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分类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21:52: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资产分类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原始数据完整性和准确度不高
通过调查可知,目前大部分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卡片内容并不完整,主要原因是在填写资产卡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规范和严谨,造成流失了大量的数据。此外,在固定资产卡片中也频繁发生“打包入账”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在资产分类和折旧年限上出现问题。例如:某供电公司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竣工决算报告,也没有及时上交工程资产使用明细表,这样在入账过程中只能采用“打包入账”的方法。而在核算后期固定资产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长时间不能拆包处理,这样让固定资产的分类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做好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工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很多供电企业没有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资产价值管理和资产实物管理存在严重脱节,并且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挑拨、报废等管理信息,没有完整的进行记录,造成账目和固定资产实物存在不相符的情况;第二,部分供电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制度保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
(三)先进信息技术利用率偏低
中国电科54所资产管理思路研究
一、54所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职责划分
近年来,参照国家有关部委和集团公司相关制度,54所制定和修订了相应内控制度,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资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不良资产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对外投资管理办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设备仪器管理办法》等。54所各类资产均采用三级管理体制,分别是:1、资产使用单位(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的使用管理。2、资产分类主管部门:负责资产分类账目、调配、维修、收费管理等,包括设备仪器部、行政管理部等。3、资产宏观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负责全所资产价值与价格形态的归口管理;发展规划部负责全所资产实物与使用形态的清查、盈亏、处置、收费政策管理。
二、54所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基础,行动的依据,只有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让资产管理活动有章可依,有法可循,才能达到科学管理的程度。制度化、规范化是54所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的必然趋势。建立健全54所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应包含三个层面:对集团制度的贯彻执行、所级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部门二级制度的建立健全。目前54所这一工作尚局限于前两个层面,具体到各个资产使用部门和单位,没有相应的制度对资产的使用加以约束和规范。
2.资产管理体制仍需健全
浅谈企业会计准则
一、关于金融资产分类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及其依据。新金融资产准则根据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即:将仅以获取投资金融工具合同各期利息为目标的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通常仅涉及较低频率和较小价值的出售;将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的出售对于实现业务模式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将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并非持有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不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这表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兜底的金融资产,只要不能划分为前两者的金融资产都应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时准则还规定了两项例外:一是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并以此确认获得的股利收入,且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二是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此外,将具有金融资产性质的应收款项适用《企业会计准则14号——收入》,不在金融资产准则内规范,但是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适用金融资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不在金融资产准则内规范。(二)关于金融资产分类核算对经管责任落实情况的简要分析。如何准确理解和区分上述分类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并区分,一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并非持有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也不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目标,仅仅是解决少量闲散资金的暂时存放问题,是为交易而持有的投资,表明投资于这类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是企业管理当局权力和责任的组成部分,由此获得净收益或发生的净损失理应确认为企业经营业绩,在利润表中列示为营业利润;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通常涉及更频繁和更大价值的出售,属于战略性股权投资并非为交易而持有,表明投资于这类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也是企业管理当局权力和责任的组成部分,在存续期间除减值损失或利得和汇兑损益之外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体现其战略性持有性质,仅在重分类或终止确认时才对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结转计入当期损益,这是由该类金融资产的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所决定的,表明该类金融资产在存续期间管理当局并未完全履行其应负担的经管责任不能将其相应损益直接计入经营业绩,只有在终止确认时管理当局对该类金融资产的经管责任才算履行完毕才能确认其经营业绩。至于准则规定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确认,这主要是因为这类金融资产是“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也就是其“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决定了持有该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出于长期持有目标而非短期交易获取股利现金流量为目标,所以准则规定“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终身不得改变,在处置进行终止确认时的累积利得或损失也不得转入当期损益而应转入留存收益中未分配利润项目,故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在持有存续期间作为当期损益之外的其他综合收益列示计入利润表,表明管理当局对该类金融资产的权力与责任,但处置产生的累积盈余计入未分配利润,列示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再认定为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而可以限制管理当局的处置动机与行为,从而保持对被投资方决策的一定影响力,同时这也有利于迫使管理当局保持这类金融资产的“终身不变”属性,并正确确认以落实管理当局的受托经管责任。(三)关于重分类的几个问题。