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21:11: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在线教育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K12教育培训机构市场发展策略
[摘要]肺炎疫情期间K12教育培训机构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其中的短板也不容忽视。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面对挑战与机遇,K12教育培训机构应当进行充分的预前研究。主要应对策略有:聚焦课程建设,深入推进OMO模式;加强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体验;积极拓展业务和规模,打造品牌优势。
[关键词]K12;后疫情时代;教育培训机构;OMO模式
当前,虽然国外的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社会经济的各方面都在迅速恢复与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并非一个时间概念,它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改变,而这些冲击与改变将成为在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机遇与挑战。2020·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政策应对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新的特点,对此应进行充分的预前研究[1]。K12(KindergartenThroughTwelfthGrade),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K12阶段的学生数量将会越来越多,K12教育培训市场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K12教育培训机构好未来(TAL)为例,就K12教育培训机构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1肺炎疫情期间K12教育培训机构的表现
在肺炎疫情期间,K12教育培训机构经受了一场大考。爱学习于2020年3月的《K12教育培训机构疫情影响情况调查报告》指出,肺炎疫情给K12教培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87%的机构表示已经受到较大甚至严重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三大因素是营收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大、人力成本高;60%的机构预计上半年净营收将遭遇滑铁卢式下跌,跌幅超过50%[2]。不过现在看来,K12教育培训机构大多挺过了难关,这主要得益于这些机构积极的应对举措,譬如,规模大的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将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规模小的机构则采取压缩成本或“冬眠”模式渡过难关等。以好未来(TAL)为例,疫情期间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1课程方面:全部转型线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专业培训在线教育平台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智能化”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主流和趋势。该系统有力地支撑了邮政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和员工个人素质提升,已成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远程培训;在线教育;在线考试;培训班;课程学习
专业培训系统是由中国邮政培训中心建设和运营的面向全员、覆盖全网的在线教育平台。有效提升企业教育培训效能,有力地支撑了邮政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和员工个人素质的提升[1]。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智能化”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的主流和趋势,中邮网院亟需转型升级,以更好地实现办好网院为企业和员工服务的目标。
一、平台需求分析
建设云学习服务支撑系统,采用私有系统环境和公有云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高效快捷稳定地对全国学员提供学习服务,见图1。
二、平台架构设计
在线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突破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从促进教育发展的外在力量转变为内生动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必然带来教育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态正逐渐受到关注。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具备突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革新传统教育流程等优势,这使其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以及带动教育教学结构性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肺炎疫情以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推动在线教育获得空前发展,但在线教育面临的学习者困境、教育质量困境和在线教育管理困境也饱受诟病。后疫情时代,要实现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发展模式,推进技术教育化,同时还要形成政府引导、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困境;路向
“人类塑造了媒体,媒体也塑造了人类。”[1]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深刻嵌入社会各个领域,重塑着社会形态和社会空间,诸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我国也希冀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抢占未来的教育发展高地。为此,政府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应然之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强调,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服务样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可见,未来已来,信息技术正在从促进教育发展的外在力量转变为内生动力,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来实现教育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在线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形态逐渐受到关注。2020年肺炎疫情暴发,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号召下,我国在线教育获得空前发展。从高等教育领域看,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开展在线教学的高校达1454所,103万教师开设覆盖12个学科门类的107万门在线课程,总计1226万门次课程,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人次达23亿;[2]从基础教育领域看,2020年2月17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开通,27个省份相继开通省级网络学习平台,截至2020年5月11日,云平台浏览人次达17.11亿,浏览次数累计20.73亿次,[3]在线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情境下,在线教育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而要真正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研判在线教育的价值,深刻反思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一、我国在线教育发展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并非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更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之下的次级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4]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在线教育具有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时空、教学流程等,这使其在有效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中呈现诸多优势。1.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追求每个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教育的要求逐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后,党的再次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上好学”的高位均衡上升为国家的教育理想。