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16:56: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西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陈独秀中西文化评判分析论文
一、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判
(一)中国故有之伦理道德急需改造
伦理道德问题既是文化的表象问题,也是文化的本质问题,它是人对内心世界和现象界的认识与表达达到规范的结果。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基本上是统治者及其附庸把儒学意识形态渲染利用的结果。儒学主要强调的是以家国秩序为中心、以仁爱为基础的伦理控制。伦理控制由于把所有个人行为都归结为伦理行为,呈现为一种网状控制,而非某一面的或点的控制如法律等,因而使得所有行动都获得了社会学中所谓的社会行动的意义。尽管伦理控制规范了社会行为,满足了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却也暴露了它专制、武断、扼杀人性、摧残自由等弊端。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时,传统伦理道德的很多方面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反而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正因为如此,陈独秀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礼俗都是残民害理的妖言,尤其是儒家三纲之说,把人们束缚在罗网之中而不自知。”在陈独秀看来,儒家式的旧伦理道德已使人变得无独立自主之人格,几乎与奴隶无异。他在答傅桂馨的信中指斥:“儒者作伪干禄,实为吾华民德堕落之源泉。”他认为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违背了人性发展的需要,是对人性,尤其是对个性发展的扭曲和戕害。因此,他尖锐痛斥“忠孝节义”之类的封建旧度看,陈独秀又基本持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宗教之功在于劝人弃恶扬善,但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正是这一弊端阻碍了笃信宗教之民族的文明进步。
陈独秀对中国宗教虽极为反感,痛骂孔氏儒教、老庄道教和阿弥陀佛的佛教,但他决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陈独秀虽强力主张废除一切宗教,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宗教在现实世界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处理这一矛盾?陈独秀的主张是——除去旧宗教的传说的附会的非科学的迷信,建立科学的新宗教,即弘扬宗教中有利于人格、情感的精神。另外陈独秀还将宗教和封建迷信加以区分,要求人们在反封建的同时,不要累及宗教,否则,就是良莠不分。陈独秀早期虽然极力反对儒教,但从哲学的角度却又认为其说“尚近乎情理”,“其教忠、教孝、教从,倘系施者自动的行为,在今世虽非善制,亦非恶行。”在答俞颂华的信中,陈独秀明确指出了孔教不是宗教,“孔子不语神怪,不知生死,则孔教自非宗教……愚之非孔,非以为宗教也。”针对康有为保皇尊孔的逆流,陈独秀驳斥道:“孔教而可定为国教加入宪法,倘发生效力,何以处佛、道、耶、回诸教徒之平等权利?”可见,他主张国内宗教一律平等,反对厚此薄彼。关于政教分离原则,陈独秀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他认为:“政教混合,将以启国家无穷之纷争”,必须坚决予以否决。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进一步把儒学从宗教的藩篱中剥离出来,“孔子不事鬼,不知死,文行忠义,皆人世之教,所谓性与天道,乃哲学,非宗教。”倒是对充满封建迷信思想的阴阳家之流,陈独秀深恶痛绝,认为中国近世以来,实学不兴,民智日塞,“皆此一系学说之害也”。
二、陈独秀对西方近世文化的评判
《青年杂志》创办伊始,陈独秀就尖锐指出:“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与个体生命一样,“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正是出于亡国的忧虑和兴国的希望,他劝勉中国青年自觉奋斗,在东西各种文化思想中明辨是非,作出抉择。陈独秀认为中西方在古代文明方面基本相似,“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正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威。”但到了近代,中国文明逐渐衰微,以致于落后于西方文明。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两种文化所处的时代及所蕴含的精神不同。陈独秀认为:正是文化的时代差异和精神主旨的殊异,造就了现时中西两种绝然不同的文明。
中西文化的比较下看我过传统文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西文化融合;林纾;传统文化;反思
论文摘要:林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在中西文化融合与近代中国出现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着重对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学界不切时务的不良风气、传统小说的“旧式模式”与传统史学的“正史观”、“士农工商”的封建等级观以及男尊女卑的伦理观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林纾虽主张用“西”学改造“中”学,但他反对解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坚持对传统文化的信仰。
林纤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在中西文化融合与近代中国出现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在知识分子的“群体意识”和“集体自觉”精神的感召下,在民族危机来临之时,他与众多学人一道共同承担起创新传统文化的使命与重任。
林则徐、魏源等人倡导的“经世致用”、张之洞等人主张的“中体西用”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传统文学、史学的批判,在林纤的思想中均有鲜明体现。
从文化重建的价值意义角度来看,有效的文化反思需要学者突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与陈规戒律,既做“局中人”,又能从“局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眼光客观审视原有文化。对于负有近代古文大家身份的林纤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他“年十岁受书,读欧文、杜诗,能作慧解。……自十三岁至二十校阅古籍,不下二千卷,强记博问,又擅画山水,才名噪甚,为古文,寝馈昌黎,而于桐城诸老,亦欣慕焉”。他不懂西文,用文言文译述西方小说,又足以说明他的旧学根底之牢、传统文化的浸染之深。难能可贵的是,林纤并没有受到旧学思想的局限,他勇敢地跳出“格局”,以旁观者的清醒意识客观冷静地审视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理性反思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改造。
一、林纤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探究论文
一、哲学观念与广告语言
曹志耘(1992:130)认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当然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应用。例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在我国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显而易见。如长虹牌电视机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通过天上彩虹对人间“长虹”的映衬、比喻,给人一种天上人间一体,彩虹“长虹”一物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广告宣传,“长虹”彩电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地长驻于人们的脑际。“长虹”彩电驰名全国,颇受青睐,销售量跃居国产彩电之首,这固然与其质量息息相关,但无疑也与其广告词所创造的美好形象不无联系。
