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5:30: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阅读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阅读文学

文学名著二次阅读

文学名著积累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文化精华,搞好文学名著教学能传承优秀的文化、建构学生的人格、培养语文的素养,这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任务。文学名著的二次阅读是指教师在深入细致地研究文学名著这个特殊教材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地阅读名著的部分内容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这种阅读模式都是建立在对名著内容有粗略的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第一次阅读基础之上,所以都属于名著的二次阅读。

一、传记式阅读

文学名著的大多情节安排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尤其是中国古典名著,大多是章回体,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情的发展过程把庞杂人物关系组织起来,这些纷乱芜杂的内容仅让学生自读一遍是很难掌握的。一部名著就是一部恢弘的历史画卷,司马迁编写《史记》的事例给了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按重点人物组织材料,把繁冗复杂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给人以脉络清晰的感受。我们也可以按照文学名著的主要人物组织材料,给他们编一个传记,让学生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思想性格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传记式阅读在安排阅读内容时有两种方法:其一,对于最重要的人物,组织学生选取重要情节阅读;其二,对于次重要人物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删减一些情节,使其不庞杂为宜。

二、事件式阅读

事件式阅读和编写历史的体例相似,文学名著阅读也可以有类似纪事本末体的一种阅读方式———即事件式阅读。事件式阅读围绕具体的一件事阅读,虽然古典小说的章回大多记叙事件,但事件式阅读方式不是简单地对章回小说的事件内容有个粗浅的了解,而是针对重要事件,分析掌握其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影响等,事件式阅读的教学任务是对事件的细致分析和精要概括,在教学方法上是指导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有的放矢地阅读,不能囫囵吞枣地浏览情节,而是要对原著的情节有所删减取舍,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事件更加清晰明了,这种阅读方式能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事件式阅读可以根据事件大小提出不同的概括、分析要求,在事件内容上要重视事件的起因和影响,同时重点要从不同的人物表现细致分析事件背后的意义,对此可以从细节上入手。

三、比较式阅读

查看全文

回归阅读创作优秀文学作品

2011年5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8岁~70岁的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仅为4.25本。据调查分析,中国人有"读书习惯"的,从1978年的7%下降到2004年的5%;而英国有"读书习惯"的人,从1978年的54%上升到2004年的65%。书籍自古以来就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云:“开卷有益”,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这可以引导人主动思考。而事实上现在书籍正远离中国人的生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当今文学作品的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今后文学作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并针对当前文学作品的创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当代文化学术作品现状及主要问题

首先,当前国内很多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不够,它们本是人们精神意识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现在绝大部分新作品在重复、抄袭前人之作,创作过程没有真正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致使作品内容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现在的文学新作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内容空洞苍白、形式化,大多采用制式的写作手法,枯燥冗长的作品内容,其立意和深度都大不如前。实际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十多年,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剧变,新生的文学创作非但没能敏锐、感性的将其表现出来,还常常运用复杂晦涩的语言,杂乱无章的结构来掩饰自己重复前人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很难与我们的现实社会进行有效对话。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作家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以及审美体验和判断方面,无法与社会变化同步,他们缺少求慢、求精、求新的写作态度,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正确把握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是需要很多时间来适应和学习的。在作品内容方面,还有一致命的弱点就是当前文学作品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文学界表面上是欣欣向荣,小说、书画、影视作品一年成千上万部,可是公众看的并不多,知道的也不多,原因在于没有好看的。许多新的文学作品出来只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一点新意都没有。如果作品都奉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原则,那还能出什么创新?创作是一项极费心力和财力的过程,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问世,多的都会达几十年,少的也至少一两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用四到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也就写两到三首诗。而在我们国内有些作家,一天就可以写两三首诗,一年就能出一本诗集,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我们出不了伟大的诗人,出不了著名的文学家,就在于我们特别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我们热衷的只是炒作,并没有进行深层次新的创作。社会的浮躁、功利的价值观和淡漠的著作版权意识,更是我国难见经典作品、深度思想作品和让人耳目一新作品的根源。因为要创作这些东西,并不是闭门造车投机取巧粘贴复制就能完成的,那是通过灵感的闪现、用心的创作和精心的提炼才能完成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财力的投入、需要后期的宣传,更需要作品有时代特征,有思想内涵,有强烈的版权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影响当今文学作品质量的原因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文学作品来打造地方品牌,此类作品也成为“政绩工程”。每年产出的这些作品不少是“属地”投资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作品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结果是常常由于创作源泉的先天不足而使作品缺乏内涵,从而不易被打造成能够留存下来的成功著作。

