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本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22:09: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制造成本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制造业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加,这也导致了制造业的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机械制造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如何有效地管理当前制造业的成本,让机械制造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为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解决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成本问题;策略
一、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观念比较狭隘和落后。当前不少机械制造相关的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观念理解不够透彻,很多还停留在传统陈旧的成本管理思维中。传统的企业制造成本管理主要注重原材料的和机械设备的日常耗损开销上面,从而忽视了对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前的成本研究和生产后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费用的分析和统计。这样狭隘和落后的机械制造成本管理观念对于制造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二)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监督。当前不少机械制造企业对于缺乏完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这些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制造成本管理的考核体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同时这些制造业中的员工也没有有效地对生产出来的机械产品进行监督。这种不健全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使得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很难对自己的机械产品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三)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制造技术落后,市场成本竞争力弱。当前不少机械制造企业制造技术落后,它们多采取陈旧的制造设备和技术,以为减少新设备的投入就能有效控制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旧技术相比新技术没有生产效率,同时会加大生产投入,使得整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不利于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企业发展。
二、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应对方法
(一)革新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当前我国很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将机械制造成本主要放在原材料的选购和机械设备的日常耗损开销上面,从而忽视了对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前的成本研究和生产后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费用的分析和统计。这种传统落后的机械制造成本控制方式,使得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下慢慢被淘汰,最后整个企业被收购甚至倒闭。所以我们需要革新当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将现代化先进的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理念运用到我们的企业中。这就需要当前机械制造的相关企业首先摆脱传统陈旧管理观念和思想的束缚,重塑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我们的机械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就降低了产品售后维修的费用,这对于降低机械设备的总体成本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不仅如此,我们需要在经济市场里找到我们企业制造的机械设备的市场定位,给予机械设备合理的价格定位,这样才能在保证制造利润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需要革新机械制造的成本管理理念,学会运用现代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服务于我们的机械制造企业。(二)健全机械制造企业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可以说每一个机械制造企业都需要有符合自己行业需求的成本考核与监督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制造成本考核与监督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企业的收支明细。当然制造成本考核与监督制度的建立,也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第一,基于制造业成本效益的原则,我们的考核与监督制度需要将企业产品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放到首要位置,这有制造业的产品满足这样的要求才继续生产和投入市场的必要。第二,基于制造业产品因地制宜原则,我们需要根据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需求和产品的市场定位,来全面监督机械设备生产线上的生产工艺流程,从而严格把控机械设备的质量。第三,基于制造业全员参与的原则,制造业企业需要动员全部员工参与到控制和节约机械制造成本的事业中来,只有全员自觉地遵守节约成本的规则和监督制造业成本的考核与评估,这样才能管理好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从而为机械制造企业相关的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加快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各种制造业的制造技术更新换代的部分和频率越来越高。一旦某个制造业领域的技术有了大的突破,那么就会淘汰很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的落后的制造技术。所以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企业需要有把落后陈旧的制造技术进行更新换代的想法,同时也需要行动起来,加快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尽管舍弃旧的机械制造技术会有一定的损失,但这只是暂时的,这种损失经过使用新的制造技术在未来是可以弥补回来的。相反,如果当前机械制造企业不愿意舍弃陈旧落后的制造技术,那么这种制造企业生产出来的机械产品很难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最后慢慢地就会被淘汰,从而造成制造成本的损失。所以当前机械制造也需要加快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制造技术的更新换代,长痛不如短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这样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地管理,同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制造产业链成本会计形势及升级
大件制造型企业成本计算方法
(一)制造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结合
首先,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将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作为变动成本。制造费用包括很多项目,可采用逐项分析的方法,分别将它们确认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大修理费、租金、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作为固定成本,其他费用如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废品损失等作为变动成本。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将制造费用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可不分解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次,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可采用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分别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再采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等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将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调整为按制造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将日常核算使用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资料调整为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具体的调整步骤为:第一步: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当月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中当月销售的部分+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中当月未销售的部分+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二步:分别用当月实现的已销产品数量、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中当月末销售的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乘以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将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当月已销售的产品、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中当月末销售部分(形成月末库存产成品存货)、月末在产品中去。