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在此场景里,人和文字融为一体。同时,该广告仅有的两句话“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这样,整个广告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非常引人入胜。再举数例:
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某丛书广告)
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皮货商场)
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
中西文化路径研究论文
中西文化作为人类整体文化具有其一致性,但中西文化在其发展路径上确实存有诸多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其元文化的差别,即对意义理解上的价值差别。笔者认为这种价值差别可用两个概念来表示,即“伦理”与“道德”的差别。以“伦理”和“道德”作为分析中西文化差别的工具,能够有效地厘清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脉络和框架结构,从而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各自的发展,为建立一个心态平衡的世界(注:宋明爽.心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出版委员会.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3),为后世开太平,积累智慧,开辟道路。
一、伦理与道德的差别
罗国杰教授认为:“汉语中,‘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意义上也是相通的,而且与英语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词源涵义暗合。”(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外国,‘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的词源涵义上,可以视为同义异词,指的是社会道德现象。”(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北京大学魏英敏、金可溪在对中西关于伦理和道德两词的运用分析后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道德’与‘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因此道德现象又可叫做伦理现象,道德行为又可称为伦理行为,道德判断又可以叫做伦理判断,道德学又可称为伦理学。”(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工具,笔者宁愿将二者区分开来。
其实在上述观点中,作者在肯定“伦理”与“道德”的相通之时,也承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罗国杰教授认为:“伦理”和“道德”又有所不同,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实际的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注: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魏英敏、金可溪两位教授则认为:“就西方而论,‘伦理’和‘道德’两个词,意义基本相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互相通用的,直到黑格尔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前者指社会道德,后者指个人道德。”(注: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在其《伦理与义务》一文中也提出:“黑格尔曾对道德与伦理作了区分,在他看来,道德主要与‘应当’相联系,并展开于良心等形式中;伦理则涉及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结构。”(注:杨国荣.伦理与义务[J].上海:学术月刊社.学术月刊,1996.6)
同样,笔者也同意这种对道德与伦理的区分,特别是黑格尔的区分,体现了他思想的深刻明晰和独到之处,对笔者的思考与写作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本文试想在黑格尔区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文化的特点,将伦理与道德作进一步的厘定。
中西文化形态研究论文
摘要:在文化形态的阐释性中文化与人性具有社会精神、社会形态多层次的一致性。人性是自性的文化化,人性不是对兽性的对立或否定,人性是人对兽性的超越过程和连续的进步性,历史的连续性和文明的动力性正在于此。文化形态在中西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和表达,美国精神是美国文化形态的个性形象,但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并不自由,政治中的自由主义却是共性现而不是个性,美国精神是在文化形态的创造和认同上成为美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的社会现实中的历史精神表现为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国精神绐终是中国社会、国家、个人的文化意识。
1。文化与人类化
2。文化与人性
3。儒家的文化思想
4。美国精神的文化形态
5。文化形态的中国精神
中西文化差异和英语写作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其发音规则、语法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所含有的文化底蕴,如果不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语言的表达习惯融会贯通,那么即使积累词汇再多、语法学的再精通,在写作之时也会给人一种蹩脚的感觉,终归无法融入到此门语言之中来,导致写作毫无亮点可言。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写作之时在语言运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内容与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语言使用上面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从文化的根源上面讲,中文和英文在使用上存在本质的区别,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前者属于分析、意合型,后者则属于综合、形合型。一些在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却少之又少甚至根本不存在。这样就会使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自觉的将汉语的使用习惯拿到英语中来,在选词造句甚至修辞等方面都是从母语中直接“借”来用的,如此一来,英语写作怎么能体现出水平呢?2思维方式迥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文化与语言之间其实是有一条连接的纽带的,它就是思维模式。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相反的,思维同时也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说,中西方人思维上的差异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们用英语进行写作的效果。举个例子说,在汉语中表达某地点的时候,我们习惯从小到大的讲,例如“蓝天宾馆502号房间”,而同样的意义,英语中则会从小到大的进行表达,译为“Room502,LantianHotel”。类似这样的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而影响语言表达顺序的还表现在记录时间方面,汉语中通常用“年、月、日”的顺序进行表达,例如“2012年5月23日”,但是在英语中却需要按照“日、月、年”的顺序进行书写,书写为“23th,May,2012”。此外,由于西方人的思维属于直线型,所以他们在表达时习惯开门见山,将重点放在最前面,这与含蓄委婉的中国式表达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容易进入误区,不能将重点或者文章的主旨放在开头最显眼的地方,令英语写作水平止步不前。3表达方式不同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中式英语”的出现是英语写作中最大的绊脚石,这块石头并是不无缘无故从天而降的,而是由于学生们对英语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够。从深层次挖掘来看,中国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弱,对于一些内心的思想和想法不敢表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美的学生,他们存在着较强的独立意识。从写文章的思路以及表达手法上就可以看出其差别,中国学生多注重文章的文采和引用名人名句,而作文的实质意义不大,千篇一律的想法令作文毫无新意可言。而西方的学生则会从题目上进行思维发散,语言简洁,注重使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论述,很少将典故放到文章中来。4内容与结构的安排不同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上面已经分析过,中国人的惯性思维喜欢在写作的时候绕弯子,主题往往习惯间接性的引出,“抛砖引玉”是最常用的手法。这些却恰恰与西方人的写作结构安排背道而驰,他们喜欢客观、有依据的文笔,文章开篇既是主题,简明扼要。如此不同的内容与结构安排就让很多中国学生在写作之时陷入误区,往往长篇大论,过渡句冗长,自己觉得词句文采非凡,其实却恰恰相反。
