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念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03:25: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哲学理念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广告制作的哲学理念论文
摘要:本文着重从广告定位,广告策划等广告运作过程中的核心意指来分析哲学范畴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以便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哲学观点在广告运作中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哲学广告定位广告策划
广告定位、广告策划是因为对广告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规范,为广告活动的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出谋划策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在广告定位与广告策划时就离不开哲学作指导。
一、就广告定位来讲,主要是生产方根据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产品与其它企业同类产品不同的、独具一格的形象特点,进而在消费者心目中确定一个位置。根据这一定位理论,哲学在其中的指导意义就非常鲜明。
比如,要想让广告诉求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一个明确位置,就应该鲜明、独特地给该品牌一个表现地位,这一表现地位必须是其他产品不具有、该产品所独具的。在寻找这个独具地位时,就应该反复思考,什么样的地位才是与众不同的、才是该产品所独具的,如何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美国现代哲学家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印在我感官上的观念不是我的意志的产物,因此,有产生这种观念的某一其他的意志或精神。感官的观念比想象的观念强烈、生动和清晰,又稳定,有秩序和连贯,不像通常由人的意志所造成的结果那样,是随意激起的,而是形成有规律的排列或系列,其中可取的联系足以验证,造物主的智慧和仁爱。人所依赖的精神根据既定的规律或确定的方法激起我们的感官观念,这种规律或方法叫做自然规律。”。梯利在这里把根据既定的规律或确定的方法来激起人们的感官观念的规律和方法叫做自然规律。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规律,同时更是经过了无数实践后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哲学思维规律。这一规律对广告定位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比如在如何使消费者买这家企业生产的商品而不去买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这一点上,艾里斯和特劳斯曾说“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这一功夫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进行广告定位时千方百计开动智慧把独特的产品形象、销售主张印在消费者的感官上,激起消费者的感官观念,使他们获得一个只认识该产品、该品牌的理由。比如天和制药公司在为其药品“天和骨通”所作的广告定位即是很好的一例。“天和骨通”是一种专治骨刺疼痛的口服药,首先在口服药这一品牌诉求上应力求给消费者以感官观念上的定位,骨刺疼痛是中老年易患的一种疾病,患这种病的一个显著症状是身体部位的疼痛感非常明显,患者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药到病除,不愿意再多捱一段时间,而那种贴在患处的药膏正好迎合了患者的心理。但是当这种药在患者用后效果不是能产生即时明显性时,那么他们的感官就会寻求一种转移;此时印在消费者感官上的观念,并不是消费者自我意识的产物。因此,当有产生这种观念的某一其他意志或精神出现时,就有可能带给消费者另外一种感官观念。所以,比打针、吃药更少副作用的外用药膏解决不了患者迫切希望即时去痛的愿望时,“天和骨通”药因没有产生副作用的药物成份所以才使得该药品成本高,本药品采用缓释配方,可以使药物成份最快地到达患部,迅速解除患者痛苦,他们把上述卖点作为其产品的定位策略。有了这样一个产品定位策略后,策划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产品重新起名为“天和骨通”以迎合中国人传统中的“天地人和”伦理观念。其次,在广告中设法特别强调“缓释”配方这一概念,并在广告文案中较祥解释缓释镇痛的药物机理,把在“十二小时内不间断提供药力有效抑制骨刺疼痛”这句广告语印在所有印刷品广告上;同时。还在印刷品广告上设计了一个彩球落在一名女子裸背上这一创意来暗示该药品的渗透药效,最后用其他暗示性语言来点明该药品无副作用。这样的广告定位与策划自然打消了消费者的疑虑,并迎合了他们希望尽快解除病痛的期望,同时那一颇具温馨的产品名字又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所以由于这一广告定位与策划很好地体现出了“人所依赖的精神根据既定的规律或确定的方法激起了消费者的感官观念”这一哲学原理,这则广告很快就激起了消费者喜爱该品牌产品的感官观念。这是一种生动、清晰、稳定、有秩序和连贯性的感官观念,这样的感官观念自然会坚定地支持消费者去购买这一品牌药品。果然,该企业只花了500万元广告费就在18个月内创造了7000万元的惊人销售额。对于该品牌的认知度,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40-50岁之间的目标消费者群中迅速上升为52%,50岁以上患者群中迅速上升为71%。医生对该药品的首选率达到60%,患者对该药品的首选率达到了65%。回味这一广告定位,可明显看到哲学观念对其的指导作用。
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又说:“所有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归根到底发源于经验,人类的观念有两个来源,即感觉,它为心灵提供可感觉的性质,此外,还有反省或内在的感觉,它为心灵提供关于它自己活动的观念,诸如知觉、思维、怀疑、相信、推理、认识和愿望。人类理智首先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或者由它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的活动所造成的。”耐克公司在把自己的产品从体育场馆推进到寻常百姓家中时所进行的广告定位与策划,就是在充分利用消费者观念中的“感觉”和“反省”这两个思维来源所进行的一项成功范例。1986年,耐克公司推出一种产品——充气鞋垫、利用空气作为脚底支撑物的产品;此时,在美国国内刚刚兴起一种健身运动的风潮。耐克公司这一产品的广告策划者首先决定要设法把全民健身这一观念打进消费者的大脑与心灵中。其次,要设法让消费者明白,全民健身活动与参加体育锻炼能给人的生命带来诸多的好处,让消费者在知觉——思维一怀疑——推理这样一个内在的感觉过程中深深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这样一个健康哲理。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与策划思路后,一切广告均照此进行,比如在他们推出的那个具有代表性的广告作品中,由当时最能代表和象征嬉皮士的著名甲壳虫乐队演奏著名歌曲《革命》,在变异求新的旋律与节奏中,一群群,一伙伙穿着耐克产品的人忘情地进行着体育锻炼。这则广告准确表现出在美国刚刚出现的全民健身大潮和美国人民对这项运动的喜爱,使他们由衷地认同运动是生命健康的保证这一哲理。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成智”且“成人”的极具传统意蕴的学科。目前就国内而言,有哲学专业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里开设。但在以实用性、功利性和针对性为特点的市场法则下,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命运”历经坎坷、屡遭冷落,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所以不论是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及改革。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策略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成智”且“成人”的极具传统意蕴的学科。目前就国内而言,有哲学专业的高校不多,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里开设。但在以实用性、功利性和针对性为特点的市场法则下,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命运”历经坎坷、屡遭冷落,其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所以不论是在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及改革。