然而,在传统线下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聚集了大量教师的学校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间的竞争以及对生源的争夺使得教育资源具有唯一性和封闭性,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往往被部分学校垄断,教育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不同于传统教育,在线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且开放共享的线上资源。在线教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移动设备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打破知识的垄断,从而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据iiMeida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43.4%的受访用户认为在线教育平台的优势在于其共享课程资源。通过实施在线教育,传统封闭、单向的知识循环体系开始转向互动、开放、包容的共享网络体系,教育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学生也就能够接触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更全面的知识,从而改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2.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局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不断加快,学习逐渐被要求超越传统的学校场域,终身学习和泛在学习日趋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学习形态。对此,2015年在发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5]在此建设逻辑之下,党的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线教育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促使知识表征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元,教育教学资源也更加凸显出无限的可复制性和广泛的通达性,[6]从而实现对传统学习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突破,显著增加了人们的学习机会。学习者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也不再被绝对的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所束缚,而是真正衔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习成为贯穿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性活动,没有边界、无处不在。疫情以来,很多高校利用ZOOM、钉钉、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室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学术研讨,学生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即可在任何地方进入全球的任何课堂开始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安排学习进度。如2020年4月以来,我国依托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英文版、高教出版社的“爱课程”国际平台向世界推出了500多门课程,中国驻外大使馆也将我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课程向100多个国家推广。可见,在线学习真正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时空,学校场域不再是学习者接受教育和开展学习的唯一正规场所,[7]学习者也不必被固定的学习时间和教师预设的学习节奏所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进程随时进入课程,灵活调整学习进度,真正获得终身学习和无缝学习体验。3.革新传统教育流程,带动教学的结构性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制的搭建是以传统权力模式为蓝本,关注中心权力,强调自上而下的运作,而边缘权力往往被忽视。[8]这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所有的教学活动基本都处在教师权威和绝对权力的控制之下,学习者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缺失状态,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教师预设的相同的教育内容和教学进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反,在线教育则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所谓的自适应学习即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偏好和认知水平为学习者生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以避免所有学习者使用相同的课件,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9]在线教育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并形成一种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其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保障下,使学生与教育服务提供方形成一种双向选择的状态,在线教育系统能够基于学习者相关学习经历的大数据分析而精准推送适合学习者的教育内容;同时,学习者也能够拥有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方式,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由地对知识点进行拓展,不用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在线教育的智慧性和自适应性赋予了学习者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可能,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教育流程再造。
二、我国在线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
疫情推动网络教育
摘要:肺炎的突然爆发,扰乱了原本的教学计划,学校不得不延期开学。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中小学生率先开启了线上教学,随后便是各大高校,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资源井然有序的“复学”。这使得网络教育迎来春天,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由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疫情虽然对经济、社会、教育等带来了影响,但也同时推动了网络教育,本文通过对网络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进而对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来对网络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网络教育;
近年来,我国教育规模不断发展,肺炎的突然爆发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次疫情反映出平时被忽视的问题,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开学季的到来,全国依然处于疫情期间,开学的日期不得不延后。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已推迟。为保障“推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在疫情的防控期间全国中小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在正式恢复上课后,再对已在线讲授的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和复习,以此来减少对教育的影响。
1疫情推动网络教育
