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01:23: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制冷技术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制冷空调技术研究论文
1制冷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1.1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应用
发展冰蓄冷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调用电量已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60%—70%。当前由于能源紧缺,电力紧张,空调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冰蓄冷空调就利用非峰值电能,使制冷机在最佳节能状态下运行,将空调系统所需要的显热与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时,即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需要,用来储存冰的容器成为蓄冷设备,冰蓄冷空调技术可以对用电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1.2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城市供热和制冷上的应用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若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系统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取(供)暖或供应热水,整个系统集热效率甚高。空气源热泵使用范围广,产品适用温度范围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都可以正常使用;热效率高:产品热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热泵产品无任何燃烧排放物,制冷剂选用了环保制冷剂R417A,对臭氧层零污染,是较好的环保型产品。因此,低温空气源热泵特别在北方夏热冻冷的城市供热和制冷有着广泛的应用。
1.3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
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论文
1制冷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1.1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应用
发展冰蓄冷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空调设备已成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迫切需要。空调用电量已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60%—70%。当前由于能源紧缺,电力紧张,空调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冰蓄冷空调就利用非峰值电能,使制冷机在最佳节能状态下运行,将空调系统所需要的显热与潜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时,即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需要,用来储存冰的容器成为蓄冷设备,冰蓄冷空调技术可以对用电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在且可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1.2低温空气源热泵在城市供热和制冷上的应用
空气源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若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制热技术。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自然能(空气蓄热)获取低温热源,经系统高效集热整合后成为高温热源,用来取(供)暖或供应热水,整个系统集热效率甚高。空气源热泵使用范围广,产品适用温度范围在-10-40°C,并且一年四季全天候使用,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都可以正常使用;热效率高:产品热效率全年平均在300%以上;热泵产品无任何燃烧排放物,制冷剂选用了环保制冷剂R417A,对臭氧层零污染,是较好的环保型产品。因此,低温空气源热泵特别在北方夏热冻冷的城市供热和制冷有着广泛的应用。
1.3中央空调冷凝热回收利用
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论文
摘要:从制冷空调技术发展的方向、新技术的应用,论述了技术的发展可有效的利用自然、支配自然、改造和控制自然,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同时还必须通过技术活动去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减少或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
关键词:制冷;供暖;环保;节能
0前言
我们知道,所有生物过程都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抑制食品中酵、霉菌的繁殖,人体对温度也非常敏感。在现代社会,制冷空调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生活中,制冷广泛用于食品冷加工、冷贮藏、冷藏运输,舒适性空气调节,体育运动中制造人工冰场等;工业生产中,为生产环境提供必要恒温恒湿环境,对材料进行低温处理,利用低温进行零件间的过盈配合等;农牧业中,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低温处理等;建筑工程中,利用制冷实现冻土开采土方;现代医学也离不开制冷,深低温冷冻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手术中的低温麻醉等;制冷技术还在尖端科学领域如微电技术、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现代技术进步是伴随着制冷空调技术发展起来的。
技术是人类历史过程中发展着的劳动技能、技巧、经验和知识,它包括人类技术活动中的硬件和软件,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手段的活动的总和。其中,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尤为重要。
1制冷空调新技术的发展
吸附制冷技术管理论文
摘要:与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相比,吸附制冷技术由于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制冷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在吸附制冷技术的发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要叙述了吸附制冷的工作原理,对吸附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近年投入实用的吸附制冷系统主要集中在制冰和冷藏两个方面,而用于空调领域的实践很少,这是由于现有的吸附制冷技术上尚不能很好的满足空调的用冷要求,本文在分析吸附制冷独有特点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吸附制冷研究概况空调应用
1引言
