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审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3:10: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知识审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知识审计

审计领导知识培训班体会

10月至12月,我有幸前往南京参加了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审计知识结构调整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基础会计》、《审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等四门审计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让我这个对审计“隔行如隔山”之人觉得受益良多。以下即是我在受到的众多教益中感受尤为深刻的几个地方,特在此进行回顾和梳理。

一是基础要深厚。进入特派办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所以,一直很希望能有机会进行充电,以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此次结构调整班即为面向不具备审计会计专业背景的人员开设,主要是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为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从账户科目名称开始学起,直至对经济业务繁多的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在一点一滴中不断实现着基础知识的积累。会计知识面广量多,从分录到报表可谓系统连贯,如果基本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导致最后报表结果的失真。也只有将根基筑牢,才能在今后从事审计时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往来关系和大量的财会资料中迅速找到突破口,这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审计入门的通道,但真正要做到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夯实基础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须终生不辍为之。

二是视野要开阔。此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审计法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题知识讲座,由工作经验丰富的署业务司领导担任主讲,让我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在培训班的专题讲座课上,通过授课领导的讲授和分析,我清楚地感受到视野开阔的重要性。审计与会计关系密切,但要做好审计工作,仅有财会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相应审计领域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发展方向、难点热点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面对审计项目时从容应对,才能保证在审计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方法多样,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将项目做精做深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运用要灵活。在学习审计学原理时,我充分体验了学以致用的必要性。课堂上,老师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审计基本知识,把一个个孤立的财会知识点与审计业务相联系,让我感受到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意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并紧密联系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分析,将微观、零碎的知识点用系统的方法加以构建整合,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的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性强,内容复杂,业务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日益精进。

两个月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它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让我更加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不辍前行、勇于进取之人,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体悟此次培训班给予我的各种教益,深入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用心、更扎实、更高效地将工作做好,力争成为一名不辱使命的审计人。

查看全文

企业知识产权审计风险论文

一、知识产权特征及审计风险

(一)客体的无形性及审计风险

一般认为,无形资产按其内容可以划分为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权利类无形资产、关系类无形资产以及特殊类无形资产四种。其中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就是本文所述的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分为著作权(版权,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等)和工业产权(产业产权,主要包含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是智力活动创造的无形的成果,能够无形地增加企业竞争力。例如,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企业凭借商标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消费者通过商标来识别厂商及产品质量。根据无形资产的定义,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我们可知,无形性是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一方面造成了其确认的困难,另一方面造成了其初始成本计量的困难。关于知识产权的确认,一方面,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无法进行实物盘点,因而其存在与否成为审计师的风险关注点;另一方面,作为一类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确认的前提条件是可辨认性,即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等。通常管理层对知识产权是否具有可辨认性的判断较模糊,因而容易导致知识产权的不恰当确认。关于知识产权的计量,自创知识产权在创造的过程中难以找到承担对象,或者其成本归集十分复杂。如果按历史成本对知识产权进行初始计量,成本的归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一次知识产权创造的成功肯定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而这些失败的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研发支出的规定将被费用化,最后资本化的支出依赖专业判断能力。

(二)法律效力的时间有限性及审计风险

和企业的其他有形资产不同,知识产权并不是随着其客观载体的灭失而消亡,它具有非损耗性的特征。但这并不表示知识产权是永续存在的,法律为知识产权的效力规定了硬性的法定寿命。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间内受法律保护,法定期间届满后,知识产权则失去法律效力。以专利权为例,从申请日开始,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专利权期限届满后,专利权失去法律效力。为知识产权规定法定寿命主要是为了促进知识产品的创造和更新,为知识经济注入新活力。知识产权的年限问题直接影响了知识产权的摊销,2006年新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划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不能确定的两个类别。知识产权适用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知识产权,要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知识产权进行摊销;而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知识产权,虽然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按照准则,知识产权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力期限,如果知识产权等到期续约,若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也应计入使用寿命。以商标权为例,根据《商标法》规定,从核准注册日开始,商标权有效期为10年,期满之后可以申请续展,并且续展期要计入商标权的使用寿命。因此,对知识产权法定寿命的判断和辨别,以及后续知识产权摊销方法的选择为管理层操纵盈余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三)价值易变性及审计风险

