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伦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06:00: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制度伦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全面把握制度伦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关于制度的伦理;关于伦理的制度:制度的伦理功能及其整合德性的方式;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制度伦理应该包括关于制度的伦理和关于伦理的制度两方面的内容、制度赖以产生和演变的伦理,即制度的伦理底蕴和依据、马克思曾经批判蒲鲁东不懂人们创造历史的辩证法、一定的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伦理精神在制度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形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一定的伦理精神是一定的制度得以产生的观念先导、伦理的制度化其实就是制度所承担的伦理功能、靠制度中所隐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整合人们的行为、制度的某些伦理要求没有到位,形成制度的伦理盲区、人们的观念变革和思想更新和制度创新相比显得相当滞后等,具体请详见。
目前学界关于制度伦理的研究,着眼点多在以制度来整合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将制度的伦理要求规范化、条例化,如何堵塞制度漏洞、健全制度的约束机制等方面,企图通过明示的伦理准则和可操作的奖惩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我认为这种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也不利于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这种片面性的产生在于对制度伦理的片面性理解。制度伦理应该包括关于制度的伦理和关于伦理的制度两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的。无论是就理论研究本身而言,还是就我国现实的道德建设而言,都要求我们对制度伦理作全面的把握。
一、关于制度的伦理
所谓关于制度的伦理,是指制度赖以产生和演变的伦理,即制度的伦理底蕴和依据。任何制度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一定的制度总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但是,生产力并不会自动产生制度,就社会的基本制度而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只是规定了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从而规定了与这一社会形态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石器时代不可能产生文明的社会制度,同样,青铜器时代也不可能有民主体制。“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42页。)但封建主为首的社会制度并不是手推磨自然产生的,蒸汽磨也不可能“磨”出一个资本主义制度。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到现实的制度产生,是一个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观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批判蒲鲁东不懂人们创造历史的辩证法:“蒲鲁东先生很清楚地了解,人们生产呢子、麻布、丝绸——了解这么点东西确是一个大功劳!可是,蒲鲁东先生不了解,人们还按照自己的生产力而生产出他们在其中生产呢子和麻布的社会关系。蒲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恰恰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38-539页。)作为物质生产之产物的社会关系,刚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自在之物而存在的。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对人的实践的制约,只是一种纯粹的客观性。然而,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社会关系又成了人们的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于是,实践着的主体就用自己在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和范畴对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关系进行理解、把握、组织和安排,以扬弃其纯粹的客观性,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即扬弃社会关系对主体说来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将人们认为合理的社会关系及利益关系固定化、秩序化,使之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和结构,这就是制度。
可见,一定的制度并不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结果,而必须经过受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人的伦理精神的观照。所谓伦理精神,是指当下实践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作的“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伦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成分,对制度的形成和安排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制度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能使实践主体避免实践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实践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即表达了主体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应该如何”的判断和要求。因此,任何制度都要以一定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为前提,都要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以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要想使人们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应该如此”的精神需求(如公正、平等、人道、秩序等)变为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就必须用制度的形式将这种精神需求实体化和结构化。列宁也有类似的思想,他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里,对黑格尔“善”的概念进行了提炼和改造,认为:“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注: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9页。)“要求”指一定时代的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价值趋向和精神需求;“外部现实性”则是指实践主体将这种价值趋向和精神需求变为客观现实的行动,使对客观世界的精神把握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把握,而制度在由精神向现实的转化过程中起着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除了制度的产生和制度的创新外,伦理精神在制度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形式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制度一般有三个维度:社会关系、制度形式、伦理精神。社会关系是制度的客观内容,也是制度调节和处理的对象。虽然社会关系是一定实践的必然产物,但只有当主体用精神观照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并得出“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时,社会关系才成为制度的现实内容,也才成为其现实的调节和处理对象。如果主体对社会关系“应该如何”作出了错误判断,是不可能有健全的制度的。制度形式指制度的具体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虽然制度形式客观上必须适应社会关系的要求,但现实的制度总是主体对社会关系进行精神观照的产物。不同的精神品质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如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是我们今天所不能接受的,但在我国封建社会,它不仅是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且被认为是公正的。因此,在社会关系和制度形式这两维中,都离不开伦理精神的作用。
