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14:13: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农民培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
摘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在乡村振兴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也应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是相辅相成、双向互促、并行不悖的关系。因此,新时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应该重视农民启蒙,并将其渗透、溶入培育过程始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该坚持“有蒙共启”的原则,努力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代农业、民主政治、乡村文化、生态文明、社会保障等新时代的思想观念传输给农民,从而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的双赢,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主体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启蒙
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为了推动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有力解决,中央开始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问题的提出
继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紧接着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意见》首次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2]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应该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外部力量而言,即各级政府、资本市场与社会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不能主观武断,通过政治运动强制性地为农民设计美好生活,而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以得到农民最大程度的拥护,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才能真正得以落实。第二个维度是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部力量即农民而言,广大农民要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体作用,就必须跳出原来习以惯之的被动、等待、消极的思维窠臼,正确认识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如果说外部推动力量在实践中相对容易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那么,对于农民而言,真正将振兴乡村作为自己的事业投身其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作用则相对而言要困难得多。因为,当前广大农民受到国家、市场、社会、历史以及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其市场主体地位、政治参与意识、价值选择能力、审美境界提升等还比较欠缺,严重制约着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应该积极提升农民主体性,提升他们建设现代农业、参与乡村治理、繁荣农村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发挥其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力量。那么,如何塑造和提升农民的主体性?这一追问则逻辑地指向了农民启蒙。目前学界还鲜有“农民启蒙”这一提法。从中国的启蒙话语而言,农民启蒙当然地落在社会精英、知识精英身上,跟普通大众尤其是农民好像没什么关系。农民常常扮演的是被迫害、被拯救、被号召、被教育、被建设、被代言、被救济的角色,很少有将农民与启蒙相联系,提出“农民启蒙”这一概念。但是,从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如果农民不能摆脱“被”的角色,缺乏独立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则不能发挥其伟大的创造性,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因此,农民启蒙于乡村振兴而言则显得尤为紧迫。什么是“农民启蒙”?所谓农民启蒙,即是指农民不断突破既有“成见”的束缚,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自觉认知自身的存在状态、确认自身的价值认同方式,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对现代化形成正确认识并努力投身其中享受现代化文明成果的过程。[3]农民启蒙不是“启蒙农民”,或者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启蒙农民”,而是农民逐步发现自身、确立主体地位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农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祛魅”过程、从“不自由”走向“自由”的过程。由此可见,农民启蒙的核心内容就是农民主体性问题,提升农民主体性必须取径于农民启蒙之途。只有农民启蒙,才能不断促进农民主体性的确立,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也才能为未来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更多的人力资源。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需要造就、汇聚更多“乡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是培育美丽乡村的现实和未来,是为建设美丽乡村培养、造就更多“乡土人才”的重要途径。《意见》明确提出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造就“乡土人才”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积极破解振兴乡村的人才瓶颈制约。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必然瞄准广大在乡务农农民,通过针对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的教育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通过全力打造“职业农民”这个“新型职业”,使“农民”成为有尊严、有地位、有吸引力的职业。既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农民启蒙的对象相同、内容吻合、目标明确,这就引发出下面的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究竟是什么关系?如何以提升农民主体性为中心,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的关系厘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探讨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分析,综合实际状况探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的战略选择模式,基于社会、经济以及海南省实际状况,探究了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的完善策略与手段。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海南省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就是在特定的政策扶持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其他辅助工具,通过多样化的培育方式提升农民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观念,转变传统的农业方式,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培育出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能力、专业农业生产技能以及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基础。
1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战略模式
1.1强化顶层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要重视政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支持。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分析社会及文化需求、制度等因素,以我国新农村建设为基本导向,培育出具有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其作为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中坚力量,突破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与扶持下,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民群体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氛围,吸引具有专业的知识、科技能力的青年农民[1]。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以及服务。1.2制定完善的培育制度。在政策扶持以及社会的帮助下,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制度激励等方式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的建设。加强政策制度创新与约束力量,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对农业发展产生的约束与影响。要改善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以及发展环境,制定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在金融信贷、保险、财政等领域基于支持,综合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套完善的扶持政策重点,在教育资源的配合之下,构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实现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以及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准入以及退出制度,保障职业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实现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1.3推动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具有一定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的构建基础,对此在实践中要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根本动力。在实践中,要调整发展思路,以人为本,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为契机,实现产业的创新与集成,改革联动模式,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传统生产保障性农业转变为竞争发展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在实践中,要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实现精致化、精准化以及精品化发展,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拓展农业功能与范围,提升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形成具有海南热带特色的高产、高质、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竞争能力[2]。
2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扶持体系的完善策略与手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教育改革分析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都将是空谈。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各地区对其重视的程度较低,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的比例较小,职业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来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做好几个方面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方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实效;政府主导,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转变观念,正确看待职业农民内涵;制定政策,助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城镇化的加快,农村的各类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外流,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农村空心化的情况十分严重,农业生产相对于诸多农村劳动力人口而言,已经成为了副业,农村的耕地种植情况也不理想,撂荒的现象随处可见。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靠农村劳动力,还需要依赖于更多有技术、懂发展的现代职业农民,以适应现代农业越来越细化的要求。要培养职业化农民,需要将农村职业教育放在首要发展的位置,但从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上,各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都不容乐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窘境,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障碍,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助力,成为当前紧迫之需。
一、新型职业农民释义
新型职业农民是能够满足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具备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与市场经营管理才能,并将农业生产作为专门职业的群体。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言,这种职业农民带来的观念转变,能够改变我国数千年来传统农民的符号象征,使得农民能够从一种较为底层的社会组织、生存状态、社会等级、社会身份,平等地蜕变成为一种普通的职业。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效率与成本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就要求农业生产劳动者能够使用更加高效的工具、懂得应用降低成本的技术与方法,这种更高水平的适应未来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民,就被称为“新型职业农民”。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尤其重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返乡农民、农村务工的青年、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这是国家首次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来源作出界定,也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发掘需要从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主力中培养。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专家朱启臻对新型职业农民有如下观点: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需要具备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技能,还需要具备市场的眼光,能够了解和把握市场的动向,对市场动向及政策有一定的敏感度。一些学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对象并非一成不变,它表征的是从当前到未来,农民从农业副业生产到专业生产,从相对低效率、高成本的传统农业作业变革为高效、低成本农业生产,从身份过渡到职业的转变过程,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正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的人群。作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普及需要经历“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最终新型职业农民将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所需的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农业产业市场化经营管理能力,是能够以价值规律为主线,将农业作为自身的职业及主要经济来源的新时代农民群体。由此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是开放的,并不是固守本地的农民以及过去的职业,它还包括城镇居民以及外来的农民。