在疫情时期,网络教育有了发展空间,当大部分产业还在观望时,网络教育产业迎来时机。疫情的爆发虽然影响了现有的传统教育,也让教育出现了“拐点”,促使着理想化网络教育早日到来。1.1政府机关积极参与指导工作。在疫情的防控期间,各个省都了有关这段特殊时期关于开展网络教学的指导意见。各个地区按要求展开网络授课,让中小学生在家开启了新的学期。各市教育局做好各地各校的网络教学的指导工作,结合互联网技术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在线直播授课、师生课堂互动、教学内容回看、课后作业、课堂测试、考试等服务。为了保证网络教学质量,一个可靠的网络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不同的线上教育方式,提高网络教育质量。2020年2月17日中小学生开始了网上学习,老师开始网络授课,“停课不停学”工作也是打赢防疫阻击战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充分备课,最大的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1.2网络教育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阿里旗舰的产品钉钉提供直播授课平台,慕课、网易公开课等提供教学资源。除了中小学生的正常教学外,许多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开放了网络教育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清华大学搭建网络环境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教育部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教育教育资源等。由于学校不能复课,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一批在线教育平台迎来爆发的春天。雨课堂打破课时教室的时空限制,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预习习题、微课视频等在课前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点的梳理,由此,课堂的时间就释放出来让教师可以进行更多课堂互动,激活课堂教学。[1]
2网络教育效果评估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乡村人才培养工作日益得到重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人才的主力军,其职业教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调查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供给现状,找出当前职业教育供给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开辟一条可行之路,助力云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云南省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1]。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三农”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从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推动其职业教育发展刻不容缓。云南省作为地处边疆地区的农业大省,至2020年底,云南省农村人口约为2358.07万人,占全省人口49.95%,同期全国农村人口占比为36.11%。面对云南省农村人口规模庞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潜力,通过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因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水平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成为云南省各乡镇政府的热门话题。各地加强工作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主要由青年农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中的骨干农民构成,并由各级农广校,涉农中、高职院校以及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等第三方机构就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依托农业园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实训基地。2016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指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2]。涉农优惠政策要向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倾斜。通过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权享受国家多项助农惠农政策,如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培训补贴、减免税费等。以上保障措施可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教育。截至2015年末,云南省形成了以省农广校为龙头,16所州市级分校、121所县级分校、551个乡镇、村教学班和5465名专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五级办学队伍[3],打造出集农民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推广服务、信息传播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构建起面向农村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机制,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提供了更多外部支持。
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
K12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策略
摘要:介绍了K12(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阶段)在线教育平台现状,分析了K12在线教育平台运营面临的问题,探究了K12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的优化策略,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帮助其提高用户转化率和用户黏性。
关键词:K12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策略;客户满意度
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大多数行业都开始尝试转型。一直以来传统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资源质量分布不均匀,发达城市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偏远城市教育资源相对较差。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为资源分布不均的地方提供新的教育可能性。2020年国家倡导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较差的学校也有机会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因为这些硬件设施及网上学习方式的普及完善,给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会,名校名师可以在线为学生授课,让教育不够发达的地区可以接触更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K12在线教育就是在K12教育领域(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阶段)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线上教学。教育部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同时艾瑞咨询网提到“成人教育依然占据市场主体,K12教育成必争之地”,这些信息足以证明K12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好,但K12教育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其发展初期仅有9%的占比。这是因为虽然市场对于K12在线教育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但是该阶段的学习存在不确定性,家长对于选择K12在线教育平台存在疑虑。但随着家长教育意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在下一代又对互联网特别熟悉的情况下,家长及孩子越来越能够接受在线教育,并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来增加孩子的学习机会。病毒的到来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生们开学都不同程度地推迟了,但是学习不能推迟,各大学校都实行了在线教授学生课业的方法,这将迅速推动K12在线教育的不断前进。但同时,在这次在线授课的浪潮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某些直播平台会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学生们进不了直播间,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度不能检测等。
