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技能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01:1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工技能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工技能培训

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分析

一、目前,职工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一)、技术知识老化明显,技术素质差距甚大。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知识老化明显,知识更新缓慢,职工专业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以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如现在修建的高铁、磁悬浮铁路、地铁等项目,对职工的业务技能要求提高了一大步,我们职工以前的技能远远落后,很难适应当今铁路建设的要求

(二)、技术待遇难以落实。高级技术工人收入普遍比不上一般管理人员;因此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为保“饭碗”,宁可“绝活”、“绝技”断代,不愿授徒;一些职工花费不少精力学技术,报酬却与一般工人相差无几,在我公司来讲对于一些电工、焊工等技术学的人很少,愿意干这个工种的寥寥无几。企业管理人才故然重要,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重要,这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公司目前项目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今天,决不能拆东墙补西墙,要加大和重视职工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现在我公司已经逐步在重视职工技能培训,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的力度与实际施工需求还未大到同步。

(三)、技术培训严重偏位。目前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学历培训,而不注重技能培训。认为只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称为人才,其实这是对人才的片面理解,然而在实际中会存在“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现象。应当说,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的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更有一些企业以追求暂时利润为目标,不愿在职工培训上多投资,职教经费逐年递减,培训机构撤并,培训力量削弱。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近两年来,我公司工会尝试着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推动了公司职工技能培训深入进行。

二、针对当前施工生产的需要、职工技术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现状

工会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应该重点在保障、培育、激励职工学技术、成专业能手上下功夫,特别要为职工搭建起维护学习培训的平台,为职工成才创造条件和顺利的渠道。一要构筑法律法规保障平台。只有依法维权,才有权威,才有力度。首先要充分认识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工会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合理化建议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对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都作了具体的阐述:我国公民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权利;有从事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体育活动的权利;有根据贡献得到国家和相关组织相应奖励的权利。其次要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工会要积极参与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制定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另外要加强联合执法,对一些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决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大职工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教育职工学法、懂法、并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要构筑核心能力培训平台。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上升为“知识的知识(即核心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职工培训的内容要随之位移,要突出培养职工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培训内容,应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复合知识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电脑外语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青年工人应由经“终身职业”向“终身教育”转化,鼓励职工掌握多门新知识、新本领,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是“知识更新”;还要特别注重对高层紧缺人才和新科技、新领域方面人才的培养,人才的竞争关键是高层紧缺人才的竞争。在铁路建设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为适应其负重和施工要求,我公司主要采用了送外培训、学历晋升培训、内部业务培训班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先后派员参加了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内审员培训、预算员培训、四川省质量活动骨干培训、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管理培训班、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特殊工种持证培训、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这些培训对公司的正常施工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都只行进在一般知识方面和安全常识性方面,还有待于在知识的深度加大力度和紧缺人才的培训上下大功夫。三要构筑精神文化培育平台。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高层次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采用“灌输”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采用“培育”的方式。要创造多种“培育”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职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一是要建设好图书馆、俱乐部等培育载体。同时有条件的,要顺应职工群众要求创造出文化协会等精神文化建设载体,予以很好地引导和建设;二是要创建和培育多种类型的学习型班组、学习型集体,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人人勤奋好学的良好气氛,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走进家庭,不断增强学习的教育性、公益性和社会功能;三是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拓宽发展空间。不仅要将过去受职工欢迎的读书竞赛、演讲、征文、心得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读书节等形式加以发扬,更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结构职工的特点,在吸引、引导、组织和服务上下功夫;四是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把研究、探索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学文化教育的立足点,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超越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四要构筑才华风采展示平台。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价值。要改变管理模式,变“权力型管理”为“学习型管理”,即“学习+激励”,强调发挥基层工作人员作用,让员工充分展示才能,体会人生价值;要减少管理层次,变“多层管理”为“扁平管理”,如果没有太多的管理层,员工的才能就易于发挥,合理化建议就可直接传到决策层,决策层的决策也很容易传到操作层;要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突出绩效在招聘、任用、晋升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五要构筑技术人才激励平台。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只有建立起一整套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多层次多范围地对职工进行激励,才能最大限度激活职工的潜能,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要建立好政策激励。制定和完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技术工人晋级晋升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切合实际的评聘办法,根据职工的技术能力和贡献制定各类薪酬标准;其二要建立好目标激励。要建立起既具有竞争性和激励性,又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目标;其三要建立好竞赛激励。要大力开展“行业比武”、“技术达标”、“读书竞赛”、“岗位竞赛”等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其四要建立好荣誉激励。从职工而言,让荣誉成为工作的动力,职工以荣誉而自豪;对企业而言应作为定级、升级、提拔、深造的重要依据。