新金融资产准则规定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表明重分类的主要标志是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如果将业务模式由以获取投资金融工具合同各期利息为目标的业务模式改变为既以收取合同利息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获取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也就是改为战略性投资时,就应将原划分确认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改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此类推,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对金融资产进行其他的重分类,以保持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关于重分类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所谓未来适用法是指重分类产生的差额按照新分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计入相应损益或重分类的金融资产项目,如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应将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应在重分类日将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如果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则需要先将重分类日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不产生重分类差额。如果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二者之前的账面价值均为公允价值因而不存在重分类差额,因此企业只需将重分类日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计入当期损益即可,视同将原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了处置。
二、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几个问题
(一)计提减值范围。由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公允价值”本身具有对该类金融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含量,即对该类金融工具的未来预期信用损失在金融市场的公允价值中已包含市场参与者的价值判断中,企业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无需再考虑其减值问题。因此,新金融资产准则要求企业应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两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那么同样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什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呢?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对持有的这类金融资产负有经管责任,资产发生减值理应计入当期损益以便加强管理当局的管理责任,不能等到该类金融资产处置时再来反映管理当局的这部分经管责任。(二)计提减值方法及会计处理问题。新金融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即在金融资产预期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确认减值损失,反之,预期信用风险显著降低时在已确认减值损失范围内确认减值利得转回减值损失。这项规定主要是因为旧的金融资产准则采用“已发生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存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之嫌,与新金融资产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损益计算上的内在逻辑不一致性问题,所以新准则要求采用“预期损失法”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这能够较好的解决损益计算上的内在逻辑一致性问题。准则第49条规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并将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且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这样规定既体现了对管理当局经管责任要求,又体现了该类金融资产的战略性、非为交易而持有的性质特征要求。
三、关于执行新金融资产准则预期经济后果的分析
(一)更加如实反映金融资产业务的经济实质。新金融资产准则根据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核算,业务模式的划分又界定为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这样以管理金融资产的直接经济后果作为划分的基础,较为充分体现了金融资产业务的经济实质,由此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业绩固有功能,有利于实现会计的经管责任落实性质。(二)更加凸显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众所周知,会计监督具体包括会计对企业经济业务及其内部控制的督促、指挥、控制、协调等多项职能作用,实施新的金融资产准则要求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业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新金融资产准则改变了相关金融资产会计计量方法、标准和信息系统,这必将影响金融资产投资业务活动,客观上要求企业按照业务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每项金融资产投资都要目标明确不能盲目。为此就要进一步强化金融资产投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将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前置于业务流程并明确判断各项投资的具体目标,在持有过程中应强化对公允价值评估管理和业务模式的变化正确选择与判断。在金融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应强化对合同的管理,相关合同条款包括本金、利息、股利等相关条款一定要更加明确具体,以及应加强对被投资方的管控以保证合同的严格执行。所以企业执行新金融资产准则应对相关各项管理活动及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升级,以满足会计核算与监督要求。
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研究与实现
1需求分析
为了解决目前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下造成的资产管理的问题,降低资产流失与损耗,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节省图书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应该使系统的操作尽可能的满足各项功能并且容易操作,以便工作人员可以迅速的投入使用。在本设计中,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以下主要功能部分。(1)系统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系统登录功能;修改口令;操作员管理;资产分类管理;基本资料管理(2)资产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资产添加;资产折旧核算;资产变更查询;资产借出;条码打印;低值易耗品管理部分(3)统计报表部分:当前资产报表;资产类型;资产类别增减汇总;部门资产设备明细查询;资产分类统计表查询;资产盘点(4)数据维护部分: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初始数据导入(5)辅助工具部分:包括万年历;计算器;记事本等