陪审制度政治伦理论文
托克维尔在谈到陪审制度的政治作用时,把有陪审员参加的法庭看成是免费的学校。“这个学校向人民传授治国的艺术,培养公民的守法精神。”(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6-317页。)陪审制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陪审制度在我国自解放区就有人民陪审制度。解放后,国家就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1951年颁布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明确规定实行人民陪审制,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适用人民陪审的案件范围,即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原则。(第七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制度。)1956年7月10日的《关于人民陪审员名额、任期、产生办法的指示》。1978年《宪法》在第四十一条同样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依照法律的规定实行群众代表陪审的制度。对重大反革命案和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提出处理意见。1979年《人民法院组织法》重申了1951年《人民法院组织法》有关陪审制度的规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由合议庭审理的一审案件都必须有人民陪审员参加。由于这一规定僵化缺乏灵活性,导致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于是1982年《宪法》便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基本原则。同样在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将原来的内容改为“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也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规定为审判原则。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和1996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第一审案件必须实行陪审制度,从而人民陪审制度成了一项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适用的一项审判组织形式。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定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决定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一)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赋予了当事人要求陪审员参加审判的选择权,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2004年12月也通过了一个《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个意见与人大的决定内容是一致的,那么,以上两个文件是否体现了作为政治文明标志的陪审制度的所应当体现的基本政治伦理呢?我在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陪审制度与民主
托克维尔曾经对美国的陪审制度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种制度教导所有人尊重判决的事实,养成权利观念。它教导人们要做事公道,每个人在陪审邻人的时候,总会想到也会轮到邻人陪审自己。它教导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决定别人的命运,而别人也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没有这种气魄,任何政治道德都无从谈起。”“陪审制度以迫使人们去做与己无关的其他事情的办法去克服个人的自私自利,而这种自私自利则是社会的积垢。”“经常同上层阶级最有教养和最有知识的人士接触,学习运用法律的技术,并依靠律师的帮助、法官的指点、甚至两造的责问,而使自己精通了法律。我认为,美国人的政治常识和实践知识,主要是在长期运用民事陪审制度当中获得的。”(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6-317页。)陪审制度作为民主的产物,首先是为了反抗政府的暴政,在美国的宪法中明确规定“陪审团有权防止被告免受政府的压迫”(UnitedStatesvDatcher,830F.Supp.411(M.D.Tenn.1993))因而强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陪审员,除非他因为年龄、精神状态不能对事物有辨别和认识能力,或者有犯罪记录等特殊情况,否则社区的所有的人都应当有其代表。陪审团是社区的缩影和镜子,它应当包括不同年龄(成年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种族的人。“你代表社区,可以根据你的感觉确定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即使政府已经证明了事实的存在。”“任何人有权从他的同伴的激情和智慧中获益”(Statev.Ragland,SuprenmeCourtofNewjesey,1986.105N.J189,519A.2d1361)陪审员不是精英的代表,而是民意的代表,它反映立法所不能及时反应和不可能反映的社区道德观念。否则就不要陪审了,而直接由通过严格选拔产生的专业法官进行审理了。
我国最高法院也说“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司法事务是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方面”。(《最高院答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http:///chinese/law/649985.htm转最高人民法院网站2004年09月01日)。
但是我们看到《决定》和《实施意见》一方面规定“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应当注意吸收社会各阶层人员,以体现人民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但是又人为的排除了一些特定阶层的人作为陪审员。根据《决定》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对于执行该规定确有困难的地方,以及年龄较大、群众威望较高的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文化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在农村和城市,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并没有人作他们的代表。应当说广大农民基本上没有人达到大专,工人只有极少数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我们现在的规定,实际上与陪审制度的本意相去甚远,变成了精英群体的审判。也就是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并没有人在审判中代表。这样的陪审制度不仅达不到规定陪审制度的初衷,而且与专业法官要求代表全体人民的要求相反,变成了社会少数阶层的审判。
陪审制度基本政治伦理论文
