼儿教学中的困境和突破口:“愤”指教师启发幼儿自己独立并且有个性自己去思考,想方设法想弄懂问题但偏偏又弄不懂,这种急切想解决的情绪状态;“悱”指幼儿心理明白,也很清楚,可是无论如何都说不清楚,好像懂得但是又不懂,无法用言词说清楚的复杂情感。就是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前人的宝贵经验可以知道,要学会与孩子相处,全面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就必须把健康、积极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培养。在艺术教育中,启发式教学法相对自由,易于实施,通过多种途径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种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对于儿童艺术细胞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我国属于初步确定幼儿教育,各个方面发展还不稳定,尤其美术教育发展体制也不完善。当前,我国幼儿艺术理论薄弱,理论基础不完善,实践难度大,教学方法采用成人思维的理性分析法,基本上忽视了幼儿的主观情感和内在心理特征。幼儿时期处在黄金年龄,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启发诱导幼儿想象,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这样有利于幼儿成长。因此发展我国美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对师资力量的提高及启发式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我国的美术教育才会有新面貌和新发展。国外的美术教育理念较为先进,重视学生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公认的启发式教学法鼻祖苏格拉底认为,人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成才,提倡师生一起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师生和谐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西方人把启发性运用得生动活泼,因此他们的发展步伐远远超越我们国家。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学习的重点不在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良好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应当是主动的、侧重于直觉、结构性的。在美国教育方式上,他们喜欢开采幼儿内心世界的艺术细胞并感受外界真实生活而提高美术素养的教育方式。
二、启发性对幼儿想象力的塑成
陈鹤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对学前教育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提倡启发性教育,反对死板的教育。用他的话说就是,“凡是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就该大力支持幼儿,叫幼儿感受自我价值,凡是幼儿敢于想象的,我们就应该鼓励,浇灌幼儿从小学会自己思考,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把握恰当的时间启发幼儿,只有这样他们探索和发现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地世界。”学前艺术教育应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去想象和探索。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还存在着书本主义者,他们往往会发出强制性的命令,要求儿童必须画出与原作完全相同的东西。机械模仿会妨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使艺术活动显得如此枯燥。现在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如:改良主义(幼儿们从小就忽视生活感受,通常是不思考就从里面到外表一起画,没有自己的个性,只是生搬硬套,重新组合形成的画死板没有趣味)、机会主义(幼儿们随大流你画我也画,为了画画而画,为了奖状而画等)。在这种畸形的美术教育方式下,幼儿绘画出来的画都是一个模样,没有趣味、没有灵性、没有个性,从画中只可以看到技巧性,幼儿画出的作品是相当庸俗的,相当于是复制品。我们称之为机械教学,对幼儿具有毒害的作用,会对他们产生畸形审美发展的培养。幼儿个个没有了自己的特点,没有勇气自己去创新,从而美术教育走下坡路,美术的落后会影响我国文化的发展脚步。想象力对幼儿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学会运用想象的效应。如:通常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展开授课,在童话故事的氛围下幼儿们进入情境中,以太阳为课题,笔者在讲授的过程中一边讲一边展示自己做的太阳公公,很快带动幼儿进入绘画的世界。他们敢于大胆创作,其中有个同学想象在天上画个恶狠狠的太阳,太阳长相各不相同,中间画了一个太阳伞,这把伞通过幼儿们自己的思考和独创的设计,用茂盛的树枝铺成,在伞里面画了几个幼儿在嬉戏。看到幼儿们的画面叫笔者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联想,幼儿解释说:“由于天气太热,只要种许多树,树之间没有缝隙,我们藏在伞里就不会感觉到热了。”另一个的幼儿创作的题材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到的,他自己穿的是浑身是火苗的防火服,在自己周围画满像火炬一样的太阳进军,这种氛围充满色彩,五彩缤纷应接不暇。看着幼儿们一个个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的作品。笔者被深深地感动了,羡慕幼儿的新天地,为他们的天赋畅想艺术的交响曲。在幼儿艺术曲中感受到无限美好的世界,羡慕他们的天真,更加欣赏他们的艺术美。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路径探讨
摘要: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既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核心构建模块,也是帮助医学生个人塑造积极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主要方式。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流砥柱,职业精神的培养是确保医学生发展成才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困境进行梳理,探讨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推动高校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理念;医学生;职业精神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注重学生学习、做事、合作以及发展的能力,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这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将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构建。21世纪初,《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由美国内科学基金、ACP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中国医师协会也于2005年签署该宣言。2011年本土化《中国医师宣言》蓝本发布,充分表明医学职业精神虽然产生时间不长,但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目前,医学职业精神不仅涵盖了医学职业道德的精神内核,而且将其原有的哲学意蕴拓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有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务工作者在医学职业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就必须在学生时期接受良好的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并不断开展职业精神自我教育。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现代教育理念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关系
