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10:26: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自我反思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自我反思总结

剖析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训方式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要从增强反思意识、加强系统学习、多方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反思和加强指导五个方面来培养。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教学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尺度,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正如考尔德希德所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思考。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一种理性智慧,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能力的发展,老师的自主能力逐渐得到增强。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按教学的进程来划分,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查看全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反省力的操作研讨

摘要:引导学生反思地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共识。调查表明,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反思力不足,这与当前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着忽视学生反思力培养密切相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反思力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发展阶段及教学策略,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力的途径和方法。实践表明,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力是可行的,根据化学教学中各环节特点给予学生具体的反思方法、反思内容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反思力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反思力即反思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是自我监控能力中的重要技能,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及时调整学习与思考策略具有积极作用。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化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思,把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学生反思性学习比较欠缺。学生不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学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不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学习中没有回头看,没有消化没有查漏补缺显然是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低效率的症结所在。

一、当前学生反思力缺失的原因

查看全文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综述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教学,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要从增强反思意识、加强系统学习、多方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反思和加强指导五个方面来培养.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教学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尺度,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正如考尔德希德所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1.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思考。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一种理性智慧,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判断、评价,进行有效的调节,并最终形成教师个人化的、独特的、带有新质特点的教育观念。通过反思能力的发展,老师的自主能力逐渐得到增强。(3]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按教学的进程来划分,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担任了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只有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师才能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才能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获得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可。

查看全文

反思提升政治学习的有效方案

内容摘要: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但在如今的高中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反思。本文从一名学生成绩下滑现象中分析原因,引出反思对学习的重要性,并总结出高中阶段反思的途径。

关键词:反思学习效率

近年来,在教师群体中掀起一股反思热潮,写教育教学反思愈来愈受到众多教育者的推崇,在我们日益重视教师反思,探讨教师反思的价值、意义和途径的同时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反思。

高三上半学期,我班一位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高三是很关键的一年,面对下降的成绩她很着急。通过与她谈话,观察她平时的学习状况,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学习很认真,当别人在课间时间闲聊时她就已经开始看书、做题,但即便这样,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有些下滑。我拿出一张前天做过,上课已经评讲过的试卷,挑出一道她做错的选择题让她分析,结果她只能说出选正确答案A的原因,却说不出为什么不能选B、C,她的问题暴露出来即缺乏反思,对于做错的题目没有反思,对于老师没讲的选项没有反思。所以即使她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题,仅仅是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高。

缺乏反思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2)、学生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反思;(3)、教师没有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认为反思浪费时间,没有实质性效果;(4)、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反思方法的指导;(5)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一、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思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反思性学习方式初中政治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强化反思结果,提高反思热情

要想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树立反思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留出时间来强化反思的结果,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发现的疑问要集中进行解答,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对于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反思问题要重点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完我国的税收法和征税的意义方面的知识后,学生通过反思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税收的主体是谁?为什么要税收?”等一系列的反思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反思提问,给学生进行解答,“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所以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于违反税法的人要依法制裁,抵制这种违法行为。”通过对学生反思结果的强化,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税收性质和目的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提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和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对于有价值的反思结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从反思中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得到鼓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反思热情,增强反思意识。

2.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反思思维

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交流中扩展知识,反思效果会更加明显。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听课,在教学结束后,留出时间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反思总结,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交流、讨论,结合组内成员的想法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小组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反思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对于最终总结的反思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先展开讨论,也可以和其他小组之间进行疑问交换,尝试解决对方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激活学生的反思思维。

3.增加师生互动,树立反思意识

查看全文

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三要”与“三忌”

摘要:本文从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和反思后的自我重构论述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学者型教师教育理念师生互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反思(REFLECTION)的讨论激荡着国际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reflectteaching)似乎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但令人不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对教学反思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和无知,是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严峻现实,这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提高我们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极其不利的。本文从教学反思的内涵、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教学反思后的重新建构等方面粗略论述教学反思,以供参考。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1]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2]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3]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查看全文

新课改教学实践与探索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读——整体感知;议——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导——讲解教材内容,解释疑难;练——巩固知识;悟——进一步理解;归——归纳总结、提炼方法;思——反思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让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乐学、只有多读,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感悟、在“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部分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并对“议”中质疑的问题进行重点辅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新学知识要精选习题,分层练习,分类指导,特别是学困生的指导、在学完一部分知识或讲解完一道题时,不能急于继续往下进行,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去回味、悟出其中的道理,畅通思路、再次感受方法,开阔思路,发现技巧,激活创新思维、在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认识后,教师要利用最快的时间,对内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反思,主要指对自己从事教育的思想、言行、方式方法等的自我认识,自我知觉的调整,从而促使教师自我的发展和完善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新课改全面的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倡导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校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挖掘教学潜在的优势,创设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新的教学模式。我采用的“激、读、议、导、练、悟、归、思”八字教学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让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乐学。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演课本剧、做游戏、迁移法、悬念法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思考,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读——整体感知

书不读不知。只有多读,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感悟。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想象生动的画面,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感知中认识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查看全文

透析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之源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理论的核心,通过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可更好地促进教师知识的优化和发展。研究学科教学知识,首先要对它准确定位,并认真分析它的发展源泉。依其来源的重要性程度为标准,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最重要的来源、重要的来源以及一般的来源。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来源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于美国大众对教育研究现状的不满逐渐增加,促使教育研究者进行反思。在一系列的文章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LeeShulman)提出一个新的关于教师知识的模式和系列假设范畴。他指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这种理解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能是教育研究中所缺少的。他区分和提倡三种制式理解类型(学科知识、一般性教学法知识和课程知识)及其对课堂实践影响的研究。后来他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知识的教学研究,归纳结果则建议教师除了具备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知识,必须在教学中发展另一种新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PCK是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教师独特领域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自己对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此外。PCK也是区分学科教师与学者的一种知识体系,学者去创造某一学科领域上的新知识,教师则是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新知识。PCK也是优秀教师与新任教师的差别所在。

同时也是学科专家和经验丰富教师的区别所在。可惜的是该领域研究被长期遗漏,曾被舒尔曼(1986)称为“缺失的范式”。此后。他把教师知识又修正为: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PCK。

查看全文

英语教学实用教学分析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因素分析

(1)教学目标单一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目标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单词、语句知识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就造成学生有着深厚的英语基础能力功底,却无法举一反三的实际应用,这就造成在听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英语交流能力的短板。

(2)教学方法简单化,耗时长,效率低

针对如何提高高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者们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并在实际教学检验中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包括:建构主义的实际应用、情景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方法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贯彻并执行各种新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方法上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的纸上谈兵,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查看全文

论教学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反思(REFLECTION)的讨论激荡着国际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reflectteaching)似乎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但令人不安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观念落后,对教学反思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冷漠和无知,是摆在教育战线面前的严峻现实,这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对提高我们教学的整体水平是极其不利的。本文从教学反思的内涵、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教学反思后的重新建构等方面粗略论述教学反思,以供参考。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1]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2]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3]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