一、中国哲学史教学基本现状
目前,中国哲学史课程在非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但其教学成果远远没有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所遇到的这种困窘与处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作为非哲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国哲学史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一些办学资历不是很深,同时又相对缺乏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现按照自己的师资力量及现有教师专业特点随意调整教学计划,任意安排哲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哲学课程的开设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其他专业要么只开设西方哲学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包括儒道禅等中国的智慧[1]。这导致了人们将哲学看做为政治,有时甚至是时事政治。所以哲学在很多大学只是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维持这个学科延续而不至于衰亡、绝种而为之,或者是为了保持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罢了。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国大学的哲学专业设置过少,并非每个大学都设有哲学系,就是在仅有的几个哲学系里,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将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没有人将哲学作为第二专业选修[1]。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哲学史的学习不但抽象乏味,晦涩难懂,而且都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难免与现实社会脱节。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选课现实中不难发现,选修中国哲学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学生,但总体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背外语的较多,很难展开教学互动,收效较微。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国哲学史学习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了无用,二是上课听不懂,主要是为了修够学校指定学分才不得已选之。
3.课程自身建设不足。由于课程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相应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哲学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课程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在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专业中,也是一个人同时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多门课程,或者直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中国哲学史,这样往往造成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之间的恶性循环。其次,相关配套课程开设不足。如果单是开设一门中国哲学史或单是一门西方哲学史课程,很难形成学生学习的哲学氛围,也容易造成同学对哲学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选修课时限制下,大多数专业开设的中国哲学史很难系统地让同学窥其全貌,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有选择性地讲解,容易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又哲学课教学定位教师地位和作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墓劝,其地位至美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主题,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教师的地位与作为的关系问题,哲学教学的内容、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思考。
“两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真正发挥“两课”的作用,使它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为,无疑是每个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乃至高校党委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且认真对待的间题。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说是个认识和实践的问题。就认识而言。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学科的性质是教学定位的内在根据。从哲学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古希腊一些哲人就把哲学定义为“智慧之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中国的先哲说,作为“爱智,的哲学就是“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因此哲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陈述,而是要启发人的思维。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哲学思维代表民族发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没有辩证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个人而言,哲学水平体现着人的素质,境界和思维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无不具有很高的哲学思维水平。爱因斯坦曾对人说:“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侧不如说我是哲学家’。既然哲学是一种智慧,能够塑造人的整体思维素质。因此哲学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从哲学的功能看。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应用。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功能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在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从本质而不是现象上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想,并内化为信念。当它最终凝聚成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时,哲学教育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功能的显著特征。真正的哲学既不是教条式的理论说教,也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一种教给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创新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栓脸疑团。如果我们的哲学教学能在这样的层面上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让他们经受哲学思维的训练,无疑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其悟性和创新意识。
