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5:47: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言文学概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环境,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是如今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教育领域,加强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并树立文化自信是学校教育的又一项重要职责。基于此,语文教育领域逐渐关注母语课教学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作用联系,并开始探索如何在教学中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类别,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观念,具有突出的育人价值。文章结合《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第3版)》一书,以茶文化为视角,以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对象,探讨传统文化渗透与融入该学科中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由贾红文、赵艳红、白雪和宋永生联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的《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第3版)》一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茶文化以及指导茶艺实践的著作。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茶文化概论,主要介绍我国饮茶、泡茶相关内容,包括茶文化的起源与历史发展、茶树茶叶的辨识与认知、不同类型茶具的作用与特征、泡茶用水的主要指标与选择、饮茶与身体健康等。下篇为茶艺师训,编者分别介绍茶艺礼仪、行茶技艺、茶席设计、常见茶类的行茶法等内容,并附上茶艺赏析案例以及茶艺技能评分表。从总体上看,该书着重讲解中国茶文化中的茶艺相关文化知识,同时还指导如何实施各种茶艺专业技艺,其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指导,对茶艺爱好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探索的沉淀,其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人性魅力。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传播与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了解,在形成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进而逐步树立文化自信,助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以书中展示的茶文化为例,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其中的茶树种植、茶种培育等文化内容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与智慧,可以教导学生立足实践、勇于尝试,茶艺、茶道等文化内容则是彰显了我国人民的审美倾向与价值理念,教导学生要彬彬有礼、戒骄戒躁。简言之,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与融入传统文化,对于传播传统文化与提升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书中对茶文化的理论阐述并充分联系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需求,笔者以茶文化为案例,就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其一,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认知。意识指导实践,只有汉语专业院校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有足够的认知,才能为后续教学活动规划设计奠定思想基础。基于此,一方面,汉语专业院校或人文学院的基层领导需要自觉学习相关教育指导意见,组织相关会议与汉语言文学教师共同制定教研目标,具体比如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茶文化的渗透与融入”为课题鼓励教师开展理论研究,以此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师主动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基层领导还应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做好教学规划,比如先由教师对茶文化渗透与融入的流程进行方案设计,明确好教学活动应具备的内外条件、具体教学手段措施、后续保障工作等,而后由教学组进行分析评断,通过后方可投入教学应用。
其二,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传统文化要素,做好传统文化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应当先全面剖析备课内容,挖掘出其中与传统文化有联系的要素,比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贾平凹、老舍、鲁迅等作家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作品中的茶文化诠释,具体比如以老舍的《茶馆》为研究对象,介绍作品中出现的茶叶、茶馆等茶物质文化,详细讲解茶艺、茶道等非物质文化背后蕴藏的民族特色。此外,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为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搜集到的传统文化要素整理成课堂教学课件。比如在“中国文学史”课程中,教师在论述文学大家的文学思想或创作理念时,可以代入这部分文学家的生平故事,如苏东坡烹茶品茗相关事迹,借助相关的文化纪录片、名家讲解等视频片段,拓展与补充该部分茶文化内容,让学生可以从专业学习内容分散到茶文化内容上。
其三,注重课内外教学内容的衔接,适当组织相关实践活动。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型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以茶文化为主题组织文学创作比赛,组织学生观摩体验茶艺表演,为学生推荐茶文化相关的书籍作品,并组织读书会供学生讨论交流。此外还可带领学生开展田野调查,实地考察当地和周边的茶文化等。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对传统文化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
作者:贾红文 赵艳红 白雪
汉语言文学备课改革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以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随着近几年我院开展的“3+1”教学改革,课时量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量当然也就非常有限。根据我院的具体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一、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地位受到冲击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独立学院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都机械照搬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势必加剧本就日益显露出的语言类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地位受到冲击,课堂教学时数不断缩减。传统的语言类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史)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现象的分析,而缺少语言实际运用的实践性内容。同时,开设的语言类延伸课程也硬套母体高校传统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学术型专题选修课程,而缺少应用性较强的语言类选修课程。
2.语言类课程内容重复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各自有内在的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做法是呈现出一种互补的状态,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重复。如现代汉语课在文字学一章已讲授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理论等内容,古代汉语通论又有文字学专章论述,汉字的起源内容又与语言学概论重复,汉语史的绪论部分也会涉及到文字学的内容。据学者统计,现代汉语课程所用的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和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教材,其章节重复率达40%。虽然语言学概论主要教授语言的普遍结构知识,与现代汉语的讲授角度不一样,但其实懂得多种语言的教师很少,除了英语,该课程还是主要以汉语为语料。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协调课程的相关内容,各门课程各自为阵,这势必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语言类课程内容需进行重新整合,统筹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并增设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基于提升专业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写作类课程面临着课时不足、课程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类课程可以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改革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一个传统专业,历史悠久、覆盖范围广,在全国大部分综合院校均有开设。鉴于汉语言文学肩负着对本民族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和传承以及使受教育者获得较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责任,目前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学、理论及写作四大版块。而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及专业面临着向应用型转型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更侧重技能培养的写作类课程或许就成为汉语言文学转型的一个突破口。
