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测试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8:1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素养测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业素养测试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利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资源库,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课堂。课前以学情分析为核心,课中以师生互动为关键,课后以个性化任务拓展重点。本文主要基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资源库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目标及方案设计,实施互动教学,并对班级进行平行实施效果分析。

关键词:课程资源库;教学设计;实施效果

1引言

随着全国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到教学中,例如教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后资源的拓展。《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资源库包括了计量计价教材、计价规范,清单规范、计量案例、现场施工视频、构件平面立体图详图、计量计价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2教学内容设计

本门课程以工程清单计价为主线,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二级造价师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要求,结合课程教学标准和学生未来岗位需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项目内容及教学课时具体分配如下:通过资源库将课前课中课后贯穿一线,课前学情分析,任务,学生完成并上传讨论,课中小组自学发现问题,教师授课精讲答疑解决重难点,课后学生实践运用贯穿一体的资源库建设研究,以满足中职相关专业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和自学使用。(1)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通过平台对学情分析基础上优化教学重难点,设计修改资源库内容。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如学生预习作业分析、职业性格分析,学生自我项目角色选择等,一定程度上掌握学情基本信息,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预设。资源库的微课视频、学习课件、预习测试题等预习内容也可以推送到平台上,通过后台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和小组分工完成的情况。其次,在了解学生参与度的基础上,观察学生的完成质量,还可以通过平台记录在预习过程中反馈的问题,通过弹幕等基于平台进行相关讨论。再次,教师基于课前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调整教学目标,据此拟制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2)课中阶段———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在课中阶段,关键是基于智慧课堂资源库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包括:①在情景导入上,创设教学情景,可以采取仿真环境创设学习情景、根据学生性格测试进行职业模拟,导入教学课题,布置个角色的特色任务,如通过由学生汇报展示课前预习成果,进而教师提示或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重点听取在预习中的疑惑或掌握薄弱的知识,还可以评选优秀小组,来调动学生积极性。②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导演”,教师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一步一步突破难点,提交成果并展示。③在评价反馈上,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分段评价,关键节点布置随堂测验,学生完成测试练习并及时提交,第一时间进行检验,有的任务也需要学生小组分工完成,大大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并得到教师即时的评价反馈。④在总结拓展上,教师根据课堂探究和随堂测试反馈信息,精讲、辨析难点,补充、巩固弱点,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拓展和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于尚未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就要采用其他方式继续进行突破。(3)课后阶段———拓展提高为重点。在课后阶段,基于信息技术平台重点开展拓展和提高。首先,教师不再是布置理论抄袭的作业,而是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对于课前任务和基础任务没有完成的同学只能回到课前资源库继续重学再次完成,直到合格;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或小组,将接受教师布置的提高拓展任务,学生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才能完成,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别上传,即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又锻炼职业素养。

查看全文

刍议职业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通过教学改革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1.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本质上就是以任务驱动的一个教学项目,可以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技能竞赛具有一定的选拔作用,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要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竞赛的过程中更快成长。要扩大技能竞赛规模,增加技能中学生的参与度,变竞技项目为全民项目。

2.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竞赛有机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是通过校企合作的竞赛途径,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照技能竞赛的构成要素和教学基本建设的构成要素,结合技能竞赛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各种问题,系统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商科的专业提出“学赛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竞赛指导思想。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根据教育部2012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规定“培养具有开拓、责任、合作、敬业、诚信等职业素质,掌握国际贸易、会计、计算机和商务英语等基础知识、具备外贸单证操作、外贸跟单操作和外贸业务操作等技能,能从事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的宗旨是:“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加快培养适应外经贸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题,以外贸技能和商务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为载体,为各院校师生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商务等相关专业学生外贸操作能力和商务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深化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实习实训、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技能竞赛的宗旨非常切合,所以可以将对应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建设进行融合,通过专业建设方案,将竞赛项目纳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2)竞赛项目与专业建设配合。对照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在修订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包括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的时间,课程的内容、使用的教材等。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建设的引导作用。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观。组织教师通过研究、探讨竞赛文件,获得最新的行业信息,最新的工艺方法,同时也避免了因为部分教师缺乏实践业务经验,对学生的培训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和过时的问题。按照技能竞赛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合理设计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很多技能竞赛裁判员来自企业,其评判标准来自实际业务,这样就可以将竞赛的评判标准、考核要点作为教学、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例如外贸技能竞赛中的通过电子商务网上找客户,以及储配方案设计和执行竞赛中的货物ABC分级,叉车和堆高机的使用安全要求等内容都作为课程或者实训项目加入到教学中。通过设计与竞赛接轨、与实际业务切合的综合训练题库,例如:外贸单证训练题库、报关竞赛题库、储配题库等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要组织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新的校本教材,内容应包括最新的操作工艺、安全知识、环保概念、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及企业文化的内容等。

