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移交协议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04:05: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产移交协议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财政部新颁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州办[*]14号)文件精神,按照县建办文[*]21号文件的要求,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和发挥应有效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现就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二、范围和原则
基本原则为:统一监管、分类实施、规范处置、收益统筹。
(一)统一监管:对纳入首批集中统一管理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资产,由县财政局统一监管,并由县人民政府授权委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挂牌竟价租赁;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兴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情况,由县财政局统一监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采取脱钩转型,面向社会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交县国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营运机制、统一经营管理。非经营性资产由现资产占有单位与资产管理部门,签订使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二)分类实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分步进行。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州办[*]14号)文件精神,按照建办文[*]21号文件的要求,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增值和发挥应有效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现就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二、范围和原则
基本原则为:统一监管、分类实施、规范处置、收益统筹。
(一)统一监管:对纳入首批集中统一管理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经营性资产,由县财政局统一监管,并由县人民政府授权委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挂牌竞价租赁;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兴办的各类经济实体,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情况,由县财政局统一监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采取脱钩转型,面向社会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交县国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营运机制,统一经营管理。非经营性资产由现资产占有单位与资产管理部门,签订使用管理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二)分类实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分类实施、分步进行。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及土地资产统一管制执行方案
为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和土地资产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不当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发〔〕10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及土地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等环节,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增强财政保障和调控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真正建立起与当前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逐步实现国有资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管理、出租的房屋及土地资产的清理,进一步明晰产权。并根据资产性质,实行分类管理,以规范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及收益分配,从根本上解决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有效防止土地、房屋等国有资产因产权不明,管理使用及处置混乱等原因造成资产流失。同时,通过对资产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经营,有效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强财政调控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基本原则
街道扶贫项目工作汇报
一、项目情况介绍
我街道共有两个扶贫项目,分别是2016年度县级扶贫资金30万元注资森农食用菌合作社一个,2018年度省级扶贫资金50万元建设光伏电站一座。2020年度无新增项目。
2017年11月,我街道利用县级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注资森农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并与其签订了3年协议,协议规定合作社每年向我街道缴纳3.6万元作为项目分红全部发放给贫困户。目前,森农合作社已向我街道按时缴纳2018、2019年分红款共计7.2万元,我街道将分红款全部下拨给贫困户27户50人。
2018年,我街道利用省级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71.28千瓦光伏电站一座。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和平社区办公楼楼顶,不占用土地,采光条件良好,预计使用寿命25年。为更好的发挥光伏电站的效益,我街道与光伏托管中心签订了托管协议,由专业运维公司负责后期管理和维护,确保发电正常,做到收益最大化。光伏电站自2018年12月开始运营,截止目前已产生收益4.2万元,其中收益的15%用于光伏托管费,85%共计3.6万元全部发放给贫困户分红,该项目受益贫困户29户61人。
二、项目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光伏项目:光伏项目建成后,资产所属权归我街道所有,根据上级要求,我街道已于2019年8月与和平社区居委会签订了资产移交协议,将光伏电站项目移交至和平社区集体,并将资产及时录入三资管理平台,该项目运营状况良好。
企业不实资产处置制度
为加强区国有企业准予核销的不实资产(资产损失,下同)的处置工作,规范不实资产处置行为,提高资产处置收益率,根据区人民政府《区国有企业不实资产核销管理暂行办法》(金)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市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经营公司)依据区国资委的授权,组织实施对不实资产的处置。
第二条:企业接到区国资委准予核销的不实资产批复后的15个工作日内,与资产经营公司签订《区国有企业准予核销的不实资产移交协议》(以下简称《移交协议》)。
第三条:企业要如实提供被准予核销不实资产分类明细清单,并提供有关不实资产的债权、股权及其他权益资产的审计资料。
第四条:资产经营公司根据明细清单及审计资料对实物资产进行实地核查,摸清实物资产现有状况,对可处置实物资产和不可处置实物资产进行分类,发现核销企业存在应移交而未移交资产的情况,应要求企业以书面形式作出详细说明,并加盖主管单位公章。
第五条:资产经营公司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拓宽处置渠道,与信誉好、规模大、有实力的中介机构和客户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逐步形成处置准予核销不实资产的业务网络,提高处置变现收益和工作效率。
BOT特许权经营模式会计处理初探
摘要: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时,往往会遇到资金和运营效率两大问题,严重影响规划实施。因此,目前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政府广泛运用市场化的BOT特许权经营模式进行融资,以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当前该模式主要集中应用于污水处理、高速路、垃圾焚烧等行业。近年来,财政部出台了相关会计准则、解释及应用指南,对BOT特许权项目会计处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会计处理难点和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污水处理BOT特许权项目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为同类企业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BOT特许权;会计核算;污水处理
