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08:43: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语文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语文老师教学实训总结
实习内容主要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实习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是重点。
我实习的班级——高二(10)班,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同时还是校长办公室的主任,颇受关注,他们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这些都让我颇感压力,因为我作为他们的实习老师,总是要给他们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教好他们,正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入手。既然指导老师教的这么成功,学习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经验自然是一条捷径。实习开始的两周,我便专心听指导老师的课,揣摩他的教学风格。指导老师也很负责,很热心地告诉我怎么听课,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呢,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就是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至于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显然,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适合他们的。
新教材也是我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改强调的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新教材的指导思想肯定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指导老师在课余,还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备课。他要求我先熟悉课本,然后在课本中挑选几篇我认为对学生有帮助,或者与高考相关的文章,去编写教学案。要挑选对学生有帮助的,或者与高考相关,这就要求我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高考的要求和趋势,工程量可谓浩大,但不可否认这是必须的。好的教学当然是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这种需要可能是现实的参加高考的需要,也可能是解决学生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迷惑的需要,而满足后面一种需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前一种需要也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不是单单一个“应试教育”的指责所能逃避的。了解了学生的需要,高考的形势之后,便开始着手编写教学案。指导老师告诉我,教学案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使用的,不同于一般的备课,除了要体现教学思路,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学案中的问题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对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写作意图起关键作用的。教学思路不是大问题,这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就大有学问了,不仅要对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彻的理解,还要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十分地费脑筋。
在备课方面,指导老师也给了我讲述了一些注意事项。备课时,不要巨细无遗,那样在上课的时候可能很难找到要讲的东西,最好只是提纲挈领的一些东西,再补充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具体的用到的知识,自己应该十分熟悉,记在脑中。上课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课堂的进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实训总结
**年的**月伊始,我和本班其他4位同学到**区实验小学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分散型实习。所谓分散,就是每周星期四到实习学校参加实习工作。光阴似箭,实习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回转身一看,这一段时间我过得充实、有意义。在实习期间,我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深切地感觉到:做一个小学老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得儿童是真可爱、真单纯。与他们相处多了,真的可以让自己永葆一颗年轻的心。虽然我离准教师这个标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尽管在教师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做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一个儿时的梦想,更多的是承担一份社会的使命感。在实习过程中,我更是得到了辅导教师——吴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细心指点,让我的实习工作以收获颇丰的结局完满结束。
在实习学校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小学中的日常教学和日常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尽管自己也当了近15年学生,而小学时代更是在我生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初次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重回小学去实习、去体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大不相同,而视角更是变得迥然不同了,因此感受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来谈谈我的实体感受。由于本次实习是分散型的模式,因此我们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较之以前减少了很多。不过,在实习期间,我还是深感到了作为实习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了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了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如今回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颇多,不禁有一种眷恋。自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就渴盼着走上讲台,希冀着孩子们叫我“老师”。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心中怎是难以抒发的成就感。我实习的班级是六年级一班,这个班级非常优秀,“优秀”主要体现班上大部分同学是教师子女,教师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均比较高,很多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爱好特长,并且知识面都比较广。但他们仍有作为孩子的天真,永远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这个班级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对我和潘长江同姓时,报以的爽朗笑声。但同时,我也深感作为小学老师的责任之重大。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没有健全。虽然六年级的某些同学对老师的观点、看法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质疑,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始终相信“老师讲的即是真理”。因此,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虽不算很大,但做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主要是来自对学生人生的负责。要知道做小学语文老师,就意味着当班主任。尽管我不知道我们的辅导教师——吴老师平时忙不忙,但每周星期四,我都看见吴老师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忙碌。“起早贪黑”无疑就是班主任每日的生活状态。早上得早到学校,督促同学们的朝读。中午要负责帮同学们添饭、守午休和辅导同学们的作业。除此之外,班级琐事更是层出不穷。很多同学天性跳调皮,总是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小茬子,这就得找学生谈心,做做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而六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家长思想的左右下,他们都很看重成绩。因此也要常找那种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谈心、鼓励他们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这些,常常会弄得老师疲于奔命。
