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挫折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2:30: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挫折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生挫折教育策略论文
关键词: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正确态度教育方法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所重点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你的弱点是什么”一题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毅力,不能自我调适感情,经不起挫折。”团中央学校部对全国近10个省市的2万多名学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在与以上同样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强”,17.5%的学生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与会的校长们也提出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的问题。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在人生中,你随时都会面临困难、风险与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换言之,挫折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调整好心理平衡,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
下面,笔者拟就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基于挫折教育的中学体育论文
1挫折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分析
挫折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的认识失败,辩证的看待失败,将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成功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挫折教育应该是从正面积极的对行为者进行辅导以帮助他们能够在面对日常生活压力方面合理的处理困难。只有在行为者的心理和生理上提高其抵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才可能将挫折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才能使行为者产生最有效的积极的行为的结果。因此,挫折教育应该是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原理为基础,针对普通人群而非病理性人群,尤其面向在校学生,采用适当的方式合理安排、规划教育内容,进行以提高行为者抵抗挫折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方式。
2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2.1中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转折期,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不成熟,呈现出半儿童、半成人、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而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形成受先天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中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莫过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挫折教育思想并实施挫折教育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2.2体育教育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学中挫折教育论文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生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同学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史以明志
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往往关系到意志品质的高低,而意志品质的高低又和一个人的耐挫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人有了坚定的远大理想和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和努力。如学习孔子时,他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中首推颜回,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因为对儒学学习的信念,颜回能藐视贫寒,忍受寂寞而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的第一人。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1835年9月从特利尔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使马克思能够忍受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上的极度困难,历经40年写成煌煌巨著《资本论》,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这表明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祖国、人民联系起来考虑。用理想来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个人的荣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为心理的重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所礼赞:“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我们也能够使生命变得高尚/在离开人间时,我们也能够/将足印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二、学史以自信
要保持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就必须维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而情绪健康的特点之一是自信、乐观、有主见。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2000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和成才的角度来看,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超越挫折的内在动因。一个有信心的人会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丧失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畏缩不前,从而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之门。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非常明显: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南朝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唐朝的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各国仰慕中国文化、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灿烂的文化不胜枚举。每每学到这些内容,同学们总是深情地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学史以明智
透析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摘要:加强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功用,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应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采取疏导为主的诊治方法。
关键词:挫折教育心理素质正确态度教育方法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所重点中学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你的弱点是什么”一题中,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毅力,不能自我调适感情,经不起挫折。”团中央学校部对全国近10个省市的2万多名学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在与以上同样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强”,17.5%的学生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今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上,与会的校长们也提出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的问题。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
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在人生中,你随时都会面临困难、风险与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换言之,挫折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调整好心理平衡,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
体育教学挫折教育研究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文章对在中学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挫折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时,体育教师要明确区分学生性格、奠定有利基础,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游戏或者比赛,注意把握挫折教育的有利时机。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心理品质;性格;体育比赛;时机
如今,部分学生在家长过分的溺爱中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自闭、自大、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通过媒介有时会看到一些“负能量”,如有些学生不堪学习压力而轻生,或在感情中受挫自暴自弃,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做起“啃老族”,等等。出现上述状况,除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品质不够健康,心理素质不够好。所以,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至关重要。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刻不容缓。
一、在中学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家庭生活方面来看,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关怀有加,无微不至”,将其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口中怕化了,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都给予满足,美其名曰是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这却是对孩子的溺爱。其次,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以看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挫折教育
长跑项目教学抗挫教育分析
摘要:体育长跑项目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之一,通过体育教学的开展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从挫折教育研究、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长跑;耐挫教育
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对“健康第一”思想进行了确立,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重视,加强学生抗挫教育是提高学生适应力的重要手段,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中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直面生活的挫折与失败,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打败挫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挫折教育研究
《心理学词典》中说,“挫折”是指“个体在环境遇到的干扰导致无法获得满足情绪状态”,通过挫折教育可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水平,使学生心理免疫力得到强化,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据此在挫折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应对方法进行分析,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在体育教育中渗透挫折教育的意义
