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物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18:25: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师物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师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一、为什么要强化科技意识教育

(一)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就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素质和造就大量科技人才。教育是发展科技的基础工程,强化科技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使教育与科技、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由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从小学抓起。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为此首先要深化师范学校的改革,彻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师范生的素质,使他们具有为发展小学教育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强化科技意识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师范生有了浓厚的科技意识,才能在小学教育中把这种意识渗透到青少年中,从而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培养小学生勇于动手,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为培养浩浩荡荡的科技队伍打下基础,这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三)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在科技意识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化高科技领域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物理学发展的成果。如能源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作为信息时代核心的电脑也与物理学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高科技,也没有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物理学还渗透着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包含着丰富的科技意识教育内容。所以通过物理学来加强科技意识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中师物理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查看全文

初三一级教师述职报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是第29个年头。我于××年××月在××中学高中毕业,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学教师,我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自身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勤奋学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出来的高中生去教初中的物理,我深感知识贫乏。1988年,恢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后,我被评为中学物理三级教师。1989年又参加成都教育学院培训,继续深造,并于1991年获得物理学专科毕业证书。1992年评聘为中学二级教师。1996年12月晋升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自教书以来,我一直担任物理教学工作,期间并担任正副班主任工作和物理实验员工作多年,担任过电化教育教学管理员,担任过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担任过全校师生及教师家庭的电路检修和停电发电的电工。特别是自1996年12月20日被聘为晋升为中教一级教师以来,一直保初三,在任初中三年级两个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以及物理实验员工作以来,更是让青春流逝在三尺讲台、让粉笔染白自己的双鬓、让岁月写下自己奉献的足迹。回顾过去的10年,我在教育教学工作德、能、勤、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人师表,倾心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维护好教师的良好形象。身为教师,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都说我的心态好,从来不去争名夺利,具有很高的威信。1990年12月13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7月被评为×××ד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获×××ד先进个人”荣誉证书,1999年获×××ד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证书,2006年7月被评为×××ד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9月被评为××××镇“优秀教师”,2006年9月被评为“2005-2006学年度考核优秀”。

二、精心施教,差班不差,形成特色。

我们知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我校从1992年开始至今,把学生分成尖子班和差班两层。分层次教学,尖子班确实好教,教师都争着去教,可我从来没有去和领导要过尖子班来教,我知道差班的学生和家长承受着极大精神打击,经历着非同寻常的心里创伤,他们需要关爱,需要我。所以,力求让差班学生勤奋学习,愉快生活,全面发展。我连续从事差班教学工作十多年,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特别是把握住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课、辅导、考试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导就是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试就是不超纲、不离本、考题灵活、开发思维、迅速反馈、及时补漏、源于生活,便于实践。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讲精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反对题海战术。加强培优补差,对于物理方面的特长生,要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更好地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课外辅导,特别是适时补上物理上所需要的语文数学基础知识,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学好物理。从而使整个班级物理成绩逐步上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所带的差班的物理毕业成绩年年居全县同类班级前列,没有一名学生是因为学习物理、上我的物理课而流失。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也笔耕不辍,撰写了多篇有创新意识的教研、教改论文在校刊上交流发表,自觉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多次参加校内外的物理公开课、教研课听评活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平有显著提高。特别是2003年,有一位学生叫邱波,从我们差班考上了国家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我所教的两个平行班物理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前茅。这就是奇迹,我和同事们也获得到海南免费五日游的嘉奖。我还广泛联系教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组织水平;我还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实地考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观;我以事实为依据,以客观的态度,从教学理论、教学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角度进行自我评价,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2003年至今,我还担任了物理实验员工作,与每个物理教师密切配合,我自己制作了溢水杯、电磁铁、浮沉演示器等等,很多至今还在用。精心组织安排好每一次学生分组实验和老师演示实验,确保了每届学生毕业实验操作考试全部合格,今年,还顺利通过了省级的实验室检查验收。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查看全文

物理实验教学考核开始论文

摘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课程要求和具体实验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以及目前研究的可行性不足,本文提出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以可操作性为前提,实验考核为突破口,立足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逐渐加大改革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可操作性实验考核