吸附制冷系统以太阳能、工业余热等低品位能源作为驱动力,采用非氟氯烃类物质作为制冷剂,系统中很少使用运动部件,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无噪音、运行稳定可靠等突出优点,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制冷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吸附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多孔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的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在冷凝器内凝为液体;吸附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冷量。图1是吸附制冷的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是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
图1理想基本循环系统示意图图2理想基本循环热力图
制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1课程改革的方向
虽然我国的空调制冷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比世界先进国家的制冷水平,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制冷技术中节能管理的意识还不强,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原理研究,对现场设备优化管理的意识缺乏,这也就使得长久以来我国的制冷领域能源浪费严重,设备使用寿命过短,企业负担大。我们以国内大型火电厂集控室和电子设备车间为例,绝大多数采用制冷机加空气处理机的全空气的中央空调系统。即冷水机组加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式的集中式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制出7~12℃冷水,供给空调机房的空气处理机组。这种形式已经发展多年,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耗电量大,占空间、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够简便、噪声较高、维护保养工作量大等等。课程组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和企业需求座谈以及制冷学科前沿技术应用分析后,制定出大力加强设备维护和节能管理为目标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思路详见图1。同时以2008届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日校生的校内课程教学为首批改革试点,进行为期四年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
2课程改革的措施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措施:
(1)课堂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这一主线,增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如安装、调试等)的专项技能训练,同时辅以社会实践和技术大赛、网络平台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删减了《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的课本中原理部分繁琐的计算部分,教学重点放在制冷系统、中央空调的安装、运行、调试、节能控制策略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制冷和空调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制冷系统的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管理设备、负荷估算、噪音减震等知识点,掌握空调系统拆装与调试;掌握中央空调系统的操作管理及常见故障分析的能力,掌握建筑物的节能控制的策略。增加了实际产品的部件、系统性能参数、特性、型号、操作手册等作为必要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贴近岗位的职业技能需要。通过“两增一减”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更贴近高职类暖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和企业的需求
(2)建设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为了赶上先进的空调制冷技术的发展速度,2008年学校投入5万,2010年学校投入10万新建建筑环境与设备综合测试实验室。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环境的投资,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制冷实验、实训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设备齐全,可进行制冷压缩机拆装、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制冷制热空调系统、制冷系统故障检测、制冷剂充注及系统试运行、中央空调制冷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多项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校外实训基地,聘请现场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做为指导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3]。利用企业设备检修和项目改造机会丰富学生现场动手经验,分别是我校学生参观河南某电厂集控室中央空调调试和厂房通风改造现场的教学一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当前大学生实践教学脱离就业需求的主要因素
1.1实践教学无视就业特点,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许多院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上过多采用照搬国外或者国内名校的模式和标准,没有结合本校育人目标、专业特点以及毕业生就业行业特性等因素,实践教学体系追求完整性,缺乏针对性,结果带来实践教学的盲目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结构性就业难的通病。
1.2实践教学流于表面性,缺乏体系性
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均有具体规定,但许多院校教务部门及教学单位缺乏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实践教学安排不具科学性。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就业需求不能有机衔接,实践教学各环节间不能很好的形成科学的梯级体系,内容单调、不深入,流于表面,最终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例如校外实践教学,多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学生在实践中走马观花,缺乏深入细致地思考和分析的机会,实践后对实践过程印象浮浅,实践效果不理想。
1.3积极性不对等,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困难
环境卫星斯特林制冷管理论文
摘要:空间遥感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环境卫星更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为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环境卫星的一个主要有效载荷——红外相机需要低温制冷。由于该卫星为小卫星,对各部件在结构尺寸上都有严格限制,为此,在制冷系统的选择上就选用了比辐射制冷器体积小很多的斯特林机械制冷。环境卫星红外相机采用斯特林制冷技术。该斯特林机械制冷系统由斯特林型机械制冷机、中长波红外探测器杜瓦、系统散热和电磁屏蔽支架及制冷机控制箱组成。斯特林制冷机制冷温度85K,功耗最大功耗为45W,此时可获得制大于1290mw的冷量。制冷子系统已完成性能测试和各项电性星试验,试验中,制冷子系统与相机本体配合,获得了清晰的红外图像。