查看全文

知识经济财务审计论述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点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21世纪是“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资产投入知识化。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智力、信息,创新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高科技来说,甚至是具有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的风险资金投入。例如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

(二)经济决策智能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智能化。科学决策在国民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如美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提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科技经济导向政策,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三)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新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来代替稀缺的自然资源。

(四)经济往来国际化。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大量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任何国家不可能在计算机及微、光电子技术、网络和软件技术等层出不尽的高新技术等方面全面领先。但任何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审计的影响

查看全文

信息系统审计知识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主要研究了信息系统审计的作用,并通过引入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总结个人知识管理在信息系统审计中的意义。自行设计的审计知识管理系统,通过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并初步完成了系统的软件实现,为信息系统审计提供了高效且相对自动化的审计系统及知识管理工具。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设计

1概述

在信息系统审计中,运维人员通过日志的收集、查找、分析获得有效的信息可以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整理和运用,运维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有用的信息及其联系进行归纳,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事件或风险进行归类,这些信息就可以提取到有用的知识,是一种知识的体现和运用,比如通过事件产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原因、经过、结果归纳出该事件是否违规、造成的影响、处理的办法,这些就是运维人员形成的审计知识。如果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再通过建立知识库将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存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事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知识库或知识管理软件进行高效自动的查找,指导运维人员快速分析事件,提升审计的效率。

2系统审计

2.1个人知识管理

查看全文

知识经济影响审计论文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人类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有了超常的进步,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圳的影响,也带来了审计环境的重大变革,使会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审计理论的冲击

1、对审计目标的冲击。当前较为公认的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审计的目标不仅要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要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审计的目标将不再局限于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而应定位于整个社会。例如对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状况、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等发表审计意见,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审计意见。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的可共享性和可转移性,使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理所当然的,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审计也必将成为审计的目标之一。

2、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通常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审计在建立无反证判定假设时,须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审计在建立会计资料判定假设时,应以会计期间假设为依据;审计在建立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四大假设都受到了冲击。

(1)会计主体假设。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革命,不仅突破了城域空间对经济交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导致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以网络为依托兴起的虚拟公司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它最重要的资产只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虚拟公司外延界定的困难,导致会计主体假定的模糊。

查看全文

审计局计算机知识培训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安排;考核办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事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审计干部计算机审计的应用知识水平,提高审计干部在信息化时代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培训目标,各区县审计局审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审计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审计业务人员能搭建局域网用于信息共享及数据传输、交换;能熟练应用ACCESS、SQLSERVER数据库,并运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分析;培训内容,对区县局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管理系统“1拖N”的培训,对全市审计骨干进行计算机中级培训;为使培训收到应有的效果,培训人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计算机辅助审计经验的审计业务骨干中择优挑选,本人要有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事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审计干部计算机审计的应用知识水平,提高审计干部在信息化时代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按照《*市审计局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市审计局20*年计算机知识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各区县审计局审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审计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并掌握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的交互使用及管理,提高我市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审计业务人员能搭建局域网用于信息共享及数据传输、交换;能熟练应用ACCESS、SQLSERVER数据库,并运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库软件的数据采集方法;掌握审计软件在审计项目中的应用管理及其他常用功能。

查看全文

知识经济对审计挑战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带来的挑战。本文就我国审计面临的挑战作以下探讨。

一、我国审计面临的挑战

我国企业目前尚未完全普及会计电算化,但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组织机构将会采取电算化系统,部分或完全取代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行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对传统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向审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对传统的审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审计线索。电算化信息系统通过改变巧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如数据存储介质、存取方式、处理程序等),对审计线索会产生以下影响:①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②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的设备而不复存在,如在联机实时系统中;③系统不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④保存在磁性

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⑤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这些影响的结果是,审计人员难以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由以前单一的肉眼可见的证、账、表等,变成了证、账、表与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肉眼不可见的审计线索相结合,这两种审计线索相互交叉,又相互补充。

2.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审计人员除了对原有的审计范围和内容进行审计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①审查和检测系统程序;②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③对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④审查是否建立健全了机房管理制度。