在哲学教学定位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作为不同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哲学在人的整体思维素质的训练中,注重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正是拼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体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t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才有强大的竞争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26次提到创新,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行动目标》中明确地把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教育行动目标。就此而言,哲学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哲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维护阶级利益、阶级关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显然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简单地把哲学与政治、哲学课与政怡课等同起来,必然会影响哲学教学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会严重破坏哲学的声誉。当然消除把哲学课与政课简单等同起来的认识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认二者的有机联系。事实上在哲学为政治理论思想形成和实施政治行为提供指导作用的同时,政治也会以自身的方式影响着哲学。
非法学本科生的法学论文写作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是系统全面检验高校本科生通过四年专业学习(某些进行试点改革和允许提前毕业的高校为三年)所获得之各种学习成果、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独立从事科研调查水准高低的主要依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单一专才型向宽口径复合通才型转变,兼之“依法治国”、“法律至上”等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不但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生撰写了数量庞大的法学毕业论文,许多非法学专业①的本科生也纷纷结合本专业实际,从个人兴趣、教师引导以及就业需要②等方面出发选择撰写同本专业相关的法学毕业论文。譬如诸多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选择撰写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毕业论文,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选择信息安全法类的毕业论文,哲学专业本科生选择法哲学、法伦理学类的毕业论文……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平心而论,这可谓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它既反映了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彰显,又折射出年轻一代法治理念质的飞跃。
不过有一点需着重指出的是,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毕竟与法学本科生有着较大差别。他们往往在四年本科学习中仅上过寥寥几门和本专业相关的法律实务课程(如新闻学专业开设的《新闻传媒法》等),个别兴趣浓厚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课余翻阅了部分法学书籍,负责指导他们毕业论文撰写的教师很多也仅为本专业而非法学课程教师。虽然在选题视野开拓度层面他们或许会宽于法学本科生,但在理论研究深度上,便着实难同法学本科生相提并论。③如此一来,我们就必须根据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之具体症结,一一对症下药,从而保证其能真正完成一份高水准的本科毕业论文。
一、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撰写相关法学毕业论文暴露的主要问题
1.论文选题不深入,主题不突出所谓好的选题乃成功之一半,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属“跳出法学看法学”,在研究视野开拓度上便有不少要宽于法学本科生。根据笔者在湖南长沙、衡阳、湘潭三地部分高校所做的抽样调查,同样打算写作合同法方面毕业论文,一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可能会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选择B2B或B2C等网络无形交易下的新型合同法律问题来写作,而法学本科生则因受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匮乏束缚,往往更多倾向于探讨传统合同法问题。不过,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虽然在视野开拓度上较之法学本科生具备一定优势,但他们法学理论功底则有所不及,从而导致选题不深入,时常出现选了一个较新颖方面问题开始写作,最终结果竟是简单就事论事甚至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情况。譬如某些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选择了虚拟货币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但往往浅尝辄止,要么便简单就事论事通篇缺乏法言法语和法律思维像一份记者的新闻报道,要么就从最宏观政府话语层面大而化之地发些空洞无用的议论。
此外,与选题不深入接踵而来的便是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正如汤维建先生所言,论文选题决定了论文主题,它给论文主题划定了范围,[1]既然我们许多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存在着选题不深入的毛病,那主题自然也会不突出,常常令人不知所云。如某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选择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写作,由于选题不够深入,在主题上也变得模模糊糊,洋洋洒洒通篇论述了很多非政府组织的起源、类型和特点,但究竟要探讨的是什么具体法律问题,到结尾都没有完全交待清楚。
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变迁与发展
1引言
音乐教育是一种传承音乐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哲学则是引领这一活动的“航标”。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不同流派音乐教育思潮的影响,在中西融合中不断发展。关于近代以来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学界有着广泛的研究,各种专著、论文、专题研究均较多。但对其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与思想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廖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1992)是我国近代第一篇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此后朱琳、张帆、胡健、齐易等开始从哲学的理论高度展开对音乐教育的观念与思想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潮,并相继译介和出版相关论文与专著。尤其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两大音乐教育哲学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雷默)和《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的翻译和出版,一批北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论也被介绍和引进,并围绕他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开展了比较研究与讨论。从此之后,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学术活动得以逐步展开,助推了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至21世纪初以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2010)、韩忠岭《音乐教育哲学导论》(2014)等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等标志着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2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基奠期(1840-1949)