物理科学伴随着物理实验的发展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到今天,对物理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三位一体”的目标应该是我们教学实践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为解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就需要我们找到问题的“瓶颈”。

1.问题的提出

1.1新课标的实验要求

查看全文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师角色教学行为学生方式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成败会十分敏感地反映在学生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显然制约物理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教学行为转变的思考

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帅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将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正是当代课程改革中旨在实现课程统整的一种努力,教师要突破学科专门化的樊篱,具有整体把握与综合的能力,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与其它学科教师联手合作。课堂上,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教学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放下尊严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参与课改培训,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查看全文

探究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出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对策和实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实验教学;对策;基本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极为推崇的教学。这种教学重视实验的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规律发现和形成的过程。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发现、创新的良好科学素质,而且使学生品尝到探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新编物理教材中给出了较多探究性实验,但有些实验存在可见度小,受气温、湿度、阳光等条件的限制,成功率低;有些结论缺乏实验探究。

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以“背”实验结论“代替”实验操作。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使学生直接地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而且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目前实验的教学还比较普遍的存在一个误区:教师先演示给学生看,然后把原理、结论讲给学生听。这种教法的最终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地们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末能有机结合。

查看全文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挖掘教材特点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新颖的插图和“讨论与交流”、“迷你实验室”、“信息窗”、“请提问”等栏目,使得教材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可读性和启发性都大大增强了。教师应挖掘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不断用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充分挖掘新教材栏目的变化,能促进新课程的实施。

第一,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第二,新教材中增加的“迷你实验室”栏目,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增长才干、培养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指导学生阅读好“信息窗”的内容,能使学生从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在潜移默化中使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同时,还能从中了解到此鲜为人知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领略科学家们为了探索自然奥秘而经历的艰苦历程,让学生体会到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对取得科技成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第四,处理好“请提问”这个栏目,对解决教材中的疑难很有帮助,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新栏目,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方法、道德品质、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二、重视教师备课

新课程标准要把科学探究学习和科学内容学习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准备。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具体过程不可预测,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要求大大提高。就备课而言,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要认真阅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总领教材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查看全文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与对外开放实践

摘要:重点从教学方式、管理与开放机制、对外开放的讲解方式及改进的建议策略等方面阐述了我校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走廊与天文科普馆教学与对外开放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演示实验;天文科普馆;对外开放;讲解方式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具体的物理演示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引导实验者分析与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实验者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实验者,充分体现了让实验者自己动手的创新思维模式.演示实验的主体既可以为教师也可为学生,既可在课堂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采.为促进我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拓展演示实验教学与对外开放的功能,全面提升以学生为核心的科学素养,我校购置一批包括力热光电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仪器,建立了物理演示实验走廊.另外,还建立了天文科普馆,里面包含由南京中科院生产的大型天文望远镜-施密特格林折反射式望远镜,及各种小型望远镜,这些演示实验均已用到教学与对外开放.

1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索

1.1演示实验走廊的授课

我校物理演示实验走廊占地面积140m2,里面包含近70多种演示仪器,这些仪器包含了力、热、光、电、磁各部分知识点,且大多易于操作、现象明显.要上好一门物理演示实验课,首先得有课前准备,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得自己动手调试好各项演示实验仪器.比如说,龙卷风模拟的雾化部分是否有足够的水,激光琴的孔位有没有对齐等等.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教师还得制定课前预习PPT,让学生提前预习物理演示实验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程感兴趣.由两位教师负责,学生分为4组,一组学生大概8到10位不等,让他们轮流做演示实验.一次演示实验课3课时,其中两个课时让学生自己轮流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最后一个课时由教师讲解、演示,满足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及系统的给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课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演示实验自己动手做教具,比如万花筒、肥皂膜装置,小型龙卷风模拟等.从演示实验的课堂效果可以看出,此种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率大幅度提高.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及教师的演示与讲解,对理论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深刻的记忆.