2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开发。采用了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示层这样三层架构的设计体系。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秦红军随着图书馆建设速度迅猛发展,图书馆中固定资产以及各类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原有的纸质记录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以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需求为背景,开发实现了一个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与数据库交互的所有数据都封装起来。主要进行的操作包括新事务的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对于业务逻辑不会做出相应的判断。在面向对象编程模式中,我们需要编写重复的ADO.NET代码放入访问层中。使用了一个封装了ADO.NET方法的类,即SqlHelper类,这种方法类能够快速提高数据访问代码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访问层会为模型层中每一个类匹配对应的数据访问类,例如数据访问层会自动匹配一个UserService类专门负责User实体类的数据进行处理。2.1.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软件业务进行处理。该层是位于数据层的上方,表示层的下方,是专门处理软件业务需求的一层,处于数据库之上,服务层之下,该层将自身的工作整理成一组微服务然后向服务层提供数据,服务层进行组织处理之后,表示层会将处理结果呈现到界面上。2.1.3表示层。是最接近用户的一层。主要负责完成接收用户提供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显示出来,将这种交互操作的界面呈现给用户。如果是复杂的项目,把SQL语句不经过处理就直接编辑到界面中的话,呈现的效果不模块化而且维护工作很复杂,然后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型,能够将语言逐层的吸收、理解然后进行处理。2.2系统总体功能设计。本系统是关于图书馆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设计的过程,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所有资产的整理与使用,帮助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本系统分别以系统管理、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数据维护以及辅助工具等方面为研究基础,将系统详细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又包括了很多小的管理功能。对于本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是本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
3系统实现
在进行实现部分的工作中主要采用了Windows的简洁大方的显示风格,确保了用户的使用便捷。并且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也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分配工作,努力为用户呈现出美观而又容易操作的交互界面。
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探讨
摘要:固定资产明细账根据固定资产分类设置。先按照管理使用部门进行第一次分类,设置固定资产二级明细科目,与其折旧所计入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对应,统驭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部门保管的固定资产卡片,做到账卡一致,并与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体制统一;再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第二次分类,设置固定资产三级明细科目,在直线法折旧的情况下,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率相同的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也相同,将三级明细科目余额乘以月折旧率就得到月折旧额。这种明细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简单,并便于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
关键词:固定资产;直线法;会计核算;归口分级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以生产和经营的主要资产,在企业中往往价值最大,效用最突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小、生产工艺新旧以及生产经营的转型升级快慢,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规范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实物安全完整与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利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以下简称“应用指南”)对“固定资产”科目的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以及主要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明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的原价,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或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企业会计实务以及会计教学中,一般按照应用指南的要求,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分类方法设置明细科目。如按照经济用途设置“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二级科目;或者按照综合分类法设置“房屋及建筑物”、“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二级科目。会计核算部门就按照上述的分类和二级明细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即会计核算部门的二级明细账,统驭固定资产管理使用部门登记和保管的固定资产卡片,来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保存、变动情况。固定资产卡片一般一式两份,第一份由管理使用部门进行登记保管,第二份是由会计核算部门进行保管。为了防止固定资产卡片丢失,做到账卡牵制,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还要设立“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簿”,逐一登记的固定资产卡片的开设和注销情况,并与会计核算部门的“固定资产登记簿”定期核对。固定资产的上述分类和二级明细设置方法与固定资产账卡分设管理的做法,存在三个问题:(1)会计核算部门保管的二级明细账与使用部门保管的固定资产卡片对应关系不清晰,如“生产用固定资产”或“房屋及建筑物”二级明细账对应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可能是多个不同的生产车间或部门,其余额不能反映不同车间或部门的固定资产原价;(2)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与相应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的成本费用类科目不对应,导致折旧计算与会计处理复杂,工作量大,在手工会计处理方式下,弊端更加明显;(3)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与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体制不匹配,因为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无法从会计核算部门得到不同使用部门的固定资产持有情况,必须要重新设置台账,增加工作量,还会造成两套账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有没有办法,使固定资产分类、固定资产明细核算以及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一致,即减少账簿设置,减轻工作量,又加强协调,统一数据源,加强管理呢?这首先要从固定资产的分类和二级明细账户设置开始。
二、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能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成本,有助于实现厉行节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分类不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力度不够、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亟待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固定资产一般具有较大的价值,使用时间较长,能长期、重复参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能提高单位运转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促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约成本。
