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相关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9:12: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相关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相关知识

中药药剂学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中的中医药特色,在进行案例教学设计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中医药相关知识与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点相衔接,从而实现中医药文化在该专业课程中的传播。以“表面活性剂”的案例教学设计为例,以甘草中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甘草酸为基点,桥接表面活性剂理论知识,并籍此扩展中医药与表面活性剂的关联性,成功地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以期为中医药背景下的中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学;案例教学;中医药文化;表面活性剂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较为繁杂,知识点较多,既体现了中医药学各学科的综合应用,又包含了现代药剂学的众多理论与应用内容。因此,对本课程的讲授,要求教师具备较为完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背景,又要掌握现代药剂学的相关内容。为区别于药剂学课程,在进行中药药剂学教学活动时,将中医药思维引入课程教学,尤其针对其中的某些现代药剂学内容,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与中医药进行关联,真正体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凸显本课程的中医药内涵,是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探索、思考的问题[1-2]。我校近年来十分重视将中医药文化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针对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积极将中医药思维融入该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4]。现以“表面活性剂”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中医药背景下的中药药剂学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教学设计方法

中药药剂学为我校中药学专业必修课,针对中药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本实例(表面活性剂)授课学时为1学时。所用教材为国家统编教材,参考书目可适当选择与表面活性剂相关的国内外著作。另外,还可向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如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各类文献检索数据库网站,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药物管理网站,如美国FDA网站等,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果。在中药药剂学课程内容中,“表面活性剂”一节与中医药知识关联较少,如何在讲授本部分内容时嵌入中医药相关知识,是教学设计的难点。笔者与研究团队从中药中所含的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物质入手,较好地解决了中医药背景与表面活性剂的衔接。1.1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设定。根据授课内容设定课时为1学时(40min),具体节点为:导课(2min)、甘草“调和诸药”的作用(8min)、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分类(15min)、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5min)、表面活性剂在新型给药系统(自微乳)中的应用(双语学习)(8min)、小结(2min)。参照授课大纲,分别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学生主观认知目标等设定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设置“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技能目标分别凸显科研思维与方法技术,主观认知目标则强调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目标的设置中,要求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理化特性,熟悉甘草酸铵的增溶原理,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针对技能目标,强调中医药背景下中药药剂学科研思维的养成培养,即借助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以及甘草“调和诸药”中的“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阐述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药中的重要作用。另需关注科研方法、技术的培养,如在本案例中,低毒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药物的增溶,可通过学习体会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增溶中的重要性。在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结合专业特色,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信心。在中药中,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属于水难溶性成分,在中药制剂中多采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方式,以增加其溶解度。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最著名的例子为甘草在中药汤剂中的应用,其中所含的甘草酸铵即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是发挥其“调和诸药”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善于将传统与现代知识相结合,增强对中医药“科学性”的认知。1.2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办法。本案例的重点在于向学生阐释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机制。教学难点有二:①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种类较多,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有广泛应用,其主要考量为安全性较好,如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如何能够达到增溶效果的同时减小其用量,是本实例教学中的难点。可通过对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机制的详细阐释,使学生掌握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含义,以及在中药制剂中测定CMC值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合理应用的理解。②甘草“调和诸药”与表面活性剂的关联性。甘草在中药复方中应用广泛,被称为“国老”。现代研究发现甘草在中药复方汤剂中可起到增加难溶性药物成分溶解度的作用,其主要增溶成分为甘草酸盐,如何理解甘草酸盐的“增溶”作用,是本案例教学中的又一难点[5]。可结合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讲解甘草酸盐(甘草酸铵)的结构与功能,参考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甘草酸铵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与应用。1.3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1)学情分析。结合专业设置、学生情况与培养方向,进行学情分析。①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中药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能从事中药研究等多种岗位工作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中药药剂学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综合了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各基础学科的知识,为中药学各科专业知识的集成应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与中药学各科知识的串联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诸如表面活性剂等制剂辅料的应用原理,使学生对中药制剂知识有较好的掌握。②学生特点及知识基础:中药药剂学课程面向中药学本科三年级学生开展,学生已储备有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中药学专业知识,以及有机化学、高等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内容,有助于理解中药药剂学的相关知识点。本例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及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包含了以上学科的相关知识,如在对甘草“增溶”作用的阐释时,需要对甘草酸铵的理化性质进行说明,对于具备上述专业知识的高年级学生而言,可以较好地理解和掌握。③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一般选择继续深造或者从事与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工作。可借助案例教学的优势,衔接课堂知识与现实应用,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参考。(2)教学预测。甘草为常用中药,从其“调和诸药”入手,阐述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面活性剂为中药制剂中广泛应用的一类重要制剂辅料,需要学生较好地掌握。本案例结合甘草酸铵的表面活性剂作用,教授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便于学生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知识点。将传统中药与现代制剂相结合,有助于在讲授中药药剂学课程时,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并可启发学生主动寻求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制剂技术的对接,激发其利用现代科技研究阐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动力。1.4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上,坚持由简入深、问题导向、互动教学等教学理念,并强化双语教学。具体实施方法为:通过甘草在“调和诸药”中发挥的表面活性剂作用,引出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并由此展开对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介绍;从“甘草酸铵为什么能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甘草酸铵属于何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等问题的设定,引出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机制,及其分类与应用等[6];借鉴PBL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并实现与教师的有机互动[7];表面活性剂为现代引入的词汇,可从介绍其相关专业英文词汇入手,实施对该章节知识的中英双语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利用现有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教学ppt,引用相关影像资料,注重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结合板书等传统教学媒介,将提纲性内容与重点难点的关键词进行板书,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程内容,提示学生关注与掌握重点知识。借鉴SSL、三明治教学法等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文献,并在课堂中主动与教师互动探讨相关授课内容,教师利用PPT做模拟实景的相关展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分别设立课外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环节。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敦促学生预习表面活性剂的含义,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完成字数不少于2000字、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的小综述,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与总结及综述论文的规范化书写能力。在互动教学阶段,借鉴PBL教学法,设置课堂互动与课后互动内容,引出问题,启发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做适当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互动环节中,以问题引入(甘草的“调和诸药”作用)、问题提出(甘草酸铵的“增溶”作用如何实现)、问题扩展(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互动思考(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知识提升(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现代科技的对接)等节点逐步推进,启发学生针对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激发其主动学习探索的欲望;在课后互动环节,利用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布置课前预习题目及课后讨论题目,利用课后时间面对面互动。