(3)竞赛方法与教学方法对接。职业技能大赛基本上是团队参赛,突出强调合作的理念。技能的复合性要求选手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知识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比赛的过程出现很多与专业知识以外的问题,例如有的选手不认真遵守竞赛规则提交了两遍答案,也有选手提交了空白的文档导致没有成绩;当比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赛的现场出现了突发事件时,部分选手不能快速反应,寻找解决办法,选手之间会相互埋怨,缺乏责任心和负责的意识。学生通过赛前培训和完成比赛的过程,是对其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的过程,同时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敬业精神等也得到加强。通过将竞赛方法引入课程和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引进竞赛使用的软件,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竞赛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技能竞赛的受益面。

查看全文

高职通信专业基地建设探索

【摘要】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校企合作下建设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对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架构设计,并具体分析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

【关键词】校企合作;通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突破口,是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是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专业依托校企合作、结合其专业的固有特点,探索组建综合性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运营、企业监督”的运行机制。本文试以该学院为例,对校企合作下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做一探索。

一、建设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一)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突破口。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体现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需要教学过程高度仿真、模拟生产过程。然而,只有具备了与产业及其生产过程零距离接轨的实训基地才能培养符合产业需求和要求的人才,才能实现教学过程对生产过程的高度仿真、模拟甚至还原。因此,前述两个对接的实现,均离不开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环境的支撑。但是,要建设与产业零距离接轨的实训基地,尤其在通信行业,受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首先,通信行业是一个高新尖行业,通信设备价格高昂,并且更新换代很快,要实时同步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条件其资金需求不是一般职业院校所能承受的。其次,通信行业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其产业中的架构就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综合、且相互关联的通信网络;这映射到人才培养规格中就要求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涵盖通信网络中相互关联的各子系统,映射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则要求搭建完整的通信网络,这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资金投入同样是巨大的挑战。最后,通信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面向的通信运营企业,具体到某个通信子系统中的某台设备,其维护和管理只支持一个人实时在线操作;而实际的教学中通常是批量学生同时进行动手操作和设备维护,这对设备的数量提出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因此,依托校企合作,寻求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成为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突破口。(二)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人”,在形成“职业人”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三大要素中,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核心,职业素养是关键。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技能可以依托实训基地、承载在物化的技能训练项目上、通过长期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和训练获取,而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隐性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仿真的实训室已无能为力;比如通信行业中非常重视的设备安全和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职业意识范畴的内容,课堂上的宣讲只是让学生有大概印象,而真实生产机房中安全生产作业要求展现的严肃性和压迫感是普通实训室所无法仿真和模拟的,只有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实践中和实际工程项目实战中才能体会和领悟。因此,只有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践,才能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三)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目前职业教育虽然已占半壁江山,但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相对缺乏使得生源选择面受限,或者说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非其主观意愿,导致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特别是在专业意识淡薄、职业规划迷茫的低年级阶段,由于不了解专业以及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和工作岗位,对专业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少目标性和动力。而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的同时就接触实际的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实践锻炼,甚至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下提前接触专业工作岗位,将使专业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工作岗位的规范和要求,激发起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通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架构设计

查看全文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路径

摘要:对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根据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提出了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改革路径,即关注企业需求,注重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突出职业特色,提升职业技能;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立足核心职业素养培育,优化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职业素养;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

