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步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02:01: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初步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研究
一、中医护理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问卷调查。对所带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在学期初,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的性别;你的年龄;你是否听说过中医护理;你从哪儿获取中医的信息;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你希望在课堂中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你相信中医护理技术吗;你希望学到哪些中医知识。通过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初步获得学生对于中医护理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于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获得最佳课堂效果。在学期末,在学习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座谈的形式进行。在学期末,有关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提高了与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否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是否在生活中用到学到的知识;你本学期最喜欢的中医护理内容是什么;你希望在中医护理课堂中学到哪些知识。通过电话联系、访谈了解实习学生、毕业生在进行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操作中面临的困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及学时,以便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在哪家医院实习;你在哪家医院工作;你在工作中感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吗;你所在的医院是否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哪些容易操作,患者乐于配合;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时,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认为进入实习、工作前,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在校期间学习的中医护理知识,在你进入实习、工作后有用的是哪些内容;你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于中医护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您所带的专业和班级有哪些;您所带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参与中医护理教学的学生在学期末有哪些变化;在课堂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在学期末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吗;您认为学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您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三)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于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您在临床带教的课程是什么;您所在的科室是哪个;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广泛吗;您所在的医院主要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患者最容易接受的中医护理技术有哪些;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您觉得学生操作规范吗;您觉得学生在进入实习时,应具备哪些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我国的护理现状,您认为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您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提高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中医护理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临床中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而且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让学生了解中医护理,喜欢中医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技术,为医疗卫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西医院校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教学探索
[摘要]西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中医的机会不多,对中医认识不足。目前,中医英语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形式较单一,课堂气氛欠活跃,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乏感。学生的中医英语学习主要偏重于读和写,对听和说的训练不多。建议在中医英语教学起始阶段,以中医技术体验课让学生感受中医魅力,激起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继而使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全英讲授中医理论知识,使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医药,使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课堂使用英语交流中医的动力。
[关键词]西医院校;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教学
随着《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中医药政策文件的发布,我国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走出去”正迎来最好发展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06-2030)》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既精通英语又熟悉中医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1以中医技术体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西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中医的机会不多,对中医认识不足。学生只有一个学期共几十个课时使用中文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没有见习课。由于课时少,课堂上教师不能对中医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学生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热情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不重视中医知识学习,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积极性。建议在开课初期,先让学生参加中医体验课,由专业的中医师、中药师向学生展示具有中医特色的各项技术,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指导学生参观中药房,观摩中药炮制、煎煮过程等。对于某些操作简单但起效快的中医技术,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如学生在观摩针灸的过程中,可以参观针灸人体模型、针灸挂图上的经络走向和各经络上相应的穴位,认识不同规格的针灸针和艾条、艾绒、艾柱等,参观医生如何诊病、辨证、处方、取穴、施针,观察患者施术过程中的反应,了解隔姜灸、隔盐灸,了解针灸治疗后医生的医嘱。学生还可以亲自感受按摩、推拿等中医医技。通过近距离学习,让学生初步领略中医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医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为学好中医知识树立信心。因为学生亲身感受了中医医技,直观了解了中医医技,这为之后的中医英语翻译和中医药国际交流打下了情感基础。
2使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BI)全英讲授中医理论知识
市卫生局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经验材料
市卫生局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经验材料
举全市卫生之力,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服务示范区
在大力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了探索和拓宽社区卫生服务领域,2003年底,在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关怀、帮助和指导下,**市新市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2005年12月,通过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现场复核评估、验收并经过社会公示等程序,我市新市区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一、基本情况
