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实训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7 20:1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装配实训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装配实训报告

化工机械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阐明了工科院校化工工程类本科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生在工程实训环节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所涵盖的教学项目及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办法,为该课程的后续建设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化工设备;拆装;实训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之间都有着相互合作、各有侧重、互相支撑的关系,这一点在石油化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化工设备是化工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工装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动设备,称作化工机器,主要是指具备驱动系统的传动装备,如流体输送的各种化工泵、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其主要部件是有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第二部分属于静设备,这些化工设备主要特点是其主要零部件相对静止,如传热设备,储存容器、反应器等,应这些设备没有系列化生产,有时也称为非标设备。化工设备与其他机械的划分不是很严格的,例如一些用于化工过程的压缩机、输送泵,也是其它工矿行业采用的通用设备,同样在化工过程中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间也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一些釜式反应器中也常常装有搅拌功能的传动机械。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是基础,工艺是主导,化工设备与化工生产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专业,一方面工艺离不开设备,另一方面,设备也反过来制约着生产。化工工艺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功能,否则很难保证化工工艺的完整性,由此可见,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很有必要。

1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培养目标

包括化工设备在内的所有化工机械都是石化行业中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必备的装备。石化行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控制和保证,都离不开化工设备的配备和正常运转。化工设备的选配必需通过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和选型,要适应化工生产所需要。高校化工类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过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拆装实训,使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化工设备、常用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化工装备拆装实训,使学生熟悉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通用、常用零部件的标准化,掌握其用途、结构及适用场合;通过化工设备拆装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化工设备、化工机械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或装配关系,并了解装配质量要求;了解化工设备零部件拆装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一般零件拆装的方法,以及拆装工器具的认知和正确选用。了解化工设备、化工机械拆装与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关系,并对装配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明确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2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项目设置

查看全文

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阐明了工科院校化工工程类本科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学生在工程实训环节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所涵盖的教学项目及内容,制定了相应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办法,为该课程的后续建设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化工设备;拆装;实训

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之间都有着相互合作、各有侧重、互相支撑的关系,这一点在石油化工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化工设备是化工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化工装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动设备,称作化工机器,主要是指具备驱动系统的传动装备,如流体输送的各种化工泵、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其主要部件是有相对运动的机械传动机构。第二部分属于静设备,这些化工设备主要特点是其主要零部件相对静止,如传热设备,储存容器、反应器等,应这些设备没有系列化生产,有时也称为非标设备。化工设备与其他机械的划分不是很严格的,例如一些用于化工过程的压缩机、输送泵,也是其它工矿行业采用的通用设备,同样在化工过程中化工机器和化工设备间也没有严格的区分,例如一些釜式反应器中也常常装有搅拌功能的传动机械。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是基础,工艺是主导,化工设备与化工生产工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专业,一方面工艺离不开设备,另一方面,设备也反过来制约着生产。化工工艺类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功能,否则很难保证化工工艺的完整性,由此可见,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很有必要。

1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培养目标

包括化工设备在内的所有化工机械都是石化行业中实现安全稳定生产必备的装备。石化行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控制和保证,都离不开化工设备的配备和正常运转。化工设备的选配必需通过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工艺计算、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和选型,要适应化工生产所需要。高校化工类学生开设化工设备拆装实训实践教学课程,其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过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拆装实训,使学生了解各种典型化工设备、常用机械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化工装备拆装实训,使学生熟悉化工设备、化工机械的通用、常用零部件的标准化,掌握其用途、结构及适用场合;通过化工设备拆装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化工设备、化工机械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或装配关系,并了解装配质量要求;了解化工设备零部件拆装的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一般零件拆装的方法,以及拆装工器具的认知和正确选用。了解化工设备、化工机械拆装与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关系,并对装配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让学生明确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性。

2化工设备拆装实训课程教学项目设置

查看全文

电子设计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探索“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意识人才,在电子信息工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它是指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于“工程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1]其目的是要求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素质,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现状