随着制药行业迅猛发展,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从职业思想、职业能力、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入手[1],制定正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毕业生,满足社会和企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重要药学专业课程,应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2],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产学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医药方面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但从医药制造业人才需求分析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满足医药制造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有一定的欠缺。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为例,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重显性职业素养轻隐性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欠缺;课堂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流于形式,缺乏统筹性[3],没有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生源复杂,给职业素养教育带来较大的困难和阻力;校企合作局限于技术层面,使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有限;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认知模糊,重视程度不够等。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抓住机遇,跟进社会需求,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多方向多维度融入职业素养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形成,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提高高职学生的适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职业素养视角下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路径

查看全文

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一、概述和背景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猛增,软件测试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模式,测试理论和测试实践严重脱节,不能很好的满足软件企业对测试人才的要求。依托广东东软学院的特色教学实践1321教学模式,进行以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贴近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和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软件测试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二、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构建的主要思路

软件综合实践安排在大三课程开始之前的实践学期进行,为期4个星期,每天4学时的实践教学指导,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专业基础课《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过程实践》,专业课《软件测试概论》、《功能测试》,学生初步具备了参与综合实践的专业素质能力。在综合实践开发团队中,将软件开发专业、网站规划与设计专业、数据库管理专业、软件测试专业和网络技术的同学,以3:1:1:1:1这样的比例进行团队建设,从中选出一位同学兼职项目经理,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配备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老师,一位教师负责指导5-7个团队的项目开发,当需要进行专业指导时,临时进行专业化实践指导,全方位分阶段、分岗位进行进行全程交叉技术指导,同时邀请合作单位的软件工程师,同步进行项目过程的跟踪,给予学生岗位最精准的实践指导。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开发真实的软件项目,以软件工程开发过程为导向,制定软件综合实践——软件测试方向的实践方案,分阶段进行实践,选择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项目给学生选题,选题要贴合实际项目,需求相对容易获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求的调研,需求的评审,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记录的跟踪和测试总结报告,对每个测试阶段进行教学设计,不断的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融入到实践中,增强学生职业岗位素养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探索以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三、软件综合实践测试岗位的工作过程与方法

在软件综合开发实践过程中,对软件测试岗位的同学依据软件工程的理论进行指导,结合企业的工作流程,采用分组的教学模式,采用软件测试常用的W模型,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测试岗位的工作主要分成两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需求的调研和评审,测试计划中测试策略的选择、任务的时间安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第二部分主要是测试执行,安装测试工具,部署测试环境,按照测试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进行手动功能测试,尝试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QTP进行自动化测试,运用所学过的黑盒测试方法,进行web测试,兼容性测试等方法的测试工作,将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到测试管理平台(QC)的缺陷缺陷跟踪表中,修复后,进行验证性测试,第三部分就是测试总结报告。

查看全文

高职学生素养教育有效性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本文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重点,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性地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学生常规管理、实践性教学、开放式教育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和评价,探讨教育的有效性,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要求的、内在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职业基本素养有效性

原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2009年7月7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中谈到:“要强调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素养,要二者兼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

一、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是接纳高职学生最多的地方,所以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评判和就业需求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指标。在考察企业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要求方面,本课题将设计的问题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和对口性,是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学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创造并能提供给个人的工作岗位愈来愈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工作空间越来越大,工作的迁移性和工种的可变性要求日益凸显,工作岗位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有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高职学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决定高职学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的内容

查看全文

中职学校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一、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竞争和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高信息技术是主要的特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一体化,中国的许多大公司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而中职学校肩负着人才输出的重任。然而,众所周知,很多中职学生外语基础较差在,各方面素质也较低于同阶段的高中学生。相关调查研究资料进一步显示,普遍自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的显著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何深入研究出更好的中职外语教学策略,帮助中职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建立起自信心,对于其今后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外语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1.关于中职学生外语基础知识比较差的现状。对于这方面,在中等职业学校,很多学生连外语学习中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学生的英文语言水平都普遍的较为偏低。比如,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外语教学中,我们需要掌握我们必须掌握的语音符号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在中等职业学校外语学习中,外语学习水平要求的层次则较高。同时,它还需要基本的外语知识来铺平道路。相关调查研究资料也进一步显示,现阶段中职学生的水平普遍不高,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中职外语教学进展不快的一大主因。笔者在这里还要着重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中职外语教学的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而且从就教学开展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反馈来说,教学效率非常低下,学生学习起来也是十分被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系统性的开展教学是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课题。2.关于中职学生外语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事实上,中职教育的开展主要阵地还处于课堂之上,而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在课堂中大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成了主体地位,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对于这个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在某一特定方面的熟练程度。毕业后,我们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而学生没有正确的理解,他们在学习外语时很被动,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学习外语,在这种情况下外语水平怎么能提高呢。

