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工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9:31: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智能与工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人工智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摘要:人工智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生态变革,基于教育“适应论”视角,技术变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动态发展过程。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样态是智慧高职。要基于智慧教育理念,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的人才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职业教育;被动适应;主动适应;智慧高职
事物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都有历史性与社会性,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联形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基础与源泉,[1]使得每当技术变革时,高等职业教育最先做出回应。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样态是在适应传统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人为设计形成的,与生俱来存在适应性问题,加之,工业革命经历了早期18世纪的工业1.0制造工厂时代、20世纪的工业2.0大量生产时代,21世纪初的工业3.0数字及网络时代,来到工业4.0的虚拟融合系统的时代,[2]也就是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极大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社会各领域融合,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也在发生巨变。但是,不可否认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从未改变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但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在智能时代,基于对教育“适应论”的探讨,构建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进一步梳理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探究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意义重大。
一、基于教育“适应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
现阶段,进入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智能时代,探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探讨,必然会涉及一个概念:适应,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需要在明确教育“适应论”内涵的基础之上。(一)教育“适应论”。最早提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相关论述是潘懋元教授。1980年,潘懋元教授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并将教育外部规律简述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将“适应”解释为“制约”和“服务”。[3]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这种表述被广泛接受,教育属于人类社会活动,受人的一般倾向性及活动对象特征的影响,人的一般倾向性和活动对象特征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是社会规律的基础。因此,教育作为社会活动,受物质条件和人的一般倾向性制约,教育实践必须适应社会发展。[4]也即,教育发展以“被动适应论”为主导,即高等职业教育被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呈现出极大的滞后性,可见,仅以“被动适应论”为导向培养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之,随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深入,只谈教育“被动适应论”也开始失去其理论上的立足点,教育“主动适应论”诞生。鲁洁教授提出“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5]因此,这一时期“适应论”有了新的内涵,教育适应观从“被动适应论”转变为“主动适应论”。基于此,从生态学的完整意义上来分析,“适应论”包含三种时态。一是对过去时态的适应,是对过去存在的一种复制,是一种维持性适应。二是对现在时态的适应,是针对目前环境对自身的一种调整和修正,是一种动态性适应,这种调整和修正是局部的,不涉及结构性变革,这两种适应都是被动性适应。三是对将来时态的适应,是通过自身结构性变革,通过创新、改造对未来变迁的一种准备和应对,是一种前瞻性适应,[6]是主动性适应。这三种适应主动形成一体,共同构成教育“适应论。一方面,教育适应论强调适应性,教育发展是以已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和前提的适应,也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教育适应论强调教育进行改变、创造。人的能动性、实践性,加之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程度加深,推动教育结构性变革,适应表现为教育革新和创造。其中,革新是指不断地更新与调适;创造是指主动地去适应。因此,当代教育的“适应理论”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适应,另一种是主动的适应。(二)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框架。基于生态学观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不断融合互动,共同发展。因此,教育的被动适应与主动适应都是不可拆分的动态连续体,这是理解教育之“适应论”的理论基点。[7]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有教育性和职业性。一方面,生态学强调整体性,也就是生物和环境的整体关联和协同进化,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8]教育的“被动适应性”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初始理由,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环境才能存在,“适应”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它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使命,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实然状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现实技术发展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生态协同观决定了当社会变革时,教育也需要革新。教育的“主动适应性”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存在基础上的未来通途和方向,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预示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揭示着高等职业教育潜在的可能。同时,当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总之,生态学视角下的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是一种被动适应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生存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要以适应现阶段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技术又是一种改造和创新的关系,也就是主动适应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其主体是人,具有历史性、实践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通过预测未来技术发展,培养人才,从而促进技术升级转型。同时,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与技术的融合,超越技术的限制,实现自身的转型,最终落脚到人才培养上,促进个体发展。因此,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技术变迁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梳理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提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建议,从而更好地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一、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是由计算机完成前期人工要完成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其可以成为与人类行为进行互补的劳动力,其可以赋予机器学习决策的基本能力。在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视角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国内外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行业转型方面:张志楠(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技术产业、应用产业等全产业链布局,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关于新商业模式产生:朱晴艳、田启波(2020)提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革更多取决于资源能否有效整合,能否利用新技术开展工程的研发、生产供应及服务;汪志晓(2019)研究提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会出现更多的新产业、新服务和新业态,有利于创造协同创新的共生环境。三是关于技术变革方面:刘刚、王涛(2020)研究提出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到了感知阶段,制造业、金融业、医疗行业等智能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应做到技术与特定产业场景相融合,从而推出人工智能可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国家经济的增长率。薛嘉敏、袁新宇(2021)研究提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工智技术的支持,二者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要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从上述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两者如何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并不多。