第二,来谈谈语文教学的感受。简单一个字——“难”。教书匠好当,教育名师难成。听了几位老师分别讲的示范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老实说,当时的自己并不是很紧张。要知道,我一直很向往讲台,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但或许因为是第一次,经验实在不足和随机应变能力的确不强,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状况。首先是,不自信,在没有生字卡片的情况下,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六神无主起来,信口叫他们拿出书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是他们所没有遭遇的情况,一个个睁着困惑的眼睛望着我。这更让我乱了阵脚,随笔在黑板上写起生字来,丝毫没有注重生字的规范、标准性,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而且没能拿出教师的霸气,很好的掌握住课堂秩序,导致课堂陷入混乱局面。其次,我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居然把“逸”这个字读成了“yí”而完全不自知,在学生明确指出来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及时修正。板书方面更是存在很大问题,对同学的表扬用词很单调、甚至很不恰当。总而言之,这一节课上过之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教师基本功一点儿都不扎实,这需要我今后大大改进。其次是,没有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教学,即在教学设计时完全遵循自己的主观思维和理解,没有换个角度设想小学生会不会理解这个问题,这样讲学生会不会感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教学语言上不够规范,不够通俗化,不够幽默。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要创设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学产生良好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也提出要我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抓起,要树立自信心,站上讲台得有一种能控制住课堂的霸气。此外还要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些都是在上课之后,在课堂生成总结之时,老师面对面的以委婉的说话方式指出了上课时存在的缺点。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受挫的心理,更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了我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她完全没有教师的架子,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第三,来我谈谈我批改作业的感受。批改作业,是做实习教师时干的另外一件很值得回忆珍藏的事。还记得自己在上小学时,对语文老师所写的评语很是感兴趣,总是会对某位同学的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鼓励性评语充满艳羡之情,当时我就暗暗地想:以后自己当老师了,一定要给每位同学都写很多评语,让他们个个在心理上都得到平衡。而如今,真正轮到自己给同学们改作文时,才突然意识到这样写评语是不可能的。一是,要抓改作业的效率,二是有的文章可评可点的地方真的很少,三是这样会显得累赘、啰嗦。适当地让同学之间产生羡而不妒的情绪,反而有助于同学们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批改语文类其他作业时,我深刻意识到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六年级的同学,仍有少部分同学有写错别字的情况,尽管只是小部分,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或是画上一个伤心的表情。使同学们在评语和表情中知道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会在作业上清楚写明。我的指导思想是每个人都会犯错,错也不在乎大小,关键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心,而教师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不断纠正错误的机会的平台。对于个别情况的学生,我会采取单独辅导他们的方式,直到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从根本上纠正过来。
在实习期间,虽然我们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显得尤为的少,但是随着离别的临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舍不得。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而每周星期四发生的一幕幕、感动着我的每一件事,我相信都会成为我以后教育工作的一段宝贵记忆。实习是我教育旅途的第一步,现在的我无非是才迈出第一步。对于这步,我尽管不是很满意,但依然不能气馁。要知道将来的路还很长,这点儿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对于任何一个年轻老师来说,都会遇到暴风雨雪,而重要的是不放弃。只要有那个成功的信仰,再大的挫折都不再是挫折,再大的苦难也终不是苦难。一直清晰地记得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尽管现在的自己起点很低,但是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自己的阳光。
语文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
考核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近些年,随着我院应用性教学改革思路的推行,考核方式及内容的改革也在积极进行之中。语文教育专业本专业的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应是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而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转向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主;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主,而转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根据中国教育行业分析报告,现阶段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短缺,因此,现在大多数高职高专的语文教育专业,都将目光投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并能适应文秘、新闻、宣传、公关等工作的高技能的“大语文”人才。
1.考核方式改革的背景
1.1社会状况。当今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的考试,也必须符合培养现代社会人才的要求。传统的考试方式和内容过于死板,只注重知识概念的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学生走出社会才开始学习如何运知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大环境下,我们的学生就会处于劣势。1.2学院的现实状况。我院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应用性教学改革的思路,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探索,应用型教学改革思路已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教师们不但在授课过程中贯穿应用性教学改革思路,那么,作为重要教学化解和手段的考试,老师们也进行了探索改革。在我院进行的考试改革中,教师们对课程的考试进行了改革,并撰写了改革方案,考试改革初见成效。
2.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2.1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据课程的特点,在考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2.1.1纯实训方式进行考核,比如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考核时基本采用这种方式。这样的课程主要有秘书实务实训、秘书礼仪、广播电视主持艺术课程,应用写作等。例如秘书礼仪课程,谈谈这种实训考核方式是如何设计,以及这种考核方式优点。秘书礼仪是文秘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学习,并配合有关材料及课件,让学生掌握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校园生活礼仪以及求职面试等礼仪的具体规范与准则,了解在交际中的重点及禁忌,并能熟练运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将学到的社交礼仪知识变为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这样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14项实训项目,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迅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每一项实训给学生记一次成绩,最终的平均分就是学生的总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符合课程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使文秘专业的学生无论站姿、坐姿、着装,还是举手投足都展现出专业的特色。