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1:2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中学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中美育的教学要求。充分进行审美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思想意识。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开展审美教育是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职业中学的教育不仅要不断增强学生技术的培养,而且也要兼顾学生人格修养、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逐渐树立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相关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向学生渗透审美理念,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满足中职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
职业中学的学生是一群比较特俗的受教育人群,主要是因为这群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更多。同时,不管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次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而且,对于职业中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偏重于专业技术的教育,对于学生鉴赏、人文方面的教学则较少,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缺乏,审美能力较低。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个现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渗透审美教育。
一、职业中学的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践行者和引导者。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教师自身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审美鉴赏能力,并且精通美学伦理,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首先,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不断学习和修养,构建自身崇高的人格品质,从而树立正直、诚实、廉洁、公正以及坦荡谦逊的品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师者形象,在人格上感染学生,以自身“美丽”的人格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自身语言美和姿态美,也就是说要有完美的业务素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就是艺术的策划和实施者。所以,教师要始终站在艺术的高度开展语文教学,科学、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和非肢体语言。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讲到动情处,教师要神情兼备、口齿清楚、普通话发音正确、语调清晰、节奏明快、韵律恰当,并懂得遣词造句,达到妙语连珠的效果。借助自己的眼神、肢体等动作向学生传递文章中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受到教师的行为的感染,从而感受到美的存在。最后,专业中学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在课堂上能够引经据典,把握美学主体和形象,将语文课堂始终笼罩在美的环境下,让学生处处感受美。
二、咬文嚼字,欣赏语文语言美
职业中学素质教育论文
一、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学生初中毕业后升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基本上取决于初中毕业的升学考试分数。而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普通高中也随之扩招,把原本读职高的成绩中等甚至中下等的初中毕业生都抢了去。这样,进入职校读书的学生,他们的平均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据调查,这批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学习的障碍或是根本没有看到自身的学习潜能。杜威在著名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这样说:“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职校教师更应该看到在校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能力,认识到学生是尚未成熟,有待发展与成长的人,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判定出相应的对策。
二、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表现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进行某项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及人的素质的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的影响虽不是直接的,但却是重大的、影响深远的。职业中学的许多学生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⑴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⑵缺乏求知的欲望、兴趣和信心;⑶缺乏坚韧的毅力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正常智力因素的发挥,导致数学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职业中学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文明与日俱增,我们每个人都以更快的脚步接近社会的文明阶段。而社会的文明是在法制的保障下才能顺利实现的。可以说现代社会“无法便寸步难行”,所以青少年学生必须从小就要接受法律的教育,从小就要培养法律意识。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从数量上看,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从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强,其犯罪行为、手段相互传播,有的直接模仿影视资料中的犯罪行为,他们往往结帮成伙,同一类案例在某一地区迅速蔓延开来,重复发生,团伙犯罪愈演愈烈。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进入二十世纪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二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学生、失学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四是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正值花季,你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理解、尊重和赞扬,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些现象,以前在我们学校也曾经发生过,比如:有的同学在我们学校上学的时候,不遵守纪律,不听老师的教育,爱小偷小摸,小到拿别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到偷钱、抢动钱财、偷自行车等等,还有的同学爱打架,总之在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许多劣迹。当他们走出我们的校园,或早或晚,几乎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同学们可能还记得去年来我们学校“现身说法”的那三名服刑少年犯吧,他们现在还在监狱里服刑。他们最后走上这一步,并不是一步走成的,其实他们就是在你们这个阶段、你们这个年龄开始一步一步不听教育,渐渐变坏的。因此,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十六大又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这就是说,只有依靠法律,依靠崇高品德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法制的氛围中,如我们每天的上课下课,每天的购买物品等等都是由法来决定的,所有能够判断的各种行为的条件只有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法?首先我们要清楚法的概念。法其实就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判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的总称。而法律水平,就一个国家来说,是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完善,法制越来越重要的也成为一个人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武器,你们今后要立足社会,谋求发展,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的学生,使我们的孩子要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对你们的成长就极为不利,你们也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犯罪啊,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直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职业中学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首长,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好!