关键词:制冷机斯特林循环空间
1.前言
环境一号卫星配置有红外相机。其选用的红外光谱谱段可用以对台风、旱灾和火灾等灾情进行监测和预报。红外相机上的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的探测器需要低温工作。环境一号卫星的轨道高度为650km,卫星拥有稳定的背阳面,可是由于太阳帆板方向的制约,以及卫星体积的限制,难以采用体积较大的辐射制冷器,必须选择其它空间低温制冷技术。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出现的长线列、面阵红外探测器需要的冷量大,机械制冷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斯特林制冷机已在航天工程上获得应用。根据HJ-1-B红外相机的中、长波红外波段的探测器需要,研制了相应的低温斯特林机械制冷系统。
低温斯特林机械制冷系统包括:斯特林制冷机及其控制箱,中、长波红外探测器微型杜瓦,系统工作平台(散热支架和屏蔽装置)。该系统已经应用于红外相机样机,并已完成电性星测试等大量试验,获得了清晰的红外图像。
地源热泵技术与环保节能综述
论文关键词:热泵地源热泵地热空调
论文摘要: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比较地源热泵与传统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说明了地源热泵在运行费用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地源热泵的应用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但作为一项节能新技术,地源热泵必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热泵及其节能环保原理
热泵是能有效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及co:排放的供热和空调新技术。热泵通过做功使热量从温度低的介质流向温度高的介质。空调系统一般应满足冬季的供热和夏季制冷两种相反的要求,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分别设置冷源(制冷机)和热源(锅炉)。如果让传统的空调系统在冬季以热泵的模式运行,则可以省去锅炉和锅炉房,不但节省了初期投资,而且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还能大大减轻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热泵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燃料(石油、天然气)产生热量,并通过若干个传热环节最终为设备和建筑供热。在锅炉和供热管线没有热损失的理想情况下,一次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l00%。但是,燃烧燃料通常会产生1500~1800℃的高温,是高品位的热能,而建筑供热最终需要的是20~25℃的低品位的热能,这就是说直接燃烧燃料为建筑供热意味着大量可用能的损失。如果先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热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驱动热泵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低品位的热能,适当提高温度再向设备和建筑供热,就可以充分利用燃料中的高品位能量,大大降低用于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所以采用燃料发电再用热泵供热的方式,一次能源利用率可以达到200%以上。热泵利用的低温热源通常可以来自环境(大气、地表水和大地)或各种废热。应该指出,由热泵从这些热源吸收的热量属于可再生的能源。
2、地源热泵供热技术特点
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系统紧凑,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地源热泵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60%。另外,地源温度较恒定,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也较锅炉一制冷机系统大大减少,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地源热泵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制冷;制热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空调系统的流行趋势,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等。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它利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依靠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通过深埋土壤的闭环管线系统进行热交换,夏天向地下释放热量,冬天从地下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供热的要求,具有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地源热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一、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1.节能、高效性
地源热泵系统在提供100单位能量的时候,70%的能量来源于土壤,30%的能量来自电力,电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压缩机的做功和使空调系统运行,即将土壤中的热量"搬运"至室内。它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土壤的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0℃之间,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7,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能效要高出40%以上。
地源热泵特点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制冷;制热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空调系统的流行趋势,结合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等。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它利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依靠少量的电力驱动压缩机,通过深埋土壤的闭环管线系统进行热交换,夏天向地下释放热量,冬天从地下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供热的要求,具有传统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地源热泵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一、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1.节能、高效性
地源热泵系统在提供100单位能量的时候,70%的能量来源于土壤,30%的能量来自电力,电能的消耗主要用于压缩机的做功和使空调系统运行,即将土壤中的热量"搬运"至室内。它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土壤的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0℃之间,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7,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能效要高出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