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4:3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学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以学生视角分析基层定向医学生中医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中医学的了解、学习中医学的动机和目标、学习中医学的方法、对中医学教材的评价、对中医未来的看法5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教学效果与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教材内容、授课教师水平、授课方法、课程安排等相关,建议加强宣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程。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医学教学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层定向;医学生;中医学;教材
基层定向医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学生将来的服务人群是基层群众,工作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为主,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方向与普通医学生有一定区别。目前,国家对基层医疗服务有更严格的要求,提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以满足“小病在基层解决”的要求。中医因其“简便效廉”的优点,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因此中医学在基层定向医学生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中医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基层定向医学生对中医学授课教师、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教材设置等方面的评价,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对策,为提高中医学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2017级定向临床班和预防班的学生,参与调查并填写有效问卷的共92人,问卷应答率为100.00%。
中医本科毕业实习的必要性
[摘要]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尤为重要。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培养其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它的教学特点可以弥补当前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下,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可以融合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内科各个专科以及外科、影像、内窥镜、康复、护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增加实习生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符合社区全科医学的需要。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符合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医学临床、教学发展以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学;毕业实习;教学病例讨论
社区全科医学模式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医学模式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中医学本科实习特点、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等,探讨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其实施模式。
1社区全科医学背景
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内科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监测、随访,这对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提出需求。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50%左右真正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80%~90%的基本健康问题完全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con教授曾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培训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要注定付出高昂的代价。”[1]据统计,我国目前通过考试的全科医生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全国5亿城市居民的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2],势在必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06年)、《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年)都强调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全科医生,绝大部分是临床医学毕业生经培训后考试或考核合格后上岗,这一方式和发达国家早期的全科医生产生的方法相似。早在2000年,国家就要求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中设立全科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协作打下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仅有46.1%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在课程性质、师资数量、师资知识结构和配置情况、教学时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3-4]。
2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微型讲座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临床医学知识纷繁复杂、枯燥乏味,采用微型讲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提早接触与临床常见疾病有关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型讲座是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思考和探究临床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微型讲座;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知识
刚刚进入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都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希望能成为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但是大一与医学有关的只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中医学概论,其他都是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常常会有疑问:“学习这些知识有用吗?我们是西医临床,为什么还要学习高深莫测的中医?”由于学习的知识与学生梦想相差甚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大大降低。因此,面对厚厚的医学专业书籍以及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时,学生往往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受挫感。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学生只有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占据主动。比如美国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入校一周就开始接触患者,包括角色体会、床边访谈等,对于临床专业学生的入门教育非常有必要[1]。但是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刚入校就去临床接触患者是不可能的。如何在大一学生中有效渗透临床医学知识,让学生在入门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接触到临床。我们学校是由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的工作,班主任主要从学习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因此,为了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知识,我们班从大一开始就组织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开设学生微型讲座,使学生对临床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1微型讲座的模式