托克维尔在谈到陪审制度的政治作用时,把有陪审员参加的法庭看成是免费的学校。“这个学校向人民传授治国的艺术,培养公民的守法精神。”(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6-317页。)陪审制是现代民主国家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陪审制度在我国自解放区就有人民陪审制度。解放后,国家就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1951年颁布的《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中明确规定实行人民陪审制,同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了适用人民陪审的案件范围,即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原则。(第七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制度。)1956年7月10日的《关于人民陪审员名额、任期、产生办法的指示》。1978年《宪法》在第四十一条同样对陪审制度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依照法律的规定实行群众代表陪审的制度。对重大反革命案和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提出处理意见。1979年《人民法院组织法》重申了1951年《人民法院组织法》有关陪审制度的规定。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由合议庭审理的一审案件都必须有人民陪审员参加。由于这一规定僵化缺乏灵活性,导致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于是1982年《宪法》便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制定为宪法基本原则。同样在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将原来的内容改为“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也不再把人民陪审制度规定为审判原则。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和1996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第一审案件必须实行陪审制度,从而人民陪审制度成了一项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适用的一项审判组织形式。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定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决定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一)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赋予了当事人要求陪审员参加审判的选择权,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于2004年12月也通过了一个《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个意见与人大的决定内容是一致的,那么,以上两个文件是否体现了作为政治文明标志的陪审制度的所应当体现的基本政治伦理呢?我在此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陪审制度与民主
托克维尔曾经对美国的陪审制度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种制度教导所有人尊重判决的事实,养成权利观念。它教导人们要做事公道,每个人在陪审邻人的时候,总会想到也会轮到邻人陪审自己。它教导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决定别人的命运,而别人也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没有这种气魄,任何政治道德都无从谈起。”“陪审制度以迫使人们去做与己无关的其他事情的办法去克服个人的自私自利,而这种自私自利则是社会的积垢。”“经常同上层阶级最有教养和最有知识的人士接触,学习运用法律的技术,并依靠律师的帮助、法官的指点、甚至两造的责问,而使自己精通了法律。我认为,美国人的政治常识和实践知识,主要是在长期运用民事陪审制度当中获得的。”(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6-317页。)陪审制度作为民主的产物,首先是为了反抗政府的暴政,在美国的宪法中明确规定“陪审团有权防止被告免受政府的压迫”(UnitedStatesvDatcher,830F.Supp.411(M.D.Tenn.1993))因而强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陪审员,除非他因为年龄、精神状态不能对事物有辨别和认识能力,或者有犯罪记录等特殊情况,否则社区的所有的人都应当有其代表。陪审团是社区的缩影和镜子,它应当包括不同年龄(成年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种族的人。“你代表社区,可以根据你的感觉确定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即使政府已经证明了事实的存在。”“任何人有权从他的同伴的激情和智慧中获益”(Statev.Ragland,SuprenmeCourtofNewjesey,1986.105N.J189,519A.2d1361)陪审员不是精英的代表,而是民意的代表,它反映立法所不能及时反应和不可能反映的社区道德观念。否则就不要陪审了,而直接由通过严格选拔产生的专业法官进行审理了。
我国最高法院也说“我国宪法赋予公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司法事务是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方面”。(《最高院答问《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http:///chinese/law/649985.htm转最高人民法院网站2004年09月01日)。
但是我们看到《决定》和《实施意见》一方面规定“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应当注意吸收社会各阶层人员,以体现人民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但是又人为的排除了一些特定阶层的人作为陪审员。根据《决定》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对于执行该规定确有困难的地方,以及年龄较大、群众威望较高的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文化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在农村和城市,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并没有人作他们的代表。应当说广大农民基本上没有人达到大专,工人只有极少数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我们现在的规定,实际上与陪审制度的本意相去甚远,变成了精英群体的审判。也就是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并没有人在审判中代表。这样的陪审制度不仅达不到规定陪审制度的初衷,而且与专业法官要求代表全体人民的要求相反,变成了社会少数阶层的审判。
学术期刊执行出版伦理思考
一、出版伦理执行现状
受市场特性、人情往来、政策疏漏、期刊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全球学术期刊出版者的实践活动进行审视后发现,出版过程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大有存在。1.作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如大段复制他人论文却未对引用内容加以参考标识,或是采用“高级”改写、“英翻中”“中改中”的稿件撰写行为;(2)重复发表。如一稿多投,或抽取自身学位论文中的骨干内容,形成小论文,或将自己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再次发表的行为。(3)伪造。如操控数据或图表,篡改研究结果,伪造基金项目与作者个人信息等。(4)不当署名。如请人,挂导师或业主姓名,研究成果质量与作者个数及学术水平不匹配,随意增减作者等。(5)隐瞒利益关系,如稿件作者就职于业主单位,负责修改与对接的通讯作者为设计、施工单位、厂家人员且未在文中署名,或来稿类似于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学术质量较低,此类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通常具有明显的利益关系且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2.审稿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隐瞒利益冲突。如审稿人出于利益关系,给与具有倾向性的审稿意见,造成审稿意见非中立。(2)审稿工作不到位。如审稿时敷衍了事,缺少全面系统或立足于学术角度的审稿意见,或将审稿工作转移至他人,且未进行后续跟进,造成审稿意见质量低下。(3)借用职务便利,窃取他人研究成果,将其据为己有。3.编辑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编辑过程中工作态度不严谨,未做到“有错必改、改必有据。