查看全文

物理教学全面素质教育实践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品质结构”。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下面试谈一下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怎样贯彻上述精神的。

—、面向全体学生

我教全年级物理成绩最差的一个班,我没对这个班放任自流,而是从“立志”抓起。我问学生:“你最想干的一件事,可是家长反对,你是怎样千方百计说服他们,终于干成这件事的?”学生纷纷发言,说自己如愿以偿的经过。我因势利导,对学生说:“这说明有志者事竟成。你们希望干的事就是你们的‘志’,你们千方百计争取支持就是调动自己的‘潜能’去破难关。据医生解剖发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与普通人的大脑并没有多大不同,由此得知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并不取决于大脑的大小,而取决于是否积极调动大脑的潜能。人的大脑的潜能很大!如果你肯立‘一定要把物理学好的志’,又积极调动自己的潜能,也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经过这样的动员,全班同学自卑感消失了,争上游的信心鼓起来了。我又不失时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耐心辅导。结果这个班的物理成绩从全年级倒数第一升到正数第一。在市物理竞赛时,全年级有九人取得名次,这个班竟有四人。还有一年,我教的两个班,一个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一个班是成绩最差的,对这个成绩差的班我也没有嫌弃,而是从抓学风入手使之迎头赶上,上课时针对该班学习基础差,每解一道题我都一丝不苟地板演,连标点都不省略,从学风上给他们做示范,并对做题格式也反复强调。对该班“注意力不集中”“马虎”等毛病,我视为树立好学风的大敌,千方百计纠正。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到“手勤、口勤、眼勤”,真可以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后来这个班的成绩也上来了。不管教哪个班对后进生我从不歧视而是以满腔热情帮助他们。一次,班主任批评一个逃学很久的学生,并声言不要她了。我趁机给他说好话,让班主任留下他,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此后,他进步很快,中考物理竟得高分。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目前不少学校对智育普遍重视,而对德、美重视不够。为此,我努力结合本科教学进行了“德美”素质教育的尝试。在德育教育中,我重点抓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意识”及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培养。在爱国意识教育方面,我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渗透的。比如,讲到“磁现象”时,我热情洋溢地告诉学生罗盘是我国对世界科学事业的重大贡献;讲到“内能的利用及噪声的危害”时,我结合保护环境进行爱国教育和公德教育,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建设文明学校文明城市活动,要求他们从我做起,把爱国和爱家、爱校统一起来做保护环境的模范,并要善于劝阻、制止破坏污染环境的人。在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我通过不搞师道尊严,发动学生给我提意见进行,我不仅当场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而且让大家很快见到改的行动。学生说:“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接受意见的榜样”。从此,不守课堂课堂纪律的学生也能听取别人劝阻了。教师讲民主让学生提意见,不仅改进了教学,还进行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因为公民意识包括遵纪守法、责任感两个方面。我的主动征求意见正是出于忠于职守的“责任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使之能够听取意见、办事认真,对他们成才意义重大,对国家法制建设也至关重要,物理教学理应重视这些素质培养。在挫折教育方面,我主要是结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的。例如,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学生无精打采,我了解到他是为了照顾多病的父亲从农村到市里的,面临着经济困难、升学志愿难报等难题。我通过挫折教育使他放下包袱,结果他以很好的成绩考入中师。还有一次,我发现一个新转来的学生唯独我教的物理不及格我了解到是因为他过去物理的最高成绩是62分,而且只有这一次及格,因而产生了心理障碍,一提物理就害怕。我不仅通过挫折教育帮助他克服惧怕心理,还通过做题培养他的兴趣,我不是就事论事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抓住他概念不清、定理掌握不牢进行指导。通过引导,他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并以物理109分的成绩进入重点高中。在体育教育方面,我是通过言传身教和专业课渗透进行的,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健康,我总是尽量少留作业,不搞题海战术,坚持以课堂消化为主,不和别人争自习。一次,我布置作业,因为题少学生竟然喊出物理万岁的口号。此外,我重视通过言传身教进行教育,画图、书写讲究美观,仪容保持端庄,并引导学生分清美丑,不穿奇装异服,不追星、不赶时髦。

三、积极支持学生发展正当的爱好特长

查看全文

教师培养论文:当代小学教师职前培养

本文作者:王智秋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能力培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

