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艺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6:44: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艺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研究
[摘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艺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提倡将艺术与德育融合发展。现阶段,中学艺术与德育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德育忽视艺术情境的创设、融合手段单一、融合载体匮乏等问题。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以艺育德、以德促艺的校园环境,加强艺术情境创设,丰富融合手段,完善融合载体等策略,促进中学艺术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中学艺术教育;德育;融合策略
中学德育工作对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塑造中学生的民族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德育方法还讲求委婉性、内涵性与示范性,从而表现出艺术性这一鲜明特征。因此,将中学艺术教育与德育进行融合,在德育工作中充分结合艺术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方法,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促进学生美学趣味与道德品质的和谐统一与全面发展。
一、德育与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一)德育与艺术教育内涵。德育是教育者依托特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并根据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在遵循道德品德形成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政治准则、法律和心理需求,利用相关方法和途径,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参与、身体力行,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德育的本质是育德,其核心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艺术情感、技能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借助音乐、舞蹈、文学、影视等各类载体,在向受教育者普及基础艺术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其审美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并将其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的人”发展为“审美的人”的教育活动。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审美,其核心也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二)德育与艺术教育关系。从目标和任务层面来看,德育和艺术教育都作用于个体的精神领域,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明确并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德育与艺术教育都对人与人的关系给予关注,强调通过改变或健全人的心理结构,实现个体行为与意识的统一。从二者发展的本质来看,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完善,而德育则为艺术教育提供支撑,即美和善都是人发展的重要价值标杆,艺术需要道德的支持,而道德则需要艺术的滋润。[3]
二、中学艺术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贫困地区中学执行文学艺术教育
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初级中学,由于交通、通讯落后,经济欠发达,致使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眼中只有语、数、外等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缺少必要的艺术常识和艺术素养。大部分学校用于艺术教育的设施陈旧,设备稀缺,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艺术教育。针对这种现状,只有从所需设备与设施较少的语言艺术(即文学)教育入手,通过日常的课内课外学习、生活,用师生心智的交流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历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文学艺术常识浸染,指导学生建立正确向上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寓教于学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反映的范围非常广,宇宙之大,芥豆之微,千里之遥,万年之长,文学都可以反映,不受任何限制。它既能状物,又能叙事;既能抒情,又能议论;既能绘声,又能绘色;既能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又能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它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甚至影视综合艺术的表现力还要强无数倍。但是,面对这门如此博大精深的艺术,我们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让学生从何学起,不知道应该教给学生多少东西才恰当。其实,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循序渐进地教授文学艺术的基本常识,再指导学生去组合这些常识,文学艺术教育这块“堡垒”还是不难突破的。
初中一年级在讲授“选材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时,就可以拓展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层次,使学生初步明白作家写作必然要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和集中,必然要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加以虚构和想象,而不是对生活原样照搬,否则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为以后学生树立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审美观奠定基础。
在初中二年级的诗歌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古典到现代的阶梯状递进。古典诗词重点讲授它的和谐连贯的音韵美与整齐规则的形式美,淡化和现代生活相隔太远的意象,突出古典诗词对现代诗歌的影响。这样既保留了学生对传统诗词的美好印象,又避免他们因年龄小、学识少而对“意象”纠缠不清,重复前人穷经皓首的老路;而现代诗歌的教学则重点讲授它题材的广泛性、形象的多样性、情绪的包容性等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现实与朦胧、直觉与形象、感受与文字等基础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心艺眼,这以后更系统地感知诗情画意、诗风艺苑播下“种子”。
初三的“小说”单元教学,是进行文学艺术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个单元的教学时间、教学容量可以扩充到课本容量的三到五倍,结合影视文化,从课本内容延伸到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源泉、文学的美感作用、文学的认识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等,使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认识有一个粗略、大致的框架,激发他们的文学审美情趣,引导他们远望文学艺术殿堂之门,为高中阶段更深入了解文学语言艺术作好“引航标”。
以音乐为基础中学艺术教育课程思考
【摘要】艺术门类教学是近些年来的新兴产物,教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起初这一学科仅仅是作为对学生能力的拓展而出现的,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学阶段的艺术课程越来越为教师们所注意。实际教学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众多,因此教师们有必要针对现阶段的中学艺术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策略。本文就现阶段的中学艺术教学做出分析,并尝试探究教学中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教育;艺术教学;舞蹈教学
引言
在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突破的方向有很多,但是如何选择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办法则更重要。音乐教学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是现阶段教师们最为推崇的。音乐这一门类相比其他的艺术类有着简单易操作、教学难度低等优点,但是仅从音乐这一个角度来说是不够的,为了辅助教学,适当加入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就以舞蹈和音乐这两方面的结合作为例子来展开思考。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融合程度过浅
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构建策略研究
