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17:3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职生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职生论文

农类中职生职业道德论文

1研究的目标

第一,探索影响中职学生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道德缺乏的因素;第二,探讨符合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将适合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第四,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的授课提供素材;第五,有效增强农类专业中职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2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农类在校中职生和农类用人企业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探究当前农类职业素养缺乏的因素;第二,加强与学生管理及教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探究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探讨更适合现代农类中职生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进程,确切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制定适合农类中职生成长的培养方案,同时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案。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查看全文

中职生德育教育分析论文

1中职生存在的问题

1.1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信心

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基本上都是考不上普高,而上职业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加上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初中时都是受教师冷落的学生,没有体味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就是学技术的,不愿意学习文化课。

1.2集体主义、奉献意识缺失

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甚至娇生惯养,学生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使学生总是以个人为中心,不爱劳动,集体观念差,娇横,更不用说吃苦耐劳了。

1.3对专业不了解,学习目标不明确

查看全文

中职生上网原因论文

摘要:当前,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职业学校,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面对不可阻挡的学生网民,如何透视其心理,分析其利弊,如何正确看待、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也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中职生上网心理分析

1、自卑心理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较重的自卑心理。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现在对学习兴趣也不大,动力也不足;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有前途等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不喜欢、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交流思想、表明态度、诉说感情,而实际上他们又有许多话要说、要倾诉。因而他们就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跟任何人闲聊一通,无所顾忌,弥补了精神的空虚,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2、求异心理

世界著名的性心理学家赫洛克研究表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疏远异性的厌恶期,接近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追求异性的狂热期,正式恋爱的浪漫期。中职生进校时,大都进入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的变化,正处于“追求异性的狂热期”。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受到异性的青睐。如有的男生头发留很长,目的是要留住魅力,引起女生的注意。而女生喜欢打扮自己以引起男生的注意,也有对男生产生好感、相处的心理。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女生单独相见,不免紧张、脸红、心跳加快,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于是,他们选择了网吧,点击鼠标,满足自己渴望与异性(可能是真的异性,也可能是虚拟的异性)交流的心理。

查看全文

中职听障生语文素质论文

一、语文教学中使用主题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听力障碍学生的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一般是通过单独招生、单独考试或注册入学等方式进入学校学习的。听力障碍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受地区性手语的局限,教师和学生沟通起来比较困难。最初教育阶段通常需要听障学生中听力较好且手语较熟练的学生帮助翻译,这些学生在“教育磨合期”往往充当教师与听障生之间的联系纽带,随着时间推移,师生沟通逐渐深入,各地方手语的局限性才会渐渐消除。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残疾等级不同,受家庭条件、后天语训干预以及父母重视程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听力较好可以读懂唇语以及接受过较为系统基础教育的听障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较强,反之则较差。相当于第二外语的汉语,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所以,选择适合听障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主题教学法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这两方面都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通过整合授课内容,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提出若干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而后与学生商讨,确定一定时间段内学生需要学习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成员通力合作中进行学习,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新的知识,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习,课下通过与家长、同学的互动、协作也可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听障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往往更偏向于主动探求而非被动接受,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如果在学习上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正激励在听障生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障生主要依靠视觉来接受信息,而长时间集中看教师的手语解释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主题教学法符合听障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习惯,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在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生语文教学中实施主题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语文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高。主题教学过程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有利于尊重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拓展人的能力,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二、主题教学在中职听障生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在对听障生进行主题教学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十分重要。中职阶段的听障生语文基础普遍较薄弱,因而选择主题时应首选贴近学生生活且其比较熟悉的内容。如学生自幼生长的家乡、学生最关心的专业前景及就业情况、学生在基础校学过的作家作品等。学校座落在沈阳市,沈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学生们在沈阳学习、生活,对这个城市也比较熟悉,因此可安排一次“共寻沈阳历史”的主题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分工协作,按历史年代搜寻资料,再将所寻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既了解了沈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也知道了沈阳历代文化名人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学生们被沈阳深厚文化底蕴感染的同时也积累了相应的语文知识;听障生来到职业院校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一技之长,毕业后可以有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及家人,我校学生最关心的就是他们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今后的就业情况。为了配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笔者设计了以“专业助我自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采访专业人士和专业教师、上网搜集专业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专业,认识自己的专业,于主题活动中逐渐培养热爱专业的情感,树立学习好本专业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次主题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选材和组材的技巧。在选题时也可选择一些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题目,如“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的母亲”等主题,结合传统节日清明节、母亲节、春节等,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特殊教育学校生源招收渠道比较复杂,一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状况错过了最佳受教育年龄,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残疾在心理上有强烈的自卑感,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的德育、美育功能。在设计授课主题时,可结合学生上述特点,选择励志类文章,如《我很重要》《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一年,面包飘香》等。选定主题后即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搜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以“走进朱自清”为例,请学生将以前学过的朱自清所作文章整理出来,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写作特点及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朱自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将适合学生学习的朱自清的作品一一列举出来,如《冬天》《背影》等,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些作品的写作时间、背景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二篇文章书写读书心得,做成PPT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而后由教师总结,选出任务完成最出色的小组。最后,请每位同学以“我看朱自清”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以加深学生对朱自清的认识。整个活动过程既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互助,又要求学生扩大自己涉猎知识的范围,扩展获取知识的渠道。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过程,有效改善了听障生不喜欢读书这一现实状况,对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辨别有用材料的能力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用主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更具趣味性与活力,在完成既定教学目的的同时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通过课上合作交流,课下协商互助,逐渐形成终生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三、教学效果及反思

查看全文

中职生职业素养论文

一、基于专业类型培育中职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1.职业素养培育的针对性有待增强

