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2:05: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言文化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语言文化教育探讨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要了解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首要解决的是文化的概念,文化涵义深广,与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笼统说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文化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社会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内涵。
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鉴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的关系,教师作为语言的讲授者在平时分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对以英语为语言的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解、传授。我们虽然不能单纯地把语言视为一种交流工具,但不可否认,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功能之一,而我们的语言教学也通常会把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那么怎样才算是成功的交际呢?是不是学生只要掌握的词语的准确意义、用法、句法功能,能够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英语语句就算成功了呢?笔者认为,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交际对象,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懂得如何用英语表达,却对英语社会的文化了解甚少,那么在交际过程中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难以避免误会的出现。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询问英美人士的年龄是一种禁忌,在我们的文化中却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如果我们只告诉给学生询问年龄用“howoldareyou?”却没有告诉学生不能随便问英美人士的年龄,那么在实际的交际中就很可能出现尴尬的情景。可见,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文化教育与单纯的词汇、句法教学等结合起来,真正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另外,这些年来的大学外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存在误解或偏见,或者学生仅把语言视作交际工具时,学习兴趣会降低,语言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反之,那些对以英语语言国家和社会感兴趣,更愿意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的学生,会对学习其语言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则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见,语言与文化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育。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形式
作为英语教师,不论讲授何种课程,针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英语文化教育。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英语文化学习,但绝不能把文化教育的任务全部交给一名教师、一门课程来完成;而对于数量更多的非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就目前而言并不现实,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时机、手段、材料、设备等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都包含哪些内容呢?这一问题离不开文化的涵义,即我们提到的“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我们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的教育应该涉及到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与民俗、节日、生活方式、影视文学作品等。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首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留心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从教材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扩展出更多的文化知识。比如讲到了单词wedding,那除了讲解本词的意义“婚礼”,我们还可以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下英语国家的婚俗,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讲授,例如,“约会、求爱与订婚”的婚前三部曲,或者婚礼的形式,如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也可以选取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婚礼誓词、抛花束或者撒米的习俗、结婚纪念日等。有时候,还可以依据教材和教学时间进度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专题,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西方的节日,情人节、愚人节和万圣节,节日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么除了课本内容,还可以介绍一些其他的节日,假设讲授这个单元时刚好是在12月左右,就可以给为学生介绍一下圣诞节的由来、习俗等。第二,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文化学习。现代校园建设为学生带来了许多学习上的便利,不论是图书馆还是网络,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来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1》(全新版)中,第三单元以“探索”为主题,课文A《麦哲伦的疯狂》主要讲麦哲伦航海的故事,对西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麦哲伦航海并不是偶然事件,其中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也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查阅关于麦哲伦航海背景的作业,这样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大航海时代、奥斯曼帝国、文艺复兴、地圆说等等。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扩展更多的课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健康有趣的影视作品、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等,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先来谈谈英文报刊,报刊因其时效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一份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内容新颖的报刊,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我们可以选取英语报刊的部分内容为学生导读,也可以推荐学生自己阅读。以2014年9月17日的《21世纪英文报》为例,其中有一篇文章名为“Festivitiesworld-wide”,文章主要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大学生是怎样举办聚会的,我们可以在为学生讲授大学生活时,加入此文章,介绍下英美国家的聚会,也可以在介绍各类节日时,与学生一起阅读这篇文章,比起单纯的文字介绍各类聚会,这种由英美人士写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我们未必一定要为学生放映一整部影片,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教学需要的一小段,比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在为学生讲解婚礼时,就可以选择几段经典的婚礼片段进行欣赏;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整部影片,通过影片赏析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以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为例,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历史只是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美国文化。
语言文化教育构建研究
【提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将是终身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语言文化体系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积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语言文化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语言文化教育逐渐被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强化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途径,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皆学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语言文化教育构建是文化自信道路的基础。因此本文从全民终身学习视野下探索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及构建策略。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意识
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所有学习者拥有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权利。语言文化教育所面向的群体正是所有学习者,只有当对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其教育价值才能最大化体现。为了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优化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全面地把握终身学习时展的脉搏,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构建语言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水平。