(2)对于编辑的角色认知错误,存有高人一等的心理,在编辑过程无视作者的沟通需求或对作者提出不合理的强制性修改意见。(3)对于个别“特殊稿”降低质量要求。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其他作者、审稿人、读者的失责,更是对期刊品牌和我国学术影响力水平的抹黑。(4)借用职务便利,窃取他人研究成果据为己有。4.出版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期刊定位失职。如在录用稿件时,对稿件政治倾向、涉密情况、学术水平把关不足或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未对来稿进行筛选剔除,以上行为不仅未完成学术期刊推动科学发展的社会责任,还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2)出版行为不规范,出版单位未落实三审三校和匿名送审的工作流程。(3)对出版物编校、印刷复制质量把控不严,严重浪费社会资源。(4)为提高期刊评等级,根据现有评价体系漏洞,采用特殊手段,主观性地“做数据”。(5)在出版物发行与营销过程中,采用不良营销手段强制性销售,诋毁、排挤其他刊物。(6)在版权贸易过程中,对作者或授权方提出不平等的强制性条款。以上出版伦理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出版活动正常、有序、健康地开展,因此,本文拟从出版伦理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出版伦理的本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出版伦理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以求加快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伦理建设的脚步,使其更好的满足本国及世界范围的发展需求。
二、出版伦理研究现状
1.国际范围。在欧美发达国家,对出版伦理的研究根植于传播和传媒伦理学。其传媒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约20年后,西方传媒伦理研究逐步进入繁荣期。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传媒伦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不仅有一批著名的传媒学、新闻传播学者及组织团体对传媒理论进行了持续关注并出版了大量的传媒理论教材和理论专著[1~3],而且不少大学开设了传媒伦理相关课程,对相关学生进行专业的伦理教育。在亚洲范围,日本及韩国对于出版伦理的研究表现得更为积极。从翻译成中文的日本出版学研究文献可看出,日本学者们对出版与出版业面临的伦理价值冲突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见解[4]。值得重点提及的是,1997年英国的一个医学期刊编辑小组建立了一个关于出版伦理的组织,后发展成为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COPE),该组织旨在应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及出版规则的伦理事件,其主要目标是探讨和寻找处理这些问题的实用方法和良好对策,尝试制定科学出版伦理方面的规范指南,为编辑、出版商等出版伦理相关参与者提供行为和流程指导。该组织不仅向其成员单位提供认识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培训和帮助、远程教育课件,还定期和组织成员召开电话会议,为处理复杂案例提供咨询,并定期出版相关内容的电子刊物;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作为出版伦理失范事件的仲裁者[5]。该组织截止2015年11月,成员总数已经超过9000名,遍布全球,涉及所有学术领域。国际上几家大的出版集团,如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Taylor&Francis,PalgraveMacmillan和WoltersKluwer等均为其会员。2.国内范围。自1990年以来,学术失范现象在中国逐渐显露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据此,我国关于出版伦理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根据中国知网可查数据显示,我国关于出版伦理的最早研究为1993年雷鸣撰写的《论市场经济与出版伦理》[6],他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提出了商品作为出版物的内在属性须遵循出版伦理才能实现出版物商品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的理论。随后,相关关注有增无减,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有关学术出版伦理的研究论文多达两三百篇,而《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大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媒体,自2000年至2014年也分别累计刊发了130余篇和200余篇相关的评论报道,并带动了全国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7]。在出版伦理体系建设方面,谢文亮[8]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建设未得到重视,虽然中国科协•42•早在2007年就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约。在个人研究方面,胡虹霞对我国出版伦理的定义、研究现状、兴起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出版伦理研究的推进方向。宋官龙[9]分析总结当下存在的作者违背出版伦理现象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原因,并从行业管理和编辑过程的角度提出的应对措施。徐海丽[10]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阐述国际新型学术不端案例及现状,分析了国际期刊及相关机构对学术不端的预防措施,并从编辑角度提出了建议。姚青群[11]提出数字化发展、行业体制改革、服务意识转变和社会转型等因素是导致当前学术期刊出版伦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行业自律和他律等方面对如何解决出版伦理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三、出版伦理的内涵
统计国内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出版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人员识别失范现象和防范处理的应对方案上,这类研究或多或少的将出版伦理与学术不端划了等号,因此对于出版伦理的研究难免呈现单调、片面的结果。目前学术界对于出版伦理还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因此,若单从字面理解,“出版伦理”可为“出版”与“伦理”的融合。即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各主体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出版伦理约束的主体应该是参与出版活动各环节的人员及团体,其约束的内容不仅包括行为原则,还应该包括道德规范,甚至是更高远的价值追求[12]。具体来说,对于主编,出版伦理主要涉及促使期刊完成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应对不良诱惑,其中包括明确办刊理念、办刊宗旨,积极开展的栏目策划、学术创新等活动等;对于编辑,主要涉及与作者围绕编辑出版工作进行双向沟通时应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守则,编辑过程中应严谨编校过程的编辑伦理;对于作者,主要涉及在学术论文创作过程中应持有原创观念并做好利益申明,自觉摒弃学术不端等行为,执行作品编著伦理;对于审读者,主要涉及在论文审理时应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利益考量,准学术性至上,同时注重保证审稿质量。对于出版团体,主要涉及单位内部的印刷复制伦理、出版伦理、发行与营销伦理及版权贸易伦理。对于读者和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前出版工作参与者,还可能涉及到阅读伦理。
经济伦理学研究论文
研究思考经济伦理学,必须有一个切入的视角,或者说一个研究纬度。近几年来,不少学者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角度,包括从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来研究;还有从经济与伦理相整合的社会生态文化学方面来探索。这些成果推动了我国经济伦理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建立与生长。本文拟从阿马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关于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关系的思想出发,就经济伦理学的研究纬度作些探索性的思考。