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和义务教育的实践,在西学东渐的“学堂乐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的音乐教育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推进向前。自1842年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程以后,“西学东渐”的主张使当时封闭的中国张开了观望世界的双眼。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中主张开设乐歌课,再到1904年清政府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中国近现代的普通音乐教育由此拉开序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的音乐教育观。这一观念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实现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出以“美育”为宗旨的普通音乐教育观。这一时期的“美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观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音乐的审美性、通过“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后,我国近代音乐家萧友梅、黄自、黎锦辉、丰子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实践了音乐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受到了西方音乐教育的早期影响,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使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变革紧密关联。
3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开创期(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背景为新中国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条件,大规模的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音乐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分支。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所致,处于最初步的建设阶段,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1957年2月,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在新的教育方针中被放在了教育的主要地位,而美育并未被提及,这便导致了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被逐渐削弱。贯彻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这一时期总体教育目标的倾斜方向。由于普通学校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后者当然无可避免地担负了同样的重任。这种重任使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社会政治任务关联过于密切,与社会活动不得不产生紧密的配合。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20世纪是中国历史突变的时代。引起这场突变的因素有来自西方的冲激,也有来自传统自身的裂变。这种变化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它包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这种变化又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它直指人们的心灵深处。中国古典艺术的终结和近代艺术萌发的新旧交替和转型就是这种变化在艺术领域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的文化理想。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中那些只有通过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发掘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见全集第二卷)中国当代有的美学家还不厌其烦、一论再论“美是和谐”的观点,可见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追求,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肯。古典和谐美作为古代艺术的理想,它要求把构成艺术的多种元素如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等处理和组织为一个平衡、和谐、稳定、有序的统一体。古代艺术的实践实际上也基本上是用这种理想来规范和陶铸的。
中国古典艺术发展到明清时代已进入到一个平淡而多彩的以表现世俗和人情为核心的广阔世界。小说和戏曲成为这个时代文艺的代表。明代资产阶级因素的萌芽和发展,使得下层的市民文艺和上层的浪漫思潮得以蓬勃展开,袁中朗、汤显祖、冯梦龙、吴承恩、李贽等风靡一时并连成一气。不料满族入主中原,强制推行保守的文化政策,“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盘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从文体到内容,从题材到主题,都如此。”(李泽厚《美的历程·十》)于是浪漫变成了伤感,对朴实而充满朝气的市井生活的描绘变成了对种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的社会现实的批判揭露。到晚清,伤感愈深甚至悲鸣,激愤愈烈甚至革命。所唱是《爱国歌》(康有为的一篇长诗),所见是《革命军》(邹容),所闻是《盛世危言》(郑观应)、是《警世钟》(陈天华)……古典主义的和谐完全被历史的巨轮所辗碎。石门锁不住,黄河入海流。近代的帷幕艰难地升起,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美术革命、还有文界革命、戏剧改良,一时间舞者如潮。
如同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有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心理逐渐深化的过程一样,近代艺术演变也有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合中西成新体的渐进过程。比如,诗界革命就未能突破旧风格,而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小说界革命也存在“新小说之意境”与“旧小说之体裁”的矛盾,而美术革命也意识到要改良中国画,不能只限于模仿一点西洋画的技法,而必须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还有古文的衰微与新文体的诞生更是如此。如梁启超则以文章革新家的气度与胆识,在从古体文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无所顾忌地博采一切于己有用的古文、史传文、辞赋、骈文、佛典、语录、八股文、西学译文、日本文字句法,打破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界限,不名一家而自成一体,即所谓“新文体”。新文体的特点,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有这样的归纳说明:“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这里除提及“外国语法”一点之外,其余都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联。特别是他能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又动之以情,且两方面都极度扩展,并行不悖,更是发扬了情理并重、一体圆融的古典艺术精神。因此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可以说近代艺术是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中国古典主义艺术的内在发展。