**市新市区位于市区西部,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41.9万,其中城市人口23.7万,辖区5个街道办事处、73个社区居委会。目前,全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其中,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上述机构中拥有48名全科医师,66名中医师,和68名执业护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06人,初步形成了体系健全、网络完善,在临床服务中广泛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与成效
中医医院管理工作报告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卫生厅、局的安排部署,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列入医院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对照八项重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了较好地成效,现将我院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面积778平方公里,辖5镇4乡,309个行政村,全县人口26.9万。县是华夏医祖扁鹊行医采药的地方,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院始建于1984年2月,1994年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先后经历2次迁建,3次易址,规模逐渐扩大,功能趋于合理。目前,医院新院址占地面积达50亩,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共有干部、职工149人,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全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13人)。业务技术骨干均省级以上医院专科进修。
医院编制床位150张,设有内、外、妇、儿、急诊、皮肤、眼耳鼻喉、口腔、麻醉、针灸理疗康复、骨伤、肛肠等12个临床科室。中风专科、皮肤专科、疼痛专科、肛肠专科被邢台市卫生局确定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设有高血压糖尿病、睡眠障碍、脾胃病、哮喘病、不孕症等专病门诊。设有心病、脑病、外科、创伤、妇产、儿科等6个病区。以及化验、病理、超声、心、脑电图、胃肠镜、高压氧舱、放疗、CT、放射、中西药房、消毒供应等20多个医疗、医技科室。
医院拥有全身螺旋CT机、钴60放疗机、彩色B超诊断仪、肺功能测试仪、彩色经颅多普勒、心电工作站、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500毫安高频遥控胃肠光机、C型臂光机、体外冲击波碎石机、高压氧舱、全自动5分类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血流变仪、血液灌流机、过敏反应测试仪,化学发光仪、骨质疏松测试仪、特定蛋白分析仪、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等大中型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2010年门诊工作量8900人次,收治住院病人7900人次,业务流水收入2140万元。
我院是全市中医系统首家二级甲等医院,被上级确定为河北医大、河北工程大学、邢台医专临床教学医院,连年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三星级文明服务窗口单位”;被省卫生厅授予“河北省深化改革、优质服务百佳医院”、“河北省示范中医院”;河北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单位;被中华医学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方式探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了中医药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方式。以期为中医药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1]。20世纪90年代,为强化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开始引入通识教育[2]。尽管受到许多高校的重视,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3-4]。本文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的发展现状,以医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为例探讨了中医药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式,为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1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自2015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立以来,通识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首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入,在西方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在中国通识教育更加倾向于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在教育实践上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通过实践我国大学越来越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实施需符合中国的文化和实际。尽管成果显著,对通识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内容、形式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2]。因此,通识教育仍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而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方式
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新模式
摘要: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病毒肺炎全球蔓延的当下,中医药必须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不仅是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的技术补充,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必须坚持以中医药健康知识国际化服务为目标,基于意义建构的视角研究中医药文化新的传播理论与方式,创新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新模式,建设中医药知识库,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建立信息互动、知识互融的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新模式,才能更广泛有效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
关键词:中医药学;知识传播;对外交流;传播模式;一带一路战略
病毒肺炎(简称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目前我国的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依然严峻。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医药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超过全球64%人口的广大居民健康服务。“一带一路”经济、政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知识、文化的交流合作,传播中医药防治肺炎的方案办法,帮助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居民的健康服务水平,补充当地缺乏的医疗卫生资源,为中医药知识服务和文化传播建立协作新平台和拓展新市场[1]。
1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的理论探索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如何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王鸿江等[2]运用文化融合理论,分析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如何解决与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政府合作模式、社会交流模式、企业市场模式。高静等[3]对新时代“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的现状、特征、模式特色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约中医药“走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各国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差异,使海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价值认知受限。刘国伟[4]在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医跨文化传播,将源文化、目标文化与传播媒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选择利用现代化新传播媒介拓展和提升传播的效果和效率,统一的目标文化有利于对源文化的挖掘及对新传播媒介的选择,三者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传播的效果。这些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的理论与方法。但是,世界已进入互联网和知识智能化应用时代,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必然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2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现状与问题