1K12在线教育平台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有着显著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方式不断改变,对于教育的支出也不断增加。近些年经济发展显著,国民消费支出结构改变,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根据2019年8月份发出的《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来看,近两年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是增加的,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度提升,越来越多企业瞄向了K12在线教育这个细分领域。就目前的K12在线教育的现状来看,其主要的运营渠道包括4种方式:自主研发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合资重组、与企业合作。规模较小的K12在线教育的产品主要是资源型,而大型的K12教育机构则包括工具类、平台类以及资源类。K12在线教育的课程形式主要是直播课或者录播课,同时也会推出一对一的精品课程。一般中小型机构主要以录播课为主,而大型的K12在线教育公司如新东方课程类型趋于多样化和综合化。在业务的拓展方面,无论是小型教育机构还是大型教育机构均是以教学为主要的驱动模式。小型教育机构更加注重产品和师资驱动,而大型的教育机构还会利用营销和规模驱动业务发展。K12在线教育的主要营销方式是: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网络线上教学和合作模式[1]。根据艾瑞咨询系列报告来看,K12阶段的在线人数庞大,该阶段的学生及家长都是潜在用户。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使用K12在线教育平台的被调查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居住在一、二线城市,其为主要发力区域,虽然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的较少,但是随着网络普及,科技发展,网络稳定性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同感变高,三、四线城市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揭示了教育一直是我国最重视的。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扶持教育发展。这一系列的文件报告及发展趋势都可以看出K12在线教育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2K12在线教育平台运营面临的问题分析
教育培训企业信息技术优势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企业生产、国家发展等众多方面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与市场的繁荣。不同的企业虽然根据其特性对信息技术有着不同的应用与依赖,但都或多或少的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通过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广告宣传、后勤服务以及大客户开发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研究教育培训企业在教学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以及“维护”等方面应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企业;竞争优势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逐渐展现。在传统儒家文化对教育的推崇下,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利润空间较大,使得行业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给教育培训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现阶段发达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培训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专业化的高效产品供销方式,成为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的关键。
一、线下教学方面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由总部聘请专家进行VIP授课并现场录制,并将课程视频上传内部资源系统,建立企业自有的专家课程资源库,再由各地分校自行下载所授权的课程,根据自身安排组织学员集体观看的新型线下教学方式。在提高品牌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各地分校的大量成本,加速了公司在全国市场的扩张,对采取传统教师现场授课教学方式的企业形成了“课程质量优势”与“教学成本优势”。(一)提高课程质量。企业通过总部录制视频对全国学生统一授课,课程内容、课程进度、配套书籍等均由公司总部统一安排,各地分校仅需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播放时间,确保了各地学员所获得教学内容的统一。而且,由公司总部聘请的该领域知名专家,常年致力于项目的第一线,对培训内容有着自己独到的心得与见解,保证了各地学员所获得教学资源的优质。从两个方面共同提高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为打造一流的教学服务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降低人工成本。企业总部将专家授课视频免费提供给各地分校,分校只需负责宣传招生并安排教学,无须再为教学质量及教师课酬而担心。与传统的教师现场授课模式相比,最大程度保障了各地分校培训时间的及时灵活与课程质量的优质统一,避免了因教学人员个人水平的不足而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节省了各地分校在人工成本上的开支。而且专家的教学经费由授课现场的VIP学员承担,无须各地分校再行分摊,为分校在各地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二、线上教学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论文
一、引言
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可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继续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技能,还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实力和城市适应能力,推动实现“市民化”。总理在2015年3月5日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互联网加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指对初进城市或者对适应城市有困难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的再次教育,包括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文化教育和规划指导,以实现帮助农民工提高生存技能,转变生活观念、思想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的目标。[2]继续教育的理念是强调终身学习,这无论是对于务工前还是务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主体需求角度出发,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五种需求:
(一)满足生理需求,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当前,绝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年龄呈缓慢递减的变化,从80后平均年龄18岁到90后平均年龄16岁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到初中教育,学历普遍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教育的他们并不符合城市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他们又想要进入城市自力更生,保证基本的谋生能力是前提。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中青年农民工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中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位列前三。[3]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知识的需求比例远远高出其他,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融入城市社会,首先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能在城市中找到满意的工作,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继续教育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岗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实际应用技能培训等,这些都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生产生存中遇到的各种技能资质需求,根据调查,就建筑行业,福建省基层新生代农民工中参与过技能培训的人薪资水平高于没有参与过技能培训的人的16.8%。如果是获得更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那薪酬水平差距将更大。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增强自己的就业技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薪酬待遇,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现状及发展构思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将孩子送入到各种类型教育培训机构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多才多艺,而音乐就是广大家长选择的艺术培训项目之一。正因如此,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在其为广大学生提供教育培训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培训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当前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构思,从而促使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能够获得良性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关键词:赣州市;新媒体环境;音乐教育培训