查看全文

职工技能培训管理学思索

职工技能培训从劳动立法的角度讲是企业的义务,从企业自身经营来讲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建立于培训可产生效能的理念,此理念的根基是人力资本理论,理论上—般的论证是对实践的普遍支持,但实践的多样性迫使我们需对职工技能培训做深入的探讨。因此,我就职工技能培训这一主题做了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总量为300个,占整体数量(矿职工人数)的12%。60%以上样本参加过各类技能培训。样本的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34%,30岁至40岁为45%,40岁以上为21%。样本的文化程度构成:高中及以上为83%,初中为17%。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对自身知识技能的感知,二是对技能与工作关系的认知,三是对技能培训现状的感受;经调查后,汇总结果大体如下:45%左右的人认为自身的知识技能勉强够用,15%的人认为自身的知识技能未发挥出来,40%的人认为自身的知识技能不足;60%的人认为技能与工作密切相关,35%的认为技能与工作有一定关联,5%的人认为技能与工作没有关系;70%的人愿意参加脱产培训;培训内容的要求一般技能培训比特殊技能培训的意愿弱;对培训体系综合满意度为55%;对培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学不到新东西和工资没变化。

从调查结果和样本情况分析,可粗略得出以下结论:

1、职工十分需要技能培训,且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有一定的指向;

2、现存的企业内部技能培训过于程式化;

3、技能培训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4、技能培训过于倚重于企业。培训实质是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的一环,培训可以是企业自培,也可是委托代培,视培训的要求而定,但不管什么形式都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对比,无论企业与员工都是在培训与不培训以及培训的方式之间选择,因此,所谓培训体制的改革,其实就是优化企业培训环境,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的过程。针对现实情况,我认为做以下的调整和改进,可能有益于职工技能培训的有效运作。

查看全文

人保局技能培训工作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民生工程的文件精神和要求,今年以来,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大力指导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就业,运用财政经费补贴政策,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劳务市场实际需求,组织区内各大企业、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和技能鉴定,提高其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技能型劳动者,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就业,确保完成今年上级下达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我区共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67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完成技能鉴定1256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40%,鉴定合格率达75%,兑付培训和鉴定补贴资金75万元。为促进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区今年开展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有序开展

农民工属于多行业、多工种范畴。因此,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社会性、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和领导,才能使农民工培训和就业转移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基于此,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并召开专题会议。到目前,从区到镇、街道办都先后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顺利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由“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各方参与、功能协调、积极推动”的农民工培训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摸清实情,制定规划,落实任务。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摸清和掌握今年了我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与之有关的培训资源情况,为正确指导全区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我们把市下达给我区的培训任务及时分解到各镇、街道办、工业园管委会及各定点培训学校,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以区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及时召开调度会并分赴各地检查落实任务情况,指导各镇、街道办、工业园管委会制定了培训规划,对具体培训形式、内容、对象和培训质量提出了保障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办法,切实做好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印发了《2011年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并强化了在区财政局和区人社局分别设

查看全文

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论文

[摘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建设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多种有效模式,提出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一、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背景分析根据对安全生产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刚放下农具,就到建筑工地从事建筑施工,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缺少应有基本技能,给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带来隐患。伤亡事故、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负担,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运行和社会生活。这一连串的问题,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对农民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临海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我市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很大成绩,位居台州市的前列。为加强农村建房施工的安全管理,临海市建设规划局2005年7月份出台《临海市村镇农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在全市开展农村建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12月6日以来,在各镇、街道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共2230人,对培训、鉴定合格的2230名农村建筑工匠核发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有力的支持了农村劳动转移工作。2006年对全市在建工地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油漆工、架子工、电工等1110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其中1108名技术工人通过鉴定,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能竞赛活动,2006年6月2日至6月3日,临海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共有三人获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在于2006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举行的台州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共有三人获得二等奖,三人获得三等奖,临海市建设规划局获优秀组织奖。在2006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举行的全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陈章清(钢筋工)、万平(砌筑工)等二人获二等奖,何飞龙(镶贴工)获三等奖。

总结临海市技能培训的成绩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拥有经验丰富、布局合理的培训机构临海市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相对较早,临海市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于2004年3月30日被浙江省建筑行业协会确定第一批建筑技工技能等级培训办班点,于2004年5月派出混凝土工、抹灰工、砌筑工、架子工等工种老师到杭州市参加建筑技工技能应知应会讲课教师、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取得了相关工种的教师、考评员资格证书,拥有临海建设大楼多功能厅1个、大会议室1个、小会议室10个,共1750㎡的教学场所,随时可提供面积达10000㎡以上的在建工地作为实习场所,同时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光测距仪等先进教学设备,作为建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用。

查看全文

农民技能培训补贴暂行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达20*年就业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仅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持有非*市公安局签发的农业户籍身份证、在本市就业并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持有*社会保险卡的农民工,凡20*年*月*日至*月*日期间自愿参加符合本办法规定技能培训的均可享受技能培训补贴。

技能培训包括参加企业组织的上岗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技能等级培训和培训机构组织的技能等级培训、专项技能培训(模块)以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竞赛。

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专项技能培训(模块)、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竞赛的工种应符合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办公室公布的职业工种目录。

查看全文

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养高技能青年人才

五七○四厂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大型军工企业,现有职工5000余人,35岁以下青工2160多人,工厂团委下设基层团委1个,团总支2个,团支部24个。