大学英语写作中克服文化差异的对策
1从根源入手,将异域文化导入到学习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向学生介绍西方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方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克服在写作时套用中国式思维方式。2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一起寻找文章整体、段落局部、句子单词使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规律,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方法的认知,进而逐步掌握西方人写作的习惯。3查漏补缺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的时候不仅要做细致的批注,还要注意留心学生所写的句子、段落是否符合英语写作的习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问题进行专题式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4向课堂要效率。大学英语精读课上,教师要注意对整篇课文的讲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将个别存在文化差异的词汇进行细致讲解、富有典型意义的句子和段落重点强调、与汉语语言模式有差异的句子结构细致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将细小知识点直接消化,课后练习时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5多渠道培养英语语感。培养语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背诵文章,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可以布置学生看一些英文原著或者观看一些英文电影等。总结:文化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学生写作一大障碍,在英语写作中想要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就必须在了解文化对写作影响的前提下对症下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西方文化思维来进行英语写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本文作者:韦丽根工作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分析论文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英语教学论文: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小议英语教学与中西文化差异
论文关健词:中西文化文化意识文化差异跨文化语言交际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本文阐述了如何结合课堂文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1.研究背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带来了经济、生产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中国加入了WTO世贸组织,并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等,无疑使中西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击体现在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到风俗习惯,从言语举止到思维方式。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够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适时地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践活动。①开展课前“3分钟英语”,教师让学生准备有关文化的“Speech",每次英语课前让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
②指导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阅图书、上网搜索阅览资料,设计框架,绘制图画,设计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手抄报。
③结合搜集的资料与手抄报的内容,指导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相声、小品。表演的相声节目有《闲话Chinglish)),《说名道姓》等,大家精彩的表演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
本文通过对张西平新著的评论来发挥作者本人有关中西文化传播与文化转型的见解。作者指出张著的最大特色在于使用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的眼光来描写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全景图,并且指明了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交流的性质,由此可以对以往研究倾向起纠偏作用。
作者在文中指出:按照文化传播学所阐述的一般规律,强势文化必定向弱势文化流动,以至于淹没、取代弱势文化,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使得许多学者认为任何文化交流不可能真正地具有平等性质,并推定文化传播必然导致文化冲突,真正的会通与融合是不可能的;但若承认历史上曾有过平等的文化交流,那么“水往低处流”就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铁定规律,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也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通则。
作者在文中还指出:在文化系统中,宗教与哲学同处于精神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宗教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华学人应当抱着攀登世界巅峰的崇高理想,抱着平稳的心态去与西方学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关键词]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文化互动转型论、绝对冲突论、绝对融合论
若干年前,笔者出于研究需要,由希腊罗马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研究步入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且提出了一个解释文化传播规律的名为“文化互动转型论”的理论框架。近年来虽然出于学科建设需要,又将主要精力投向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但对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类的作品总是恋恋不舍,只要有可能,总是找来细读。近来读到张西平先生的新著《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引发了一连串的联想,下述文字就是对张著的评价以及若干批评意见。
一、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