二、陕西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因陕西省高校众多,有31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故部分大型企业将眼光放在了陕西省的科教文化方面,校企共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陕西省科技厅的指导下,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联合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机器人方面,陕西省拥有超过60多家关联企业对此进行研发,产业规模超过了10多亿元;在无人机方面,爱生科技、亿航智能等无人机头部企业落地陕西并形成了西咸新区、高新区、航空基地和航天基地四大开发基地;在物流方面,京东等大型物流企业均已落地西安,为陕西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提供做出了相应贡献;在互联网方面,百度、阿里、腾讯等也相继落户西安,为陕西省产业升级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总的来说,陕西省正在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孵化体系,搭建人工智能生态环境,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关系分析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科技的关注度日益增高,这意味着在相关领域的经济投入和研究力度也越来越大。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都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两者的融合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向好发展,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关系
社会生产力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强化技术应用,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便是机械电子工程。具体来讲,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技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电子技术的应用效果,而且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机械工程理念及模式的更新升级。总之,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工程的融合是未来机械电子工程的必然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概述
1.1人工智能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与其他工程和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融合了多个学科的核心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学、网络工程等,在未来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新时代下,人工智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能惠及社会大众。1.2人工智能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算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提出的时间非常早,而且很多行业内的科学家都针对这一名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具体内容来看,人工智能的研究目的是提高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效果。国外著名科学家曾对人工智能的意义做重要阐述,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关键在于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对于解放劳动力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言,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人工智能所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较广,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智能开展各项工程作业,如代替人们去完成部分高难度、高挑战、高风险的工作[2]。
2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运行机制
摘要:人工智能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带动等方面有重要促进作用,从而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体经济;产业结构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2019年3月19日,《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性,给出了两者融合的思路和意见。近年来,国内、国外以人工智能为契机,深入推动产业变革升级。在国际上,21个国家先后根据各国的资源现状、区域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不同侧重点,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国内,多省市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其中,北京利用互联网生态优势,以商汤科技、百度等一批高精尖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生活服务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向标,其人工智能涉及的核心产业以绝对优势领先,约占全国总数的1/3,致力于智能硬件与多产业结合,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2020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指出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未来产业发展赋能。目前,人工智能发挥“头雁”作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而在提升市场规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刺激消费等层面,依然有巨大潜力。在2017年普华永道的《全球AI报告:探索人工智能革命》中,其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将撬动约15.7万亿美元,甚至高于中、印两国经济产值总和,而中国和北美将是人工智能革命下最大受益国,收益将会约占世界经济的70%。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以到,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规模位于世界前列,同时处于加速增长阶段。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2019年的市场规模高达490.5亿元,经专家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所占规模会以30%的速度稳定增长,预计到2021年将高达818.7亿元。众所周知,自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步入新常态,其间的GDP年增长率约为6%左右,数据显示,此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同期的GDP。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位于世界前列,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随之兴起的智能企业的产品远销国外,且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较大比重。第二,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容小觑,同样位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机器人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人使用的数量以绝对优势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经中国电子学会调查研究发现,“201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3%。中国市场规模为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9%”。机器人产业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将机器人落地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以机器人产业的强大带动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建了雄厚技术和物质的前提条件。第三,我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专利数年增长率的增幅稳定,且位于世界前列。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科研报告和申请专利的数量在世界上位于前列。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数量占全球总数量的85%,且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向中国实力不可小觑。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成果位于世界前列,也反映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潜力,更反映出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赋能的技术实力。第四,在中国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及应用落地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局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人工智能技术在落地应用的广度上受限;第二,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上,中国传统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在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上尤为显著,导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深度受限。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国际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传统实体经济,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催生经济增长点。综合以上几点,无论是中国行业产业现状的客观条件,还是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观需求,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运行机制