论文协会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休谟命题”的影响。西方哲学家,也是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大卫·休谟,在《论人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即“一个人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这就是所谓的“休谟命题”。休谟依据“是——应该是”的二分法的区分,对本来存在密切关联的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之间,来了个一刀切的区分,因此,被人们喻为“休谟的铡刀”。因此,西方经济学围绕经济学的研究要不要或说应该不应该涉及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的问题,展开了长期而又激烈的争论。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他们强调经济学不是伦理学的“奴婢”或附属品,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制定或实践道德规范,同时,作为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人,也是一种“纯经济动物”,因此,经济学家无需重视“道德关怀”。
论文协会
规范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异端学派,他们批评主流经济学派对道德的“遗忘”,强调经济学不可能摆脱道德的“纠缠”,不可能离开伦理道德原则和回避价值判断。如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和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冈·缪尔达尔等,认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经济学决不可能是一门“纯粹”的科学。
论文协会
国内改革开放理论综述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部分学者相关观点论述;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贯彻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讲话精神、继续做好有关部门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吴仁平、肖接增提交了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生命可以永存”及“由死观生”为核心价值的生死观教育、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这一历程是不断探寻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学研究从恢复到重建和发展兴盛的过程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就国内部分学者关于改革开放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部分学者相关观点论述
徐耀耀提出以“四个继续”的特殊形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是继续贯彻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讲话精神;二是继续做好有关部门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三是继续牢记中央对人文工作者的期望和勉励;四是继续牢记革命导师对学者、人文工作者的勉励。祝黄河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王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了其基本经验;邱新有介绍了说服性传播与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换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的一些设想;刘俊就如何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深化高教改革,探索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万振凡探讨了从城乡分隔发展向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之路;詹冬华就文学经典所面临的解构危机,提出了文学经典怎样重构经典身份的观点;邱显平分析了当前社会冲突现象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动力论的问题。
科技期刊区分处理学术论文的策略
近年来,多起关于国际知名期刊对中国科研工作者涉嫌学术不端论文进行“撤稿”处理的事件在微信等公众平台被报道和转载[1];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2],在公布多篇科技论文涉嫌造假被举报的结果后引发社会热议[3],学术存疑论文成为关注中心。十大事件中,《Nature》封面文章“史上最小恐龙化石”的撤稿在新闻里与其他学术不端事件相提并论,但从最终撤稿声明[4]来看,该论文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定论为造假,更类似学术争论或观点错误。对于科技部的通报,也有时评[3]提出疑问和思索:“怎么做论文不是造假、怎么做就是造假了?”在关注公众舆论对中国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批判的同时,作为期刊出版者,我们应注意到:无论新闻媒体总结的“十大学术不端/撤稿事件”,还是科技部关于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告,均有涉及学术存疑论文,如何区分和处理类似事件值得我们全面观察和思考。虽然国外有规范[5-7]在定义学术不端或科研不端行为中提及应注意区分诚实错误(honesterrors,亦有译为“无心之失”)或意见分歧(differencesofopinion),但国内研究[8-12]主要针对已被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学术不端的定义、分析、对策,以及根据检测系统、撤稿处理等措施来分析其防范或遏制情况,部分文章[8,13]在分析学术不端时提及数据的无意错误或科学探索的“试错”特征,但没有对期刊如何区分处理学术存疑论文进行详细明确的分析。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审查的指控[14]中,1994—2004年的259起调查案件有49%被最终认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2004年289名举报者中只有51%的人指控的情况被证实为学术不端。被举报的学术存疑论文有一定概率并没有不端行为或无法证实有不端行为,此外,针对如何处理不准确指控或如何证明无罪的文献也很少[15]。对于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遵照相应的规范或规则进行调查处理即可,但是实际操作中有较多论文事件涉嫌但难以明确学术不端,因此有必要界定学术存疑论文的分类和特征,探讨区分处理的策略,有助于科学严谨地对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学术问题,在促进科研诚信的同时保护科学探索的试错本质,集中力量精准打击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
1学术存疑的定义与分类
学术存疑是指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论文在学术有效性上受到质疑但不能证实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类特殊情况。根据其性质或来源,最终可区分归入潜在的学术不端(怀疑但证据不足)、诚实错误、学术争议或观点错误和研究质量低劣等问题。
1.1潜在的学术不端
从国内外各种指南规范等看,学术不端的定义至今没有完全统一,但其共同特征在于这类问题是作者带有明显意图的行为所致。根据美国科学编辑理事会(CSE)、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和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英国制药工业协会(theAssociationoftheBritishPharmaceuticalIndustry)、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基金之一惠康基金会(theWellcomeTrust)等规定[7,16],作者“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等故意作为均属于不端。但事实上有些论文是否存在不端行为,往往难以甄别和证实。例如,赵丽莹等[17]提出的部分“灰色不端行为”,作者在基金标注、共同署名上可能有不实或随意标注,科研结果进行切片发表等;或者部分记录丢失无法提供原始数据链[18],作者根据某一标准对部分数据识别为异常并剔除,研究论文表现出支持某理论的明显倾向性等。