2结果与讨论

查看全文

神经内科护理带教及中医药文化理念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对教学效果及实习生满意度的影响,以提高实习生中医药素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习带教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内容、中医药相关知识和操作等。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得分及对课程安排的满意度。结果: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综合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技术操作、中医文书书写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习生的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课程安排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带教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等,可有效提高实习生专业综合能力及对课程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理念;护理带教;神经内科;效果

有研究指出近年来护理人员中医药素养薄弱,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和操作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1]。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医药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如何实施有效地在临床中普及和推广中医药是管理者所面对的难题。鉴于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医学高等教育期间获得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比较有限,有报道提出应该着重从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入手[2-3]。目前,对于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知识等的文献报道比较有效,其效果、可接受性、满意度等内容仍需进一步探讨,以提高实习生中医药素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观察组男7名,女53名;年龄为19~24岁。对照组男5名,女55名;年龄为19~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实施,所有参与对象均知情同意。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对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临床操作、神经内科病患护理特点、护理病例讨论、护理查房、实习考核等进行课程安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中医药文化理念课程内容。①中医药文化特点与古代名医事迹。②中医药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③中医药护理操作与特征。④中医药文书书写内容。⑤中医药病例讨论与辨证施护等。通过专题讲座、带教老师手把手传授、小组学习并结合线上和线下等方式进行开展。1.3观察指标在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包括笔试和操作两部分,内容主要有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技术操作、中医文书书写、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等。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每位实习生对带教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四个方面。满意度=(满意人数+较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选择MicrosoftExcel2013进行数据整理、保存和分析。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带教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中医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医骨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66名入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模式不同将护理专业实习生分为对照组(33名:传统带教)与实验组(33名:PBL教学法),比较2组不同教学模式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成绩以及实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专业实习生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护理带教中PBL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护理带教。