广播电视主持艺术课程主要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策划、主持、合作、临场应变和主持节目的能力。也采取实训的形式进行考核,但却与礼仪课程的实训考核不同,在期末时,教师要求学生把课程所有学习过的内容——策划、主持、合作、临场应变和主持以实训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考核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取得更满意的成绩,就会加强之间的合作和配合,这样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2.1.2采用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保留原有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但在评价过程中,加入了过程性评价体系。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特点理论性较强课程,比如四大文学史、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等课程。这些课程在考核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训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组织、动手、实践能力。而在学期末,就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采用闭卷的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技能是学生掌握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提供机会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使学生带到锻炼。2.1.3考试题型和内容的改革在考核改革过程中,教师们对试卷的题型进行了改革,改变传统的考试题型如填空、选择、名词解释这样文科考试中长期使用的题型,采用案例分析,作品分析,材料分析等,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的题型。比如我们在古代文学课的期末考试试卷中,教师会给学生一首古诗,要求学生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古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鉴赏,学生在答题时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改变死记硬背的方式。再比如在新闻采写课程的考试试卷中教师会将以前以名词解释的考试题型和内容进行考核的问题,改成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题型和内容,比如我们以前在试卷中会出名词解释导语,而我们现在的试卷就会改成给学生一段新闻,让学生自己找出导语,或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写一个导语,这样使得学生将知识理解并转化为能力。3.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点思考通过以上有关考试各方面内容的探索,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都在思考,积极的进行考试改革。如何确定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对此提出两点思考:第一,考核方式改革要注意因课实考,采用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考核。第二,考核方式改革要注意因才实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考核,实现以考核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作者:静超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浅谈语文课程改革的四种融合论文
论文关键词:四种融合;岗位;职业综合能力;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高职语文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就业需求。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四种融合”改革理念,围绕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革教学手段、重构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涵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而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文素质课、基础课程的改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1提出“四种融合”课程建设理念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根据生产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培养专门人才,追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同时,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必须做到人文素质、专业技能教育并重,二者不可偏一。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四种融合”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四种融合”指的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融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融合、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职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这里的“融合”是指颠覆原有课程框架,重构新的课程体系,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打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界限,使高职语文课和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倡导多元成才价值观。
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摘要: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基础性关键作用。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如何激活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毕业生,是当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文章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改革经验,探讨不足和需求改进之处,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育人;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根本。我党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终把德育摆在突出位置。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全校性公共基础课。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的大学语文就由二级学院自主开设,也曾作为全校性选修课存在过一段时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陆续整合了口才训练、阅读欣赏、文学鉴赏、写作训练等课程,成为本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越发多元开放,传统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师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本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育人成效。因此,课程组借助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契机,大学语文课程组积极进行调整和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课程教学目标细化精准化,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材规划建设,并探索可行性的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经过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课程育人方案。
一、精选教学内容,开展任务驱动的主题教学,实现教学实训一体化