大学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对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学术讲座一般是专家将知识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演讲传授给学生[2]。学术讲座一般专业性很强,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在“听天书”,达不到讲座预期的目的。我们组织的这种微型讲座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讲座,学生是主角,即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然后自讲、自评、自我探究、自我总结和分析的小型班级讲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讲座的主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和交流,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与学术讲座有所不同,微型讲座强调的是小、实用和有效。“小”指的是针对一个临床小问题或一个知识点开展的班级活动;“实用”和“有效”强调的是讲座主题要围绕与临床或正在学习的医学基础知识展开,其目的在于消除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疑虑和神秘感,减小学习医学的难度,了解医学基础知识是临床的灵魂,并充分体现了临床紧密结合的教育理念。
2微型讲座开设的步骤与方法
语言文化差异与中医英译论文
摘要:从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中医学术语与西医学术语、医古文与医学英语等方面探讨了中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中医英译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方法:选取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两个班学生(每班43人)进行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应用型课程教学方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和学生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课程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高等专科《中医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医学;中医学;应用型课程
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卓越诊疗效果,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中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生必修科目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华,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治疗常识,加深了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临床诊疗知识和技术。由于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常见内科疾病、针灸推拿技术等,内容繁多,但课时安排又相对较少,加之中医学内容抽象,难于理解,造成学生对中医学的掌握情况不佳,临床应用情况不甚理想。临床医学高等专科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基层,使学生具有基层医生岗位基本素质,能够运用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处理城乡基层多发病,慢性病等[1]。临床上中成药的使用数量非常之大,大部分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开具。所以临床医学专科学生学好中医学很有必要。张家连统计其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发现门诊中成药处方68%是由西医医生开具,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率达15%[2]。说明具备中医学诊疗知识对于基层西医临床医生也十分必要。针对上述情况,若要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中医学治疗技术,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和中医学教学的实用性。笔者就中医学在临床医学高等专科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具体如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我学院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班(43人,对照组)和2班(43人,研究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由同一老师采用不同教学法分班进行授课。两组学生年龄与人学成绩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做学生考核成绩和满意度的对比分析。(二)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的传统教学安排,按照既往的知识模块安排相应课时,根据教学目标讲解教材知识点,并进行讨论、答疑,课后布置作业,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内容。究组实施应用型课程教学法,具体方法:(1)将中医学知识模块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整,适当减少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课时安排,将教授重点向偏向诊法与辩证和中药学上,因为正确的辨证和对中成药的药性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用药,可避免“寒证”误用“寒药”,“热证”误用“热药”等,药证不符的情况。再者,加强学生对中药知识的掌握,可避免含有中药配伍禁忌的两种中成药同时开给同一个病人。同时能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病人的中成药剂型,以提高疗效或方便患者服用。(2)将临床常用中成药方剂组成引入方剂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中,如桑菊感冒片,药名中未体现的是治疗风寒还是风热、气虚还是阴虚感冒,就要靠医生根据药物组成来判断。方药组成为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芦根、生甘草。学生通过学习能分析出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辛凉清透,疏风清热,解肌透邪;杏仁、桔梗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连翘清心泄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判断出此成药适用于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干咽痛、口渴的病人。(3)加强中医操作技能训练,将基层常用的中医保健技能更多的摄入教学,使学生掌握拔罐、刮痧、耳穴等安全性高的中医保健操作[3]。使学生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基层慢性病的康复和预防方面能熟练的融入中医治疗方法,更好的服务基层患者。(三)观察指标。学生成绩: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为评价标准,并将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学生满意度:课程结束后,从学习兴趣、实用性、学习效率、教学方法4个方面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请学生认真完成调查问卷。整理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四)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验成绩均以(x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false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中医宣传研究论文
【摘要】近百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西医学借助现代科技飞跃式地发展,而中医自身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中医的正确认识。中医甚至面临着不被理解可能被抛弃的危险,这与宣传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介绍中医,宣传中医,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重树人们对中医的坚定信心。
【关键词】中医;宣传