二、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
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措施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专业生产技能,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经营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2012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相关要求,农业部财政部门启动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各个地区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已经成为当前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主力军。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培育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挑战;培育措施
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关注重视程度的一个重大转变。《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这是国家对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和历史研判,是解决新时期谁来种地、谁来支撑中国农业的问题,更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突出成效。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对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此就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有效筛选,构建完善的培育方案,短时间内提升农民群众的专业技能,更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1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甘肃省白银市的农业生产总值呈现逐渐增大的态势,农民群众的收入连年增高,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的改善。但是农村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结构性不平衡、结构矛盾突出、综合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农民群众增收不平衡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典型代表,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更好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有很大帮助。2019年,甘肃省下达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培训任务2580人。其中生产经营性合作社负责人630人,专技型贫困户650人,专服型村级动物防疫员670人,专技或专服型厅包抓督导队示范培训300人,生产经营性国家分行业示范培训(养殖大户、种植大户)330人,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培训任务。
2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现代农业背景下职业农民培育
【摘要】职业农民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职业农民培训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及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职业农民培训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实际作用,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服务。
【关键词】现代农业;职业;农民;培育
受传统农业生产理念的影响,当前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还一直采用传统形式,整体效率不高。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型职业农业培养的政策之下,加大对于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当前农民培训过程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问题。职业农民培训承担着重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职责,因此,应该不断强化职业农民培训的管理质量,促进培训质量不断提升,更好的为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服务。
1加强职业农民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大了对农业的倾斜力度,农业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得到了彻底的转型和升级,农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当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多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他们已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方式,这些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接受和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下,这些农民显然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农民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有效的培训,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也能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这对于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和《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立足县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重点,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育任务
2020年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260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培育对象。组织参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经营管理培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生产技能培训。按照“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产业培育、突出培育重点”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县实际,确定以蔬菜为主导产业。
三、实施内容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查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我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3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
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做好2019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总结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强化人才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实际,2019年设置畜禽养殖、高山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济作物四个专业进行培训,我区已全面完成138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35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
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农业局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市农业局科教科的工作部署,会议上就2019年实施的专业、明确现代青年农场主1人及农业职业经理人2人进行讨论,确定分成畜禽养殖专业、高山蔬菜专业、中药材专业、特色经济作物四个班进行培训。为全面完成我区2019年培训工作,确保138人的培训任务顺利实施,成立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强化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完善运行机制,确保任务落实。于2019年9月份农业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区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并请示区政府分管领导批复后上报。
二、选定培训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项目要求,委托盛大招标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共有三家培训机构报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确定市市中区电子商务学校为区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项目培训机构,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最后签定协议。
三、工作开展情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现状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改变的战略选择,是事关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选择。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梳理出了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培育新阶段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改变的战略选择,是关系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选择[1-4]。国家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求完善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培养一批既能深耕细作的行家里手,又兼容并蓄的复合型职业农民。2021年初,中央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新颖课题,为构建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山东是我国重要种养大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常年位居全国第1位,农业农村人才资源丰富。自“十二五”以来,山东通过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全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支撑,逐步解决了未来“如何种地、谁来种地”,推动了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省份(2020年10190.6亿元)。我们以山东省为例,调查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现状,剖析了新时期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山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显性特征
(一)教育培训体系日益健全,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重点提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之后,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以提高基层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创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由此,新时代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先后建设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47个县次,有48个县次被遴选为省级示范县,覆盖全省农业大县比例近80%。在开展试点的过程中,山东农业系统以项目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推动、示范带动、督导促动,逐步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育规范。2016年,山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2016-2020)》,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公益性机构为主体,各级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等广泛参与,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农业园区等协作发展的新格局,构建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保障有力的“一主多元”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农广校+乡镇教学班+村级农民田间学校”五级联动抓农民培训的生动局面,真正做到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在农村、办进农业产业、办入田间地头,基本实现了“产教融合、资源整合、相互链接、优势互补”。
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以主产业为依托,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配合国家和省农业厅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及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需求,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政策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生产经营型创业培训,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
二、培训目标任务
今年培训任务是200人。培训对象,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至55周岁,且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或普通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回乡青年。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决定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农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扶贫办、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渔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人员由县农业局同志担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职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