一、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固定资产的含义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各类型参与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更多的是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被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具备一定单位价值,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有物质原本形态的资产。同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部分资产的单位价值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但只要使用时间超过了一年且属于大批量的同类型物资,依旧需要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方式进行入库、出库、核算和盘点等流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定义,更多的是从使用年限、单位价值、物质形态和物质状态来做界定。2.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自国务院颁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以后,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不仅是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和规范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需要在固定资产配置、处置盘点等工作中提升效益,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应有作用,促进单位履职尽责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配合内部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改革固定资产管理方式,才使其符合现有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满足社会经济参与主体的需求,从来发挥引导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的作用。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仅是财政部门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强化预算的方式,能够有效实现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加强使用、采购等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国有资产浪费,节约国家财政支出,使财政支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单位效益,也促进了经济节约型社会建设。同时,优化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也能够在推动部门之间资源管理、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信息流动,建立更加稳固的办公协同工作关系,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战斗能力和工作效率。最后,加快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优化管理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腐败现象的出现,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更加廉洁自律。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占有量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而不断加大,与之相应的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平台却存在不足,为了保障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需要运用会计的工具、方法,从实务角度来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目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国家高等教育投入逐年增长,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占有量也不断加大,这就使得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成为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也成为高校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财政部不久前组织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国有资产全面清查工作,以真实反映高等学校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并保障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现阶段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如何充分运用会计的工具、方法来提高资产的管理水平,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包括了实际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固定资产,还涵盖了货币资金、存货、往来账款、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等资产范围。对于货币类资产的管理职能基本集中于高等学校的财务部门,而对于实物资产的管理则往往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并且由高等学校的各级部门占有使用。具体来说,高等学校国有资产中的固定资产部分主要由资产管理部门作为统一的归口部门,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校的资产登记管理,再由各级使用部门下设的兼职资产管理员对各部门实际占有使用的资产实施包干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对资产的购置、报废、报损、捐赠、调拨等进行账务处理。定期进行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分类管理明细账与财务部门账表之间的对账,以及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实际使用部门之间的资产实物盘点对账,以达到价值账与实物账相符、实物账与资产实物相符的管理效果。另外,对于高等学校普遍涉及的尚处于建设期的资产管理工作,则又要涉及到高等学校的基建管理部门。简而言之,高等学校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多、人员繁杂、管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高等学校在管理理念上往往更关注对于资金的管理,注重会计核算的管理,而相对忽视资产管理其他环节的问题,存在重价值账而轻实物账的情况。[1]
二、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浅谈物联网RFID技术在资产管理的应用
一、学校固定资产概述
(一)学校固定资产的定义学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不变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用具、装具等),也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学校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二)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在2018年度杭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表中,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的固定资产占据学校国有资产总量的90%以上,学校的绝大部分国有资产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呈现的,固定资产总体规模庞大。目前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杭州市财政局的资产云系统。通过资产云系统运行,资产管理员完成资产录入、报废、统计、查询、折旧、月结、月报等功能,并与财务管理员逐项逐月进行资产数据核对。从资产账务核算的角度,资产云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学校资产新增、报废、计算折旧等财务核算方面的需求,财产会计与财务会计达成良好的制衡内控。但资产云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市财政局,它的设计功能更多致力于满足政府宏观管理和统计需求,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需求无法兼顾。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内的日常管理,大部分学校借助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类管理。