中药学课程革新探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对2006、2007级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中药实践课程意见、建议的调查问卷,和后续临床课程教学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后续临床课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4]但是由于受到现有条件的限制,仍存在很大缺憾,如标本室陈列标本破损陈旧;药用植物园原生药物数量过少;缺少药物鉴定、炮制、制剂及基本的临床实践应用等相关内容;原有学时数过少(28学时)等。有鉴于此,我们对近十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在完善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炮制、鉴定、制剂及临床实践等内容,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大纲。第二阶段:①对原有的中药标本室进行了改进扩建,更名为中药标本馆。对中药饮片、药材、植物形态标本进行了更新完善,并分类摆放,以利于学生鉴别学习。馆内共陈列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标本四百余种,并在馆壁内侧设有“中药发展源流”文化长廊,通过对历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及有代表性本草著作的介绍,使学生对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有简单的了解。②对药用植物园原有药用植物品种进行了补充。③对原有自制《中药标本图谱CAI课件》进行了补充完善,重点补充了标本室及药用植物园没有的药物图片;对常见相似药物饮片、药材、原植物形态鉴别进行了整理归纳,制成教学课件。④对中药专业炮制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常用炮制方法:炒、炙、烫、制霜等操作过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⑤对中药专业制剂实验课进行了拍摄,将中药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片剂、滴丸等操作流程制成了教学光盘。⑥在学校附属门诊,选择典型病例,对其诊疗过程拍摄制成了教学光盘,用于临床见习及病案导学。拍摄了临床常见病:感冒、痛经、腰痛等疾病的诊疗过程。用于加深对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的认识和理解。
1.2研究对象
本校中医临床专业2008、2009级已学习完《中药学》理论课程的学生。
1.3研究方法
传统中医文化在大学通识教育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教育界所接受,并开始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实践。中医文化由于具备自然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色彩,包括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和治疗思想、哲学思想和人文特色、疾病概念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和防护。所有概念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特质。将中医文化的内容纳入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学习与科学健康观相关的健康知识,增强体力,提高学习效率,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医文化;通识教育;综合院校
1通识教育概念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全面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思维敏捷、德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以往片面地强调理性、追求功利学、学术不端的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培养同时具备良好学术态度和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北京大学率先在1990年代后期发起了通识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1]。
2中医学科的内涵和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中医理论是以整体观念为思想指导,在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上都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人体相应地会产生病理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是基于调节人体阴阳整体平衡的原理。因此,中医理论揭示的是整个宏观系统的生命规律和疾病规律,不同于西方医学理论。通过在非医学院校推广中医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2]。
健康教育暨义诊咨询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卫生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三好一满意”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问题,注重提高卫生系统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健康教育暨义诊咨询活动,加强健康和医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热心服务群众,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推动卫生系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树立卫生系统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5日至8月31日,4月15日开始全县统一启动。
三、活动主体
中医本科毕业实习的必要性
[摘要]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尤为重要。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培养其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它的教学特点可以弥补当前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下,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可以融合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内科各个专科以及外科、影像、内窥镜、康复、护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增加实习生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符合社区全科医学的需要。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符合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医学临床、教学发展以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学;毕业实习;教学病例讨论
社区全科医学模式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医学模式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中医学本科实习特点、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等,探讨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其实施模式。
1社区全科医学背景
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内科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监测、随访,这对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提出需求。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50%左右真正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80%~90%的基本健康问题完全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con教授曾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培训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要注定付出高昂的代价。”[1]据统计,我国目前通过考试的全科医生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全国5亿城市居民的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2],势在必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06年)、《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年)都强调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全科医生,绝大部分是临床医学毕业生经培训后考试或考核合格后上岗,这一方式和发达国家早期的全科医生产生的方法相似。早在2000年,国家就要求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中设立全科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协作打下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仅有46.1%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在课程性质、师资数量、师资知识结构和配置情况、教学时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3-4]。
2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中医骨伤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