关键词:中医骨科;护理带教;PBL教学法;传统带教方法

护理专业医学生进入临床岗位前需进行临床实习,临床实习为护理专业医学生提前了解临床岗位性质以及工作内容,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巩固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提供了途径,骨科属于医院外科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科临床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相关操作,上述操作实施过程中中医医师以及中医骨科护理人员临床技能以及医护配合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2]。传统中医骨科护理带教模式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带教,护理专业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被动接受临床护理知识,难以激发护理专业实习生实习积极性[3]。本次研究为论证中医骨科护理带教中PBL教学法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我校中医骨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实习生66名分别行传统带教、PBL教学法,应用2种不同教学模式干预护理专业实习生出入科考试成绩、实习积极性以及对临床教学方法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中医骨科66名入科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名。实验组(n=33):男、女分别2、31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为(21.02±0.12)岁;生源学校:源于中专院校、源于大专院校,源于本科院校分别有8、11、14名。对照组(n=33):男、女分别2、31名,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为(21.02±0.12)岁;生源学校:源于中专院校、源于大专院校,源于本科院校分别有8、11、14名。2组护理专业实习生性别、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在校就读专业均为护理专业,且均自愿入中医骨科实习,中医骨科护理实习为期4周。(2)中医骨科实习期间均严格遵循中医骨科护理管理制度,未迟到、早退或请假时间超过3d的情况发生。排除标准:(1)实习期间迟到、早退或请假时间超过3d的护理专业实习生。(2)确诊神经系统疾病、有药物滥用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护理专业实习生。1.3教学方法。1.3.1对照组(传统带教)。选取中医骨科有3年带教经验的护理专业护理人员为带教老师,根绝护理专业实习生数量以及护理专业带教老师数量,合理分组,每位护理专业带教老师带3~4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理专业实习生跟随带教老师实施临床护理操作,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结合中医骨科收治患者,向护理专业实习生讲解中医骨科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敷贴、膳食疗法等特色中医骨科知识以及特色中医骨科护理临床实践操作要点,并在实施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敷贴等特色中医骨科临床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讲解,从而使护理专业实习生掌握临床操作要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实施带教过程中作为护理带教老师应为护理专业实习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1.3.2实验组。(PBL带教法)PBL带教法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科室典型案例组织教学活动,PBL带教法具体步骤如下。(1)查房前:护理专业实习生每日应参与科室早晨交班以及定期查房等常规科室流程。中医骨科护理专业带教老师应结合科室患者疾病诊断,分别针对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敷贴、膳食疗法等特色以及医护配合常规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教学目标,确定每次查房目的与任务。在查房前一日大体向护理专业带教老师复述次日患者入院疾病诊断,请护理专业实习生有针对性地提前通过上网、阅读《诊断学》《中医骨科》专业书籍等方式,回顾中医骨科护理相关知识。(2)查房过程中:中医骨科带教老师结合案例向护理专业实习生介绍中医骨科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敷贴、膳食疗法等特色以及常规心理护理的重点、难点,向护理专业实习生提供患者入院诊断、入院后相关检查结果,请护理专业实习生按照中医骨科临床护理程序明确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复述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引导护理专业实习生可结合患者病情有效落实医嘱。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应示范专科护理操作,启发护理专业实习生总结中医骨科护理特点、要点。(3)查房结束后:护理带教老师应请护理专业实习生总结教学重点、难点,并结合查房过程中患者疾病诊断、病情发展以及护理干预中遇到的问题,如“患者抗拒实施穴位按摩、中药熏蒸、中药敷贴等特色中医骨科护理干预怎么办?”“中医骨科手术患者如何借助膳食疗法改善病情?”从而促使护理专业实习生通过期刊、网络、专业书籍等多种途径,归纳问题答案,并在次日请护理专业实习生交流答案,带教老师总结问题答案,并评估护理专业实习生答案。1.4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2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入科和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评分等考试成绩。实习生入科和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知识三项考试内容总分在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专业医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越高;(2)观察比较2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实习积极性。中医骨科带教老师结合学生平时表现评估护理专业实习生实习积极性,实习积极性分为积极、较积极和不积极;(3)并随访比较2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教学内容满意度。2组护理专业实习生出科时询问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若护理专业实习生认为带教紧扣知识点、结合护理专业特点且与临床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则表示十分满意。若护理专业实习生认为带教知识较全面,临床专业特点以及临床专业知识未紧密结合则表示基本满意。若护理专业实习生认为带教未紧扣知识点,未结合科室护理专业特点,未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则表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5统计学方法。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х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