摘要:中学艺体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现实产物。该群体,对我国艺体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当前的艺术教育情况出发,中学艺体生的培养机制还不够系统。本文以此为研究焦点,对培养机制构建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利用SWOT分析法对中学艺体生发展的“学训一体化”的培养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SWOT分析;构建思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学习内容。对艺体生而言,学习环境也在逐渐得到改善,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对艺体生的考核要求较为严格,如何协调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成为摆在艺体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难点。从这一角度出发,建立“学训一体化”的培养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1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构建必要性分析
1.1中学艺体生对“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需求分析。中学艺考生是“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受众群体,其自身对“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需求程度,直接关系该机制构建和实施的效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成为主旋律,学生的个体意识和基本需求成为需要考量的核心内容。从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学校的大部分艺体生,都认为“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形成十分必要,在强烈需求、需求和一般需求方面占据较大比重,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学艺体生已经意识到当前学校现有的培养机制存在不足。“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能够有效调节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必将为中学艺体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为今后的艺体生考试提供支持。1.2家长对“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态度分析。对家长而言,对中学艺体生的支持及其对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理解,都将决定中学艺体生的发展。家长是学生开展学习行为、构建综合素质能力体系的必要保障。为此,对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也将中学艺体生的家长作为了调查的主体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对学校构建“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支持程度较高,占比超过半数,仅有少部分家长由于对“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理解不够充分,态度模棱两可。1.3教练和指导教师对“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认可度分析。教练和指导教师是引导中学艺体生走向全面发展的关键构成,也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和组织者。对高台县第一中学的教练和指导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教师都认为“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有其应有的价值,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中学艺体生的培养依旧处于传统的培养机制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体生的发展。同时,教练和指导教师也更愿意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借助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发展的大好契机,助推“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形成。
2中学艺体生“学训一体化”培养机制的SWOT分析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最为重视的问题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大会中,已经表现出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工作过程中主张“以人为本”,并且对工作模式长期不断的改革创新,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表现出极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培养速度,因此是我国当前最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课堂教学艺术
在我国现阶段中针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程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特别是其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弊端,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不乐观的局面。
一、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艺术的表现概念以及相关意义
通过我国相关专家领域对思想政治教学艺术的相关探究成果的研究,来对其中的教学艺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对其中有待完善的部分进行相应的探索、改善。
(一)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艺术相应的表现概念
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自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课程改革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美术课程作为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在中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中学艺术设计课程应运而生。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平面到三维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作品形式极大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新媒体技术为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中学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方式、知识与技法上的革新成为了目前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学界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学生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书籍,为中学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以期顺应新媒体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策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中学艺术设计教学》由华文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作者为徐霞。作为中学美术学科校本教材,该书以课程改革精神理念为依据,充分结合了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作者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教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该书的编写立足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发展规律,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意图追求趣味性美术学习模式的构建。《中学艺术设计教学》一书章节紧密,联系密切,对艺术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全书除编写说明及前言部分外共分为两个大的单元,即设计思维培养与设计基础训练。在设计思维培养这一单元中又细化为图形联想与创意图形两个章节。这一单元采用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模式,直观的展示了运用联想设计出的艺术作品,极大调动了阅读者的兴趣。
设计基础训练单元分为四章,分别为黑白装饰语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图案设计。书中不仅有对相关概念及理论的阐释,同时还配以课堂练习、课堂实践等板块,将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知识、技法与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在知识点讲解后配以与之相对的设计联系,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者根据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引用了大量的图片进行说明与练习指导,色彩鲜明、造型多样的图案成为了本书一大特色,更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对于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创造性思维成为当今设计教育的重点。新媒体技术极大的丰富了视觉信息,摒弃传统设计教育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以动态化的视觉去感知。其次,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设计创作的效率,弥补传统教学中仅依靠理论与技法讲解的不足,为设计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以满足不同的创意需要。
