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17:07: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言专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写作流程:
1)学生根据下面分设的专业选择一个,作为毕业论文的专业方向
2)在所选择的专业方向里面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拟论文题目,开始论文写作流程。参考论文选题附后(学生论文选题不宜相同):
(二)专业类别:
1.文艺学
文学概论文化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法美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研讨论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几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括无法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8.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生疏”)等;书生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面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生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用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又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受到冲击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独立学院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都机械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势必加剧本就日益显露出的语言类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地位受到冲击,课堂教学时数不断缩减。传统的语言类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现象的分析,而缺少语言实际运用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开设的语言类延伸课程也硬套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术型专题选修课程,而缺少应用性较强的语言类选修课程。
2.语言类课程内容重复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各自有内在的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是呈现出一种互补的状态,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如现代汉语课在文字学一章已讲授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古代汉语通论又有文字学专章论述,汉字的起源内容又与语言学概论重复,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文字学的内容。据学者统计,现代汉语课程所用的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和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教材,其章节重复率达40%。虽然语言学概论主要教授语言的普遍结构知识,与现代汉语的讲授角度不一样,但其实懂得多种语言的教师很少,除了英语,该课程还是主要以汉语为语料。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协调课程的相关内容,各门课程各自为阵,这势必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内容需进行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增设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常见错误及对策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本科学业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本科毕业资格的重要标志。本文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归纳了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类错误,分析了错误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希望本研究能够帮助师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错误;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高校本科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以及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查。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前,学生应该有能力撰写出一篇质量尚可的毕业论文。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类型涉及英语加商务,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同时包含英语和商务两个方面。笔者从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多年,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很多共性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根据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毕业前夕,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考量的手段以及评估学生学业成果的重要形式。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准确性的特点。(一)专业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它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体现了英语加商务的专业特征。从论文的选题到提纲,从开题报告到论文写作,都应紧紧围绕商务英语专业的特征。(二)规范性。本科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不同于课堂作业和日常随笔,它有着固定的格式、内容和语言规范。格式包括字体、字号和行距等,都有统一要求。内容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致谢、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每一部分都有统一规范。语言要求正式、庄重,采用书面语而不能用口语表达,以体现学术性。(三)准确性。毕业论文是对某一学术领域进行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日后他人研究的借鉴,因此数据和语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应采用第一手资料,整个研究过程应亲力亲为,绝不可直接套用其他人的研究结论,甚至抄袭数据。引用其他学者的定义或话语也应准确无误,且需正确标明引用出处。另外,语言表达方面也应做到准确明了,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表达。
二、毕业论文常见错误
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探索
摘要:在着眼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国家开放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背景下,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创优提质”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中文教学团队牢记使命,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在毕业论文教学上形成了规范的“3541工作法”模式,保证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3541工作法”也是教师仁爱之心的展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开放大学;毕业论文;3541工作法
2020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国家层面来讲,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对于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而言,2020年要完成“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的重任。在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教学工作会上,荆德刚校长做了“集中力量抓质量,凝心聚力创特色”的工作报告,提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结合40年办学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立德树人,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给国开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流开放大学,教学质量必须放在首位。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各专业教学计划综合实践模块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其他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更是对整个本科教育成效的检验,开放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对建设一流开放大学至关重要,安徽电大中文教学团队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观念
在一流开放大学建设背景下,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校党委要求全体教职员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观念,提出2020年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以“整体质量提升”为主题,进一步树立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内涵发展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徽电大汉语言专业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第一批开设专业,汉语言专业在安徽也是学生规模较大的一个专业,目前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在校生5476人,专科754人(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汉语言专业教学质量的稳定对安徽电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是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质量好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2015年7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批准国家开放大学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京学位〔2015〕1号),批准国家开放大学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批准工商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5个专业可以授予学士学位。国家开放大学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开教〔2016〕11号)文件,强调“为做好学位授予过程中学位论文的管理工作,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特制定《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试行)》,请按照本办法开展相关工作。”在认真学习《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国开教〔2016〕10号)后,为进一步规范安徽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安徽实情,安徽电大制定了《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论文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指导、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审查等相关事宜。安徽电大于2016年启动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从2016春学期开始,安徽电大申请学位学生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16春66人,16秋70人,总计136人;17春72人,17秋85人,总计157人;18春102人、18秋115人,总计217人;19春155人、19秋272人,总计427人。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申请学位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学生甚至就是冲着国开的学位而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新时期人本主义教育的的根本指向,提高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质量就是从学生根本出发,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创优提质,严格落实“3541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