摘要:目的: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开展中运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措施产生的实施价值展开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开展能够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1]。再加上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往往会导致因此现阶段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强科学的健康管理工作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2]。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其属于综合服务性质较强的一类机构,主要可为居民提供常见疾病诊疗、康复、保健的服务,因而对于患者的机体健康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3]。目前在社区服务中心,其服务的核心多集中在常规西医健康管理模式之中,虽经干预,患者自身机体健康能够得到良好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4]。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且产生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能够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为深入探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的应用效果,对此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为42~73岁。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为43~7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嘱患者为了进一步做好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应当定期接受身体检查,从而对于疾病可以及时的发现与诊治。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①中医药健康管理小组的建立,将具体的工作方案进行制定,并对组内成员的具体责任、工作内容加以明确,同时将中医养生方案、康复措施等内容融入其中,使各类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并完善健康管理服务的新体系及新模式。②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知识体系的培训、学习工作,组织组内成员共同参与其中,使之服务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对工作人员实施培训工作过程中,应当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与培训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使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及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服务工作可以开展的更加顺利。③通过运用多元化手段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疾病常识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例如,可通过采取宣传栏、互联网、公益讲座、健康宣传手册等,通过图文结合、面对面共同交流等多种方式,促进患者及广大居民认知程度的提升,从而在预防及治疗疾病中能够更加正确、科学、合理的运用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促进诊疗效果的提升。④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考核的过程中,可将中医药管理纳入其中,并采取定期或抽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中医健康管理工作水平进行考核,从而能够将现存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是健康管理体系能够不但得到完善,进一步促进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及水平的提升。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物质生活等,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即患者评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利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其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健康锻炼、疾病防治、日常行为、家庭急救等内容,每项内容满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采取百分制,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85~100分为十分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药物流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探究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药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站上了新高点。2017年商务部我国药品流通行业上一年度全年销售总额达1.8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医药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医药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然而我国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需求,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因此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性地培养适应物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

1中医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一方面物流企业求贤若渴,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且人才的流动性大;另一方面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情境。医药物流属于物流行业的分支,医药产品又属于特殊商品,因此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如何培养既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又掌握医药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全国为数不多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的中医药类大学,我校于2005年设立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物流管理方向),2013年正式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现已向社会输送人才800余人。由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是由医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方向)转变过来,成立时间不长,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大部分沿用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模式,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营销轻物流,重理论轻实践,并没有很好地针对物流企业尤其是医药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进行能力培养,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从事医药企业的销售类岗位,物流类相关岗位的就业率较低,造成了医药物流人才的流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深刻意识到,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用人需求。我们必须通过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中医药大学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着重培养既具备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掌握医药流通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立