在过去的教学中,因为育人理念的缺失,大学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立德育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关注文化知识传播和文学欣赏价值,没有兼顾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精神塑造,妨碍了大学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和体现。课程组认识到这一问题,精心选取教学内容、设计主题活动,尝试项目教学,使学生的说、学、做知识体系相互融合,将大学语文的语言技能训练和精神育人功能融为一体,实现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课题组根据德国教育专家弗雷德教授项目教学法的经典理论与典型案例,尝试将语言知识、文史知识、口语训练、文体写作的知识点拆解、整合、重组后,置于每个单元主题项目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安排阶段性任务,使知识融会贯通、相互兼容、互相促进,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实训一体化。目前,本院大学语文课程选用教材为姜南主编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课程组选择其中的经典文章,将之设计成五个主题活动项目,形成听、说、读、写实训教学体系。在“以史为鉴、厚学载道”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论语》《孟子》《庄子》等,针对性安排的实践活动是“共读文化经典、吟诵名篇名句”活动和春秋时期文化知识竞答,引领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家国情怀、胸怀天下”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是《国殇》《北方》《我爱这土地》等,针对性安排的实践活动是参与江苏省语委组织的“说普通话、读经典书、颂爱国情”活动,组织诵读最喜爱的红色家书以及“学百年党史,讲红色故事”视频比赛等,引导学生在多维度解析和赏鉴作品的同时,体会作者家国情怀、上下求索的民族精神,构建雅正审美价值观。在“亲和自然、诗意人生”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临江仙》《定风波》《春江花月夜》等,针对性组织了“苏轼是不是佛系青年”“是否该感恩挫折”辩论活动,让学生领悟古人生活智慧,熏陶审美情趣,在文化思辨中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在“学以致用、工匠精神”主题单元,课程组选取的篇目有《都江堰》《天工开物》《女娲补天》等,针对性组织的实践活动是“规范使用汉字”社会调查纠错活动、“寻找手工老物件、工匠精神新时尚”展示活动,引领学生了解农耕和商业文化,培养其热爱劳动、尊重科学的职业精神。在“感恩惜情、修身养性”主题单元,课程组安排的篇目有《鹊桥仙》《牡丹亭》《致橡树》等,针对性组织了“爱情亲情友情”主题演讲和“情诗十三行”征集活动等,让学生去反思亲情,领悟友情、爱情。在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中,课程组都将教学目标进行拆解和细化,并具体化为一个个可操作性的任务,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带着任务学,带着问题做,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小组合作、交流沟通以及统筹协调等职业素养,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学期初设计规范好主题项目的运行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稳定的模式,便于学生参与和教师考核[1]。师生之间、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还要充分沟通、磨合,以便主题项目的学习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选取的篇目和安排的活动可以根据专业需求灵活调整。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与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设的商务英语3+4合作办学为例,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对中职本科衔接项目中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两阶段必须设置既各有特色又前后衔接的培养目标;同时,七年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也应遵循“横向模块化”“纵向层次化”以及“突出实践化”的原则进行贯通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是保障商务英语专业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项目质量的根本。
关键词:商务英语;中职;本科;3+4合作办学
中国的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常态”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使得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在现实中却由于我国“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限、人才出路狭隘、以及办学条件薄弱等原因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认可度较低,基本游离于传统主流教育体系之外。《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提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因此,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已刻不容缓,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分别对此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和政策,大力倡导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2年,江苏省首次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力图贯通中职、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改变职业教育断头路现象。至2016年,试点项目数量从开始时的71项发展至616项。由于各个学校办学环境不同、定位各异,每个专业又有着不同特点,项目的开展既是学校与专业发展的机遇,又面临很多挑战,合作双方都是边摸索经验,边总结教训。2014年南京晓庄学院与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设商务英语专业3+4合作办学,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前段与后续专业均为“商务英语”。项目运行两年多以来,中职阶段招收了三届共165名学生。本文即以此合作项目为例,结合笔者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意图探讨中职本科衔接项目中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这两点也是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项目质量的根本保障。
1.明确衔接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商务英语本身为商务与英语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仲伟合等,2015),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商务知识与技能,以及英语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基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结合对行业的调研、企业的走访和对毕业生的调查,两校邀请企业专家,经沟通商讨共同制定了既各自独立、又衔接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注重基础型技能培养。在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原则下,商务英语专业中职阶段需培养的是既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和商务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初、中级专门人才。而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制订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给出的定义,本科阶段“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商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国家标准,3+4分段衔接培养出的学生更应强调商务应用、外贸操作等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性,其思辨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集成性创新,而非学术理论创新。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型人才,是现代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杨铎等,2016)。总体来说,商务英语3+4项目的中职阶段既要考虑学生未来升入本科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素养,又要兼顾部分可能无法继续升学的学生就业时必需的文化与技能,其培养目标是在夯实学生语言技能应用的基础上培养商务专业核心技能与素质,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满足升本转段需求和中职毕业后承担跟单员、商务助理等阶段性、基础性工作的就业要求,即“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而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既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加强提升,也着力于培养具有良好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对外商务及外贸业务整体流程和操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和管理能力,具备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可担任外贸专员、商务管理、商务翻译、涉外谈判等相关工作。
