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22:36: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生法制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生法制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依法治国”政策的确立,法律知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只有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可以避免因法律知识单薄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深化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显得分外重要。本文主要从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产生的原因和深化高中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素养;法制教育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建设不断深入,目前已经构建成为较为完善的法治社会。作为高中学生,应该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素养。学校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经常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活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加强了法制教育。
一、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目前的高中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明显不足。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针对高中学生的普法活动力度,媒体也针对普通大众制作了很多普法节目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但是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十分淡薄。
1、法律意识薄弱
中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和构建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化国家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首先,学校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法制教育落实不力。在很多校长包括一线教师眼中,思想品德课不是传统意义的主课,并且现在又是开卷考试,所以产生思想品德课谁都可以上,造成师资水平不稳定而且参差不齐。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思想品德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可想而知,由此可见,通过思想品德课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其次,法制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现在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参加社会实践,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的有效形成。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素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和办法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有充分的资源和人力保障,而且对学生从小进行法律知识渗透和行为能力培养,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实践中,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策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应自身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法制教育策略和模式。
(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立足于法律知识的蓄养和渗透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法律的内容,如《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齐全,案例充足,思想品德课就自然成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十分反感,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系统掌握法律理论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中,我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模拟法庭”,观看“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电视节目,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一课时,作为公民应该对祖国的安全负有什么责任,应该怎样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初中生认识有些模糊。为此我选择了“圣火维纳斯———金晶(用身体保护奥运圣火的残疾女孩)”事迹作为案例,在导入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大大强化了视觉效果,调动了学生情感因素,激发起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设计讨论话题:“金晶事迹表现了一个公民哪些神圣义务”“你应怎样向金晶学习”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讨论,既能使学生明白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崇高的义务,又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节时,我将课堂设计成“模拟法庭”,选举营业员、商场保安员、营业部经理、记者、消协负责人、仲裁机关负责人、法庭审判长、书记员等各一名。通过模拟训练将教材中“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等问题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比较好。这样在学生模拟的基础上,明白了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益,同时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学生法制教育探讨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更要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开设专门法律课程、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组织法治实践活动、用法律来引导学生行为,为实现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法制教育
一、中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中国。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多建一座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在逐步走上法治国家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校中学生法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切实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2016年5月7日,山东省肥城市发生一起杀人案。警方通报称,经初步调查,5月7日凌晨,犯罪嫌疑人14岁的辛某、17岁的李某酒后将七旬老人宋某殴打致死。目前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明显上升,未成年人犯罪呈“低文化程度、低年龄”趋势。好多少年犯甚至自称“14岁之前要大干一场,16岁之前你也可以干,但是到16岁之后就要收敛点”。
1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了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成果,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的研究表明,法制意识薄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64.7%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调查中,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占65%;58.1%在犯罪时“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64.7%在犯罪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在“假如在违法犯罪前存在哪些事项,就不会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时,60.5%的未成年犯的回答是“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
2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程度不够高,对他们的心理不够了解,因此,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让他们知法、守法势在必行。学校要通过法制教育,使中学生认识到法制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手段,唯有法律才能充分保障人的权利,唯有法律才能制约权力的运作,防止权力的滥用。
体育教学与法制教育论文
一、当前我国中学生法制教育方面的现状和我校近几年违纪统计分析
在不断完善法制社会的今天,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因此,推进法制社会的进程,普及推广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对未成人的法制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普遍任务化、形式化,与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实际脱离,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造成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我校是一所国家级四星级高中,全校有三千名在校学生。自2011年起至今,据统计在此期间共有16起违纪处分记录,而16起违纪中有4起是校园打架事件,6起进出校门闯岗,3起考试作弊,3起在上课期间外出上网。而4起校园打架事件中,3起事件起因是在体育课活动过程中发生矛盾,因处理不当继而发生的打架事件。
二、体育教学中适时适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提升体育教学的功效
从上面我国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和我校近年来违纪统计结果分析看,加强体育课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已刻不容缓。体育运动需要讲究科学,但更要讲究规则,失去规则的制约,体育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与法律在规范行为上具有一种相似性,在某一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什么行为可以发生,什么行为不可以发生,法律和体育都在不同领域有其明确的规范条款,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规则始终贯穿其中。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把老师和学生所了解的法制常识和体育规范运用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法制教育,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三、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有目的、有计划的、持久地加强法制教育渗透
1.体育课在渗透法制教育时要有目的性。体育课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很多,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课的具体内容和课的对象找到适当渗透点,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备课过程中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例如:在篮球防守规则教学过程中,篮球规则就规定在防守过程中不允许用推人、阻挡等违规手段为自己和队友创造有利条件,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延伸到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手段而达到为自己牟取利益的目的,而是要通过合法的、公平的方法为自己达到想要的目的。