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医疗机构医师、药师、护士进行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现状及需求调研,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2469份,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地区;我国中药临床药师学历普遍较高,但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技能有限,人员配置不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缺乏中医药特色,亟待加强;医师、药师、护士对中药临床药师认可度均较高,药学服务需求各有不同;调研样本对中药临床药师未来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结论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建立合理的中药临床药学高等教育体系,优化中药临床药师培训模式,增加中药临床药师配备;拓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突出中医药特色;分析医师、药师、护士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倾向,提供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合理用药;需求调研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面临着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中药不合理使用现象也愈发严重[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2-3]。引发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因素很多,用药不规范是最主要的原因[4]。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大多为医务工作者不合理用药导致[5]。近年来,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师和药师的精细分工[6],中药应用范围日益扩增,医师在实际应用中更易出现辨证不当、药不对证、无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药物选择不当、中西药合用不当等诸多用药安全问题[7]。为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国内不少医疗机构已逐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探索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8-9]。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16年启动了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目前共有43家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招生,现阶段培训尚无标准的参考模式,仍存在许多困惑与不足[10]。本研究中结合我国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实际,调研了全国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为提升中药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提出了建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在文献梳理、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拟《医药护-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需求调研》问卷,通过预调研与专家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问卷。调研内容包括医师、药师、护士的一般情况,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现状,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需求,中药临床药师培训需求,医师、药师、护士对中药临床药师的职业态度5个方面。问卷共设计43道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及开放性问答题。以网络问卷星的形式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我国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地区)246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药师、护士、其他药学工作者发放问卷。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一审核,将调研数据分别录入Excel软件,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查看全文

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保健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这无疑增加了老年护理工作量。为应对这一社会现象,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老年护理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为了培养一大批符合老年护理需求的优秀人才,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在介绍《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老年护理需求,从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优化和课时与实习安排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老年护理需求;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方面存在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内容单一落后、缺乏课程实习安排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护理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科学设置是迫在眉睫。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医疗保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根据老年护理需求科学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是相关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必要性

(一)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早在1900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逐渐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同时,通过美国护理认证的高校均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促进老年护理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国作为人口大国[1],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要加大对老年护理专业开设力度,通过设置《老年护理学》课程,完善老年护理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因此,必须加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设置,很好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求。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在骨伤科学教学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即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图形、图像、影响、语言、文字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利用投影仪和屏幕显现出来,并依照实际情况配以声频,从而让教学工作者和计算机之间利用人机交互操作以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和训练过程[1]。

