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3:53: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美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美术教育

剖析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境及措施

摘要:农村中学美术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尴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农村教育的惰性很大、地方政府认识不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往往都不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这样的境况我们该这样去面对、解决呢?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成长;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家庭负担也相对减轻,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十年,可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多数学校都只是重视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美术课只是形同虚设,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美术课程。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一、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认识不到位

某中学一美术教师找到校长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美术课上需要的教具(毛笔、宣纸、墨等),校长用不耐烦的口气说:“画什么画哟,网上那么多漂亮的画,下载来打印就是!”这就是教育管理者思想落后的表现。

查看全文

微课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一、微课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1.微课与网络相结合对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微课是借助录屏软件,将图片、视频等优秀素材等融合在一起的课件,微课多与网络挂钩。教师可以将微课的素材、视频、学生作品等内容上传至学生年级或者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教学成果,这样可以使家长了解课堂教学,在评价板块提出宝贵意见,与教师互动。美术教师还可以这种方式与同行交流,获得一些关于课程设计的建议,并得到启发。有了这样的平台,教师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从而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2.微课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情况下,中学美术教学中相关美术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示范以及辅导完成。学生消化美术知识则主要通过美术作业完成。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的课堂讲授通常要花费大部分时间,有的内容还需要教师亲自示范,这样又花费了很多时间,学生的课堂美术实践时间较少,自然提高了学生消化课堂知识的难度。中学美术微课教学,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及其他多媒体技术辅助,一节课中基本的美术知识点在10分钟左右就可以讲完,示范大概需要5分钟,这样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可以供中学生开展美术实践,并接受教师的课堂辅导,及时解决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活跃美术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还能节约大量的讲述与示范时间,保证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的美术作业,及时巩固知识点。如果学生在课后有疑问,仍然可以通过网络公众平台学习该节微课,从而大大提高中学美术教学的效率。

二、微课对中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微课可以使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整合视频、音频资料,将大量的范例、名师讲授内容浓缩到中学美术微课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教师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引导他们主动理解、掌握重难点。如《走进壁画》一课,其教学内容复杂、烦琐,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将古今中外的壁画作品浓缩在微课中,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壁画。教师可以在课前活动中安排学生进行墙体壁画实践,并用摄像机拍摄整个过程,然后通过剪辑,加上字体特效,在课堂上播放。教师讲授完相关知识,还有大量时间供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效果良好。2.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一般而言,中学美术教学中涉及操作的部分,如水墨画、水彩画、铅笔速写等,都需要教师当堂示范,甚至需要反复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绘画技巧,这往往需要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影响了中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微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摄像机将自己的绘画步骤录下来,然后通过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剪辑修改。在美术课堂上,一方面可以反复播放相关的美术示范视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美术课堂实践,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使学生及时巩固学习的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公开课《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展现了微课教学的效率,工笔画创作过程十分烦琐和复杂,如果一堂课上教师全程示范,时间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笔者采用微课的形式,课前录制绘画步骤的视频,集中体现工笔绘画的要点。这样课程教学时间紧凑,效率很高。这也加强了笔者研究、推广微课的信念。3.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微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包括视频教学,还是中学美术教学案例分析、情节模拟、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实操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微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根据中学生学习美术的特点和能力开展,彻底改变以讲授为主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浓缩了很多知识点,往往是教师充分准备的,所以十分紧凑、实用。课堂效率提高了,时间自然充裕了,留给学生的实践时间也更多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得到提高,这也是微课的一大优势。4.加强师生的互动。微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浓缩方式,将微课传播于网络,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学习。微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灵活、自主的学习机会,而且能及时反馈相关的美术课堂需求,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查缺补漏,及时地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巩固美术知识,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同时,微课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存储空间,将一些教学资料拍照后保存,可以供学生课后欣赏自己的作品,并在平台留言提出相关要求,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联系。

三、真正发挥微课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微课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价值,但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微课教学。有的课程内容只需要以往的教学模式就能取得预期效果。如《清明上河图》的鉴赏教学,笔者并没有使用微课,而是在教室里展示了一张放大版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一同欣赏,通过情境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再如,在鉴赏雕塑大师的作品时,笔者采用“模拟课堂”的形式,一边讲解雕塑的内涵,一边让学生模仿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造型,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乐此不疲,加深了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对其弊端也不能忽略不计,应以提升美术教育质量为目标,合理利用微课。

查看全文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建议

美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素质的基本手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扎根地方,在充分吸吮母体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提高;如何通过挖掘民族民间传统美术文化的遗存并开发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将其拓展为可以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如何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资源进行和谐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艺术素养。这是新课程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内容,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积极应对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建设和谐的美育体系

1.学校因素。许多农村初中仍面临应试教育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音、美等“非中考”学科产生了令人心痛的偏见,认为升学考试不考这些学科,在很多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校虚设美术课或者是不开设美术课。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向全体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型的美育,努力提高国民的美术文化素质。借助于课程改革的契机,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完成我们热爱的美术教育教学。