2.设置衔接课程体系
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汇报
秋风送爽,绿水环绕的市迎来了丰硕的金秋,也迎来了我们肇庆地区的莘莘学子们,我们来自于全区的四面八方,而我,更是荣幸地成为“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中的一员。时光匆匆,留不住时间的脚步,将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每次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回到住处每天坚持写学习日记。回顾学习时光,让人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一、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授们给我们授课的内容有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教师的成长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市七星去教育局蒋副局长为我们讲授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我们的学员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束手束脚的,难以开展不起来”时,蒋局长给我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怕老虎就不养猪了吗?”让我们明白,教改工作并不那么平坦和顺利,我们作为一线骨干老师,担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蒋局长叫我们在教学上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说,考试成绩并不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成绩,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上要学会“不打吊马桩,不放栏栅羊”,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下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枬讲的《教师成长与教师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在教学这个职业上快速地成长;市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彭红老师为我们讲《面向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教学不要忽视生活,要我们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还原儿童的本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教授的《语文课程改革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让我们走进历代书法大家和历代帝黄的书法世界里,感受国学的魅力;年过七旬的黄麟生老老师为我们妙趣横生地讲《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他的教学里,我们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实训基地听四位导师的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四位导师的课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级各年段的教学特点。导师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的学习方式,激烈的竞赛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莺老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让我们深深明白“磨刀布误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级的王微老师夯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令我们赞叹不已;五年级的高婉琳激情地阅读教学让我们置身其中;六年级苏力勤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作文离不开生活实践……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7篇
第一篇:中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经验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励、约束学生,对学生心智、性情、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即语文知识教与学的过程、文化精神挖掘与沉淀的过程。
一、中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导向,是一种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内各种客观实体的存在的总和。班级小环境的布置到校园大环境的规划,从校园花草树木的剪接到教学楼建筑风格的设计,从校徽、校标到校牌、班标,都包含在物质文化之内;制度文化则主要指师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定、道德规范等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被师生共同认同和遵守的,由学校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价值观念、理想道德追求、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等等,大部分学校都有校训,这些校训就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诫学生,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行为文化则是学校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品位、精神状态,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动态反映。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凸显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宗旨,在一般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必须表现出职业性、融合企业性,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积极向上的综合型人才。
二、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在课堂学习中,还渗透在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尤其可见,外界环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中职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语文教学对于校园文化具有主导作用,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标语的制定等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可以说,语文知识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又反过来熏陶着师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备课组履职报告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有思想的课堂才能自成高格,才有学生思想的灵动,才有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有学科素养的养成。本学期,我们组在上学期“赢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对先练后讲的课”进行研究。沿袭上学期集体备课的方式,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单元,同时在本单元中,选一篇课文先上课,并按照语文大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说课和评课。
一、本期研究的“先练后讲”的课型。
1、课前先练习,根据练习情况备课上课;
2、课中边讲边练,针对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3、将课文中重要片断设计成阅读题,巧妙指导,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围绕研究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
语文备课组履职小结汇报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词以境界为最上。有思想的课堂才能自成高格,才有学生思想的灵动,才有学生思维的发展,才有学科素养的养成。本学期,组在上学期“赢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对先练后讲的课”进行研究。沿袭上学期集体备课的方式,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单元,同时在本单元中,选一篇课文先上课,并按照语文大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说课和评课。
一、本期研究的“先练后讲”的课型。
1、课前先练习,根据练习情况备课上课;
2、课中边讲边练,针对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3、将课文中重要片断设计成阅读题,巧妙指导,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围绕研究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