中医历史悠久,经历长时间和无数次疫病的检验,是我国历代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深受广大民众的信任。但近百年来,中医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逐步走向衰落。在20世纪早期,刚兴起的科学主义是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一切不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眼里是要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就在20世纪初出现了“废止中医”的口号和主张,但这些错误的主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中医还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解放以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提出了改造中医,中医要学习西医的主张,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持续到现在。现在中医的状况是“中西医结合”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提起中医,很多人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记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因此所用的药引也很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病故了。”后来鲁迅到国外学医,记起以前医生的言论和方药,“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1]。
当今的现实是,在科学(现代医学)的耀眼光环下,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越来越少的人得病时求助于中医。这使中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道路更加坎坷。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与我们对中医的宣传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重新树立民众对中医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这将为中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关于宣传
中医宣传研究论文
【摘要】近百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西医学借助现代科技飞跃式地发展,而中医自身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大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普遍不足,尤其是青少年普遍缺乏对中医的正确认识。中医甚至面临着不被理解可能被抛弃的危险,这与宣传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介绍中医,宣传中医,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重树人们对中医的坚定信心。
【关键词】中医;宣传
中医历史悠久,经历长时间和无数次疫病的检验,是我国历代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深受广大民众的信任。但近百年来,中医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逐步走向衰落。在20世纪早期,刚兴起的科学主义是以现代科学为最高的评价标准,用这样的标准来理解、评价和发展中医,其结果必然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一切不科学的东西在科学主义的眼里是要被废除或改造的,于是就在20世纪初出现了“废止中医”的口号和主张,但这些错误的主张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中医还是遭到了重大打击。解放以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的王斌提出了改造中医,中医要学习西医的主张,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医的发展,持续到现在。现在中医的状况是“中西医结合”处于“结而未合”的状态,而中医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
提起中医,很多人都会想起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记述“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因此所用的药引也很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多是不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病故了。”后来鲁迅到国外学医,记起以前医生的言论和方药,“便渐渐地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或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1]。
当今的现实是,在科学(现代医学)的耀眼光环下,中医的公众信任度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越来越少的人得病时求助于中医。这使中医的发展环境更加艰难,道路更加坎坷。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与我们对中医的宣传有很大关系。现在,我们中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重新树立民众对中医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中医的宣传,让人们正确认识中医、信任中医、选择中医,这将为中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关于宣传
中西医科学教学改革思考
1目前存在问题
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两个基础加一个临床”的模式,即中医基础课程和西医基础课程加中、西医临床课程,学时各占1/3。结果是学生对现代医学体系掌握得不够全面,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掌握得不太熟悉,对中、西医理论不能够融会贯通,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没有完全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个基础课程没有什么争议,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又是重中之重。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课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1培养目标茫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要是面向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阶段教学。对中西医结合本科的培养目标目前仍不统一[1],北方某中医药大学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临床技能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医临床专门人才;而南方某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郭勇等[2]对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继承传统中医精华,又能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的现代中医人才,成为新时展的迫切需求。以上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均不统一,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精通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两种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机械地堆砌杂糅在一起。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课程中,也经常遇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感觉很茫然,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学习起来也感觉非常吃力,很难实现两种思维的转换,更不用说是结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实行“减负”的教学改革,而“减负”的重中之重又在于减轻学生两种医学思维转化和结合的思维负担,这不仅是教学者的难题,也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1.2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教材的内涵与真正体现中西医结合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它们都涵盖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部分内容,各论中每种疾病都分别列出中、西医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但均未能较好解决中西医结合理念与内涵问题,存在严重的“中”归“中”,“西”归“西”的问题,教材存在着概念不够清晰,内容结合的少,凑合的多,夹生现象明显;教材编写上欠精炼扼要,重复的篇幅多,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3]。
中医学教育体制中完善生物学教学研讨
随着中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现代生物学内容课程在中医学教育体系的地位日益加强。但是,现代生物学课程开设的历史相对较短,与中医药学知识体系尚待进一步的融合。本文对于现代生物学教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教学内容完善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思考。