二、现阶段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使用人或使用地点容易发生变动等特性,使得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年来,科技迅猛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一些新型固定资产日趋复杂化,很多固定资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单件,而是由很多的组件集合成一套设备,如学校的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等等。在其生命周期内如何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避免成套设备组件的流失和监管缺失,成为学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从各级各类财务专业书刊查阅,涉及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多为财务核算方法的要求和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内的日常使用管理并没有太多明确的规范。学校购入固定资产后,对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没能做到有效的跟踪管理。(三)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张,一校多区办学的情况越来越多。资产下发后,分属不同校区、不同部门。因教学需要,部分固定资产会在校区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更有部分固定资产会在不同校区之间产生流转,这些情况给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四)固定资产盘点采用手工记录方式,工作量大,盘点周期长,效率低。
三、学校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改进对策
(一)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设计建设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政府对教育部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庞大。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手段陈旧,效率低下,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可以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设计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在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的信息传输,并通过所传输的信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RFID系统如同物联网的触角,使得自动识别物联网中的每一个物体成为可能,是构建物联网的基础。运用RFID技术设计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自动追踪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中的人、地、时、物同步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以精细化管理实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能力。这是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创新。(二)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设计方案如何设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学校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活动与系统有效整合,发挥物联网RFID技术优势呢?本人经过与浙慧科技有限公司陈总和软件工程师多次沟通,对RFID物联网技术优势有了一定了解,结合学校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实际需求,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提出以下架构方案和功能模块。1.权限设置。权限由系统管理员统一管理。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整权限分配。一般情况下,系统管理员由财产会计兼任。财产会计负责系统资产数据的全面维护,进行全部业务操作。行政校长、总务主任、财务会计可以查询学校资产的全部数据,校区资产管理员可以查询本校区资产的全部数据,各分类资产管理员可以查询分管的资产数据。2.固定资产分类。在系统设置固定资产分类上,与市财政局资产云系统相统一:相同的国标分类编码、国标分类名称和预计使用年限(月)。3.数据导入导出工具。系统支持固定资产数据的批量导入导出。通过设定格式实现对历史数据的迁移,完成系统初始数据库建设。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导入或导出相关资产数据。4.查询功能。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查询,以满足不同的管理需求。如按校区、分类资产管理员、处室、资产类别、单价、金额查询等等。5.固定资产入库管理模块。当购置的固定资产送达验收时,财产会计需要填制固定资产入账单,根据填制的入账单,系统自动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每月末系统可进行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汇总,并可以导出汇总表,以方便财产会计与财务会计核对。根据入账单填制固定资产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生成固定资产、固定基金总账记录。月末结账,自动生成固定资产明细账汇总表和固定资产报表。6.固定资产借用管理模块。教职工借用学校固定资产,在系统设定模块中填制借用单,系统根据借用单信息自动获取固定资产存放地点变动信息。7.固定资产校区调拨管理模块。部分固定资产购入在某个校区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教学需要调拨到另一校区使用,需填制固定资产校区调拨单。在系统中填制校区调拨单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实时变更更新所属校区,并且事后可追踪设备调拨时间及信息。8.固定资产汇总表和固定资产报表模块。在系统设置固定资产汇总表和报表功能时,与杭州市教育局要求报送的季报表项目相统一:不仅按照六大类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统计,还要对市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单独统计的十大类资产及当前资金投入较多的新型设备进行单列统计。十大类资产是: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设备、扫描仪、复印机、投影仪、照相机、速印机、传真通信设备、摄像机。资金投入较多的新型设备或管理上需要单列统计的资产有:网络设备、掌上电脑、各类车辆、视频会议系统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9.固定资产盘点管理模块。系统通过RFID标签为每一个固定资产提供唯一标识,俗称“二维码”。系统提供二维码生成和打印功能,打印内容除了二维码,还可以设定提取资产卡片中的关键字段,如:单位名称、资产名称、资产编码等。固定资产盘点时,可按部门或管理人员生成盘点表。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资产信息,进行固定资产核查,并借助互联网网络实现实物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连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盘点结果统计信息化,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保障资产账实一致。对固定资产二维码扫描清查后,系统能够对已清查资产显示反显色,以明显区别尚未清查盘点的固定资产。系统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查询并导出尚有哪些资产还未盘点。通过统计查询功能,全面掌握应盘,已盘,盘盈,盘亏数据。10.固定资产报废管理模块。杭州市财政局对固定资产报废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必须在市财政局资产云系统进行。因此报废模块在学校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不做重点开发,但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体系,系统应当可以查询全部已到达使用期限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调用固定资产台账中的信息了解情况,资产报废后,从固定资产台账中消除该固定资产信息,转移到资产报废管理列表。11.固定资产成套设备管理模块。对于按成套设备核算计量的固定资产,在建立一条资产卡片的同时,需要对每套设备各组件建立档案清单,每套设备指定管理负责人。成套设备管理模块是学校成套设备数据集中营,集中学校所有成套设备的详细组件清单。成套设备清单具备导入导出功能,成套设备组件清单可以直接根据合同清单通过格式转换导入系统,转换成为EXCEL可编辑状态,资产管理员根据学校管理需要增加相应资产信息,诸如大件组件的资产编号、各组件资产的存放地点等。成套设备购建时,对组件清单中大件设备逐个粘贴资产编码。每年资产清查时,打印成套设备组件清单,对设备组件逐一清点核查。12.对重点资产的精准化持续管理。结合RFID标签及相关设备构建RFID智能识别网络,形成一个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于一体的固定资产智能跟踪管理平台,完成对电子类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全程监管,实现对电脑、投影仪、打印机、交换机、空调、广播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带电运行资产的精准定位,实时了解它们的使用状态,及时警报故障,减少资产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实训室、机房固定资产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学校实训设备和机房设备的使用效率。(三)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总体要求:采用全面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固定资产数据库安全可靠;在设计上考虑可扩展性,为后续的管理需求深化扩展预留空间;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约人力资源投入,减轻资产管理员工作量,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与市财政局、教育局主管部门相关管理要求无缝对接,同时满足学校固定资产日常精细化管理要求。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设计建设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让学校的资产管理达到质的飞跃。