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关系演变的内在机制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关系的观点,将人工智能视作一种技术进步,探讨了人工智能推动劳动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最终得出,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演变的影响机制主要有:第一,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进步,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并未超越马克思有关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与劳资关系演化的基本逻辑;第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兴劳动形式缺乏劳工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博弈可能出现资本主导的单边演变趋势;第三,国际资本流动机制引起的劳动关系演变更为复杂;第四,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到成熟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预期超额利润经历了从实现到消失,期间也会引起劳资双方的关系变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工智能;劳动关系;技术进步;技术溢出
1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资本提供生产资料、劳方提供劳动力使用权的传统二元格局被打破,劳动者对企业的从属程度不断降低,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以线上智能化就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就业方式”,如零工劳动、远程劳动、共享劳动和委托劳动等新型的劳动组织形式,超越了当前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规制范畴。由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所凸显的一些劳动关系纠纷现象与劳资争议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建设的关注,可见在人工智能不断深化普及的背景下,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新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的稳健发展与合理应用,而且对于构建新时期高质量的和谐劳动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从学术界当前研究来看,有关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影响的文献主要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进步对劳动替代角度展开,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各方面内容的影响。首先是人工智能与劳动组织方式的研究:田思路、刘兆光(2019)指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形态呈多元化的演化趋势,并可能出现出全面非典型化的特征[1];刘大卫(2020)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会对传统稳定的劳动关系形成侵蚀[2]。其次是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分配的研究:AcemogluRestrepo(2017)研究显示,人工智能及生产自动化加剧了工资的不平等,但对工资的总效应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不确定[3];蔡跃洲、陈楠(2019)的研究显示,在人工智能推进中,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在所占份额将发生降低[4]。再次是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的研究:Katz&Margo(2014)基于美国的研究显示,使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岗位产生的挤出效应会引起劳动力相对剩余[5];朱巧玲、李敏(2018)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智力劳动均存在替代效应,其中体力劳动的替代效应最大。最后,是人工智能与劳动法律法规的研究[6]:王从烈(2018)指出,人工智能将对现有劳动保护法的构成要素带来挑战[7];田野(2018)重点强调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现行劳动法应进行系统化的因应性调整,尤其是完善失业救济和社会保障法制[8]。综上可知,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缺乏对影响机制的深入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关系内在逻辑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关系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来实现。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关系演变的经典论述展开,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思想进路和趋势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生产性应用不断加强,其对我国就业的替代效应初显。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学界关于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影响的过往思想变化及论争,得出结论:人工智能将导致就业总量减少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终将促进人的主体性地位,伴随着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替代,并最终进化为共产主义;对于我国来说,人工智能将导致就业总量减少的趋势目前将从劳动者就业、劳动者收入分配两方面缩减我国广大劳动者收入。基于上述结论,展望了人工智能与就业的未来三个研究方向,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就业;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顶尖前沿生产技术之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与此同时亦对劳动者就业带来强大的伴生冲击。区别于大数据等一般高新技术,人工智能以独有的自演化性进一步模糊了生产过程中机器与人的角色,对我国劳动者就业提出了更大挑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到2055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中国和印度受影响最大。《“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指出:“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加速应用,对就业替代显应持续显现”;“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主要矛盾。”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应用,对于挤出我国劳动者就业风险,乃至激化就业矛盾的风险不容忽视。当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国就业形势仍较严峻。“必须深刻认识就业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厘清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对我国劳动者就业影响的思想变化,明确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问题的实质以及作用机理,对于认清当前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冲击现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防范化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风险、缓和就业领域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二、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过往研究历程
人工智能概念较为崭新。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发展元年,而国内明确将人工智能与就业关联的研究最早见于2017年。彼时学界普遍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不做具体区分,将人工智能看待为一种高新生产技术来研究其对就业总量影响,研究角度包括效应机制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等,与目前最新研究没有本质差别。(王君与杨威,2017)基于将人工智能划分为高新生产技术的界定,梳理了近现代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百年论争”及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的演变,得出结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在短期内会带来就业的波动,尤其是低技术水平的劳动就业的降低;技术进步在长期内会产生偏向性劳动就业,即会增加技术劳动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的需求;技术进步对于就业总的影响不确定,现有研究无法明确回答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总效应;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实现依赖于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赵磊与赵晓磊,2017)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及生产力与就业的变革历史视角,通过论证历史中就业与贫穷各自演变规律以及关联程度,得出结论:“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困惑”。在分析人工智能将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的同时,此时已有部分学者表达了由此将衍生的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的担忧:“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技术进步下的职业极化压缩了中等收入阶层,拉大了高收入群体与低收人群体的差距,扩大了全社会的贫富差距。研究中发现这种两极分化在“机器换人”浪潮中已初见端倪。例如在东莞市,机器人制造业相关人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月薪普遍过万元;而被机器人替代下来的工人,即使再培训转岗薪水也要降低近1/3,也有部分工人转到其他地区从事原来工种,不但薪水有所下降,将来还面临失业风险。如果未来几年“机器换人”大规模推进,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可能会带来影响社会稳定等衍生问题。”(王君与张于喆等,2017)随着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在生产领域应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作为生产手段的相互异质性逐渐受到关注。如果说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技术仅因作为更加高效率的劳动工具从而与过往生产技术产生划分,那么人工智能则因具有创造性与自演化性,模糊了劳动工具与劳动主体的界限,更加具有“人”的属性,从而与过往生产技术乃至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划清了根本界限。这种创造性属性将会进一步加剧技术替代人类生产的趋势,从就业结构、就业总量上全面替代我国劳动者就业。涂良川(2022)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不仅具备了代替“蓝领工人”的可能,而且还具备“创造”至少是发现知识的可能,使其在形式上具备生产主体的基本规定性,既产生优于人类劳动主体的“劳动模范”,又具备超越人类劳动主体的“劳动优势”,表达人工智能在生产中以生产效能的方式通过了“图灵测试”,成为生产主体”。