三、在主框架概念下,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策略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在主体性教育观的制约下,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扬弃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理论框架,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从西方引入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在我国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即主体性教育的概念。它解决了主体性对客体的漠视和“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本身缺陷,采用主体间性教育观,它为中等职业学校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背景和独特的视角。这不仅是理论框架中主体性的必然变化,也是发展阶段瓶颈期的深化。

查看全文

市场营销学生技能抽查标准开发与实践

一、实施背景与目标

职业教育中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可能性,在调研中大多数企业对所招聘的高职毕业生满意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学生实操能力的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教师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教学模式上。长期以来,很多高职院校一直以本科院校的马首是瞻,本科院校的一切都作为高职院校老师模仿的依据,加之高职院校的师资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大部分学院的“双师型”教师认定仅仅停留在通过考试获得某个与专业实践能力无关的证书,比如营销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原人社厅组织的理论笔试获取“营销师”(2015年取消)证书或者在企业获得一张“营销顾问”聘书(实际不顾也不问)来认定“双师型”;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教师从A象牙塔到B象牙塔,对企业实践一无所知,因此教学过程也只能纸上谈兵,从理论臆想实践,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无法就得到保障。(二)高职院校营销技能训练标准缺乏。文科类高职专业在技能鉴定上存在一定模糊性,如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应该是推销、还是策划或服务?更关键的是与其他专业尤其理工科类相比技能点要求很难量化,不像护理专业、机械工程等专业技能点清晰而且容易客观评价。各个院校在如何训练营销技能问题上由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条件不同各有各做法,一般根据自身的条件开设技能训练课程。合格技能培训不仅对学校硬件设施、实训基地有一定要求,而且需要有校企合作企业资源支撑,同时也离不开拥有较强教学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双师型”师资条件支持。部分学校由于自身条件所限,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基本理论”+“案例分析”来解决,技能训练课程缺失或者形同虚设,对技能训练类的课程开设仅达到最低的教学课时要求,并且教学内容滞后,没有根据新形势更新实训课程。校方对技能训练的不重视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主观意识的轻视加之教学条件的限制最终导致学生技能水平不高。(三)教育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技能考核标准。教育部门对各院校的办学水准、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考核依据,各省各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具有可借鉴的专业建设标准与依据,只有大原则大方向把控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性意见,落实到具体的专业该如何建设、如何监督与考核并没有标准可循,导致一批办学质量差、师资条件不达标的专业仍然可以存续,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直到2015年之后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陆续组织高职院校建设一批专业教学标准以及2019年教育部刚启动的“1+X”证书制度也许可以从制度改革上解决高职院校专业的“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问题。主要目标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学生技能培训的统一标准,为教育部门提供学生技能考核的统一标准,以及通过标准来促进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尤其学生技能培养水平。