1明析中医之体,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是理解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地位的必要条件。生物学是中医学的主要科学理论基础。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与西医学相同,其对象为作为生物学存在的人类。中医学在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范畴之历史认识基础上,巧妙地以古代哲学思想为工具,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
生物科学为中医之体,这决定了现代生物学在中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生物科学成就运用的结果。中医学在产生和历史沿革的过程中着眼于古典生物学,同时又借鉴了古代哲学对生物体人的认识,有着当时历史阶段的先进性,并在当今临床医疗的某些方面较西医仍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衔接却有些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代西医密切跟踪现代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因之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因此,从现代生物学角度完善对中医学理论的诠释,进而为中医学理论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可以更好地说明中医学“源”和“流”的问题,为中医学的继往开来铺平道路。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有机融合是时代的要求,而在中医学教学中加强现代生物学教学是必要的实现途径。
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医学进步的源动力,而生物科学知识的发展及其在医学科学的应用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经途径。从而,人类对医学进步的需求为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生命力。医学科学扎根于生物科学,并从中获取营养;二者又休戚相关地伴随时代进步。在现代生物学的带动下,西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饱含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何借力于现代生物学而承前启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遵循经典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代生物学的知识体系,适当地对中医学理论增添现代生物学范畴的诠释,“古为今用”与“今为古用”并举,是中医发展的历史必然。现代生物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加强遵循了中医学发展的必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当今生物学的进步为中医学和西医学均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学必将在现代生物学平台上发扬光大--不要局限于历史渊源的角度,习惯性地将生物学只划归西医学的范畴,无意中将生物学与中医学剥离开来。割裂中医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就使得中医学丧失了其科学性的基础。
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研究
【摘要】目的:评估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在中医学中专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对中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结合实际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医院中医门诊实习的中专实习生9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4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B组45名,采用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观察比较实习生实践测验的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评价,综合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临床诊治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劣性。结果:B组学生实践测试成绩及综合能力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科实习中,应用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可有效提升临床实习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及诊断能力。
【关键词】问题式学习法;中医科门诊;临床实践
中医学临床实习中,准确判断患者所患疾病并正确选择验方是每一个中医学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实习生掌握各种相关的诊断技巧,充分的将中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过多的重视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对临床患者差异性的关注,致使带教效果不佳,实习生无法充分的得到锻炼。本次研究表明,中医学临床实践带教中采用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可使实习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学知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的不足,更好的实现临床实习的目的。目前,中医科临床带教时,即采用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中医实习生90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1±0.7岁。纳入标准:(1)90名带教前所进行的基础理论考试实习生成绩相近;(2)90名实习生均对本研究不知情;排除标准:(1)既往曾经从事过中医科相关医疗或临床工作者;(2)已接受过中医学临床实习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5名,两组实习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A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依照中医科带教要求实施相应的带教工作。B组实习生,应用中医门诊提问式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2.1做好带教前预习准备工作。带教老师选择门诊教学病例时,以实习生学习过的为主,且具有典型性,先从典型病例症状入手,实习教学覆盖疾病观察要点、诊断重点等相关问题,以便于实施问题教学,设计问题过程中,难度与实习生水平相适应,并保证基本诊断技能、理论知识均包含在问题中,便于实习生分析、解决问题时复习相关的知识。1.2.2根据门诊情况,科学安排临床带教内容。实习生在中医院的实习时间为四周,每周学习任务由带教组长做出安排。前三周中,就主要讲解疾病进行门诊的跟诊并进行提问,每种重点疾病主要带教一周,带教内容涵盖疾病症状、诊断重点、治疗方案为讲解的主要内容,同时,实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选择患者由实习生进行诊治,由带教教师进行确诊。此种带教模式下,实习生可通过诊治真实患者而进一步了解疾病,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提升实习生的诊治操作能力。1.2.3进行分组讨论。实习生讨论是带教中重要的一部分,应每周开展两次,将实习生分组后,讨论门诊遇到患者的不同诊治选择问题。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以鼓励方式让每名实习生都参与到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取长补短,当错误出现,或某些问题实习生无法理解时,带教老师给予实习生相应的纠正、指导。讨论完成后,小组组长归纳所有成员的发言情况,对于出现较大分歧的看法,带教老师予以解答,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促使实习生正确的掌握相关知识。1.3观察指标。出科前一周,以试卷方式考核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满分100分。利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实习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内容包含基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综合表达与沟通能力、临床知识的获取及利用、问题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能力5项,分数越高,表示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越强。同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9分为非常满意,7分为满意,5分为无差别,3分为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