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9 19:57: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专业英语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专业英语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人才培养定位分析。鉴于小学教育英语的职业性和教学对象基础相对薄弱、性格活泼的特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根据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培养出具有熟悉岗位流程、专业性、职业性过硬的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型人才。与培养学生“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相比较,本科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英语理论素养,如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等。社会上常见的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它的特点针对性比较强,一般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学,以升学或者考级为目的的语法词汇练习较多。与本科院校和外语培训机构相比较,小学教育专业是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其应用性更强,教学内容难度不高。2.高职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我国职业院校每年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数万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社会上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同时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工作。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与经验,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具体表现在:(1)传统的培养计划仍然沿用至今,与新社会下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相适应。(2)学科本位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明显,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学理念不能深入实际教学。职业类院校的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打牢,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是影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3)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知识体系。一些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能力需求模糊,导致就业目标不明确。(4)考试形式多以笔试为主。笔试多为基础知识类考核,学生自己动手应用所学来实现具体岗位技能的机会较少。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然而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有实际操作经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小学教师,以节省培训成本,延长人才使用期。综合以上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小教英语教学必须改革。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用人单位所需的高素质、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是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众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中,项目教学法应运而生,它是目前契合小学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小教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应用

项目化教学法的概念研究。项目是什么?在外语教学中,项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又叫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

三、项目化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笔者通过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使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研究数据显示,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觉得有意思,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学习潜能。项目的完成都是基于真实的岗位流程完成的,把以往的口语教学变得更为直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体验到未来工作岗位中的各种实际情境。同时,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项目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角色扮演,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机会多了,交流和协作的机会就大大增加,能使课堂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实用化。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有非常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操练。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把任务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围绕任务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和归纳。它重视对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策略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在交际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发现,项目完成后,学生通过不同的任务形式,能够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从做中学知识,在学中用技能,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学习的价值、自身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完善自我的愿望,唤醒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小组讨论、合作是其基本形式,项目都是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每个项目需要若干个相关子项目来完成。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会负责一个子项目,通过成员间对任务的分析、整理、交流、纠正,达到运用语言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和分享的团队意识。可见,项目化教学法适应现代教育对学生社会能力的需求。所以,项目化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

查看全文

药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该文主要是对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药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分析了该校《药学专业英语》教育教学现存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提出了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如加强师资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和重视教材建设等。

关键词:药学专业英语;师资力量;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界对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更好地适应当今发展趋势,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应更加重视对《药学专业英语》的学习。《药学专业英语》是了解世界医药学行业发展动态和医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进展、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或引进国内外先进产品以及进行国际交流的有力工具。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通过对该校《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一、《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药学专业英语是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药学与英语的交叉学科,是学生在学完公共英语之后的延续。通过学习药学专业英语使学生掌握药学相关词汇和表达方法,从而具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外交流和英文撰写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对河北北方学院的药学英语教学现状总结如下:(一)师资力量薄弱。药学英语既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又是英语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具有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广和专业词汇量大等特点。因此,对于教授《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师,在英语和药学专业知识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医药类高校教授《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师,他们缺乏对药学或者医学背景知识的了解,难以将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专业英语教学中[1]。而河北北方学院教授《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师都是从药学专业教师中挑选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他们的药学知识丰富,但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授课方面的培训,英语授课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二)教学模式单一。河北北方学院教授《药学专业英语》的教师是从药学专业教师转化而来,具有丰富的药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但英语授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限。所以,授课模式较单一和过时,教师主要依靠翻译课文来讲解词汇和语法。虽然这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重点与难点的教学,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缺乏对学生听、说、写、译能力的培养。(三)优质教材缺乏。教材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媒介,是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推进教学改革的突破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2]。优质的《药学专业英语》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国内可供《药学专业英语》选择的教材数量较少,且教材内容枯燥过时,无法跟上药学领域的发展。因此,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学生没有统一的《药学专业英语》教材。授课教师根据自己所长及学生需求,以史志祥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学英语》第四版为参考,增加自编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既包括药学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学科的一些动态和应用,以满足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但教师自编教学内容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所选内容比较前沿,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欠缺对所选内容的整体性把握;没有统一教材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总之,缺乏优质教材是制约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四)学生兴趣不高。目前,中国各大院校普遍存在着注重基础英语教学而忽视专业英语的现象。多数院校将能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学生将“过级”作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却忽视了英语的工具属性,多数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后,英语学习兴趣大大降低,缺乏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3]。所以,学生对《药学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学生对《药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又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药学专业英语》教学改进措施