赣州市是江西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江西省最为发达的城市,由于该地区人们经济生活水平较高,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相对较大,非常重视艺术培养,不仅有很多学生会接受艺术培训,而且还存在很多承认接受艺术培训,这使得该地区音乐教育培训市场非常繁荣,所以对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进行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让人们音乐教育培训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下面笔者就针对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的现状进行阐述。
一、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的现状
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主要是面对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从该产业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已经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该产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音乐教育培训产业中培训机构质量问题、培训内容问题以及整个产业的收费问题等等[1]。其具体内容如下。(一)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机构非常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无品牌、无规模,在师资力量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教师自身素质问题,常常出现教学不专业的现象。例如,钢琴教学在音乐培训中一直都是主流,但是进行钢琴培训教学的主要都是在校学生,其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导致钢琴教学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展开,甚至处于低水平状态。还存在部分音乐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培训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教师,其自身素质和能力更难以达到音乐教育培训岗位的要求。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统一标准、考评制度以及监管部门,如此导致赣州市场上的音乐教育培训机构自身教育能力无法得到保障,培训质量堪忧,严重影响了当地音乐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2]。(二)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员通过相关考试,此种教育培训方式过于重视考试,扼杀了学生本身在此方面上的兴趣。如果没有重视对音乐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做好配套教育,忽视了素质培养,存在部分学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将其中两到三首考试曲目学好,如此不仅无法学员自身的实际音乐能力,而且不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仅仅是通过枯燥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以满足考试要求,如此只会让学生感觉厌烦,无法体会到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魅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该违反了艺术培养的初衷[3]。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还是因为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在定位上出现了错误,其是为了考试而创办的培训机构,这使得其所有培训工作都是以考试为主,这也是应试教育本身所存在最为重要的问题。(三)收费标准不统一。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在招生上也非常混乱,各个培训机构的竞争毫无规矩,导致在竞争过程中存在乱宣传、乱收费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艺术培训市场异常混乱。赣州音乐教育培训市场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而且也没有权威机构对收费标准进行评判,造成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的收费缺少有效依据,如此则非常容易出现二次收费的情况[4]。从上述内容中能够了解到,赣州市音乐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还是较为繁荣,但是教学水平、教师素质等也是当下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再加上缺少对音乐素养的培养,收费标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需要制定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二、新媒体给音乐教育培训产业带来的机遇
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攻坚时期。水利发展迫切要求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水利人才队伍。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基层水利,这是水利行业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不少地方基层水管单位和县乡水利部门承担着大量公益性职能,工作条件极为简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特别是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繁重任务,基层水利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尤显薄弱。基层水利队伍素质不高,已成为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短板”。因此,目前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广大基层水利单位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但基层水利单位职工的岗位多在野外和山区,很分散,集中学习成本较高,各单位经费紧张,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机会。另外,基层单位人手紧、任务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加上每年从4月到10月汛期内,都要求坚守岗位,在职职工尤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集中学习。因此在新的时期,积极探索开展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新途径尤为重要。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无疑为破解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机遇。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网上授课、在线学习、自主考核、跟踪管理,具有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针对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将极大缓解水利职工的工学矛盾,开辟水利人才教育培训的新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新模式。