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带贫减贫作用,带动建档立卡农户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扶领办通〔2021)3号)、《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及资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委办字〔2021)7号)及《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方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框架下,按照现有资产管理制度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要求,结合扶贫开发“目标、任务、资金、责权”落实到县的实际,以明晰扶贫资产产权归属、确保扶贫资产安全为目的,以强化扶贫资产监管、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为重点,以规范扶贫资产经营运行、明确资产权益分配为导向,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
二、工作目标
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世界银行贷款扶贫项目资金、东西部协作、社会捐赠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全面摸清资产底数,科学界定产权归属,分类管理,合理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或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确扶贫项目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监督权等,有效解决扶贫项目资产“属于谁、谁来管、如何管”和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属于谁、谁来分、如何分”等问题,防止扶贫项目资产闲置和损失浪费,确保扶贫项目资产稳定良性运转。
三、基本原则
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管控模式及借鉴意义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和确定调控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制度体系,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但就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责任,享有所有则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大报告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由此,本人查询了大量书籍和相关资料将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所帮助。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1、日本
日本的国有企业分为三类:直营事业、特殊法人事业和第三部门。直营事业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特殊法人事业是指由按国家特别企业法设立的法人经营的国有企业;第三部门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的具有混合经济成分的国有企业。其中以特殊法人事业为最多。日本的多数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铁路、邮政、电信、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以及金融、烟草、盐业等行业。它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由执行机关、咨询机关和监察机关组成。执行机关是直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事务机关,由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和大藏省组成,大藏省是国有资产的总辖机关。咨询机关由国有资产中央审议会和地方审议会两级组成,负责回答执行机关的询问、提出建议。监察机关负责对国有资产在运营、处置、管理等方面的监督。(2)在进行民营化改革前,日本的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行政机关直接经营的国营企业组织形式。政府主管部门决定企业的人事任命,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受国家公务员法的约束。如日本99个特殊法人中,85家的总裁等领导成员由主管大臣任命,10家需主管大臣批准,只有4家自主决定;尽管各个企业有独立核算的财务会计制度,但在财务处置上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和监督。尤其在企业预算的制定、执行、结转以及资金的筹借、使用等方面,均需得到主管大臣的许可。企业利润部分需全部上缴国库。未经批准企业不得动用。亏损由政府弥补。(3)日本的国有企业多数根据特别事业法设立,对国有企业依法管理是日本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特色。日本围绕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立法规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规定了各管理机关的职权及权利行使方式:在立法的规范下,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形成了由国家直接加以管理的广泛而有系统的组织性,这是其他国家的国有企业所没有的特点。
2、英国
英国的国有企业也可以分为三类: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公私合营的国有股份公司。英国国有企业的分布范围在撒切尔夫人推行“私有化”前十分广泛,除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外,还广泛进入制造业等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发展高峰时,国有企业产值占到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固定资产占20%多,职工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0%左右。英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英国国有企业大多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由董事会作为连接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桥梁,使政府的政策意图通过董事会得到贯彻执行,又使企业享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2)英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任免董事会成员、控制企业的财务和制定企业目标。主管大臣任命所有的董事会成员,规定国有企业的财务处置权限,并要求企业努力完成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盈利、扭亏等财务指标;(3)英国议会是国有资产的最高管理机构。英国议会通过立法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建立、改组、废除以及非国有化等重大问题必须由议会通过专门的法令决定,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议会立法明确了国有企业的职责、机构、权力义务,未经议会同意不得改变。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议会授权给各主管部门,委托他们进行具体管理。各部门必须就所授权力的实施和决策对议会负责。(4)英国政府的各主管部负责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其中财政部从总体上对国的财务负责,确定对国有企业的资助额、审批各主管部门投资报告,并对财政拨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产处置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