2.家庭因素。大部分农村孩子入学前,很多家长以孩子善画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文化成绩来衡量其价值,这就使孩子也认为文化成绩是唯一主要的,其它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了。为转变家长观念,我试着采用以下几个办法:

(1)利用开家长会的有效时间,由我和班主任重点针对个别家长进行座谈引导。为家长分担孩子们成才的忧虑,一起展望美术学习的美好前景:①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活动获奖,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信心、提高素质;②美术学习报考大学时享受各种优惠政策;③美术是一门科学,美术学习就是铺设了自己成功之路的奠基石,明确艺术与科学的关系;④用自己考入美术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家长交流,让他们明白美术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

(2)开发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构成乡土美术教材。采用家长听课、亲子互动的开放式课堂以及观看成果展等形式转变观念。使学生和家长共同融入学校,整体构建学校与家庭和谐的美育体系。

查看全文

中学美术教育透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一、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二、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基于这几个方面,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力的调动。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谁画的鱼最大”教学中,创设学生捉鱼的机会,体验鱼的活力与手感;通过观看海洋热带鱼的视听体验,丰富了学生对各种美丽的热带鱼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漂亮的大鱼的体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查看全文

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摘要: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并且提高人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美术教育不只是单纯的技能技法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好、更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在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中,人们大都认为美术教育是一门纯艺术的、单纯传授美术技能技法、培养艺术家的学科。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美术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的美术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优秀美术人才的关键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日益成为教学的重点。一方面,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新课改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美术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不断发展的根基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影响国家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当下,创新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创新能力也日益成为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当前教育改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能力包括个人的认识、情感、坚强的意志等众多因素。创新意味着不因循守旧、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杜绝纯粹的模仿。“艺术的特点就是创造性,个体的认知和感受不一样,视觉符号的表现也不一样。美术活动是创造性活动,不是技能模仿课。”①当今时代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优秀的美术人才更需要创新能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相对而言,实践受到了忽视。美术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方面受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善于模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重视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而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绘画创作缺乏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见解,用创新思维进行创作,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抄。教师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写生,参加校园美术文化节和国内外的美术展。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查看全文

关于中学美术教育的透析

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一、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二、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基于这几个方面,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力的调动。

查看全文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体验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一、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二、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查看全文

中学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达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体验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少年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1、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他有特色,但不孤立,他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2、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查看全文

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主动性学习态度培养策略

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有极大的帮助,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原因,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育;主动性;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及否定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的词典解释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觉自愿地学习。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可以后天通过家庭、通过学校的培养而获得。

一、学生学习不主动的原因

1.传统态度的影响传统上,大家都认为美术课是副科,美术课是非高考科目,美术课是可有可无的一种课。甚至,很多家长认为,高中上美术课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自己的孩子进重点中学就是为了拼命读书考上好的大学。家长、社会上的这些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导致开学第一堂美术课,就有学生做其他课程的作业。在期中、期末考试前这些复习紧张的时段,会有学生旷课,不到美术教室上课。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美术课。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这个问题虽然会回答得很精彩,因为多年的培养,让他们早已训练出了完美的答题技巧。事实上,他们对上美术课这件事,觉得没用,或者纯粹是觉得好玩,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

查看全文

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教师“专制型”的教育模式,对于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最初的“复制式”临摹是必要的基础练习。但如果高校美术教育依然沿用这种“复制式”临摹,那么对于学生艺术灵感的培养将是一种“扼杀”。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主体意识;突破传统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制一直以来比较严格,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很多老师和家长会建议学生选择美术专业。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比较大的推动性作用,也为许多在艺术方面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天赋培养和发展。但一部分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等美术教育后,依旧无法摆脱中小学时的美术学习习惯,没有自己的创作特点,至今处在临摹状态。通常美术专业的学生都经过基础美术培养,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术。作为高等美术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创作意识。本文主要探究高校美术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对培养自身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单一化。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灵活,但本质上还是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在内容的传播中还是局限于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高校美术教育缺乏与时代相一致的教育内容,高校美术教育的生命力无法体现。美术作为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如果将美术脱离实际,就无法表达出美术在一个时代中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之所以成就了许多优秀的画家,正是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种文艺思潮不断涌现,画家们融入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声音,并用画笔一一记录。欧洲著名的现实主义版画家,雕塑家科勒惠支描绘的《面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儿童与妇女饥饿形象的代表。画中两个饥饿的孩子拉着母亲啼哭着要面包,但无可奈何的母亲只能侧过身子。寥寥几笔就将因战争而处在苦难中的妇女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科勒惠支用艺术视角与现实相结合,通过画作将战争的罪恶揭露的一览无余,这幅画至今都影响着人们对战争的厌恶。

(二)实践中培养高校学生美术教育主动意识。作为高校美术院校,应该多给学生外出实践观察的机会。大部分接受高校美术教育的学生都已成年,完全具备形成自己独立见解和意识的能力,学生应该自觉培养像科勒惠支这样将艺术视角与现实相结合的思维意识,主动从现实的各个方面发现、创作反映时代脉搏的作品,将高校美术教育变得多姿多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