此外,新媒体技术充实了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感官,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新媒体技术实现了艺术设计教学的多元化与主体化,提高了教与学的针对性,能够满足新时期对艺术设计的高要求。《中学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对教学技能与方式进行了多种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适用于中学阶段学生发展需求,与中学生年龄、情感、认知程度相适应。书中引入大量艺术设计图片,以系统完善的教学、生动有趣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艺术设计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实用性。
作者:周真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激情教学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对于现代中学生语文教学当中,激情教学艺术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将激情教学艺术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良好的结合,本文首先对中学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了解激情教学艺术所表现的特点,最后以相应的教学策略予以总结,为今后相关研究者在研究此项课题的时候垫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激情教学艺术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情感的缺失
在中学教育方面,由于受到社会背景以及历史因素、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情感的融入方面极为的确实,由于受到外界相关因素的限制,是中学教学在其约束之下逐渐与人文、情感的本质相互偏离,虽然也有许多研究者逐步认识到这一缺陷,但是却难以找出适当的方法进行弥补,从而导致这种局面一直存在于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危机
初中音乐教学艺术探讨
现代人的生活日益丰富,互联网的发达也促进了人们对于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作为一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学科,本身既可以体现美,也可以让人在美的过程中获得多学科交叉的感受。新的媒体环境之下,初中生的音乐教学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情境,将音乐表演和人的审美观紧密结合,对于音乐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感受方式。初中生在音乐中感受美,体验美,追求美,才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趣。
一、音乐教学艺术的形成前提
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音乐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一种视觉艺术,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的音乐教育由于学生课堂压力比较大,因此音乐课和课外的音乐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音乐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机会。学生在平常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影视音乐、电视音乐、网络音乐、音乐会等,但是这种音乐知识实际上并不具备非常强有力的教育意义。目前音乐环境错综复杂,成人音乐和学生音乐混杂在一起,成人音乐因为其刺激性、新奇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如果想要得到纯正优美的音乐审美情操的熏染,就必须要更加重视学校的音乐课堂教育。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欠缺之处
(一)音乐教学内容与现代音乐发展脱节。音乐是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音乐大国,拥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但是在音乐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音乐教学内容与现代音乐快速发展的现实脱节的问题。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曲目选择往往比较传统,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方面没有办法与时俱进。(二)艺术情操培养方面的欠缺。艺术是具有相通性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将初中阶段的所有艺术课程所形成的综合能力结合在一起,通过大脑的甄别、选择、吸收之后加以创新。然而目前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层级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往往对于艺术课的重视程度非常低,中国的艺术课教学——美术与音乐教学往往只是作为升学得分的手段,而不是真正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在课业压力不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于音乐有更多的兴趣,但是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则有可能慢慢忽略掉对于艺术天然的喜爱。由于缺乏对于艺术通感方面的领悟和锻炼,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
三、初中音乐教学艺术优化表现
新课标下体育教育艺术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使体育课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综合体育教育转化。新课程教学理念重视过程教学中学习方法,在人性化教学中培育人才。从系统科学视角看来,体育教学艺术绝不单纯指教的艺术或者学的艺术,而是二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统一。只有教的艺术和学的艺术相融合统一时,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学艺术。体育教学艺术是教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的组织教学,是教师独特风格的再现。
1.在实践中探求教学艺术的真谛
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教师就必须探求运用这门艺术,以取得教学成功。由于每位教师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教学追求等方面有所区别,所以要想探求教学艺术的真谛,走的道路也不同,但不管怎样探求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1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专业充满激情,深刻领悟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含意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体育教学艺术也是如此,每个有志于钻研体育教学艺术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事业热爱,对自己所教专业充满激情。一个不热爱体育事业,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体育学科的教师,绝对不会在体育教学艺术方面有所投入,自然难以感受到体育艺术的快乐。
1.2要有良好的体育教学修养良好的体育教学修养表现在知识、道德、艺术三个方面。教师的知识修养,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除透彻的掌握自己所教体育课程的知识外,还要涉猎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的道德修养要求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艺术修养要求教师要从各种艺术中吸取有益于体育教学活动的素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1.3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A.要有高尚的情感品质;B.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C.要有敏锐观察力;D.要有良好注意分配能力;E.要有清晰的记忆力;F.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G.要有敏捷的教学机智;H.要有完善的人格。
中小学艺术教育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要求,准确掌握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认清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教育局德育科近日对全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采取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现调研结束,经梳理归纳,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基本情况
现有中小学70所(小学41所,中学29所),学生5万余名,艺术专任教师296名(音乐教师144名、美术教师152名),外聘管乐、京剧等艺术教师72人。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加之实施各项有效措施,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教育局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艺术教育工作方案。以“抓普及人人享有,抓重点打造特色”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普及艺术教育和创建特色活动项目两项工程,以形式多样艺术主题活动为载体,以评选奖励机制为推动力,不断深化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具体抓落实,有计划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生艺术培养和艺术特长生选拔、升学机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