现如今,我国政府在污水处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上广泛运用BOT特许权经营模式,也就是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特许权经营模式(简称“BOT项目”)。但是污水处理BOT项目具有较长的特许权期限与复杂的法律关系,且没有出台具体的相关规定,导致难以确认与计量资产、负债等。当前项目投资、管理人员以及政府部门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真实披露项目财务状况、增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虽然财政部对BOT项目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遇到更为复杂的问题,导致会计处理不够规范以及会计报表信息公允性不足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污水处理BOT项目概述
BOT通常翻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与非政府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并赋予其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企业在此期限内可以自行筹集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经营相关项目获取收益,期满时将基础设施完全移交给政府。BOT项目的实质是利用特许权进行融资,政府作为授予权利的一方在特许权期内对基础设施的使用进行控制,并在期满后项目资产完全归其所有,使得企业只对项目资产的管理与运营负责,无法控制或者拥有项目资产。我国财政部在2008年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以下简称“解释2号”),明确规定了BOT项目的适用条件与会计核算。与之相适应的污水处理BOT项目同样需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第一,政府、政府关部门以及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作为特许权授予方;第二,根据正常流程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作为协议投资方,其按照规定建设和运营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不仅需要取得建造有关基础设施的权利还要在建造完成后提供运营服务;第三,协议中约定好建造基础设施的工期、收费标准、质量标准等,明确协议投资方移交基础设施的状态以及性能等。
二、污水处理BOT项目会计核算的难点
企业年金移交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年以来,各地按照《关于做好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12号)的要求,积极推动移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针对工作中存在需要明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补充意见:
一、关于签订移交协议
尚未签订移交协议的地区,应当按照“先移交、后规范”的原则,抓紧办理签约手续,完成原有企业年金管理主体的变更。其中,实行整体移交的地区,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确定接收移交的受托机构签订整体移交协议并通知委托人(企业);实行分散移交的地区,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人(企业)和确定接收移交的受托机构签订移交协议。
二、关于整体移交和企业年金过渡计划设立
实行整体移交的地区,应当以省级或地市级为单位实施,不得下放到区县级。为有效管理运营企业年金基金财产,避免原有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拆分所带来的损失,受托机构可将整体移交接收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继续作为一个整体,申请设立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在签订移交协议后,受托人应当制定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受托管理合同,同时分别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签订委托管理合同。受托机构兼任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的,有关委托管理合同的内容可包括在受托管理合同中。受托机构应当将《受托管理合同》、《账户管理合同》、《托管合同》、《投资管理合同》以及移交协议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的劳动保障厅(局)备案,备案材料一式四份。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的劳动保障厅(局)应当自收到符合规定的备案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受托机构出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确认函,给予计划登记号。备案通过后,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即行成立。受托机构应当自取得企业年金过渡计划确认函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计划确认函(复印件)送达各参与移交企业。
企业年金移交工作总结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是2007年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的部署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劳动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关于原有企业年金移交有关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的要求,现就做好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总结提出如下要求:
一、内容要求。各市移交工作总结应包括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的分工协作、具体做法、移交组织的选择及签约;签约移交的原有企业年金资金规模(及利息尾差余额)、企业数、个人账户数等内容。各市劳动保障局要将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各级社保机构经办的原有企业年金的移交工作情况一并进行总结。
二、时间要求。请各市于2008年1月18日前将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总结报省厅。在报送正式文本的同时,可先传真至025-83276055或发电子邮件至:xwz@,以便省厅按劳动保障部的要求,在1月底前将全省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总结上报劳动保障部。
三、未完成或未全部完成原有企业年金移交的市也请书面上报原因。
2007年以来,各地按照《关于做好原有企业年金移交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7]12号)的要求,积极推动移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经部企业年金工作协调小组研究,现对各地反映的几个问题电话答复意见如下:
工信委企业改制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县已改制的15家国有工业企业和3家集体工业企业,职工4149人。企业土地532.39亩,其中集体企业76亩。企业银行债务20066万元,通过改制,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土地得到盘活,企业债务得到化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15家企业共置换职工身份4149人,办理职工社会养老保险4149人,办理职工医疗保险4149人,其中,终身医疗保险1776人,实现了职工社医保全覆盖;发放职工安置补偿费874.5万元;发放45-55人员生活费239.33万元;安置职工住房460余户,其中:370余户已乔迁新居(造船厂140余户可望明年乔迁新居);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47.6万元,医疗补助金148.4万元,遗属补助费168.3万元;退回职工代单位缴纳社保金372.8万元,退回职工股金(含集资款)218.1万元。
二是企业银行债务圆满化解。2006-2008年,我县先后从公司、公司、公司买断企业各种银行债务本金达1.2亿元。2009年,我们紧接着处置长城公司债务,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辛谈判,就我县23家企业8066万元贷款本金的债务处置与长城公司达成了协议,以11%的受偿比例买断债权,目前已支付450万元,剩余438万元要求在11月30日前付清。
三是社区移交顺利进行。4月16日,我县召开了全县改制企业社区移交属地管理首批交接大会,会上改制办分别与24个乡镇和两个县直部门签订了《改制企业移交社区属地管理工作协议书》。标志着我县改制企业移交社区属地管理工作基本结束。15家改制企业4149名职工、337名党员全部移交至全县24个乡镇管理,其中镇就有3400余名。9家改制企业的8宗365.39亩土地移交给国土资源局管理,6家企业24栋269户11974平方米的公有住房移交给县房管局管理。
二、资产及处置情况
国有企业改革验收工作办法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改革质量,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依据
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政策规定和县政府批复企业的改制方案是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验收标准
(一)企业性质变更
1、改制企业是否按县政府批准改制方案中批复的改制形式实施改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产处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