(一)注重探究式实践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均注重探究式的实践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念中注重探究式的实践教学理念,有利于从实践层面指导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和贯彻。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成效。探究式的实践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觉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纳入医学生培养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重安排、轻落实、少反馈、缺实效的情境。究其根本,在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仍然只停留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层面,对于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可以看出浓浓的“专业优先”的思维导向。因此,现代教育理念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融合在培养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各种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从而精准对接医学在职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优质化发展以及多元化发展需求。
高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一)管理者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1.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水平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意识并具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可谓高等学校全面培育创新人才的首要之急。首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具备的创新意识很重要。在中国的高校学府里,各项规章制度严密,虽然这是教学秩序和教务管理的基本保障,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造成了束缚。这样的制度就要求教师有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合理的限度内尽可能地有所突破。只有教师自己带着这样的创新精神工作,才能培养出勇于创新的杰出学生。其次,在秉持创新意识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将创新精神付诸于行动,更好地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更要重视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创新训练,培养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特长,进行个性化教育,将教学工作从单一的教授转变为多元化的引导、咨询和服务,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应通过自身的科学研究提高其创新能力,敢于挑战,勇于突破,以自身对创新的实践作为学生的榜样,只有称职的、专业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2.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创新教学应该具有不同寻常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者的角色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把启发式教学作为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尽管每位高校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要想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既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就需要转变以往单调的知识传授方式,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批判思考的主动性上。注重启发式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把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主导因素,设立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在西方行政理论发展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传统的单方面授课型教学方式讲解经典的西方理论等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该理论对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局限性,展开批评式的研究,将基础内容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问题展开评论,由学生代表进行汇报评述,如观点分歧较大,还可以通过学生辩论的方式来探索问题。这种以教师为辅佐、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能有效挖掘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激发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欲,从而推动学生主动产生发散性思维运动,大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能力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二)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
1.培养创新性学习习惯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把创新培养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那么自然而然地,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有创造性。传统学习的性质都是接受性学习,学习材料是现成的,学习目的就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这种学习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固然是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积累基础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培养创新性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应该是一个挖掘自我潜能的过程,追求的目标往往不是现成的,学习的材料通常也是不确定的,由学生个体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与发现,在遇到问题时经常尝试从多维度解决,突破传统的固化思维,挑战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完全根据其个性主动选择适合个体发展的方式。这种学习习惯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在科学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大学生应该培养具有创新性学习的习惯,这将有益于提升个体的独创精神和创造能力。2.训练创新化行为方式首先,学生应该训练个人质疑与批评的行为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创新思维源于质疑和批判,只会一味地接受,没有质疑就难言创新。在平时的课堂上,在与导师的学术交流中,学生都应该积极思考,勇于对权威进行批判,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其次,个体应该训练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情势来调整自己的思维路线和行动方式,采取最有效的行动策略。创新型杰出人才具有的洞察力能使其产生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很高的成就欲望,在行动上往往表现为一个“预”字,即行动之前要有比较周密的设计,经过细致的观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和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陈旧的束缚以更大的创造性主动投入工作。创新思维是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要想突破杰出人才培养的瓶颈,把创新作为“钱学森之问”的密钥、培养管理者和个体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首要关键,这不仅是学术科研领域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整个民族崛起的需要。
作者:吴佳颖李正明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