第三步:将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当月已销产品成本、当月已销售的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及以前月份完工在本月实现销售的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按以前月份的资料计算)求和,计算得出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当月已销产品成本。第四步:将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当月完工产品数量中当月末销售部分(形成月末库存产成品存货)及以前月份完工本月末销售产品(形成月末库存产成品存货)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按以前月份资料计算)求和,计算得出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月末库存产品成品成本。第五步:计算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即将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求和即可。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就可以把制造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成本核算工作更好地完成其对内和对外的职责,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外部市场经济的需求。
(二)制造成本法与责任成本法的结合
制造成本法是以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其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法是以成本责任中心为对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其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制造成本法侧重于成本的事后核算,而责任成本法则侧重于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管理。制造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的结合应用,以制造成本计算为基础,对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各责任中心分为可控成本和非可控成本。在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时,对于制造成本法下的直接费用项目,成本计划应以产品成本计划为基础归集后分解到相关的责任中心;对于制造成本法下的间接费用项目,成本计划应以各责任中心成本计划为基础归集后分锯到相关的产品。而实际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则同时按产品和责任中心进行核算。
(三)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结合
历史逻辑探讨作业成本制度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制造成本法目前的现状;对制造成本法发展的一些思考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成本信息是否公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内在价值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早期的制造成本法、基于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特点、按照职能部门与生产制造过程之间的关系、制造成本法产生以来一直是朝“绝对真实”(absolutetruth)方向努力的、实现了成本管理工作从事后反映到事中及时执行阶段,达到了成本管理质的飞跃、制造成本法仍然从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制造成本法目前的现状、动因成本观点应比吸收成本观点要好、将其运用在财务会计中的成本计量时,会导致不同的会计职业判断人产生不同的判断标准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关键词]制造成本制度;公允性;成本项目;成本动因
成本信息是否公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内在价值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界定产品价格是否公允的基本尺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大量的以涉及低价倾销为特征的反垄断涉外贸易诉讼案的出现,对为此提供“鉴证”基础的成本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目前新的制造环境,对我们目前所运用的制造成本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剖析,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的制造成本法
成本法发展思路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关键词]制造成本制度;公允性;成本项目;成本动因
Abstract:Thepaperfirstanalyzesthehistoricalevolutionofmanufacturingcostsystem,andonthebasisofthisanalysis,itfocusesonthebasictheoryofmanufacturingcostsystem,existingproblemsinpractice,andthefurtherdevelopmentinmanufacturingindustry.Itconcludesthatcomprehensivecostinformationsystemissetupfordifferentpurposes:“twosteps”manufacturingcostsystemforfinancialaccountingandABCforinternalmanagementpurpose.
Keywords:manufacturingcostsystem;fair;costitem;costdrivers
成本信息是否公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内在价值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界定产品价格是否公允的基本尺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大量的以涉及低价倾销为特征的反垄断涉外贸易诉讼案的出现,对为此提供“鉴证”基础的成本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目前新的制造环境,对我们目前所运用的制造成本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剖析,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
制造成本法演进分析及发展想法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关键词]制造成本制度;公允性;成本项目;成本动因
成本信息是否公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内在价值水平的确定是否合理,同样,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界定产品价格是否公允的基本尺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大量的以涉及低价倾销为特征的反垄断涉外贸易诉讼案的出现,对为此提供“鉴证”基础的成本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目前新的制造环境,对我们目前所运用的制造成本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剖析,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的制造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顾名思义是制造业中所使用的成本制度。在以工业革命为背景的、以机器生产及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精度为特征的近代制造产业中,为了解决当时企业内部管理上所形成的(与传统的作坊生产相比较)四个特有的内部管理问题(职能部门的业绩考核、工序间产品劳务间的价值转移尺度、期间利润的有效计量和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衡量),会计界运用了以“职能部门设置成本项目并按其归集费用”(以解决前面两个管理问题)和“产品确认并分配相关的产品成本项目”(以解决后两个管理问题)的两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度。这也就是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制造成本法不是“一步”归集与分配制度,也不是“三步”甚至是“四步”的费用归集与分配制度的原因所在。
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比较探求论文
[摘要]我国企业成本核算采取何种模式,是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是20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公司发展的产物,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复杂,制造成本法的某些特点比较适合目前为数不少的中小型企业,但它的弊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凸显。作业成本法弥补了前者的许多不足,但它的施行需要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和设施的支持。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适用性弊端作业成本法