查看全文

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关重要,而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现状以及影响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阐述了专业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挑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师资现状;高职院校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国际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的高科技时代,我国面临外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顺应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意见》的要求,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知识结构以够用为标准,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教师素质的高或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一、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与专业英语教学阶段,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专业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ESP)的简称,又称专业科技英语,它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技术报告、技术说明书、产品广告、合同、协议书、投标书等。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篇章结构的分析及技术术语和专业词汇量的扩大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并具备用英文来处理本专业业务资料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众所周知,教师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英语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全面的专业业务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查看全文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国际化机械类应用人才是当前高校应当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机械类国际化应用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具体阐述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大方面提出对机械专业英语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现实需求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反映出中国制造业日益国际化的趋势[1]。当前,随着机械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应用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机械专业英语课程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起来。它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成为了一门重要课程,与学生的学业、未来职业等都紧密挂钩。机械专业英语是一种用英语阐述机械工程专业中的理论、技术、试验和现象的英语体系[2],由于其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都较高,导致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并不太乐观,也因此成为了高校机械专业教育课程中的短板。为更好地满足日益迫切的人才需求,输送更多优秀的机械专业国际化应用人才,本文探讨了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1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高校对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各领域跨文化交流程度也不断加深,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对人才有了更高、更具体、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全球化视域下,机械类国际化应用人才应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双语交流能力。虽然国内多数高校已开设机械专业英语课程,但学生整体专业英语水平尚未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势[3]。而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大多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越来越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教学与实践产生了严重脱节现象。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国家制造业的突飞猛进和“制造强国”战略任务部署要求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发展水平,则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成为高校机械专业改革任务中的重要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4]。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推进和实施这一战略带来迫切的人才需求。2015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力争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第9项提到“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这就对机械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要更高的国际交流能力。机械专业快速发展需要更多能够跨文化交流的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迫切需要大学机械专业紧跟国际化发展趋势,努力推进机械专业英语教学。高校和企业是机械类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的集聚地,为获得实用全面的学术信息和最新的科学技术能力,专业英语在机械专业快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现有的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对未来的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也有着重要的培养和储备作用。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除了掌握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还急需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语。因此,改革机械专业英语教学,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机械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2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职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趋向

我国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频繁,随着对外形势的发展,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这迫切要求各院校培养出具备高水平英语的专业人才以满足需要。因此,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各院校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注重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课是授课的载体、手段还是学习目标?是用学习语言的方式还是用专业课程技能训练的方式来教授专业英语课程?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教师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而对此教育管理部门并未形成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意见。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统一直接导致在教学内容、手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上出现混乱。

2.课时安排不合理

各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严重不足。受此影响,教师难以进行系统教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处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3.适教适学的教材匮乏

目前适用于职业院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相对缺乏,教材配套不齐全。而统编的专业英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的选编往往直接采用国外英文原著和有关科技文章。有选择的选用原著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积极作用,但全盘照搬则不一定适合我国学生的学情。许多新编的专业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又未能考虑到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如果选择国内老英文教材,它们却又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不均衡。现实中,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确实还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查看全文

新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自20世纪以来,新科技层出不穷,后工业化的到来为新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精通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热点。面对国际工程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论坛”于2007年在教育部的组织下胜利召开,同年“CDIO国际合作组织会议”亦胜利闭幕,会议热烈的讨论了目前高等工程教育中所存在的多个热点问题。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努力下“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并由此展开了有关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讨论。201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其目的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一批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工科专业人才。在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引发了一系列的外语教学改革研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目的。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新工科”的作用日益凸显,并由此掀起了其建设的高潮。2017年2月18日,“复旦共识”,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其中着重强调了新型工科人才对新型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2017年4月8日,“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在天津,60余所高校共同参与了计划的研讨,计划预计到2030年,将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2017年4月28日CDIO联盟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千生计划”,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2017年6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由此可见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英语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是统筹推进新工科建设改革工作,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1新工科背景下英语教学研究改革研究