1.2诚实错误
我国制度德育论文
一、制度德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关于制度德育的内涵
“制度德育”的概念是杜时忠于2002年在《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他基于对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认为“制度德性比个人德性更具普遍性,制度德性是个体德性的基础和前提”[1],“德育制度建设比榜样示范更重要”[2],因此,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后有学者直接将“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个人”作为“制度德育”的定义,并认为制度德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制度德育是重视参与性的德育;第二,制度德育是重视制度正义的德育;第三,制度德育是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条件的;第四,制度德育是重视正当程序的德育;第五,制度德育是凸显德育批判功能的德育。[3]有学者还将制度德育的涵义概括为“制度是德育的资源;德育是制度性的育人活动,以制度规约德育的实施;制度具有道德教化价值,以制度德性养成个人德性”[4]。还有的学者运用属加种差定义法为制度德育下定义。他认为制度德育的邻近属概念为“德育”,即一种培养德性的活动;种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德育,二是制度德性转化为个人德性的过程。因此,“制度德育”是运用制度以及在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中进行的德性培养的活动。[5]
(二)制度德育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个学术概念的出现总是以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制度德育作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范畴,其形成也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归纳其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制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人学、德育社会学和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制度伦理学认为,制度因内蕴一定时代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着道德价值的善恶判断,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而学校制度作为具体的制度,同样内含着一定时代的教育伦理精神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4]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说,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根本目的”。而制度是人的本质的凝结,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能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合理与否的最高标准[6]。“制度是人的价值存在”,“德育制度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发展人的德性服务的”,“促进人的德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德育制度的根本价值”[17]。从德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德育总是在一定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下进行的,一定的学校制度规范、引导着德育,德育是一种制度性的学校教育活动。[4]从人的德性形成理论的视角看,制度是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即他律-自律-自觉的发展过程。”[8]因此,德育应以此为依据,以他律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他律性阶段的德育应体现强制性和引导性。
(三)制度的德育价值研究
科技期刊出版机构与相关者的伦理责任
作者、出版相关者(编委会、编辑、同行评议人、媒体传播、期刊评价及媒体评价)与出版机构共同参与出版活动,在出版活动的链条中,互为影响,互有责任。出版活动中的伦理涉及作者开展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及发表()、信息传播、期刊评价等过程,完整的出版伦理学规范和准则应该关照到出版机构、作者、编委会成员、编辑、审稿人、传播者、期刊及媒体评价等各方各类行为。国际上,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已经形成了行业学会和出版机构不同层面的出版伦理规范。比如,在2017年11月,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整合《期刊编辑行为准则和最佳实践指南》和《期刊出版商行为准则与最佳实践》推出了新的“核心实践”(CorePractices)[1],指导和帮助出版商、研究机构、期刊等多方出版相关者共同维护和促进学术诚信。大多数国际出版机构也制定有自己的出版商指南,如Elsevier制定的《出版伦理》(PublishingEthics)[2]、JohnWiley&Sons制定的《科研诚信和出版道德最佳实践指南》(BestPracticeGuidelinesonResearchInteg-rityandPublishingEthics)[3],均对自己期刊的出版行为进行了伦理规范。国内已有大量有关作者伦理方面的编辑学研究文献发表,关注作者的学术诚信与学术不端、关注生物医学期刊涉及人的研究伦理审查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李玉乐等[4]分析文献发现,近10多年来国内出版伦理研究的热点主要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与建议、对出版伦理的思考与建议、科技期刊存在的出版伦理问题等。但国内有关出版伦理的研究对于出版机构、除作者外的出版相关者(编委会、编辑、同行评议人、媒体传播、期刊及媒体评价等)的关注和实践不多。作者也是出版相关者,鉴于已有大量研究关注作者层面,本文所涉及的出版相关者不包含作者。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5月29日的CY/T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提出了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学术不端[5]。国内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和编辑在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出版实践中,除科研规范、伦理审批、作者署名外,应加强对整个出版领域同行评议、版权管理、利益冲突、信息传播、期刊评价等更多相关内容的关注[4]。鉴于编委会多由期刊的学术领域相关的顶尖科研人员组成,他们既是作者、读者、审稿人,或作为单本期刊的学术领导者参与期刊出版机构的部分管理性质的决策性工作,或带领编辑做一些出版环节中的终审工作,编委会专家个人的角色存在多元交叉和转换,涵盖在其他出版相关者不同角色中,本文不再单独表述。以下从不同角度探讨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及各相关角色的伦理责任。
1出版机构的责任