中国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理性早熟的农业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其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为审美理想的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有进步则有过渡”,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了这一过渡时代,在这个时代,新的艺术文化模式在酝酿,形成之中。一种新的艺术文化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聚合。首先,它不能是无根的,它应该是传统的新发展。其次,它又面临着西方艺术文化的挑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必须作出回应,最后,它整合各方面因素,形成一种审美价值观,并树立一种典范,形成主流。由典范的传承、审美心理的积淀,就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艺术文化传统,凝结成一种新的艺术文化模式。
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定位探讨
摘要:理性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理性技术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本体表达为科学作为存在者,其存在形态为思维形态。技术本体表达为技术作为存在者,其存在形态为物质形态。科学的本质是“-ology”,技术的本质是phenomenon。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课程教学理念与技术课程教学理念,并提出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应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理性科学;理性技术;科学本体;技术本体;教育理念;教学理念;中小学;科学课程;技术课程;课程标准
引言:中小学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课程,两个课程的出发点不同、目的意义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策略不同,所以它们的定位各自不同。两课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科学与技术在本质上存在区别。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与技术作为存在者,它们的存在形态是完全不同的。对这一点的认识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它是从众说纷纭的认识中走出的一条路,是在万千歧义的观点中建立起的一个概念。
1.1科学与技术的词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毕业论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其核心理论要求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将儿童释放出来。他特别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心灵和自由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中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法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等人的教学思想,这一方法的广泛应用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结果。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独立实现知识认知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发挥启发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客观规律,从中发现创新点,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促进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回答问题。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于二战后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教学专家所广泛采用。情景教学法又称视听法,该方法认为知识的学习与知识使用的“情景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强调要注重特定情景环境中产生的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法的自然关系,不强调预设目标,不对学生提出僵化固定的教学要求。情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图书馆哲学的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认识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
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必然趋势,又是图书馆实践深入和理论提高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哲学问题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认识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这为开创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新局面,发挥其指导作用和时代价值,正确引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和应用的现实意义。
1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起步于80年代,逐步形成研究局面。正如北大教授吴慰慈发表的论文《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述评》:“图书馆哲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关注。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哲学的内涵进行探讨,关于什么是图书馆哲学。从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图书馆哲学的论文来看,其理论体系的框架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应致力于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相关学科和研究方法,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与分化的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当前研究的任务和方向。图书馆哲学研究是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存在具有哲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精神是什么,图书馆哲学是什么,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图书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图书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问题,图书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图书馆的知识观、学习观、价值观、人文观、科学观、管理观和发展观等问题。这类问题与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与图书馆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密切相关,需要我们去探究和解决,因此我们选题为图书馆哲学的问题研究。提出以问题研究为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为目标,探讨问题研究的特征、程序、内容和意义。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反思我国的研究状况和问题。在我国图书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抽象概括,理解图书馆哲学概念及其内涵、明确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组织体系结构、把握相互关系、运用科学方法、合理逻辑论证,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哲学理论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与科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