教育部信息与电子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四种技能要求是:(1)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与应用以及电子测量技术的应用与电路测试的能力;(2)综合运用电路知识进行电路设计与实验的能力;(3)利用系统环境CAD分析与设计的能力;(4)利用虚拟仪器的能力,[2]基于以上的四种要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电子信息工程在学生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重点放大第一项上,也就是是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如万用表、稳压电源、超外差收音机等。这种传统的训练模式内容单一,手段落后,主要是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极大的限制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

三、电子设计综合训练改革与实践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教育部四种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构建了“一条主线,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在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一主线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活动分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四个层次。并且完善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培养计划,拟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目标和综合实训的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查看全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徒制研究

摘要: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工科专业广泛开展了“校中厂”的运行模式,本文以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为例,通过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训项目实施,对预期的效果进行评估,为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教学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校中厂;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

2013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省有32所高职院校布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校生也位居前20位[1]。由于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班级授课制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快速培养毕业生,缓解人才市场技术工人的短缺,但是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2015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任务,明确了以服务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师生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双师型”师资和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及专业带头人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2014年1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意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实施学徒制研究的成功经验上,以当前政策环境、实训条件为背景,分析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深究现代学徒制的内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解决该专业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实施,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企业真实需求存在偏差学校的实训教学同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到底需要何种人才?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技能?学校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以至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错位情况。(2)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无感性认识高职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方面进行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技能型知识,同时有些技能型知识需要实践操作、情景认识、不可言传性的感性认知等获得。上述企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型知识往往需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傅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授,二是徒弟stepandstep式的模仿以切身经历获得经验的感官认识[3]。尽管近几年大多数高校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但限于实训条件、师资、教学组织方式等因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官认识不足,难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知识。(3)校内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沿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一般前3-4学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后2-3学期进行技能型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实训室某一阶段负荷很大,而某些学期及寒暑假非常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4)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目前很多学校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专业建设委员会,也将能工巧匠聘入学校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但是鉴于企业和学校追求的目的不同,实际效果不理想:比如企业师傅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素养等因素造成与学生无法沟通,影响教学质量。(5)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实训课程的评价应该全方位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而现行的评价指标单一,要么“纸上谈兵”,要么只看结果不重养成,要么主观臆断忽视主体[4],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查看全文

高职焊接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

1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是指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比赛,是焊接专业高职院校首次开展的赛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由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比赛项目分为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两个环节,实际操作环节涵盖了装配、焊接、参数调整、焊材选用等方面的技术比拼,旨在全面检验选手在焊接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焊接国赛,是全国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比武,从焊接国赛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问题。

2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师资力量、实训教学条件、学生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难以快速改变改进,此外还包括教学方法,是可控影响因素。调研分析省内外高职焊接专业在省赛、国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与建议:(1)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脱节,应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从各省赛以及国赛的比赛成绩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学生选手单项目比赛成绩较高,或理论比赛分值偏高、或实践分值偏高。这说明,在赛前训练以及日常的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老师还是理论课堂纯理论教学、实训课堂纯实训教学,号称教学做一体化的学校也多是仅仅将理论课堂的位置由班级搬到实训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在实训室内,应配备好足够的桌椅、移动黑板与多媒体投影设备,有满足全部学生学习配套数的实训工位与设备。②需要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依托实训报告、实训指导书、学生任务单、学生工作页等载体让课程教学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边思考、边阅读查资料、边记录、边操作。③焊接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需要配备良好的、专业的排风系统,否则因为焊接作业的影响,室内烟气呛人难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2)焊接专业有服务地方产业的特色,但是不能忽略焊接的通用性教学。从比赛项目来说,焊接比赛内容可能与学校的教学重点、与学校培养的行业需要不统一,这是比赛成绩失利的原因。不同焊接院校的专业设置因为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背景不同,有的是面向压力容器焊接、有的是面向铁路车体的铝焊、有的是面向建筑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船舶制造维修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汽车装配厂的钣金焊接等,不同行业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方法有明显区别,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自己的针对性,可以称为专业的行业背景特征。