一、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终身学习是全体公民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群体及学习需求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积极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公民的语言文化素养。比如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学会礼让、谦虚,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充分注重礼仪教养等,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认知,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史为鉴,以古人为榜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人文思想。语言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语言文化教育是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将语言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的途径之一。未来终身学习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学习者能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教育的渗透,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语言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国际化语言人才。而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适应能力。此外,在终身学习活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融入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个层面学习者的学识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认知,全面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语言文化教育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素质和意识的全面发展,提升学习者的核心修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得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锦上添花。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能让学习者学习到丰富的民族精髓,也能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语言文化教育是传播、传承、交流的途径,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不断加大,积极构建语言文化教育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文学与文化教育的结合
该书内容体系庞大,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有对我国当前语言文学及文化领域的介绍和阐述,还有一些关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其中穿插的还有一部分关于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的论述。总之,该书既涵盖了我国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信息,又涉及了一些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论点鲜明,写作视角新颖,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对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类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综观全书,该书在内容布局上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从前到后依次是:语言学研究篇、语言教育与教学研究篇以及中国文学研究篇、外国文学研究篇和中西文化与文化教育研究篇。该书分别从这五个方面和视角对语言文学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篇是语言学研究篇,包含了七个部分内容,先从索绪尔到德里达解读结构和解构的语言模糊性上展开叙述,进而是文本旅行与文本变异———兼评《骆驼祥子》的伊万•金译本,之后是论口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适度发挥,然后是语言逻辑转换———英语口语的过程研究,接着就是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与其他语言测试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篇是语言教育与教学研究篇,总共十七个部分,从前到后依次是英语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搭配教学研究等;第三篇是中国文学研究篇,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分别是点评不能代替系统的解析———“细读”吴激、蔡松年的两首代表词作、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研究等;第四篇是外国文学研究篇,包含八部分内容,分别是从《甜蜜的悲哀》看萨林斯的人类学突破与学术关怀、双重欺骗与多重故事———解读赛林格的短篇小说《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等;最后一篇是中西文化与文化教育研究篇,这一篇涵盖了十二部分内容,分别是韩国儒家思想的变迁及其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人性思想研究、人性的动态开放性与人性的升华等内容的叙述。通过对该书的分析,笔者大致了解了关于国内外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相关知识,同样也对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融合有了新的见解和看法。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阵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语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感悟,并向同学或者老师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或者是“成语英雄”等电视节目,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语言文学的内涵,从而实现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完美融合。第二,为了更好地实现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对接和融合,可以将与语言文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作品作为专题放在语言教材中,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加系统和有条理地对语言文学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语言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实现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学相互融合的目的。第三,强调诵读,体会语言的魅力。语言文学的直接载体是文字,而诵读就是掌握语言文学内涵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诵读形式,除了朗读、背诵还可以轻吟和低唱,通过诵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诗词,让学生体验语言之美,感受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最终实现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融合。
作者:王福椋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透析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所以在实施这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才能更好促进外语学习的成效。本文旨在讨论英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育背景信息
引言
我国外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而偏重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论述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英语语言文化简史及概要。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不可能不谈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英语教学文化教育现状与方法
【摘要】在我国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化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应该引起重视。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变英语中教育重语言轻文化的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文化教育;问题
一、现阶段职校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的问题
(一)教材的编排体现不出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特点。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英语的定位更多是一门外语,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也是如此。在具体的学习中,更多的是注重对于语言技能的学习,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处于缺席的现状,这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目前,我国的英文教材更多的是从英语的词汇、语法句式出发来编排教材。在教材中虽然也有一小部分的有关英语文化的内容,但只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背景点缀其间。零碎、缺少系统化的内容组织,英语文化的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对学生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文化、英语的文化造成不利的影响。(二)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以培养英语语言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背景之下,大多数英语教师所接受的英语教育也只是语言教育,缺乏文化教育的内容。加上教师的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重语言技巧的传授,自然在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的过程中更加不会把重心放在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修养上。因此,目前的职业院校老师鲜有具备系统的英语文化教育背景,对于英语文化的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的学习英语文化。(三)学校重语言教育轻文化教育。片面地重视英语语言教育,忽视英语文化教育是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无关系。表面上看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太显著的作用,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传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久而久之学校就会放弃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语言的渗透。而且,学校的英语水平测试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文化知识的考核比较少,这更加加剧了职业院校英语教育的重语言轻文化的现状。
二、改变文化教育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地位的措施