作为一个建厂40多年的军工企业,企业职工队伍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是主体,和全国许多老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青年人才总量不足,青年人力资源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近两年来,工厂团委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团省市委统一部署,紧扣经济发展大局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通过开展“型号成功我成材主题活动”、“导师带徒”、青工技能培训、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成果大赛”、先进操作法现场推广演示会、企业青年素质、状况调查等活动,扎实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积累了青年后备技术人才大军,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思想认识,明确提高青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引导青年投身建设一流航空企业的宏伟目标,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队伍,成为了新时期企业团组织的新课题、新任务。根据团中央、团省市委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厂发展实际,我们感到全面振兴青工技能对于团结动员广大青年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企业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立足本职、提高技能,充分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先后以研讨会、座谈会、团干部培训等形式,深入进行学习推动,使大家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青工技能提升的目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一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力弘扬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青年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根本需要,实现青年的根本利益。当前,由于一些南方同类企业待遇较高,我厂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这种情况下,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青年人才,也是落实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开发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动员、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和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身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必将会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具体体现。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振兴等活动,切实帮助青年职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职业素养,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竞争力;有助于提高青年自身技能储备,增强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过程既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青年人全面发展的过程,顺应了时展要求、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迎合了青年学习和成才的基本需求,实现了青年的根本利益。

查看全文

职工科技创新经验交流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市总工会职工技协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开创新局面,有效推动了全市职工技协工作的创新发展,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中服务“新跨越、

进十强”和推进区域化特大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职工技协发挥优势、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市职工技协以职工创新成果奖评选为契机,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不断夯实基层职工技协组织基础、扩

大组织规模、整合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党员职工骨干在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及职工技协组织优势,引领广大职工积极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及创新能力。

一是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积极引导基层职工技协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技术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职工乐意、企业欢迎的技能竞赛活动。

二是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目标,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力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实现“新跨越、进

查看全文

工会职工技协提升调研报告

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职工高技能人才队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基础条件和重要任务。职工技协作为工会领导下的科技性社会团体,怎样在提升职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利于促进职工队伍技能素质提升,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一、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中,职工技协的固有作用

“坚持提高职工科技素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职工技协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过去长期的职工技协活动实践中,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创新、技能竞赛等职工技协活动,增为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面对国家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省、州政府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国家三年五十万、全省三年十万、三年二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提升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已成为新时期各级职工技协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职工技协组织有着固有的、重要的作用。

一是组织实施作用。由于工会职工技协是由热爱职工技协活动的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在工会领导下的群众性科技团体。在组织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作中,具有充分发挥其参与和科学制定提升计划、科学量化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的主导作用。

二是带动示范作用。在各级工会职工技协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职工技协会员、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充分发挥提升职工技能的带动示范作用,引导职工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工作中学技术,在学习中钻业务,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技术等级。

三是协作交流作用。由工会职工技协组织技术交流、岗位练兵、技术培训、绝技传授、先进操作法推广、名师带徒、一帮一等技术协作活动,促进职工的技能水平提高。

查看全文

农村技能培训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管理办法,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开展情况,现就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补贴资金直补个人办法。

严格执行“学员自主择校、资金直补个人”的办法。农村劳动者自行选择定点培训机构,足额缴纳学费,培训合格后,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经办机构或指定的培训补贴经办窗口按规定申领培训补贴(对于缴纳学费低于补贴标准的,据实给予补贴)。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和补贴标准按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印发的《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和补贴标准》执行。对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的,在按所学工种(项目)补贴标准给予培训补贴的同时,给予技能鉴定补贴。技能鉴定补贴标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补贴120元;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补贴80元。技能鉴定补贴方式、申领程序同上。

各县区财政部门根据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可以预拨部分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资金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资金支出专户,各县区人社部门按季度与财政部门进行清算。

资金直补到个人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卡发放方式。学员在入学时,由本人提供个人实名银行卡(粮补卡)账号。培训结束后,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证和个人实名银行卡(粮补卡)账号(留复印件)向所在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经办机构或服务窗口申领补贴。二是现金发放方式。为方便学员,在学员离校前,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经办人员到定点培训机构对培训合格人员发放现金,由学员本人凭有效身份证签字领取,他人不得代领。

二、推进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免费技能培训服务。

查看全文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工技能素质工程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5〕41号)、《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湖委[2004]4号),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技能人才队伍,现就实施职工技能素质工程,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实施职工技能素质工程,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合理使用、促进岗位成才”的原则,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立足点,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加快形成政府指导、企业主抓、行业配合、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技能人才队伍总量明显增加,每年培养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到2010年,全市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总量由目前的8万人达到17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7万名以上,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重达到15%以上,建立起一支以高技能人才为龙头,初、中级技能人才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队伍。

二、健全培养机制,逐步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和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工人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各级技工学校、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市技师学院,2010年**市技师学院办学规模力争达到万人左右;引导各技工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高级技工班,各级重点技工学校要开设不少于3个高级工专业。进一步调整职业类学校的专业布局,重点发展与我市主导产业相衔接的二、三产类专业。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实习教学的比重,确保各类职业院校技能训练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提高毕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强化“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