一写作类课程改革是提升专业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
20世纪90年代,“核心能力”这一概念在企业管理领域首先提出。它指公司、企业、部门的主要能力,是单位主体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他对手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能力、优势。核心能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长期性的特点。将此概念应用于专业建设同样适用,指毕业生在未来工作中具有持续比较优势的独特能力,这也是一个专业能否立足发展的基础。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行业需求调研,我们发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最大的期待即要求其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而此核心能力最终是要把学到的语言文学知识落实到运用上。就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版块的设置来看,语言类的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教授语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文学史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讲述文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等,将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总论性质的理论课程。相比之下,只有写作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侧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因此,在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总体要求下,写作类课程首当其冲,成为汉语言文学这一传统专业改革的排头兵。
二写作类课程现状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切实改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社会实际诉求为基础,通过重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导向,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一书,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计方案,以期为当前全面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由胡习之、朱丽婷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一书,主要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为研究对象,以上篇、下篇的叙事架构,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实验班(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卓越中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研究、深度阅读与中学文学教学等多个角度详细论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生成词库理论与现代汉语借用量词的语义实现——现代汉语借用量词教学、当代语境下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机测背景下的高师普通话教学与培训研究等多项观点,对当前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全新研究视野。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该书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丰富,通过对语言教学,追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共融的特征进行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拓展课程教学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教学研究、高师中文师范生专业素养教育因性而别的探索等内容,极大完善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研究内容。受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际需要和产业发展体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遭遇时代新困境,影响了本专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全面创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化解学生面临的各项问题,消除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负面认识。应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未来从业方向和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建设良好的知识学习平台,持续优化专业群建设机制,实现学生知识、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理想目标。
二、框架完整,重点突出
该书研究框架完整,研究重点突出,通过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等两个维度详细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方法、文化心理分析背景下的中国现代作家写作等内容,为当前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引。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在当前重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重视与做到:一方面,引导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弄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从业方向,提高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熟悉度与认同度,帮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就业方向研究,提升学生的职业成长认识。通过联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邀请往届校友现场解读等方式,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岗位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案例丰富,实用性强
自学自考生毕业发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工作的需要,也为了提高自己自身的修养,在朋友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我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段终于毕业了。回顾这几年的学习生活,我和众多自考生一同走过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我喜欢看书,对中外文学名著情有独种,经常流连于图书馆和大小书店,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学的津津有味丝毫不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
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自学考试重在自学,全靠自觉,因此我在业余将闲暇的时间集中起来,抓紧分分秒秒来看书,整理笔记,另外我还在晚上和周末风雨无阻地参加了祥云和北师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辅导班的学习,这对于我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拿到教材,尤其是《文学概论》这样的理论性强的教材,先大致粗读,了解教材的大致结构,编写思路以及重点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然后进入细读阶段,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阅读教材,并将书中的重点圈出,记在本子上,阅读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不断进行总结,学完一章,对本章的要点加以总结,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细读之后,对理解不深的地方强化记忆,最后在泛读,查缺补漏。
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科目时,找与教材配套的辅导材料,多做习题,一方面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创造考试的氛围,对考试的形式能够充分适应。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师范学校文学理论课程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论文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