(一)改变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文化教育的比重。转变传统的英语教育中重语言轻文化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兼具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又了解英语文化的学生作为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学校、教师和学生应该提高认识,对于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抛弃英语学习中单纯为了运用语言的功利性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修养为要求。其次,在教材的编排上进行改革,改变以往依靠词汇、语法、句式来进行内容编排的方式。应该把语言技巧和文化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把语言的教学融于文化教育当中。最后,在课程的安排上,除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外,还可以安排专门针对于英语文化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给学生灌输系统化的,全面深入的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二)变革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的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技巧学习的教学方式,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深入挖掘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应该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学习语言是了解他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掌握了一门外语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应的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英语语言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语言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文化背景。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文化背景发掘出来,并有效结合语言教学一并传授给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就有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比如“国家”在英文中可以用:country,nation,state等多个词汇来表示,多个英语单词可以用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与西方复杂的政治文化相关联,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西方国家,联邦制是很常见的政治体制,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州和邦是组成联邦国家的单位,因此英语中state才有国家的意思。这些词汇的背后包含着西方国家以及地区在政治制度上的特点,有着历史的渊源。给学生讲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其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的结合。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论文
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基础
1.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教育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阶段达成共识,即通过对社会文化事实的认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了解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因素占教学比例逐年增加,这样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融入文化教育因素的作用和特点。我国教育部也制定出相应的大学英语教训要求,其中提到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内容要放在技能运用、知识理解以及学习策略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英语的交际能力。由此不难发现,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的,掌握文化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又需要建立在掌握文化的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
1.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输导理论,该理论基础首先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即将文化教育的理论核心内容放在假说输导环节上,大学生通过接触高于自身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种语言输导,来提高自身对英语的理解程度。第二,构建理论基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既不属于主观思想,又不在客观事物的包含范畴内,所以需要学生通过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达到构建的效果。该理论基础强调社会活动与交往在学生学习中的发展地位。
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在涵义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习俗、文化,并且每一种文化都能映射出与之对应的文化特点,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语言的基本技巧来发掘不同语言背后存在的文化差异。举例而言:在学学英语词汇过程时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以及地理环境,导致培养出各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思想。汉语中的“气功”以及“八卦”等词在英语词典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而中国传统谦虚礼让的思想在西方人眼里则是虚假无知的表现等等。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更好的理解英语,提升综合能力。
2.2文化与语言的关联语言不仅仅是人类表达的一种展现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思想的道具,语言表达受到宗教信仰、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所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单单只包含听、说、读、写的能力,更多的是强调自身交际文化的技能。语言的决定因素就是文化,文化的传递实则是物质与精神的交流,穿越文化的沟通是目前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教育便是在打破文化交际存在的障碍,让不同民族共同使用一种语言成为现实。
大学英语课堂植入文化的原则和路径
一、文化自信对大学生英语教育工作的影响
文化自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历经5000余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文化已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其文化思想内涵充分囊括社会、语言、历史及军事等多个方面。其中,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是树立文化自信对于高校英语教育工作的主要影响之一[2]。汉字的历史发展周期长达6000余年,汉字的音、意及形等内容的相互融合,是在充分借鉴不同语言文字特点基础上加以实现的。将文化自信运用于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对于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各类语言文化概念具有良好帮助作用,使大学生能从汉字文化语言视角,在更多维度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解读。从而充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理解能力,提高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及大学生实际英语学习水平。
新时代的新经济发展,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及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发展新环境,做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及提升专业人才英语水平至关重要,是推动国际文化教育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及英语课程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文化自信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势必要围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及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宣传能力开展布局。因此,文化自信的教育发展,实际上是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宣传提供有利平台,切实满足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需求,为后续阶段更好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构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新体系做好充分铺垫[3]。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植入中国文化的意义与需求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发展舞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实际影响,不仅为各地区文化交流提供帮助,也促使文化入侵问题愈演愈烈,对于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形成阻碍。文化自信视域下推动中国文化植入英语课堂,则是在增强教育有效性的前提下,抵御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入侵的一种有效路径,并充分为青年一代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提供教育切入点。最终,使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工作形成一体化融合发展趋势,解决文化教育及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性冲突问题,实现文化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协同推进。
(一)抵御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入侵
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融合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两者显现出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对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传统等,为此,要在进行韩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韩语课堂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链接和融合,要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减少韩语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心理和不自信的状态,更好地把握韩语语言的内在精髓和文化要义。
【关键词】韩语教学;文化教育;渗透; 融合