训练中学生抗挫能力
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一定的话动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而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中学生虽然正在经历心里成熟期,但是还未完全成熟,社会化刚刚开始。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受挫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关心,就会难以走出挫折困境,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低弱的抗挫折能力,经不起风浪,在遭遇挫折时,便会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和消极的处理方式,甚至走向极端。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抗挫能力差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而良好的抗挫折力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中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项挫折、顺利地完成学业、健康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因此,认真研究挫折并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中学生进行抗挫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能力,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战胜挫折,既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中学生抗挫能力低下的原因
造成目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一)个体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挫折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只有在个体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对精神产生消极作用。例如,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把小失败、小挫折看得那么重,所感受到的挫败感就不会那么深,就可以通过自我心理的积极调节而得以化解。消除了挫折感,挫折的存在就会不对个体构成心理威胁。现在的学生普遍心理脆弱,喜欢把小的问题无限放大,而不是积极把问题大而化小、小而化了,这样会增加他们的挫败感。
(二)家庭缺乏足够的精神关怀
中学生挫折心理及指导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针。对青少年进行抗挫折教育是规范其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发现,96%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曾经多次“遭受过挫折”,但多数人片面理解和看待挫折。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挫折心理对中学生的影响
心理学家将13~14岁和17~18岁看做两次“心理断乳期”,而两次心理断乳的结果是青少年愈加走向“独立”。这一阶段的学生,个性不完善,独立倾向与依赖性共存,他们的内心极为敏感、动荡,热情冲动。从社会成熟性来看,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因此,在现实中,他们一旦碰到不顺利时,就会手足无措,心情沮丧。
此阶段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陷入误区,想事情很偏激。一是过于绝对化。不是从客观事物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缺乏对变故的思想准备,遇到挫折就容易导致心理失调。二是以偏概全。容易以一时一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甚至否定自己或他人的整体价值,遇到挫折容易全面否定自己或他人。三是很容易放大事情的严重性,对事情的后果想得过分严重、可怕。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中学生遇到挫折容易因自畏、自悲而导致心理失调,甚至企图自杀,以逃避问题。
挫折心理的属性为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它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习效率除受个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之外,还与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自信心等因素密切相关。消极的情绪对记忆和思维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颠三倒四的逻辑混乱现象。伴随着严重应激情境中产生的强烈情绪,也会造成适应效率减弱。在焦虑、不安之中,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根据美国学者霍曼斯提出的社会再适应量表,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所经受挫折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中学生受挫折后,自信心会降低,出现孤独、推诿以及自卑无能的感觉。如果持续遭受挫折,更会大大地降低其接受能力、思维创造力,学习成绩也就随之下降。
二、中学生挫折心理的引导
“心理弹性”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
摘要:“心理弹性”是人们情绪上的稳定器。它帮助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变故和挫折时不至于崩溃,在获得表扬后也不会过长时间的兴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各方面的了解还不成熟。主要介绍“心理弹性”的意义及如何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
关键词:心理弹性;德育;价值
中学生所处的阶段既伴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也伴随着心理上的巨大改变,可能会面临许多的困难。这一时期,教师要在加强德育的同时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理水平。
一、心理弹性在中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心理弹性被称之为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的热点问题。心理弹性显示出个体在压力事件中良好适应的过程,是压力、逆境等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拥有良好韧性的个体,可以充分处理生活上的压力。在中学学习中,中学生需要这种心理弹性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挫折和挑战。在学生面临挫折后,心理弹性中的许多因素会发挥保护作用,减少挫折带来的消极感受,使学生振作起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心理弹性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二、在德育中充分发挥心理弹性的作用
学校心理素质德育分析论文
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矗中学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无数事实说明,我们把心理教育引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把养成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中学德育的整体成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中学生完整的品德结构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中学德育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自己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认知品质、意志品质、情感品质等。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综合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使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心理品质上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包括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两大系列,但就心理素质而言,主要是指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占70%。许多追踪性的研究指出:在突出人才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品质方面的优劣。翻开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大凡有造诣的科学家,他们的才能和成就与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品质相映成趣、密不可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炽热的情感、宽广的胸怀、拼搏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心理素质呢?在《中学德育大纲》的《德育目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初中阶段应“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娶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高中阶段应“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娶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并将在其一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完善的发展中产生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促使人的认识升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并通过实践磨炼逐渐成为人们的“秉性”,产生强大的精神能量。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能量,使自己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取得应有的成就。在中学生的成长中,逆境和顺境都是双刃剑:逆境给人挫折,却也锻造人的品格,造就强者;顺境虽给人以机会,却也会窒息人的精神,使人落伍。综观成功者走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这就是成功者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教育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组成“合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抓起来。在实施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按照《中学德育大纲》不同层次的要求,发动全体教师把心理教育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领域,重视对学生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增加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在沟通中,作为教育者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造成一种人格平等、心理平衡的氛围,避免对学生的心理损伤,切实把政治、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别开来加以疏导。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有孤独感的学生并不是不爱集体,性格内向的人也不就是“思想复杂”,焦虑急躁情绪不等于患得患失,心胸狭隘的人不一定都是自私自利,更不能把少数因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引起自控力差而不守纪律的学生当成“故意捣乱”、“一贯破坏”来处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思想困惑或行为偏差不是简单的批评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心理疏导才会有效。此外,学校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情境,增加学生的参与活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色中去调节自我。
心理咨询、职业指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他们从封闭的精神世界中解放出来,投向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集体怀抱;必要的劳动锻炼、广阔的社会实践可以提高他们身心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协调配合和自强自立。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引导正确,把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作为心理教育的有效载体,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情于理认真抓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定会提高,中学德育也一定会收到应有的整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