(一)基本理念“全过程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是指学生在校学习四年不间断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为指向,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学生个体、团队和学校组织相结合,大学与小学合作等多种形式,展开系列化的能力培养过程。当今,能力这一概念无论在其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它的理解。就广度而言,能力已并非简单地指“教学技能”环节,而是指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能力形成的理念,通过课内外各个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就深度而言,能力也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具体操作层面的职业技能传授过程或课堂教学理论的形象解说与应用,而是既强调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个体的独有才能和心理差异,也强调情感体验乃至无意识潜能对于理智认识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教师要能像医生一样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批判和决策,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与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在今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应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因此,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教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教育智慧教育实践是养成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开展教育实践要体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一是广泛性。为践行公平教育的理念,首都师范大学将原来在城区优质校六周的实习调整为4+6模式,即4周在远郊区县农村校实习(大学三年级下学期),6周在城区优质校实习(大学四年级上学期)。4+6模式的实习能使学生对城乡基础教育有更全面的了解,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能力面对城乡不同的学生群体,施教自如。二是多样性。在教育实践进程中,首师大初教院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学院组织的实践与学生个体(社团)相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等。此外,首师大初教院还开展音乐舞蹈艺术实践、美术野外写生、野外科学考察等活动。三是层次性。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每个层次的要求不同、目标不同。2011年,首师大初教院在原有城区74所基地校的基础上又建设了54所远郊区县小学基地校并正式挂牌。另设有23个社会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和野外科学考察基地。目前,学院各类实践基地已达151个,覆盖北京城乡各区县。(三)开放教学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要面向教育实际。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先后建成物理、化学、生物探究活动实验室,小学科技制作车模、船模、航模实验室,机器人设计制作实验室,电脑美术制作工作室,工艺、美术制作室,小学电教摄像、电视编导实验室,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研究实验室,英语语言学习实验室等25个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工作的经历,让学生获得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工作后受到一线小学的高度认可。2010年,学院学生代表队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与此同时,在2010年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篆刻一等奖、书法一等奖5项。2011年,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还有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四)设立导师制,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教育研究能力是时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教育研究能力也是小学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们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在北京市教改项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培养内容上,学院确立如下培养重点,即培养学生关注小学教育现象、研究小学教育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用教育研究态度与方法解决小学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课程教学、科研活动以及毕业论文等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在做中学,使其不断加深和修正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途径上,学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调整课程设置,采取“123”的课程模块;整体设计,形成适合小学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形成探究式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第二,在一系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中不同程度地开展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活动,形成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意识与能力的模式。第三,在教育实习中关注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是将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列为教育实习的内容之一;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与教育实习结合。第四,将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提高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研究的质量,完善培养大学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管理制度。第五,成立由教授领衔的“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学术指导委员会”,由其负责对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和全过程指导。为保障学生科研活动的科学有序展开,学院建立相关制度: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可以申报院级学生科研课题,经过专家评审批准立项,提供经费资助;三年级申报校级课题,从院级课题中选拔,给予经费资助;要求四年级每位学生有课题研究的经历,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学院“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学术指导委员会”根据学生项目研究的内容配备一位导师,导师负责对该项目的全程指导。(五)建立“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训基地”能力的培养只靠学院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此,学生自发组织“音韵朗诵社”“墨池书社”“合唱团”“舞蹈队”“《凯风》杂志社”等各类社团,实施“早读我上讲台”工程、学生小教员辅导等。2012年成立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训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搭建新平台,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热情,整个校园一年四季充满着浓厚的教师文化氛围。

“发展性”是小学教师教育的生命力

面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儿童世界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更应该把终身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订发展规划的能力。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生、与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小学教师要了解社会的变革、教育改革与发展,了解不同年代儿童的变化,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不断追求新知和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提升教育智慧。在培养小学教师的实践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特征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学的课程太多,远远超出了1~2个学科领域,除此以外还有诸多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类和通识类课程,使学生不堪重负。事实上,“综合性”不等于“大拼盘”,“所学之多”并不等于“所获之多”。为此,首师大初教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把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强调“真情境、小问题、高观点”。

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要

查看全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一、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进行生活与化学关系专题教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