2多媒体技术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2.1有利于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多媒体教学主要应用了CAI课件、幻灯片和影像等媒体,把教学中需要的视频、图片、表格、文字、数字和声音等有效地联系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现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有亲身体会的感觉,获得直观的印象,增强学生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时准确把握专业发展轨迹。有效地促使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模式更加通俗易懂,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更加活跃积极,有利于提升中医骨伤科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2.2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表述。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有些内容单凭文字和口头叙述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体骨骼发育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生长过程和骨折手术方式时,如果仅仅参考工具书中的文字介绍,依靠想象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声音等教学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集声音和图文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刻板的文字与图表、动画、视频充分兼容,将抽象繁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复杂理论知识的认识,有效填补单纯授课的缺陷。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直播或者录像的模式向学生们展现经典病例和手术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知识和实践过程,提升学生学习中医骨伤科学有关知识的效果。2.3有利于临床教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中医筋伤和骨伤专业基础、临床课程的综合学科。而中医筋伤学则是基于中医骨伤科学基础和中医伤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骨伤专业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2]、筋伤学更是一门临床学科,学生只有到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才有机会见到真实的病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全方位地反映教学内容。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够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字形、图文及声音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在很大水平上扩大了课堂的信息范畴,节省了教师画图及板书的时间,对于一些不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以重复地讲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讲授关节脱位时,可以把每个脱位的病例直接投射在多媒体屏幕上。学生立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由此引出关节脱位的概念,进而对该疾病进行系统地讲解,并通过相关视频短片,更加直观地讲解关节脱位的发生原因、分型及中医手法复位的详细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不同部位的骨折,在讲课始初,学生觉得部分解剖单调、乏味,记忆困难,通过该部位三维立体解剖图清晰地显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既感新鲜又有兴趣,一般10分钟左右,就可以将局部解剖解释清楚,不仅可以起到了一个好的开端,还可以在讲解所涉及的解剖时让学生更便于理解。例如在讲解神经损伤时,每条脊神经分布区域,支配的感觉、运动、位置、痛温觉部位在用文字表达的同时,利用幻灯上神经根彩色局部解剖图谱,老师讲解更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深刻。又如在讲到颈髓损伤中的“甩鞭样”损伤时,用动画模拟司机突然刹车时,速度突然降低至0m/s时,先引起颈椎屈曲暴力损伤,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又导致颈椎后伸暴力损伤,同学们很感兴趣并乐于学习损伤的过程[3]。中医骨伤科学在骨折保守治疗中的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是本课程的一大亮点。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通俗易懂,在传统教学中是一个难题。一般是在临床实训室及见习中示范,但是实训次数及见习时间少,很多骨折的手法复位是没法看到的,例如在讲到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时,因骨折分型问题,每型的复位手法不同,手的摆放部位不同,尽管你讲解详细,但学生还是极易混淆或记不清,课堂效果极差,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不同部位的骨折的手法复位通过视频播放,慢画面分化,能直接、清楚认识每个环节,学生轻而易举地熟悉和掌握。在对于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时用“克雷氏”专用夹板时,需要改进后才能使用,如果给学生演示,每次大约消耗30分钟甚至更长,而且只有少数学生看得清楚且不明了,利用视频播放讲解,一般需要7~8分钟,这些是传统讲习要领无法相比的。还有在X线阅片上,传统讲课时分组分次在放射科电脑上讲解,学生抱怨多,老师也很辛苦,不仅消耗了许多时间,效果也不尽人意,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先将大量的X线片作成幻灯,通过投影仪在讲堂上清晰地展现出,让学生很容易熟悉和掌握正常X线片、异常X线片,取得理想的效果。2.4有利于手术观摩。多媒体技术对于骨科手术的宣传讲解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既往手术的传播通过手口相传、手手相传,甚至为观看一台手术不远千里,而现在则通过多媒体,网络上什么手术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度高而又复杂的手术,平时很难有机遇进行现场观摩,通过高清摄像机将手术过程拍摄,然后重复在教室播出,就成了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特别是骨科技术水平条件差的骨科大夫,平常很难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造成相关疾病的确诊困难,或无法开展相关的手术。此时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观摩相关专家的手术视频,了解最新、最全面的相关手术方式,以提高自身的临床动手能力。不仅使学生建立自信心,更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

3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弊端及对策

3.1讲课节律不齐。重点不突出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讲课节律不齐,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大脑在一定时间内能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由于幻灯片的停留时间过短、变换速度快,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或听课,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增加了复习的难度,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功课,保证课堂效率;其次,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要保证纲领性文字的存在,不断提高多媒体的导向性,突出重点;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授课进度和画面节律,针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要细致地讲解和适当地板书,突出重点,从而高效率解决课堂理解与课后复习的不足。3.2过于依赖多媒体。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讲习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教学速度进行适当变动,使学生到达最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板书是教师全心备课的成果,是每节课的精髓所在,板书搭配老师抑扬顿挫的言语及形体语言则更好反映教学内容疑难点。除此之外,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同样重要,学生听课的条记也是复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保障。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过于追求幻灯片色彩的制作,则会导致只重视幻灯片的“外貌”,而忽略了教学重点,反而弄巧成拙。因此,多媒体教学虽有这么多的好处,但也无法完全顶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连系,将教师的授课经历融合到多媒体教学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会使用多媒体,还要完全掌握多媒体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从而提升教学效果。3.3师生交流过少。教学不仅是解惑授业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互换的过程,老师是教书育人的引导者,而学习者则是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者。多媒体技术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教师书写和传统教学方式的运用比例,还使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幻灯上,造成师生间的互换减少,师生之间的维系也逐步疏远。教师也不能很好地发觉学习者就学过程中的困惑,降低了讲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讲习工作中要科学地规划讲习内容和适宜的讲习模式,注重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搭配,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换,另外,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课外举行互换和沟通,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到场,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