当前,广大中等职校认真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但人们还缺少针对具体专业类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岗位职业素养的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如果人们不能密切联系具体专业类型,对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将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职业素养培育的层次性有待明晰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人们对职业素养内涵认识存在差异,既有抽象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习惯等认识,也有具体的工作责任心、耐心,严谨、踏实作风,公平法制观念等非常具体的认识。因此,人们对职业素养培育的认识五花八门,导致职业素养培育的层次性不清晰,影响了职业素养培育的成效。人们需要建立整体的职业素养培育架构,明晰职业素养培育范畴,同时要明晰面向具体专业、具体职业、具体岗位的职业素养内涵。

3.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查看全文

中职生流失的原因研究论文

摘要:学生的流失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和稳定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影响更为严重,学生流失多,不但影响学生本人的成长,而且造成国家投入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笔者分析了中职生流失的原因,并从多年的学校管理中探索出了对策:以学生为本,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在校安心读书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职生流失原因对策以学生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在一所学校里,坚持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就是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和最好的实践。在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流失现象比较普遍,对一个学校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影响更为严重,学生流失多,不但影响学生本人的成长,而且造成国家投入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多年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我们深深认识到:要控制学生流失率,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流失的问题。

一、流失的原因

按理说,学生在我们职业技术学校就学以后,取得了职高学籍,既可升高等职业学校,又可直接胜任技术工作,今后不愁找不到劳动就业岗位;并且国家也很重视,给了学生较多的生活补助,那么一些学生为什么要辍学,要流失呢?经过分析,校方的原因大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教育管理滞后;2、教师尽责不力;3、学校设施不足;4、课程开设不尽合理等。总起来说,主要矛盾方面是学校的工作没有到位。

二、应对的措施

查看全文

中职生隐性职业素养论文

一、调查问卷设计

此次调研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主,同时辅以资料查阅。针对不同调研对象,课题组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调研问卷。调研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在校学生、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实习医院。针对学生的问卷设计,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就业观两个模块进行调研。在日常行为习惯模块,主要就学生迟到课堂表现、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等11个问题进行设计;在就业观模块,主要就学生的工作薪资期望、毕业后选择的城市等问题进行设计。我校2013级护理、助产等四个专业的部分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调研活动。此次发放调研问卷255份,回收232份,其中有效调研问卷220份,达94.8%。针对教师的调研问卷,主要从学生课堂纪律、道德品质及社会能力三个模块进行问题设计,其中课堂纪律模块从学生迟到、旷课、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性、学习态度、教室卫生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内容设计;道德品质模块涉及礼仪礼貌、诚实诚信、助人为乐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设计;社会能力模块涉及自我约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调研对象主要是我校2013级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发放调研问卷32份,回收32份,达100%。针对医院实习单位,问卷涉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十四个指标,如工作责任心、实习积极性、敬岗爱业、社交礼仪、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素质综合评价等方面。实习单位涉及广西区内市、县等各级医院,其中有柳州市中医院、宜州人民医院、融水县人民医院、三江县人民医院等25个实习点,发放调研问卷25份,回收25份。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行为习惯方面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学习习惯方面,75%的学生有过上课迟到现象,31.2%的学生有过旷课经历,91%的学生有过上课玩手机的情况,58%的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课堂发言,而仅有18%的学生上课经常发言,67.8%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卫生习惯方面,62%的教室卫生不尽如人意,学生有随手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的行为;另外,从学生和老师个别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有翻墙外出的行为,有的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密切,甚至会引发校园暴力事件。

(二)思想道德方面

查看全文

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心态不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而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中职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上不了高中才读中职的,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他们当中学习差、品德差、行为差的不在少数。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笔者在对某中等职业学校的7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及观察了解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学习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

学习动机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在历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调查表明,有63.41%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而且有54.74%的学生忽略老师授课过程中所提出的具体教学要求或教学目标,学习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此外,不少中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认为学了没有用,结果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愿意学习。

查看全文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动力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激发方式

论文摘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导语和悬念的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个人对某事的喜好的情绪,学习的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特别喜好。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特别是中专学校,学生担负着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双重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轻基础课重专业课的倾向,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培养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第一、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思维”和“发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维”和“发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其实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教学方式方法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但其本质都应是具有“启发性”的。坚持启发式原则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内在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第二、导语和悬念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千万不能忽视。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成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精心设计导入语,让学生一上课就充满兴趣。对学生来说,每一课都是一个新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兴奋点也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中。如何转移学生的兴奋点,关键在于导入,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学生的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巧妙的开始,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的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因此,教师一上课,不仅要有风趣的语言而且要有饱满的激情,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感情,时刻保持愉快的心境,一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情绪饱满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总之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查看全文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论文

1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定位层面

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只要他们从事一定工作就能遵守职业道德,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不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我们以为,学生将来能否遵守职业道德取决于他们的道德自觉性,有一定的道德自觉性,将来才能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中职学生在道德认识上普遍存在外在化倾向,他们认为道德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因此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不强,对道德教育的抵触情绪较大。受此倾向的影响,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较低。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提高其道德觉悟。培养中职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要着力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是一个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规定性,伴随生命运动始终,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人的,而是人生命运动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遵守各种道德,同时要认识到,一个人从事一定工作的过程是其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其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事该工作的人生命运动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尊重职业就是尊重自己生命的存在,因此要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职业。只有确立了这种观念,将来才有可能遵守职业道德。中职学生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常识层次,换句话说就是不是给他们灌输理论,而是教会他们自己悟出道理,通过“悟”达到提高其职业道德觉悟的目的。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