当今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越来越倚重财务部门的成本信息,以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核算方法的选择要适应企业的经营环境。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和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做一浅析。
一、制造成本法的适用性
我国经济环境比较复杂,制造成本法对直接成本占产品成本绝大比重的中小企业来讲,方法简便,能满足其成本信息需要,该法在我国有着一定的适应性。
1.该法成本核算方法简便。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按车间、部门汇集后再按统一的生产量标准(工时、产量等)分配,成本计算工作简单。适用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管理手段特别是成本信息系统不很健全,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业,而我国现有许多中小企业都是这种情况。
高新技术系统考评激励管理成本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成本管理理念不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不同;对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成本费用构成和管理重点不同;成本费用控制方式不同;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不同;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不同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成本信息质量特征表现为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则相反、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在继承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展开的等,具体请详见。
本世纪8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与传播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进行。与此同时,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为人们展示出高新技术企业将主导21世纪世界产业经济发展潮流的前景。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用“高、快、灵”三个宇概括。“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员工文化素质高,经营风险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发展快,企业成长快(相应地,企业稍有失误,垮得也快);“灵”,指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基于这些特点,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下列不同:
一、成本管理理念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
ERP信息系统成本核算体系改进
一、成本核算方法概述
成本核算是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对象,采用相适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一定的成本要素,通过一系列的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它是一个利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归集并分配的过程,为企业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信息,促使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改进,提升企业竞争力。(一)制造成本法。制造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入到产品成本中,而作为间接成本的制造费用需要通过计算分配后计入到各产品成本。制造成本法的优点是成本核算过程简单,方便操作,对间接成本的分配通常采用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直接工资比例等;缺点是核算的准确性较差,Cooper&Kaplan认为,制造成本法下核算的产品成本会随着间接费用的增加而失真。(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计量,最终计算出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成本计算下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来的成本计算和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相较于制造成本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准确真实;缺点是作业的区分、成本动因的辨别和确认存在困难,并且实施作业成本法对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因此实施成本较高。作业成本法通常有以下适用条件:1.产品种类繁多、个性化差异化较大的企业。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制造成本法按单一产量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就越容易造成偏差,对于依据动因分配的作业成本法来说,虽然最终生产的产品不同,但是生产过程中有些流程却类似,可以对这些同质作业进行合并,建立作业中心,依据作业中心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即简化手续,成本信息也不容易失真。2.间接生产费用占比较大的行业。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前因后果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对每一项间接费用进行细化管理,所计算出的成本更加符合实际,通常在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其效益也更明显。3.对会计信息以及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因为作业成本法相较于制造成本法,分配间接费用依据的成本动因是多样的,成本对象也是多样的,所以计算过程更为复杂,需要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收集信息、处理数据提供保障。(三)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随着ERP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也对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通过ERP信息系统,将成本核算方法和体系在软件中得到实现,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集成,ERP信息系统在成本核算中是成本信息采集、分配和分析中心,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融合,将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通过不断提升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二、A公司成本核算体系分析
A公司主要生产制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设备,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厂房,拥有国际一流的重型机械设备,投资金额大,固定制造成本高,产品技术要求高,属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一)产品特点。A公司为单件订单生产模式,产品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产品价值量高,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三种:HD-1产品、HD-2产品和CGD产品。HD与CGD两种类型的产品因在发电站所处的位置功能不同,工艺要求、加工制造难度、价值量有较大差别。HD产品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标准高,加工周期长,CGD则更接近于常规产品,加工周期更短,加工难度、产品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均低于HD产品。(二)A公司制造成本构成特性及核算方法。1.成本构成特性:由于公司前期投资大,厂房折旧、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占加工制造成本的比例约为50%;人工成本相对固定,占比约为40%;其余动能费、车间刀具工具辅料消耗及车间管理费用等约占10%。2.成本核算方法:A公司以单件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对每件产品设立工号,直接材料按工号领用记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先统一归集到车间成本中心,再按产品工时进行分配。不核算零部件成本,各部件的成本均按工号记入产品成本,最终的产品成本记录产品工号下的全部直接材料、以及按产品工时分摊记入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A公司固定成本较高,按工时分摊后的平均每小时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约为500元,HD产品-1的毛利率约为25%,HD产品-2的毛利率约为28%,而CGD产品毛利率仅为3%,远低于HD产品毛利率。实际上,由于CGD产品加工难度相对较低,占用的重要加工资源较少,生产效率更高,周期更短。
三、基于ERP信息系统的成本核算体系改进