3提升学生焊接专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1)实训室开放。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不能单单依靠有限的课堂内学时完成。焊接专业是属于典型的动手型专业。很多高职焊接专业同行表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很多学时被数学、英语、体育、思政等公共课程占用,大一还要开设焊接专业的制图、电工电子、金属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通常整个大一阶段学生几乎没有接触焊接的专业课程。学生到了大二,才开始接触焊接课程,这个阶段还有体育、思政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部分课时,学生的实际焊接专业课程学时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再加上课程教师1~2人面对几十人的教学班额,难以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学生的实际教学学时又打了折扣。通过调研发现,对学生组织实训室开放的高职院校在焊接省赛与国赛中取得成绩更优异。分析原因,将焊接专业课程教学由课堂有限学时延展到课外的实训室开放,能够为学生的焊接练习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2)生产性实训教学。焊接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种,需要大量的焊接作业练习来获得焊接技术与焊接经验。因此,在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耗材较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耗材的投入呈现正比关系。办学成本高、学费标准低,是所有焊接专业办学面临的现状。受到办学经费投入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属于非重点建设专业,难以申请到充足的耗材资金审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限制。对此,生产性实训教学是目前解决焊接专业办学经费投入有限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调研发现,有生产性实训的高职院校的省赛、国赛参赛成绩明显高于其他院校。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有各种高性能除尘装置、交流焊机、直流焊机、二保焊机、氩弧焊机、埋弧焊机、等离子焊机,以及磁粉探伤仪、X光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和液压拉伸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完全有能力接受企业的焊接订单生产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条件,允许与鼓励焊接专业生产性项目进校园,将企业的焊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载体,以企业的焊接产品作为学生的作业,以企业的焊接质量要求作为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依托生产性任务,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开展课程教学或课外训练,实现学生动手练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焊接学习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成就感。

查看全文

模具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一、技能大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学校把技能大赛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建设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与适应。

二、技能大赛促进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1、依据大赛的指导思想,调整课程模块化设置

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主要有基础能力模块,核心能力模块,综合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模块。例如,我院的学生在学完基础课后进行普通钳工实习,机加工实习,cad实训周,模具钳工实习四个技能实训模块。在学习完专业课后,进行模具拆装实训和模具加工综合实训,其实训项目是按照大赛要求并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项目。通过这种模块化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2、根据大赛考核内容,提出项目教学法

查看全文

电子实训教学体系革新

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以工艺性和实践性为主的实践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掌握最基本的焊接、组装产品的操作技能,了解电子工艺生产的流程和基本管理知识,并在实际产品制作过程中熟悉表面贴装技术(SMT)等主流电子工艺[1]。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实际的电子产品,了解熟悉其制作流程,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这样既达到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工艺的入门指导,又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过模块化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并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仿真方面的实际应用[2]。

1引入模块化、层次化教学理念,完善电子实训教学体系

以往多数院校开设的电子工艺实习,大多是让学生了解有关电子元器件的常识,熟悉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的使用,通过手工焊接练习学会组装一个超外差收音机、稳压电源或声控台灯之类的简单电子小产品[3]。这种传统的实训内容单一,实习设备落后,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回流焊接技术和SMT等工艺的引入,改变了传统过孔插装技术的局限性[4],而EDA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硬件条件基础上进行了实训教学改革,每学年针对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十几个教学班,进行2周的电子设计综合实训[5]。在实训内容上设立了3个必选模块,包括印刷线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装配实习,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本内容的实训。设计项目改变原来的单一产品,在必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自选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对于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行准备设计方案和电子电路,灵活安排开放实验室,给予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样把“必选”模块与“自选”模块相结合,引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教学理念,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因材施教目的,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模块组成见图1。