查看全文

提高审计知识确定工程造价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确定电力工程审计重点保证审计质量;对费用的审核;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全团队成员都参加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项目全团队采用合作伙伴式的管理模式、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做项目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造价工程师需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认真审查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公正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电力工程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审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工程项目立项后,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设计方案、取费费率应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文件及规定、材料价差调整是否符文件规定,其取费是否符合要求、审核工程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等,具体请详见。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全团队成员都参加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是某个项目相关利益主体(业主或承包商)单独参加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

(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项目全团队采用合作伙伴式的管理模式,强调沟通、信任、相互合作及共担风险以获得双赢或多赢;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是单纯的合同契约式管理,易引发互不信任和利益的对立关系。

(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从项目全要素管理的角度出发去管理项目的造价;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考虑狭义的节约造价而不顾项目工期、质量等其他要素项目对造价变化的影响。

(四)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要做项目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传统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只做项目实施周期的造价管理。

查看全文

试析审计人员的知识方略和价值理念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实现审计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具体承担者。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审计工作发展进程的快慢、质量的好坏、风险的大小、部门形象的评价。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在抓好审计业务的同时,都在下大力气抓审计队伍建设,关键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促进审计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各界关注的需要。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指知识与技能、规程与方法、工作态度与理想信念,是审计人员的知识、方略和价值理念的有机统一。审计人员的知识与能力主要是指对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方针政策熟悉程度,被审计单位的职能职责知晓情况,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等。审计人员的工作规程与方法主要是指对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审计监督条例等依据程度,审计工作环境体验适应能力;质量控制方法等约束因素效应大小,审计工作模式等。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理想信念主要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向上的追求目标,宽容的人生态度,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知程度等。

审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审计过程是一个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升精气神的过程。唐初名相魏征说过“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形势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审计工作新的奋斗目标,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方略和价值理念提出了全新的审视。审计人员要找准审计工作的风险来自何处?挑战来自何方?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切实把各项措施跟上去。

倡导学习调研之风。知识来自于孜孜不倦地学习,来自于持之以恒地学习。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都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审计法律法规学习,坚持用最新的审计理论知识武装大脑,切实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加强现代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规避审计风险、赢得社会声誉。要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实施的现场、深入人民群众,调查研究,体现真实,反映民声,使审计报告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的起历史的检验。

倡导真抓实干的作风。方略来自对规程与方法的提炼和升华,来自对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淮南子》里有一句话:“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百姓附”,意在坚持方略,任人唯贤。在项目审计的过程中,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除了有完备的知识外,还应当有项目审计所需要的规程和方法,简单说就是审计工作的方略。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程,求真务实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真抓实干是方略的根本要求。为此,各级审计机关要给想干事的人以干事的机会,对于境界高远、事业心强,总是想着干事,千方百计把事情做成、做好的审计人员,要最大限度地为其创造条件,让其在干事的过程中展示才华,增长才干,使其成为广大审计人员的学习榜样,在审计队伍中形成谋实事、多干事、能干事、有为有位的风气和导向。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审计人员的态度决定审计工作开展的程度,审计人员的价值理念影响着审计部门的形象。实现转型期审计工作的新跨越,必须针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理念,创新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构建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用机制来提升效能、提升质量、引领发展。审计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触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监督服务作用越来越重要。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加快制定较为完备、切合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准确反映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考核评价相结合,提高体系的执行力,进一步优化审计环境,促进各项审计工作的圆满完成。

查看全文

知识经济下企业内部审计研究论文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与此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审计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重点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内部审计;应对措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调整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许多企业纷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人员,推动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我国,开展内部审计,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其目的在于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企业角度看,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服务的,因而也是企业监督评价机制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形成将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的巨大飞跃,这种飞跃体现着进步,而这种进步必然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变革,以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目标的内部审计将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一、知识经济下的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区别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谓的知识,包括人类文明和发现的所有知识——科学技术、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密切,从知识到技术再到经济的作用过程大大缩短,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与此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内部审计的内容不同。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其审计的重点是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审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一定时期内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真实、合法性;企业占有的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从财务效益审计扩展到人力资源审计、无形资产审计、科技或新产品开发审计、金融工具审计、明细信息审计以及社会责任审计等方面,并将增加金融工具及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重要项目的报表审计和对报表披露的非财务信息审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