以教育部《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为牵引,针对省属高校专业英语教育现状,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深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新理念、新方法。构建专业英语教学“新体系”。(1)地方省属普通高校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研究目前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虽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总体上来说教学模式相对较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岗位均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需求,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均难以满足,致使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存在差距。需要针对目前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其社会发展中的实用性因素进行充分探究,从中得出专业英语改革的基本策略,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和新教学体系建设提供依据。(2)“新工科”建设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英语是目前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学科的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所在高校的专业英语水平。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等国家战略,对我国的专业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建设对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必将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工科”专业发展,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开设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课程,探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构建面向新工科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4)以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崛起和“新工科”新专业发展,探索“多层次”、多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新方法。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师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双语教学传统理念,完善双语教学手段,将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以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手段方法。(5)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实践平台探索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外语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2新工科概念下的教学策略变革

在当前“新工科”的大背景下,需要从培养目标、专业教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多方面探索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策略,具体包括:(1)建立适应“新工科”专业发展的英语课程体系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构建面向“新工科”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2)建立以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针对“新工科”新专业发展,探索“多层次”、多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完善双语教学手段,将专业英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以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3)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实践平台高校和产业共同研究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更新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学校、地方、行业、企业相结合,开启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全流程共同参与的外语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3结论

查看全文

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进措施

一、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为:从本校1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开设的六个班中随意抽取25名学生,发放问卷共计150份,其中148份为有效问卷;向教师发放问卷共计12份,覆盖了我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大部分专业,12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同时,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1.学生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调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具体调查结果为:52.7%的学生在学专业英语前已经通过英语三级考试,19.6%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对未来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33.8%的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较高,绝大部分学生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满意程度较高,达92.5%,在上课过程中,70.9%的专业英语教师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教学方法采用阅读与翻译为主,辅以听说的占39.2%。第二部分是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期望和建议,采用开放性问答题。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1)加强师生互动教学,不要“一言堂”,注意活跃课堂气氛。(2)适当简化课本内容,补充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和动态。(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看英语案例教学录像等。(4)既要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听说能力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5)讲究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例讲解(如工厂实际)。(7)采用鼓励式教学,对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8)增加课时,提高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2.专业英语教师问卷问卷内容分为专业英语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两部分,其统计结果为:目前,公共英语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比例分别为16.7%和83.3%,100%达到英语六级以上水平,以词汇和语法、课文翻译、专业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各占8.3%、50%、41.7%,教师授课为主的形式占58.3%,75%的老师采用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法,采用“笔试+口试”形式的仅占8.3%。

二、具体改进措施

1.改革授课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

通过调查了解,60%以上的专业英语教师上课主要采用“逐字逐句”形式讲解课文。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授课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条件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体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运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

2.加强教材建设

查看全文

职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方向

摘要:根据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从几个主要方面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计划大纲、模式、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情、领导重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英语;问题;对策

我国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交流频繁,随着对外形势的发展,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专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这迫切要求各院校培养出具备高水平英语的专业人才以满足需要。因此,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各院校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不明确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注重传授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是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课是授课的载体、手段还是学习目标?是用学习语言的方式还是用专业课程技能训练的方式来教授专业英语课程?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教师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而对此教育管理部门并未形成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意见。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统一直接导致在教学内容、手段、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上出现混乱。

2.课时安排不合理

各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严重不足。受此影响,教师难以进行系统教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处于“鸡肋”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查看全文

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统计学专业英语》是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我校在大四的本科生中开设32个学时的课程,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该阶段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英语基础。该课程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相关专业文献的能力,能够了解该领域先进理念和国外专业发展动态,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工作后再深造打下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围绕着教材讲授语言理论知识,开展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几点统计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供相关课程教学人员探讨研究。