2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充实实训内容

2.1实训教学大纲和内容体系的整合我们在总结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大纲[6]。对于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向社会和生产实际。对于产品设计,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和各种常用电子器件的技术参数,学会查阅各种资料,并了解电子新工艺、新技术,强化电路设计和动手能力。教材对于电子实训也十分重要。我们在多年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编写了《电子技术实习指导》,内容包括印制电路板设计、计算机仿真和电子工艺实习三大部分,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焊接技术、波峰焊、再流焊等,以及印刷线路板设计、电子电路仿真、典型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等内容,并通过对T-2906FM收音机的焊接调试和安装,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工艺,熟悉SMT器件的组装技巧。我们进一步整合了实训内容和各部分学时分配方案,重在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学时分配见表1[7]。

2.2教学手段和资源的整合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是针对电类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一般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后进行。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方法,了解手工焊接和自动焊接技术的基本机理,观看焊接工艺视频等,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感性认识,再通过实际制作组装FM收音机等电子产品,了解整体电路的调试方法,熟悉完成一件电子产品的全过程,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如Multisim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Protel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等软件,已成为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中必备的工具和手段。我们结合省级精品课程“电工电子课程群”和示范中心建设,丰富了“电子设计与综合实训”网站资源,使教学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查看全文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息化教育重要特征的出现,高职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微课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解决了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文中阐述微课教学环境的构建和微课的应用情况,微课助教助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模具制造工艺;微课;信息技术

1前言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深刻影响着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能让所有学习者在目前的技术支持下都可以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设想一下,未来的教学环境,学习不再被动,知识不再遥远,教室不再固定,师资不再难找。2012年3月,教育部了指导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从国家层面上对信息化教学指引了方向。

2微课的兴起

在信息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它通过微小、快捷的信息单元把信息传递给每个人,以小撼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信息化涉入教学中,微课概念逐渐兴起,并广泛应用在高职教学中,显示出其惊人魅力。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10分钟以内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练习测试等。微课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精细讲解,它适合线下课堂研讨、线上自主学习。

查看全文

大三学生钳工实训总结

为期二周的钳工实训结束了,在实训期间虽然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虽然实训期只有短短的两周,在我们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却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它是很难忘记的,毕竟是一次真正的体验社会、体验生活。

重要的安全

要进行钳工实训,安全问题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通过师傅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实训中同学们易犯的危险的操作动作。比如在车间里打闹嬉戏,不经师傅的许可便私自操作机床,以及操作时方法、姿势不正确,等等。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过这次钳工实训,我了解了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学习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金属加工基本工种包括钳工、车工、铸焊工等的操作。

第一项:辛苦的钳工

在钳工实训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同时我也知道了钳工的安全技术为:1,钳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3,台虎钳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查看全文

汽车电器课程教学与优化研究

一、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1.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汽车电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技术和汽车电器的原理与应用,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逐层分析了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以及处理典型汽车电器与电子系统一般故障的方法。将汽车电器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训项目,在实训项目中突出关键知识点,注重培养和加强规范操作,以满足汽车运用技术岗位的工作要求。“汽车电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如图1所示,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

2.实训项目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汽车电器”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及控制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等,考虑到高职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技术基础方面普遍较弱,本门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课程本身也有较多枯燥和抽象的内容,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并且有畏难心理。在课程的实践部分中,学生也普遍只对汽车电器零部件的简单拆装感兴趣,不愿去对电路原理和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特点,在设计实训项目时应深入浅出,将各部分重要的知识点设计转化为高职学生可操作的实训项目,可考虑安排几个综合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综合训练报告,包括项目要求、总体方案、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训练成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电动车门窗这一部分,实训目标确定为掌握电动车门窗玻璃升降器的线路检测方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本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正确的拆卸和装配玻璃升降器的电器部分与机械部分,掌握玻璃升降基本工作原理后,要求学生对其线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检测,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每人动手设计一套玻璃升降控制系统,要求每人自己设计的系统能够通过组合开关正确的实现车窗玻璃的升降,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比如引导学生想办法实现车窗的防夹手功能,在完成前几项要求后,对于系统的故障诊断也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并且对成果有一种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对于汽车防盗系统检修等其他项目的设计也可以参考以上方法和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实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