1.1发表优质学术内容。《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6]。科技期刊在传播创新成果、推动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版机构应该:1)强化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期刊的出版应该以发表和传播精品内容为己任,不断推进期刊成为本学科领域内最优秀的期刊。2)避免发表粗制滥造的低劣信息,避免单纯以满足为目的来获取收入的逐利行为。SCI指挥棒造成的发表要求,大量到国外的期刊上,很多“掠夺性期刊”或巨型OA期刊掠夺性现象应运而生[7]。这些期刊利用科研工作者的压力,或通过电子邮件寻找目标,或通过中介机构向作者推介期刊,作者时需支付高额论文处理费(APC)。无论是否严格进行同行评议,这些期刊多数在网站上都声明其遵循了国际同行评议标准,对论文进行了同行评议。2020年2月,科技部的《关于破除科技论文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中宣布:“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定期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8]12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列举了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9]。“掠夺性”期刊还催生了工厂的产生。“掠夺性”期刊和巨型OA期刊的掠夺现象需要通过行业治理、社会监督,不断促进优胜劣汰,改变低质量期刊滥发论文的局面。国际上,多个学会或出版平台如ALPSP、DOAJ、INASP、ISSN、LIBER、OASPA、STM、UKSG和出版商联手创建了网站ThinkCheckSubmit,帮助作者识别“掠夺性”期刊。同样,中文“掠夺性”期刊是抛弃学术期刊质量性(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公正性、导向性办刊原则,忘记了学术期刊初心,纯粹以掠夺作者稿件处理费为目的的期刊[10]。国内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学会应该进一步加强治理,帮助作者识别“掠夺性”期刊网站,甚至期刊假网站或“”网站。3)避免为追求影响因子的不当自引或联盟引用,杜绝为追求经济利益或评价指标的各类不端行为。1.2注重学术、文字质量和传播质量。学术期刊内容为王,除了学术内容质量,文字质量和传播质量也是优秀出版物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出版物读起来行云流水,给人耳目清新的感觉。国际期刊出版经验表明:1)出版机构应具备完整的编辑手册,指导和培训编辑以科学的精神认真进行文字加工,保证科学语言表述的严谨性,避免表述的冗余和杂芜;2)期刊出版机构还应该建立出刊后自审、年度审读等审查机制,文字质量奖惩措施,保证和加强期刊的文字质量不断提升;3)精美的构图、新颖的封面、高品质的印刷和装帧都是构成优秀出版物的重要元素,多数一流的期刊都有一流的封面创意,配合重点文章传播的短视频、网站头图等增强论文传播的设计[11]。这些方面,国内科技期刊值得进一步学习和尝试,加强探索。1.3提升效率,快速出版传播。让优秀的成果最先、广为传播,既是作者的心愿,也是出版者重要的责任。开设病毒肺炎(COVID-19)优秀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是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优先出版能力的一次应急实战,对适应优先出版而优化的同行评议、编辑加工、生产制作、上线等流程的一次全面的演练,对各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完备性进行了全面检验。2020年疫情初期的统计数字表明,文章从投稿到网上,平均用时6.2d,与国外知名出版平台相差无几。不同于国外预印本未经同行评议上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平台的所有论文均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刊出时滞大幅度缩减,缩小了与国外期刊的差异,吸引了国内一批优秀科研论文首选在国内优秀期刊平台投稿和优先出版。作者十分重视论文首发确权时间、发表流程时长、平台的影响力及传播力,因此,加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有影响力的优先平台,就能吸引优质稿件回流,让更多优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12]。出版效率是信息传播力和期刊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9年停止纸刊订阅,2021年转向持续出版模式(优先出版与正式出版整合为一次在线发表)。文章完成同行评议和文字编辑立即在线发表,研究人员可更快地发现和引用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自2020年12月推出“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表平台”,正是考虑在确保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稿件审核和出版流程,大力压缩各流程时滞,提高出版效率,构建快速交流的学术交流生态系统服务作者[12]。国内平台需要加强对国际标准化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通过国际通行的标准化技术支撑,加强数据的多平台交割、共享、互联,提升信息的快速传播能力,增强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13]。1.4全面的政策声明和管理制度。1)期刊出版机构管理制度应面向关联的各方,明确责任和权力的边界。内部出版管理制度主要面向编辑和出版人员,应实现编辑与经营分开,保证编辑独立。2)政策声明面向读者、作者、审稿人,其为科学出版的核心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编辑出版决策中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地对待每一位作者和每一篇稿件,重视阴性结果和负面成果的客观发表,鼓励交流与争鸣,保障作者权益。3)每本期刊创刊时都有明确的宗旨与目标,期刊应按既定方向制定出版定位与政策,向作者提供完整、翔实、清晰的投稿指南和常见问题说明,包括期刊的出版周期、接受的内容范围、写作规范、同行评审方式、稿件决策流程与标准、科研伦理及利益冲突表述与审查机制、版权与复制使用规则、数据共享机制、申诉与复议机制、勘误或撤稿程序、优质稿件绿色通道、必要的免责声明等。国内科技期刊在撤稿方面总体不够规范,或视而不见,或淡化处之,或网站一删了之。4)遵循论文缴存政策和数据支撑存储规定,规范提供数据,约定数据使用规则。5)对侵害作者、出版机构、期刊权益的行为严谨核实,妥善处理。包括侵犯他刊版权、一稿多投、不合理撤稿等行为。6)在更广义领域上,期刊出版机构的责任还体现在如下方面:对作者、审稿人、编辑的科学出版工作进行合理评估和评价,对发挥的积极作用予以对认可和致谢。创建学术共同体、学术交流社区等探讨文章科学价值的平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7)认真研究新兴技术,向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必要的工具,助推智能辅助、科学评价、开放科学等新理念的实现。目前,一些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科学出版。例如丹麦高科技公司UNSILO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无监督概念提取”技术来分析稿件,提取结论与要点,总结研究内容,帮助编辑或审稿人做出决定[14]。8)期刊出版机构还应建好一体化出版平台,提升出版效率和展示效果。为体现社会责任和担当,应做好科学传播,积极开展科学普及。
2编辑的责任
2.1承担出版机构的责任。作为出版机构工作人员的编辑,通过工作合同服务和服从于出版机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机构行使职权。编辑应遵守工作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和指导方针,代表出版机构严格履行出版机构声明中承诺的出版、财务、版权、传播等方面的责任。对出版行为中的各种情况尽到合理注意和必要提醒,比如作者引用第三方图表是否涉及第三方版权,注意获得许可后合理引用;论文出版过程版权合同的合理签署与内容合法传播使用等。除承担出版机构的责任外,编辑直接面向作者、读者和审稿人,又有其特殊的个体责任。2.2面向作者的责任。1)面向作者和稿件,编辑需要初步审核作者身份和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在稿件审理和发表阶段,编辑应对涉及人的研究进行严格伦理审查、关注基金标注的规范化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15]、进行高效的同行评审、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高质量的文字加工、合理安排出版时效、认真对待作者提出的申诉、客观对待阴性结果和负面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争鸣。2)在工作中时刻以作者利益为先,注重原创成果的首发确权。2008年,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向《Nature》投稿,《Nature》编辑要求修改,但同期有与该文结果部分相似的文章在《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发表,如果修改后再审将导致后续发表时间较晚,张辰宇的原创工作可能永远无法得到承认。他带着《Nature》审稿意见改投《CellResearch》。收稿后,李党生主编带领编辑团队48h内审稿完毕,决定修改后立刻发表。该研究在生命科学中开辟了“细胞外RNA”的新领域[16]。3)避免侵害作者利益,审稿中保护作者的隐私和稿件信息,加强对审稿人的培训,避免审稿人在审稿中泄露或不合理使用信息,避免审稿延误时间。