首先,我代表**职高全体师生向百忙中前来调研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您们的莅临,是**职高的最高荣誉,我们从心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这将成为**职高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现在,我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体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坚持科学发展,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基础。**职高作为一所建校**周年、开办职业教育**周年的学校,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经过不断努力,学校由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占地16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在籍学生5862人、教职工238人的规模,固定资产8000万元。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与市场接轨,同企业挂钩”的思路,不断调整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的特色专业板块——壮大以园艺、畜牧、水产为主体的农口类专业,发展一翼为机电、钳工、数控、电子电工等第二产业专业,开发一翼为商务外语、会计、旅游、计算机、汽车驾驶、市场营销等第三产业专业。同时,大力抓好重点骨干专业建设,学校机电、园艺专业发展成为湖北省重点专业,畜牧、水产专业成为武汉市骨干示范专业,专业建设走在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
瞄准市场办学、保证学生就业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用人的“免检产品”,学校一是根据企业的用工要求、根据企业的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二是与国内外50多家明星企业建立了“联姻”关系。学校先后与海尔集团、美的集团、富士康集团、创维集团、广州锻造等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武汉“一冶钢结构”、武汉“重冶”集团在我校设立了“企业冠名班”;由企业提供用人标准,学校根据“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这些企业就业。现在,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职高”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园艺专业学生张火金,毕业后被辽宁博丰集团聘用,现任博丰集团副总经理,年薪达15万元。
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挑战与优化
摘要:我国最早的信息技术教学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之后进行不断的修正而形成今天的信息技术课程。我国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进入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之后,无论是外界还是课程本身都对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挑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应对,以不断优化职业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优化
一、引言
我国在中学教育体系中,一直较为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来看,信息技术是属于中学生素质教育及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方面,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无论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还是对于提高知识技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最早的信息技术教学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之后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正,逐渐形成今天的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我国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进入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对信息技术的教与学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比如,我们通常都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主要是反映在最为核心的几点特征上:一是以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表现为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二是迎来以非结构化为主要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大数据处理和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三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设备的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信息披露,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到97.5%。
二、互联网时代对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也对职业中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可能程度更深。这种影响可能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课程本身的影响,另一个是对于课程教学的影响。一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在职业中学中,学生主要是以职业化发展为主要导向,素质教育的课程受到一定的影响。以本学校为例,由于是体育运动学校,因此学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方面的课程上,同时体育锻炼占据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则容易受到忽视。但信息技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和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化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学校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其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大部分职业中学的学生容易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主要是由职业中学的特征决定的,而且信息技术课程可能比语数外等主要文化课程地位低。二是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挑战。在职业中学中,由于学生文化课程压力较小,因此学校一般不限制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从而学生有机会接触互联网,也能了解到较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信息和资讯。这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课程教学形式的挑战。由于在职业中学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主要文化课程,得到的教育资源也较少。因此,大部分教师沿用之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学习兴趣的挑战。由于大部分学生都能接触到互联网,因此,传统上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如何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应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可能对于职业中学来说,这一问题更为凸显。
职业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当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职业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
(一)职业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中学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职业中学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二)职业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心理惧怕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课文是他们共同的表现,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腾云驾雾一般,不知所云。面对单词不知如何读,老师领读时,只是和尚念经一样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自己却迷迷糊糊、不知所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最怕听写单词。不敢问老师任何问题,怕老师问及其他的问题,不懂装懂。
职校政治教学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试就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教攻坚暨教育督导发言
同志们
安排布置全县职教攻坚和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奇葆书记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县委、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职教攻坚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会。刚才,县政府和各乡镇、教育局和各中学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义中同志对职教攻坚和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安排,请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下面,重点就职教攻坚工作讲一些意见。
坚持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县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时努力,县职业教育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还是教育结构、教育质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一是办学规模不时扩大。目前,全县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5所,年招生人数达3000人,终年在校学生达7000多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4%职教师资队伍达200多人,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办学。二是办学效益日益凸显。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切实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出培训,既解决了中职学生就业问题,又解决了适用人才短缺问题;既解决了农业科技含量偏低的问题,又解决了农民务工技能不高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三是办学名气逐步提升。小河职业中学胜利创建为国家重点职业中学,该校“9+3藏区学生“四个融合”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其它中等职业学校实力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党的十七大演讲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四川已被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并与国家教育部签署了共建实验区的部省协议,这为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发明了良好条件。
要将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老区加快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省委奇葆书记视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逐步实现免费职业教育,协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县委、政府大力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近年来。纵深推进“3456工程建设,用于教育灾后重建资金达18亿元,各级各类学校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硬件设施根本性改善、教学条件历史性跨越,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时机已经幼稚。
农村教育公共财政管理简析
摘要:构建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是农村教育的投资主体,在全国确定国务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证,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体制,从而,在农村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把加大对农村高中和农村职业中学的财政投入落到实处。
关键词:公共财政;农村教育;转移支付
一、构建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理论、法律及现实依据
经济学上一般把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所谓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效用上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一般认为从整体上看教育并不是纯粹上的公共产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逐渐减少,私人产品的属性逐渐加强。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在农村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这一思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两个普遍性规律:即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时期。因此,我国建立包括农村教育财政体制在内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已成为我国制度创新的重点。
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建设是我国农村进入“无税时代”后,实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治国方策的必由之路,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确立了国务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修订案还确定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我们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律依据。
深究农村教育公共财政管理
一、构建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理论、法律及现实依据
经济学上一般把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所谓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效用上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一般认为从整体上看教育并不是纯粹上的公共产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逐渐减少,私人产品的属性逐渐加强。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在农村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这一思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两个普遍性规律:即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时期。因此,我国建立包括农村教育财政体制在内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已成为我国制度创新的重点。
我国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建设是我国农村进入“无税时代”后,实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治国方策的必由之路,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确立了国务院领导、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修订案还确定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我们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体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存在的问题
2002年,我国实行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提到了财力较强的县级财政,缓解了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境况。但是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以县为主的体制仍难解决农村教育经费历史欠账和投入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