一、构建微通讯软件学习平台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设备终端在学生手中已经随处可见,移动终端已经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硬件要求,移动互联网进入课堂将成为一种趋势[1]。通过移动互联网,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得到实时解决,提高了学习效率。根据柴阳丽[2]的研究,拥有智能设备的学生中有89%的人使用微信,并且学生普遍比较愿意接受微信的方式接受英语学习资料。以班级为单位构建微信学习平台,教师运用微信客户端创建微信组,将课前准备的和教学相关的信息,利用客户端实现资料传送,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加入“雨课堂”应用软件,学生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便可以加入老师的在线班级。老师通过设置一些单选题,填空题等随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用手机提交答案后,软件能自动统计出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掌握知识点的程度灵活实施下一步的授课计划。同时,学生可下载英语翻译APP,辅助课堂的英语学习。在课后,师生可以通过微信实施远程教育,老师利用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学生亦可以下载各高校的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利用课下零星时间学习,实现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统计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的选取应具备典型性和权威性,让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在国外专业发展动态,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工作后再深造打下基础。所以,案例应该选取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统计学专业中具有比较典型分析方法的英文文献。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文的形式特点,文献的写作规范,英语单词的构词形式以及在进行翻译时如何做到准确规范,通俗易懂,简洁明了。通过案例分析能让学生在学专业英语的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国际上各领域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而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专业软件情景教学

查看全文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并且国际学术交流使用专业英语较多,专业英语对于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学习的进一步加深,逐渐开始接触到专业方面的英语资料,毕竟毕业论文也会用到专业英语的词汇。现各大高校随着食品专业的开展,其专业英语对于本专业来讲越来越重要,掌握专业英语可以使学生能够查阅及阅读相关专业的外文资料,以及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专业介绍与专业交流。中国质检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李向阳、张建友编著的《食品专业英语》一书,根据食品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系统地选编了食品安全质量管理、食品科学基础、食品工业学等方面的内容,突出了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供食品管理、食品专业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食品专业英语》全书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第二章节主要是结合详细的语篇内容对食品中包含的营养物质和食品化学进行介绍,让人们系统地了解到食品中的营养构成成分与食品化学。第三章节主要介绍食品工艺学知识,结合语篇内容分别对灭菌乳和乳制品培养乳制品、奶酪、肉类腌制技术、鸡蛋进行详述。笔者在开展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项目”(TDGJYB2138)的过程中结合该书,根据目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跨文化视角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同。进入高校后有的学生考过四六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四级都还没考过,因此学生对于更加专业的英语更加不感兴趣。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同,基础英语阶段所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加上对于以后是否从事食品行业的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对于学习食品专业英语更加不感兴趣。因专业英语中一些含义广泛和用法较多的单词和词组,学生不能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汉语,渐渐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食品专业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食品行业市场逐年攀升,其内容知识更新迭代较快,这就需要高校及时更新食品专业教学内容,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各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教材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时代。还有的学校选用的食品专业英语教材,教材的出版时间是四五年前出版的或十年前出版的书籍,其内容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变化,使得学生对食品专业最新的知识了解较少。第三,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由于食品专业英语起步较晚,教学方式上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但随着市场发展的需求,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不相符合。在课堂中学生被动记忆知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学习兴趣更为缺乏。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英语水平有限,教师在授课时效果往往较差。

二、跨文化视野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一,构建多元化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在高校食品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上,应拓展食品专业相关文化、背景及场合的介绍,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了解到其国家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对食品专业英语教师一种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整理和搜集适当的、合理的资料。其次,教学内容上增加专业性较强的最前沿技术进展等内容,使其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还和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送食品学科高水平的期刊论文以及食品相关内容的网络食品资料,让学生思考或总结学习心得。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听力和增加词汇,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构建多元化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更快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第二,传统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高校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想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就需要改革目前教学模式,使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首先,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以启发引导式教学为主,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多方面训练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其次,以实用为原则,新型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展开,以学生说课为主,教师辅助并布置任务,加强实践性环节力度,全方位锻炼学生综合实力。如英文演讲、以模拟食品研发人员、车间操作人员在讲述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等。第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将文化知识融入到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在高校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把相关英语国家当时的社会环境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准确理解。其次,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来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光靠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专业英语的需要。因此适当开展课外活动,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食品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辅助手段。最后,邀请外籍食品行业友人进行交流。食品专业英语能够更好地与国外食品专业人士进行交际,不仅需要了解他们国家的人在不同场合聊天该说什么和注意什么,而且还需要注意有哪些方面自身文化会影响到自身的言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作者:周宁 索晓非 卜祥坤 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