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深化研究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法律建设也在发展并且逐步完善。国家领导人尤为重视我国教育,特别是法制相关教育,他们曾很多次的在各大会议中指出,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就是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让他们具有法律观念,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才会越来越好。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自身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法律教育体制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相对来说较为乏味,没有一点特色,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导致学生在法律认知上较为匮乏,他们法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解决。
二、加强高中学生法律素养,深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是为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国之栋梁,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通过近些年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逐年上升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当前高中生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可以说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而产生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不懂得法律知识,甚至在做出某些行为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碰了法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时期,而高中学校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现状,提出了深化法制教育的策略。这样做,第一,能够让高中学生知法和守法,紧守法律底线,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避免学生在一时冲动之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一)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我国高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具备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高中生的法律教育这一板块上却存在着让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的法律观念极其薄弱,存在明显缺陷。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的基本知识根本不关注,对于我国的各种法律也只是停留在听说的范围。他们只知道我国有宪法、民法以及刑法,却不知道这些法律都用作于哪些方面,他们从不感觉这些法律会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在各高中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很少有学生会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所以当他们自身权益被侵犯时,往往都是无可奈何,根本不知道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知晓的法律知识也少的可怜,究其原因,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有很大关联。现在,我国倡导实施法律教育,但是法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大于法律的现象依旧屡见不鲜。尤其是现在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受到国外思想的侵袭,让他们在法律意识上产生了很大矛盾。高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正在调整、定型,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时候。他们容易被传统思想所禁锢,对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知半解,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觉得周边事情与自己无关,容易保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二)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我们容易冲动、暴躁,无法对自身进行良好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管理。同时也因为处于这个敏感的阶段,我们对于学校所展开的法律课程并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法律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在对法律应用的过程中缺乏坚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再加上当前的高中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攀比心理、拜金心理和享乐主义都比较严重。一旦遇到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问题时,他们难以使用法律途径来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将其寄托于各种渠道,这也表现出了当前高中学生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的能力比较低下。(三)我国缺乏良好的法律环境,整体法制水平比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所以十分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和法制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的关系,首先我国整体法律意识就比较淡泊,国民整体都对法律不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发达,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方式观看到社会上发生的很多违法犯罪案件,高中学生十分容易就受到影响,走下坡路。例如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等,都一直是典型的案例。总而言之,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律环境对高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四)从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十分了解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态,从思想观念上我们对于法律就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类课程,但是很明显迫于高考的压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课程,学校不够重视。每年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来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授课时间段、授课方式传统无趣,学生很难在这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在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以及理综等几个部分组成,法律教学只属于文综中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其次,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渠道也只有法律讲座、网络法律知识学习等形式了。但这些比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最后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在高中法律课程中出现了很多漏洞。
当代中学生对法制教育的认识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的素质的根本内容,其实质是人的需要及利益的内化,它使人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并通过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激发人的热情和精神。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调整社会主义关系的过程中,对人的价值实现起着保障作用:一是保障和促使公民充分享受权利,实现自我价值;二是保障和促使公民积极履行义务,实现社会价值。只有做到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高度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人的价值。
中学法制教育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把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同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使中学生认识到如果要使自己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意义,就要把社会价值作为自己追求的主要目标,力争为社会多尽义务,多做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竞争与合作的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是竞争与合作协调共存的时代,乐于竞争、善于合作是时代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法制教育更应该将融于宪法和相关法律之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传播给中学生,向他们渗透,并使他们接受团结友爱的价值精髓。通过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树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危机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团结互助的美德,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强化集体协作观念、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做到关心他人,并懂得只有依靠集体力量,与他人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成才。
法制教育中怎么加入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应该具有高素质、高起点。可是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可塑性极强,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容易冲动,还缺乏完整的鉴别能力,非常容易走极端,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形形色色不良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中学生犯罪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低龄化也日趋严重。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应该是保证中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教育。所以中学生法制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中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仍令人十分担心,中学生法制教育仍存在许多缺陷,难以走出法制教育的误区,以至于许多学校的法制教育成了形式。
在传统的法制教育中,我们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灌输,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这种将法制教育知识化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我们对法制教育的重视,但从法制教育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达到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中学生法制教育,并落到实处,从而预防、杜绝中学生违法犯罪是非常重要的。要真正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单纯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就必须把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方法达到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的目的。具体办法如下:
一、把法制宣传资料变成心理健康课的素材,并挖掘心理健康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心理健康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心理健康课素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心理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与此同时,心理学科的教育性和启发性,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教材中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如:学了《学会熄灭干柴上的一把火———合理排解愤怒》一课后,学生了解了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排解愤怒,在遇到一些情况时,不会在冲动的状态下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又如法制教育中网络安全教育又可以和心理健康课中的《美妙与陷阱并存———网络的是是非非》联系在一起。
同时,学校的教材应该循序渐进地渗透着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的法制意识的形成过程:学校,家庭生活有规则,社会生活同样也有规则,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也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够正常运转。学生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二、利用心理情景剧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
培养中学生宪法意识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宪法精神在教材内容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中学生宪法意识,提升对宪法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分析中学阶段如何更好的培养起中学生宪法意识和法治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宪法意识;培养方法
近些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背后是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单薄,是宪法教育精神的缺失[1]。因此,中学生阶段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精神,提升学生法治意识,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国体、政体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注意精神,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积极利用教材内容体现宪法内容
中学生阶段,教材内容体现了宪法的内容,也是教师教育的突破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利用教材中宪法内容的开展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宪法内容,掌握宪法知识,自觉将宪法内容融入到自身行为当中[2]。从目前来看,教材中宪法内容的体现是比较多的,包括国体、政体、人民权益、国家机关、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等,这些都在不同章节有着体现,但都分属于宪法内容的一部分,如果教师不进行重点讲解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过且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教材中的宪法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工作,做好宪法意识的渗透。教师在实施宪法意识的渗透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宪法内容的整理,结合不同内容和章节,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拓宽知识点,充实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中的宪法内容进行宪法精神的渗透,帮助学生构建宪法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宪法内容的理解和宪法意识的渗透,如在涉及到国家权利机关的内容时,很多中学生对权利机关的理解就是派出所、警察、认为警察最有权威,而对于交警、法院等了解不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及时的宪法知识拓展,从人民法院拥有独立的审判权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警察、法院等区别和联系,同时上升到宪法内容的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渗透宪法意识。
二、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渗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中学生法制教育论文
一、不断优化学校法制教育的各个环节
(一)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的手段,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基础,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思想。第一,要在思想政治课上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各种版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都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比较枯燥,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法制教育情境,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模拟法庭的方法,以一些经典的案例,让学生扮演法庭上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辩论,这样既尊重的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在作业当中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教师会或多或少的布置一些课下作业,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法制方面的内容。如要求学生观看各个省市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之后写一些随想和认识,这些节目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律知识,观看这些节目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二)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在,多数中学在法制教育上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要强调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思想和观念。中学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这两种实践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第一,在校内实践活动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实践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可以班级为单位,如办法制教育黑板报、手抄报、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起到学习和运用的双重目的。学校也应该利用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法律知识,组织开展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竞赛和文艺节目,设立法律专项基金和网络法律宣传教育园地等形式,来拓宽学生的学法活动模式和法律知识视野。由于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心理辅导室,对反社会性人格的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还可以组织学校的教师编写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法律读本。第二,在校外实践环节,学校可以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合作建立校外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利用这些机构的资源,开展一些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到法庭参加庭审旁听、到公安局参观学习等活动,相信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充分发挥家庭法制教育的作用
(一)家长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家长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观念对其子女的法制观念和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法制教育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工作之余,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参加一些家庭法制教育讲座与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让其能够从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使其在教育中学会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要刻意表现家长的权威。在法律学习上,主要以《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为主,将所学的法律知识渗透到日常教育当中。同时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二)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教育观念也绑架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使教育打上了应试教育的印记,应试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是导致青少年心理的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家长在教育当中,不应过分重视成绩,必须摒弃分数万能论。应该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问题,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和交际情况,一旦出现了不良的苗头,应该及时进行交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规范学生的习惯和行为。在法制教育上,家长应该尽所能传授给孩子必要的法律知识,尽所能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孩子生活、学习和交往当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另外,家长在生活当中要以身作则,因为家庭教育多数情况是潜移默化的。
三、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补充作用
(一)设立兼职法制副校长。中学可以设置法制副校长,同司法部门进行合作,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兼任法制副校长,如公安机关的宣传负责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司法一线,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长期接触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他们担任法制副校长,利用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真实的经历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更有说服力和震慑力。当然,法制副校长的选拔也有一定的要求,所选拔的人员必须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应该有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各地区教育部门,应该对选拔的法制副校长进行统一培训,让其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方法。法制副校长的所属司法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制副校长评价机制,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工作进行评价,避免在工作当中敷衍了事,对于不认真履行自己教育职责的应该有相应的处分和处罚,以真正发挥法制副校长在中学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制定加强全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的
华枫乡人民政府
关于制定加强全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