然而,“人工智能在现实中却是因为其功能的类人性而被人们认可为具有生产能力的‘主体’”,只具有替代劳动者生产功能的可能性,不具有进化为意识体从而直接替代劳动者的可能。上述过往研究历程显示了学界对于人工智能认识从一般性技术到特异性技术的深化。然而无论是将人工智能归类为一般性高新技术,还是强调其创造性加以单独考察,现实情况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导入期,距离最终产业化和全面性应用拓展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就业的冲击还是局部现象而且相当有限”(王君与张于喆等,2017)。因此,将人工智能暂时保守地看待为一般性高新技术,以此来探讨其应用对我国劳动者就业影响,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人工智能在机械自动化过程的应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在各行业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极大地解放了人工劳动力,加速了产品制造的进程。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过程中的应用,最后对人工智能助力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进程的基本支撑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支撑技术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物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逐渐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机械制造和自动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基本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通过赋予机器设备以人的思维和思考方式,使设备能按照人的基本思路和想法去完成工作任务。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不断实现,人工智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机械加工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加工融合发展,是现代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
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述
1.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技术[1],人类通过对产品设计、开发、训练,使得产品能模仿人类的基本思考和决策能力,并将机械、电气和控制等学科领域进行融合,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代替人类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高强度、高难度、高精度的复杂作业。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准确把握“智造”时代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特点,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建校企协同共育模式,为“智造”时代源源不断地输送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智能制造”的转型改造与升级。所谓“智能制造”(以下简称“智造”)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1]。“智造”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改造、生产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步伐,传统企业生产活动正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变,需要有大批同时具备并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与现代自动化、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如何应对“智造”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智造”需求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智力(能)技能训练的缺位以及职业综合能力普遍较低等问题,根据“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积极探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智造”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的生产活动是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合作共事,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者指出,“智造”时代的工业生产形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以生产要素高度灵活配置为基础的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既能满足个性化定制需要,又能保证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二是客户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广泛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与价值创造过程;三是智能生产与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集成,让整个价值链融为一体[2]。新的生产形式与要求,使对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知识方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
某区新基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基建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市的相关工作安排,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政字[202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5G商用。优化5G基站布局,推进通信设施及挂高资源共建共享,逐步提升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规模,到2023年建成5G基站1600个,实现全区5G网络连续覆盖,并向乡镇、农村延伸覆盖。搭建5G示范网络,5G高清/超高清广播覆盖网、有线无线融合高清/超高清传输网、基于700M的5G物联网等精品网络,实现重点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行业应用密集地区连续覆盖。搭建5G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测试认证实验室,开展产品认证、应用测试、试验外场、网络性能监测、产业监测分析等。搭建5G创新应用平台,推动5G产业与垂直行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批5G+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智能化提升解决方案。加快培育产业聚集度高、智能化水平高的智慧产业集群,到2023年,形成2个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场景应用等方面具有5G深度应用的5G+产业园。〔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局、中国电信区分公司、中国移动区分公司、中国联通区分公司、中国广电网络区分公司、中国铁塔市分公司办事处、各镇街园区〕
2.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新建数据中心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维,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升新建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水平。优化存量数据中心,重点针对老旧数据中心开展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工程,加快数据中心节能技改和用能结构调整。支持PUE值低于1.3、上架率高于65%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上架率达到60%以上的可申请扩建。优化提升市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加快推动数据湖数据中心规划建设,到2023年打造300PB存储计算中心。〔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电信区分公司、中国移动区分公司、中国联通区分公司、中国广电网络区分公司、中国铁塔市分公司办事处、各镇街园区〕
3.加快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动,面向轴承及保持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钢管四大产业,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到2023年,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深化两化融合、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到2023年,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到6家左右,全区上云企业达到3000家左右。积极推广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数字+制造新模式,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项目。〔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街园区〕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简析
摘要: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与支持下,我国的智能建筑得到极大的发展。智能建筑所有的功能都需要电气工程的支持,人们对电气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分析其价值与地位,以推动智能建筑发展。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电气技术
1电气工程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了解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的区别或是关系。以字面意思理解,二者的概念实际上是独立的。建筑领域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有着直接关联[1]。简要来说,要想最大化发挥智能建筑作用,就需要依靠电气技术。当然要想进一步发展电气技术,则需要智能系统的维护与支撑。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作用,缺一不可。传统意义上电气技术为建筑提供着闭路电视、光电照明以及电力供应。现代背景下的智能建筑则能够利用网络通信、电气控制、计算机技术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作用
在计算机技术越发完善与普及的今天,智能建筑的作用越发突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智能建筑就需要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正常使用。在体现智能化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许多的弱电设施、弱点设备。这些设施全部需要依靠电气技术、带智能系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