二、开发过程

(一)组建校企、校校联合开发团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开发团队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开设有营销专业的院校就营销专业职业面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深入调查;通过现场走访、QQ、E-MAIL等方式对平和堂股份有限公司数十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营销部门进行调查,以确定企业对合格营销人员在知识、技能、素养上的界定。(二)对接岗位能力要求,建设专业技能抽查考试题库。1.搜集营销相关职业标准作为开发的重要依据营销专业职业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中,有含金量并不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制定的《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是其中使用范围最广、最权威的标准,因此,在开发中参考了其中的知识点。2.整理分析调研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标准框架在搜集到足够说明问题的资料之后以后召集开发团队老师以及企业专家就项目是否涵盖其他专业、营销专业职业面向、项目框架设计(模块、项目设置)、每个项目技能点考试的方式、题库如何建立、出题量的确定、团队分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讨论对这些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形成标准的基本框架。3.分工合作形成标准初稿并进行内部论证根据第一次会议的分工初步完成了标准的第一稿,对标准第一稿进行了内部论证研讨,对标准中职业素养构成、项目中分值的配比等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并形成了“考生评价包括现场推销、职业素养、作品三个方面”、“推销技能中职业素养占30%,测试笔试60分,面试40分”等统一结论。4.按照论证意见修改标准根据内部论证会议的意见,对项目内容进行了修改与调整,充分吸取了企业人员提出的一些意见如“题库量适量增加,产品类型丰富”“考核中有些模块采取面试形式考核”等,并形成了初稿。5.初稿进行外部论证邀请高职院校、本科院校营销专业以及企业营销经理等外部专家召开了第一次外部专家项目研讨会,与会专家对项目开发工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对后续项目开发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6.在开发院校等进行预测试,验证标准的可行性湖南商务职院、长沙商贸旅游职院等学校的营销专业大三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试,效果应该是比较符合我们的预料,标准是可行的;针对考官培训的意见,进行了一次模拟培训,明确了考官培训的具体事项。7.反复论证修改,终成定稿根据外部专家研讨会以及项目主持人的意见,对项目重新审视,对模块以及项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标准,发给各位老师征求内部意见,然后根据反馈的部分信息修改标准;利用QQ群开网络会议和在职教新干线上开辟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抽查项目空间,继续征求意见,力求完善。初步定稿上交教育厅,根据省厅的修改意见又对标准进行修改,如此反复数次,终于完成定稿。(三)测试抽查题库,出版统一的技能抽查标准。通过对全省38所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院校调研以及专家论证的结论并多次组织学生进行了技能抽查题库试点测试,将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修订和完善试题库;提交专家反复进行论证、修改与完善,最终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抽查内容并出版。

三、实施基本情况

2013年10月,我院承办了全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技能抽查,来自全省34所高职的379名生参加了本次抽查,实际参考学生中,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271人,合格率71.9%。从测试的平均成绩来看,总平均分为63.88,最高平均分为75.96,最低平均分为43.77,相差32.19,各院校间差别不十分明显,其中平均分低于60分的有10所学校,占60-70分的18所,70分以上的6所;从学校合格率来看,平均合格率71.50%,最高合格率100.00%,最低合格率10.00%,全距较大,各院校间差异明显,从其分布来看,合格率低于60%的9所(几乎都来自于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区),合格率达100%的8所,成正态分布,结构合理。针对测试情况以及院校实施的反馈意见,标准设计团队于2016年-2017年对标准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与完善,各院校自从2013年测试之后纷纷将技能抽查标准内容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中。2018年第二次组织测试,29所学校415人参加测试,其中三年制抽考人数为330人,五年制为86人,抽查成绩达到合格标准的411人,成绩达到优秀标准的66人,合格率98.8%,优秀率15.87%。2018年10月底第二次对全省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全面抽检,院校合格率(60%以上的学生合格)为100%。

查看全文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

摘要: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中职校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更是一项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技术和能力。根据中职生的实际状况和当今社会茶文化人才需求,教师通过自我提升寻找适合茶艺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评价方式,使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课程专业技能在校内学习阶段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能。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茶艺课程;学生

茶文化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部分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注重茶文化的影响,新增较多与茶文化相关的项目,为此,旅游行业对于具有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上升,这就需要中职校旅游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掌握茶文化知识的人才。在此状况下,中职校需不断地推进旅游专业茶艺课程的发展,以提高学生茶艺技能以及人文底蕴。