查看全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方法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包括成立医护协作的管理小组,实施穴位贴敷按揉、中药贴敷、辨证施食、用药指导及情志调护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7d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穴位贴敷;穴位按揉;辨证施食;用药指导;情志调护;中医护理管理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起病急、并发症多,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约为10%[1-2]。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复杂,是不良饮食方式、肝胆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诱发,单一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3]。根据中医学理论,急性胰腺炎属于“结胸”“胰瘅”范畴[4]。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重视饮食、心理等多种因素对疾病转归的重要影响。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尝试将中医护理方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5-7],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模式。本研究根据急性胰腺炎疾病发展、转归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护理需求,制订基于医护协作的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对证施策、用药指导、辨证施食、情志调护4个方面,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取得一定成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订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8];②年龄≥18岁;③具有基本读写能力,能够完成问卷填写;④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肾脏器严重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认知功能、语言、听力障碍;④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⑤有相关药物过敏史;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为避免组间沾染,对照组63例安排入住单号病房,观察组63例入住双号病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1.2方法。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腹痛、体温、脉搏、神志等症状与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时报告医生处置。②全身护理。帮助患者清洁口腔、皮肤,变换体位,做好病房消毒,避免受凉、感染等。③中药给药护理。遵医嘱按时给予中药治疗,如胃管给予柴芩承气汤、鼻饲大柴胡汤、中药灌肠等。④饮食护理。遵医嘱实施禁食与营养支持,禁食结束后先给予不含脂肪清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⑤情志护理。讲解急性胰腺炎发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告知用药、饮食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对存在较严重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具体如下。1.2.1.1成立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6名责任护士组成。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负责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制订、人员培训与监督;责任护士经统一培训与考核合格后,负责具体护理措施的实施。1.2.1.2对证施策①芒硝贴敷。对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瘀热互结证患者,采用芒硝贴敷法。用专门缝制的布袋装入芒硝1000g,贴敷于肚脐及其周围部位,每日更换2次[9]。芒硝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作用,能够缓解肠麻痹症状,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②耳穴贴敷及按揉。对肝郁气滞证、内闭外脱证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敷于胆、胰、乙状结肠、肝、大肠等对应耳穴,每日用示指与拇指按揉5~6次,每次约3min,力度由轻至重,以出现可耐受的酸、麻、胀痛为宜,每2d更换1次[10]。通过穴位按揉,能够调节胆、胰、肝、大肠等脏腑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症状。1.2.1.3辨证施食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急性期急性胰腺炎的5种辨证分型[11]给予饮食调护:①肝郁气滞证患者,饮食以舒肝解郁为宜,适当进食苦瓜、金桔等食物;同时用佛手5~10g、山楂5~10g、陈皮5~10g泡水饮用,以理气镇痛。②肝胆湿热证患者,适宜进食菠菜、黄瓜、冬瓜、莲藕、梨、绿豆等食物,同时用芦根、茅根10~20g,水煮约20min饮用。以清肝利胆、去湿泄热。③腑实热结证患者,适宜食用莲藕、绿豆、苦瓜等,以清热泻火。④瘀热互结证患者,适宜食用莲藕、黑木耳、猴头菇等,同时用山楂10~15g泡水饮用。⑤内闭外脱证患者,适宜食用小米、百合、大麦等煮粥食用,以袪邪扶正、补充元气。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既考虑食物的四性五味,又注重营养成分,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充分。1.2.1.4用药指导总结中西药联合用药、中药配伍、服用中药的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制作成健康教育教材,为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如茵陈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中药,不可与氯霉素等抗生素同用;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常用大承气汤,服药时不可食用油腻食物等。使患者了解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避免因药物、饮食搭配不当出现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1.2.1.5情志调护①五行音乐法。按照五行音乐理论[12],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患者选择调节肝胆疏泄的角调音乐,如“姑苏行”“江南竹丝乐”“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乐曲。腑实热结证、瘀热互结证、内闭外脱证患者选择有利于养脾健胃、安神定志的宫调音乐,如“月儿高”“平湖秋月”“良宵”“月光奏鸣曲”等乐曲[13]。自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将选择的曲目存至MP3,提供专用耳机给患者聆听,每天至少3次,每次约30min。指导患者听音乐时配合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情绪调节。②情志相胜法。按照中医“七情致病”“以其胜治之”的理论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其患病感受,评估患者存在的情绪问题,每天20~30min。对于忧虑、抑郁情绪较严重的患者,遵循“喜胜忧”的原则,引导患者听笑话、观看娱乐节目等,并要求家属多与患者谈论轻松有趣的话题,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对于害怕、恐惧情绪较严重的患者,遵循“思胜恐”的原则,详细向患者介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通过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对待疾病,提升治疗信心。1.2.1.6质量控制根据临床护理措施表,以时间为横轴,以上述各项护理措施为纵轴,责任护士每日根据路径表内容落实各项中医护理措施,并在已执行的项目打“√”,对于因故未按时执行的项目则打“×”,并标注具体原因与应对措施。交班时将路径表移交给下一班次的责任护士继续跟进,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路径表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各项中医护理措施规范、有序地实施。1.2.2评价方法①临床指标。包括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WBC),选取入院时与治疗7d后的检验值。②两组住院时间。③生存质量。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d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14]进行调查。SF-36量表共8个维度36个条目,包括生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与心理(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转化为百分制,得分范围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生存质量越高。本研究统计两组患者总分。本研究中Cronbach′sα系数为0.857。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查看全文