韩语语言教学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和趋势,避免单一化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国际视野,关注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结合教学,实现韩语教学内容与文化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培育国际化的韩语语言人才,探索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融合路径,更好地提升韩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韩国文化是韩语教学的前提背景,韩语语言与其特定的文化观念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韩语文化对于韩语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必须将韩语教学置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和学习,将文化教育渗透和融入到韩语语言教学之中,通过对韩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了解韩国相关的文化,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到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联性。由此可见,韩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内容上的相关性,要重视韩国文化教育,实现韩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链接,避免文化教育不完整、过于浅显的问题,并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韩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渗透缺失的问题分析
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及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文化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服务国家意志、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奥地利的跨文化教育理念和体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形成了独有的体系。本文通过对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和目标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奥地利IMC克雷姆斯应用技术大学具体的跨文化教育课程的实际运行情况,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等方面阐述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启示
1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容涉及国家、组织、个人等不同层面,同时涵盖民族、宗教、地区等不同维度,其高度、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学术界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逐渐重视跨文化类的学科研究。[1]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在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大会中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该书阐述了“如何承认不同文化局域的同等尊严”、“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之间相得益彰的联系”、“跨文化性及多重文化主义(Interculturality/Multiculturalism)”、“跨文化或多重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InterculturalEducation)”。[2]虽然该书并没有明确地对“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但这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提出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标志着跨文化教育即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预示着跨文化教育模式将成为国际教育的主流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国际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1998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跨文化教育”进行了定义:(1)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同时兼顾其它文化的教育;(2)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都不相同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3)特别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去适应非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的教育。[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表的《EducationinaMilti-linguaWorld》一文中指出,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全方面、多角度、系统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过程,其中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设计、语言环境选择、师生互动方式等,而不是简单地将跨文化教育当作一种“依附”在传统课程教育上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教学方法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其中,教学环境的设计和语言环境的选择是顺利开展跨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发表的《UNESCO.UNESCOGuidelineson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文中指出跨文化教育的两个内涵。其一,跨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个体,秉承着“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理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让受教育者真正地去认识自身文化的发展以及体会相邻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共荣,最终达到不同文化间整合与升华。其二,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互动的教育形式,它以实现每一个受教育者积极、充分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为目的,促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宗教、不同性别的人群互相交流、提高。所以说,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发展和共荣的教育形式。[5]这两个内涵充分体现了跨文化教育核心理念和主要目的。综上所述,可以将跨文化教育概括为一种在复合文化背景下,以形成合理的跨文化意识为核心,培养尊重、开放、宽容和平的心态,坚持客观、无偏见的理念,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从而增强人们在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达到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互相理解、尊重、提高的新型教育模式。[6]
2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会大有不同。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关注与对于知识点的灌输和演示,而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一种包容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去理解、认识和分析目标人群的文化特点,倡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共荣。在教学内容上则以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主,例如自我意识的培养、复合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跨文化交流的方法等一系列的管理组织。根据Watzlawick的观点,沟通是人际交往间的一种相互行为,这种相互行为在人对事物的理解和价值观上得以体现,[7]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具备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受教育者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障碍。因此,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上不仅有跨文化行为互动的内容,而且包括组织行为、行为心理的基本知识。[8]跨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内容设置的变化而变化,形式多种多样。美国知名跨文化教育学家Forstamann和Gudykunst的研究结果指出,跨文化培训的方法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法和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两大类。文化特色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介绍相关的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信仰等文化信息以及对该类人群交流沟通的方法。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指的是一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和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是通过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场景,学生通过模拟场景的切身体验和结合自身实际感受,进行跨文化适应性的探索和训练,并且在模拟场景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从之前的模拟实践中提炼出文化差异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9]
文化教育在韩语教学的运用
【摘要】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应用文化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韩语,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讨通过文化教育有效提升韩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文化教育;韩语教学;应用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一语言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与之相关的内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形成了自身比较独特的习俗文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愈加密切,人们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文化的了解和熟悉就显得十分重要。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应用文化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韩语,可以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一文化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作用
实施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进对韩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韩语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从文化视角学习语言的思维;二是通过引入文化教育,用一些小故事、小事例来丰富课堂内容,改善语言本身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三是加深学生对语言历史和释义的了解,有助于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应用水平。
二文化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