综上,A公司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具有固定成本高,间接生产费用高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将加工制造过程所用到的资源、加工难度明显不同的产品,以单一的产品工时为标准,对直接人工及厂房折旧、设备折旧等间接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容易造成成本核算数据失真,影响成本信息质量。以下针对A公司特点,利用ERP信息系统,将制造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构建适宜的成本核算体系。(一)构建多层级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利用。ERP信息系统,根据产品特点,在原有产品工号下,按部件、零件建立多个生产订单,以生产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再向上归集到产品工号。每项产品的成本由若干生产订单成本构成,能分别核算各生产订单的成本信息,成本对象由最初的产品变化为产品下的零部件。(二)构建多层级的成本归集和分配中心。利用ERP信息系统,设立直接、间接多层级的成本中心,用以归集直接人工和各类间接成本费用,成本中心以相对独立的机台、工位、班组、工段设立。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费用在月末分配记入生产订单。1.设置成本中心: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加工设备能力、班组人员配置等情况,将原有的一个车间成本中心,细化设立为35个直接成本中心、4个辅助生产和1个车间管理的间接成本中心。实施步骤如下:(1)设置工作中心:根据产品工艺路线、加工设备等设置工作中心,明确各工作中心的加工能力和机器设备。工作中心主要用于生产制造活动,明确产品工艺路线,体现各工序所使用的工作中心。(2)设置成本中心:根据工作中心设置一对一、多对一的成本中心,用于成本核算。(3)进行设备定置:全部机械设备、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等与工作中心、成本中心对应,根据对应的成本中心,设置设备折旧的归集去向。(4)进行人员定置:定额工时人员按工作中心进行定置划分,完成工资核算系统人员定置调整,设置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去向。2.成本中心费用归集(1)直接成本中心:包括深孔钻、热处理、手工焊等35个成本中心,主要归集每个成本中心定置设备的折旧费、定置人员的人工成本、直接领用的刀具工具、消耗油料等。(2)辅助生产成本中心:包括维修、起吊、探伤检查、理化检验等4个成本中心。主要归集成本中心定置设备的折旧费、定置人员的人工成本、领用的备品备件、消辅料等。(3)车间管理成本中心:用于归集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房折旧、动能费以及其他不能归集到直接成本中心和辅助成本中心的制造费用。(三)构建多种制造成本分配标准。ERP信息系统成本分配流程先将间接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直接成本中心,再由直接成本中心分配到生产订单,最后生产订单向上归集到产品成本。在分配方法上,将作业成本动因的分配与传统的产量分配结合,分析主要制造费用的成本动因、分析各成本中心的成本动因,重新确立分配标准。1.车间管理成本中心(1)厂房折旧分配标准:按各直接成本中心定置设备占地面积进行分配。(2)电费分配标准:按各直接成本中心定置设备功率进行分配。(3)燃气费分配标准:在需要使用燃气的热处理、自动焊、手工焊等直接成本中心之间,按产品工时进行分配。(4)其余制造费用按各直接成本中心发生的产品工时进行分配。2.辅助成本中心(1)维修成本中心:按为各直接成本中心提供的维修工时进行分配。(2)起吊成本中心:按各直接成本中心发生的起吊次数分配。(3)探伤、检测类成本中心:按各直接成本中心产品工序交检次数分配。3.直接成本中心直接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加上车间管理成本中心、辅助成本中心分配来的费用,按当月该直接成本中心发生的产品工时分配到生产订单。(四)成本核算体系改进前后产品成本对比。
制药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我国进一步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各行各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制药企业的发展,制药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经济利益,不断控制生产制造成本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制药企业应当健全成本控制机制,严格把控生产制造管理流程,避免生产制造管理过程中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本文针对目前制药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制药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国外大量制药企业涌入国内,它们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充足资金优势迅速占领我国制药市场,对我国制药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制药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需要降低生产制造成本,降低药品价格,从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分析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效控制企业生产制造成本,避免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目前我国制药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
(1)控制成本的流程不完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制药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占总成本的20%左右,制药企业大多数成本集中在药品原材料购买和药品的销售方面,药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药品推广费用,如广告费、宣传费等。大多数制药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只注重生产制造环节,忽视药品原材料的采购和药品销售方面的成本控制,没有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导致了过分追求生产制造成本,使药品的质量太差,而药品的广告过分夸大药品的效果,这使人们对国内制药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同时药品的采购没有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采购过程不公开透明也导致了成本的增加。(2)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规范和体制。我国制药企业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没有有效借鉴国外企业的成本控制方式和规划,企业总体缺乏成本控制的规范和体制。主要问题在于企业没有对成本支出进行合理规划,企业成本控制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企业真正所需要的资源没有采购,而采购的资源不是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企业产品生产质量。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致使大量的药品滞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3)成本控制方法单一落后。我国制药企业长期以来只重视生产制造成本的控制,而忽略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对于销售环节,企业没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广告投入规划,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企业不惜花重金请名人代言,在各大电视台进行广告宣传,盲目的广告推入造成了企业成本的超支。其次,采购形式偏行政化,采购价格不能实现公平公正公开,这也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2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企业成本途径研究论文
【提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使成本成为各种抉择关系的焦点,成本与环境,成本与内部条件之间的关系,成本与质量、价格、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决定了企业在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成本,降低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实行科学的现代化的成本管理。而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又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内涵,降低成本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因此,实行现代化成本管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决定了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局限于成本本身,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突现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制造成本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一、制造成本及其管理的意义
所谓成本,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牺牲。就企业而言,成本是企业为获取既定利益而耗费的资源的货币计量。成本因盈利目的而发生,在企业的利润表中,成本是收入的扣除额,扣除后的剩余才构成期间利润。因此,成本低是企业经营有利的最低要求,相同情况下成本越低意味着经济效益越高。
为适应不同的决策目的,成本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将材料转变为产成品而发生的成本,通常又细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