中医生物化学教学论文

教育部、卫生部提出了以医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为目的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我校着眼于培养卓越中医生。然而,生物化学是我校中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内容复杂,知识抽象难理解,对中医专业学生来说是较难的一门课程[2]。而且,目前我校中医八年制生物化学课时数偏少,要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生物化学授课内容和中医八年制学生特点,笔者尝试在中医八年制班级中采取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针对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内容选择相应临床病例,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从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中医八年制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校2014级中医八年制专业的138名学生作为PBL教学研究对象,授课教材使用中医药出版社《生物化学》第7版唐炳华主编教材,

1.2教学方法

目前我校针对中医专业特点,将中医专业生物化学授课内容整体优化后划分为三大版块,即物质化学、物质代谢和肝胆生化与疾病。物质代谢版块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四个部分。肝胆生化与疾病是第三版块。在有限的学时内,全程展开PBL教学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结合中医专业特点,精选适合PBL教学的物质代谢版块和肝胆生化与疾病版块内容,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在课堂中以微视频形式播放并讲解相关的具体临床病例情况并提供患者资料,要求学生针对此患者基本情况,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目前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案,并比较不同临床治疗方案之间的优劣,以促进学生从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角度理解生物化学物质代谢和肝胆生化版块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采用微课小视频在课堂展示以物质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如脂肪肝、多并发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胆结石和黄疸等疾病相关的临床病例,要求学生针对上述疾病从生物化学知识角度讨论疾病发生的机制及目前中、西医临床治疗方案,促进中医八年制学生从物质代谢角度理解并讨论疾病发生的具体机制以及中西医治疗差异,培养他们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