1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

1.1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兴起,我国文化旅游再一次迎来蓬勃发展,使得熟知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间接表现出掌握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未来在就业上的选择明显多于普通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中职校向旅游专业学生展开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学生能够在校内外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科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1]。1.2丰富旅游专业的课程。中职校通过不断地完善校内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内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得到全面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兴起凸显了中职校茶文化知识缺乏的状况,不利于学生在学校全面发展。中职校开展茶艺课程教学不仅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对于中华茶文化的理解力,对于中职校的课程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完善作用,使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更加的完备充足。1.3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家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当中人文底蕴是一大重点,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但是中职校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通过茶艺课程向学生传授中国茶文化知识是中职校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方式[2]。教学环境的改变、新式教学资源的形成、创新的教学形式对于中职校的校园人文氛围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文氛围的形成对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力,二者共同进步。

2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查看全文

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则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高职旅游大类中的酒店管理专业,其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育。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对酒店从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为严格,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制定符合新形势、新特点、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包含个人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行为规范体系、职业心理适应体系和职业发展创新体系。职业素养是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可以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认知作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理解、接受、兴趣与热情。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2)职业行为规范体系职业行为规范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与操作规范。学生职业行为规范体系的塑造需要以职业技能的培育作为根基,以在企业进行学期顶岗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实习实训行为作为培育的主要手段。对学生职业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则需要理念和技术支撑,例如在学生日常学习和实习生活中倡导的“6S”日常行为规范等。(3)职业心理适应体系职业心理适应体系指应对某一职业的高强度、高难度、倦怠感等职业问题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等。(4)职业发展创新体系职业发展创新体系指从事某一职业所获得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二、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面向21世纪酒店服务与管理行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酒店企业中基层服务与管理专业素养与能力的,能从事高端星级酒店、度假村、精品酒店等企业中基层服务和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此目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突出其可持续发展性。对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个方面作出详细具体的说明。例如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育就可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重新确立系统的目标体系。(2)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现有的“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体系设置基础上,需进一步丰富其容量与内涵。例如在公共必修课中强化“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授课环节,专业必修课环节中可增设“企业讲座”等课程。此外可尝试单独创建比赛模块,在比赛模块中设置“专业技能大赛、辩论赛、创新创业大赛、信息化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在比赛模块中可初步尝试“学分置换”等。学校要结合教学需求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特点,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2]。在课程授课环节,教师应树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发校企合作类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基础课,可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深入挖掘知识内涵的能力。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训课,应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强化对学生技能规范性和技能标准性的塑造。这类课程可引入企业人员授课,将技能训练的标准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结合在一起。技能实训课应立足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将传统单一化的技能操作变革为“岗位操练+情景演练”,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化实训教学方式,依托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任务,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实施项目负责人制,教师从原来的授课教师角色变更为项目负责人角色。师生共同探讨项目的制定方法、项目实施的条件、项目实施的途径、项目收益、反馈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而进行工作技能的操练与综合工作情景的适应性训练等。此外,基于技能大赛的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也应纳入授课体系中。近年来教育部主办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主要分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和“西餐宴会服务”两个赛项。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每年考察的内容基本涵盖“接待方案设计”、“中餐宴会摆台”、“席间服务”、“现场互评”、“英语口语”等测试项目。这些测试项目除了测试选手的基本服务与操作技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之外,还更多地涉及到了文案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美学鉴赏能力的考核等,同时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团队参赛项目,因而还考察到了选手的现场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而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审美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全方位综合发展能力,将原有课程体系重技术技能的培养改革为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可进一步发展第二课堂如淑女学院、绅士学院和学生社团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多元化培养模式。(3)专业师资力量的完善基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育的师资体系建设需从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实施。专任教师队伍需要补充企业兼课教师力量,实施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兼课教师需要聘请具有企业多年从业经历和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为学生传授酒店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潮流和管理技巧。在校内专任教师队伍中可培养数名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可培养数名心理辅导教师等。理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优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在任何时候都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后盾[3]。(4)改革校企合作方式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应走向内涵式发展,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落脚点还是需要培养出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单纯局限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人员授课等,学生顶岗实习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也属于客房、餐饮等部门的一线服务工作,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可尝试组建以企业冠名的学徒制订单班,实行“五订”制度即“订标准、订课程、订师资、订实习、订就业”。校企共育共管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起点。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进度、考评方式等,考核可由校企联合实施,采取理论考核、现场操作、实习报告撰写、情景剧编排、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结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