发表中保证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完整性。2.3面向读者的责任。1)保证学术质量,严谨执行审稿制度,对拟发表的内容优中选优,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2)做好科学传播。科学传播中的内容会给不同维度读者多样的学习角度。认真审核并明确标识出版中涉及的作者信息、基金支持信息、利益冲突声明等信息。注意标明信息的版本和的时间节点,利于读者对溯源[11]。3)积极开展公众科普,让科学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4)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中,注重学术文章向科普转化中的内容多重审核。社交媒体时代,价值观多元化快速表达成为必然。在追求信息快速传播的情境下,要特别注意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社会责任,重视保证学术质量的措施。顶级期刊也难免因为数据审核不严格造成撤稿事件[11]。正如生物伦理学家Turner指出:急于发表COVID-19相关论文暴露出欠缺严谨性,影响到“学术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期刊”[17]。2.4面向审稿人的责任。1)与出版机构和编委会共同制定审稿指南、审稿模式和具体要求,开展好审稿和终审工作。2)建好审稿人数据库,详细分类;管理审稿人,有针对性分配稿件,审稿数量合理;确保审稿人明确潜在的利益冲突,避免评审偏见;定期催审,警示审稿时间过长的审稿人,无原因的拖延审稿既是对编辑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3)积极发现、培育审稿人。定期开展审稿人培训,介绍科学评价(手段、方法、经验)的进展,坚持保密原则,避免审稿人不合理利用稿件相关信息。4)在当下的学术生态中,存在着作者推荐伪造审稿人和操控审稿现象,这是编辑千方百计防范却终有疏漏的。编辑应尽到核实作者推荐的审稿人的责任,避免出现某些中介机构或不良作者钻编辑失察的空子。5)做好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作者转达合理的审稿意见,组织好涉及争议问题的往来沟通及答复。
3审稿人的责任
学术期刊审稿五项原则
学术期刊的审稿是编辑部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由编辑和专家审读作者的原稿,对其内容和形式作出评价,据此进行选择的编辑活动。审稿决定着稿件的取舍,事关刊物的质量,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审稿原则是学术期刊审稿所遵循的准则,指导着学术期刊的审稿实践,理应对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关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编辑学著作似乎很少论及。《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曾将审稿原则归纳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独创性[1],作了较系统的探讨,但并不是专指学术期刊,而且其中的逻辑关系值得探讨。在期刊文献方面,赵连稳提出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兼容并包和及时审理三原则[2],但囿于该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视角,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闰月勤对政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3],殷靖华对客观性原则[4],胡正强对新颖性原则[5]作了论述,同样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孙景峰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之外提出的倾斜性原则(向内稿倾斜、向青年作者倾斜等)[6],在审稿实践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将此作为一条指导审稿的原则似乎不妥当。侯宏勋提出宽泛置疑原则[7],认为编辑需要质疑,审稿当然要质疑,大凡阅读,都应有所质疑,但不宜把质疑作为一项宏观原则来看待。基于上述,笔者拟从审稿程序、审稿者的道德、稿件内容和形式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略作探讨。
一、同行评议原则
这是针对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从审稿程序看,我国出版制度明文规定了三审制,其中,对学术期刊至关重要的是要遵循同行评议原则。同行评议制度源于英国,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学位论文、课题的立项结项、学术奖励等,成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方式。同行评议是学术期刊遴选论文、保证并提高学术质量的重要途径,国际上通常将是否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尽管同行评议制存在着少数学者滥用权威,存在裙带关系、专业嫉妒、个人偏见和利益冲突等破坏性影响,但它仍然不失为最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人们把同行评审看成研究成果的质量声明。[8]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中,同行评议原则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在人文社科期刊中,遵循同行评议原则的情况不尽如人意。遵循同行评议原则依靠审稿专家,但并不意味着由审稿专家主导审稿,外审专家只能提供参考意见,不能取舍稿件。这是因为,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一种主从关系:编辑审稿具有主体性,编辑是职业审稿人角色,是专家审稿人的选择者,是稿件刊用与否的决定者;专家审稿只具有从属性,审稿专家是编外审稿人角色,被动地接受所审稿件,主要对稿件内容作学术评价,没有稿件刊用权,只有有限的稿件否决权。[9]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的不同职业角色、作用和任务决定了编辑必须主导审稿的全过程。主导审稿是编辑的职责,编辑应提高专业学识水平,消除过分依赖专家的心理,发挥主体作用,主导稿件评审的全过程,否则,把稿件刊用的决定权完全托付给外审专家,自己反倒成了边缘人,忘记了编辑在审稿中的主体地位,放弃了一名编辑应该承担的义务,有违编辑的职责,无益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10]基于编辑主导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双剑合壁,最大程度地发挥审稿的作用,只有这样,编辑才能把握审稿工作的主动权。
二、公正性原则
这是针对审稿者的道德态度。前文提到的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兼容并包原则和客观性原则,都是事关审稿评价的公正问题,这几个原则名称虽然不同,但体现的都是审稿者的道德态度,因而,本文在审稿者的道德态度这一视角下,将其统称为公正性原则。因为要评价公正就必须做到质量面前人人平等,拒绝偏见,兼容并包,尽最大努力客观地评价稿件。公正意味着客观理性。审稿者要秉持理性的态度,一切从文稿的内容出发,不先入为主,排除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拒绝主观偏见等不公正行为,避免根据自己的好恶偏执来筛选和判定文稿,力求客观公正、审慎负责地评价稿件。公正意味着人人平等。在稿件评审时,不因国籍、民族、信仰、性别、年龄以及所属机构而歧视作者,认文不认人,对作者一视同仁,不故意抬高或压低特定的作者。邹韬奋曾经说:“我对于选择文稿,不管是老前辈还是幼后辈,不管是名人来的或是无名英雄来的,只要是好的我都竭诚欢迎,不好的也不顾一切地不用。”[11]唯质是从,人人平等,审稿人要坚持审稿的独立性,不因领导、权威和亲友的干涉而降低学术标准。公正意味着兼容并包。西方哲言有云: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学术期刊要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有门派之别,无门户之见,对不合己意的标新立异之说不轻易否定,不搞学术垄断,提倡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只要言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肯定,以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术创新。当然,兼容并包只能是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并不包括导向有问题的稿件,也不包括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
三、导向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