一、“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强规划,做好“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须加强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加强信息资源整合,落实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应用、评估、安全、支持、保护等方面的相关制度,构建以实用为导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应用环境,推行能够解决继续教育资源不足、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的应用方案。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质量,缓解基层水利人员的工学矛盾,切实提高水利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益,促进水利现代化。建立督导、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制度。应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上级水利部门、继续教育机构、水利基层单位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发挥各相关利益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资源优势,形成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满足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多赢。2.构建线上继续教育云平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多时空的学习需求以构建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APP作为支撑“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打造水利继续教育云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低成本、个性化、交互性的优势和特点,将使优质教育资源趋向扁平化,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推动自主学习,从模式、内容、质量等多方面为传统水利继续教育带来全面的变革。水利行业继续教育平台的实现方式,可以组建全国水利高校课程联盟,整合已有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将分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聚集、加工、升级、再造,挖掘潜力,凝练特色,形成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平台的制作与运营,保障继续教育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重视移动终端的主要载体作用,加大移动平台的开发力度,与在线课程资源相匹配,在平台解决“有所学”的基础上,实现“方便学”。3.建立学习支持和公共服务机制,促进继续教育资源开放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需要有完善的硬件及软件环境提供支撑。要开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基础设施、应用设备建设;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网络后台的管理服务,建立与在线学习前端相呼应的相关制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问等提供支持与帮助;对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提出认证、转换、积累的相关方案,确保学习成果的有效实现。要加强对于参加网络学习的管理,成立由水利主管部门为主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力量捐助和受益者适当出资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作用,组成服务队伍,为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4.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化继续教育改革“互联网+”平台的打造并非另起炉灶,线上教育也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水利行业继续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发展,应结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协调相关部门、高校、水利行业企业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实行把实体性面授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区域内构建多种层次、条块结合、开放共享、相互协调、虚实结合的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网络。通过制度机制引领,引导开发建设和汇聚各类优质水利行业培训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全面接受终身业务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二、“互联网+”水利行业继续教育的实践
1.谋划水利行业人才继续教育顶层设计,做好“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水利发展人才保障,政府水利主管部门编制了《浙江省水利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水利人才队伍继续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在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构建以“省水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统筹建设“浙江省水利行业人才培养及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浙江省水利人事人才信息管理APP”等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全省水利人事人才大数据运行,进一步推动水利人事人才工作规范化、流程化。2.建立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管理目前,已开发建成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在线学习系统、职称考评系统等继续教育平台,基本建设了继续教育线上教学环境,实现了各系统的对接集成和数据共享,业务涵盖学员注册报名、自主选学、考试、学分认定、考核利用等各教学环节。网上报名注册系统包括报名注册、信息审核、信息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系统建成以来,已完成1841人次的报名注册,人员涉及全省11个地市、厅属机关和直属单位。水利职工在线学习系统是实施水利行业继续教育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多种功能。学员根据自己从事工作类别,按专业分类确定必修课和自选课,系统记录学员课时学习情况。系统也可选定某一专业、某一区域人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核。3.构建平台课程体系,丰富线上继续教育资源水利行业在线继续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水利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两大类。其中,水利专业课程包括水利案例、防汛抗旱、水文等18方面课程;公共课程包括领导讲话、政治经济、政策法规、社会管理、水文化等13个方面课程。至今为止,平台注册学习人数已达43000多人,建成水利各类专业课程和公共类课程共计368门,可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选学、网上学分认定。学员学分成绩通过系统同步给水利职称评审系统,作为学员职称评审中重要的数据。4.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将水利干部教育纳入行业继续教育体系,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水利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全面推行水利队伍能力建设的意见》《全省水库海塘工程管理单位人员岗位培训和岗位任职资格学历教育工作方案》《浙江省农村水电站从业人员轮训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水利人员在线学习系统运行和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培训制度。以水利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采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注册资格考试等形式,强化在职人员教育培训,积极推进持证上岗工作,推行网络在线学习学分制,大大提高了继续教育学生网上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全省水利人才队伍的思想素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使水利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水利单位形成学习型组织氛围。近年来,厅属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464期,共培训59772人次。5.创新线下教育途径,有效提升水利从业人员素养在做好线上平台建设和线上继续培训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下人才培养学习新途径。结合“五水共治”“千人万项”“百项千亿”专家蹲点指导服务,选派技术专家、院校老师等服务指导员到艰苦环境、施工工地上去锻炼,到重点水利工程上去“实地培训”,开展工程一线蹲点服务。水利院校及有关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送教到工地等活动,帮助地方水利排忧解难。引导高层次专业人才利用技术咨询、科研技术合作、现场培训和项目聘用等方式,推广水利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举办“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以技能大师等为项目带头人的带徒传艺、技能攻关训练。开展首席水利员的评选工作,组织首席水利员分批次到台湾交流学习,举办基于水利站长和新任水利员等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多层次多途径的水利行业线下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水利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赏。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