二、回归阅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关键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展现出来。现代社会里科技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人类的生活步伐,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个过程简单快捷,低成本而高效率,但是网上阅读只是一种浏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品味一个优秀的作品,图书是唯一途径,因此很多人还是坚信不应该放弃阅读,但前提是有好的作品提供给他们慢慢欣赏、品味。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将丰富的情感,高深的思想,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们在享受心灵和感观的乐趣中,领悟其内涵和哲学的深髓。要做到这些,内容首先要引人入胜。作品的内容通常可分为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作品具体描绘的对象,后者则是指作者对于作品描写的对象所持的态度、倾向和评价,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是这二者的辩证统一。作品内容应该避免脱离实际,千篇一律、没有灵魂。那么如何创作出既有内涵又能震撼心灵的作品呢?笔者认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尊重现实、反映现实,将视野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素材,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在急剧变革和转型的时代,社会和生活本身层出不穷地在给每一个创作者和记录者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其中有些素材的精彩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创作者本人的想象力。创作源泉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来,然后到人们的内心中去。一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应该可以让醒着的人会心一笑,释放心中的快乐或缓解内心的无奈;让淡漠的人不至于在麻木中昏昏睡去,误以为眼下的世事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甚至可以跨越历史和种族的隔阂,消除现实的敌意,弥合时间的伤痕。

作品内容要避免重复,就要提高创作者的原创力。这里所说的原创力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经验应该是想象的重要源头,一般来说,创作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原创性就有越多的动力。当然,经验和原创力之间并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新鲜的内容还来自创作者处理经验的方式和能力。因此,要提升作品的原创力不仅仅要发挥想象力,还要求作者有心灵体验的能力。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从原创力日益萎缩的窘境中走出来,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但这还只是由经验通往原创力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在体验上进行认真的修炼,使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使客观的经验世界转化为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只有在这种实践中寻求创作源泉,才能真正获取最充沛的文学原创力。

查看全文

儿童文学阅读调研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选择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人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的焦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在8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能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了。

儿童早期阅读的材料是图书,其中儿童文学以独特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不仅具有认知和教育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和娱乐功能。儿童文学的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对应相合拍的,它适合儿童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它将那些“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珍品”,呈现给儿童,为儿童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所以,以儿童文学为小学生高年级的阅读材料,也为教师走入儿童内心世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把特殊的钥匙。

2、课题的选择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感和美好人性的起点,阅读儿童文学它能让人善良,增强人审美的意趣,能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培养和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态度、兴趣、习惯、和鉴赏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语言、审美情趣有所感悟;促进和推动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和互动;培养学生延伸到成年生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文学的阅读,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有助于儿童语言教育和自身发展。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文学阅读启示

摘要:本论题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中试图借鉴以读者为主体的鉴赏方法,着重对“接受论”解读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解读的过程始终是能动复杂的过程,解读者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并力图根据“接受论”解读方法,提出高中语文文学阅读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解释与建构,最终指向语文教育的目标———人文关怀。

关键词:“接受论”解读方法;文学阅读;启示

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中,阅读鉴赏主要有三种鉴赏方法:(1)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和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2)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3)以读者为主体的鉴赏方法。我们着重以第三种鉴赏方法为主要借鉴方法,即从读者(学生)角度入手,全面分析“接受论”解读方法,从而深刻掌握高中语文文学阅读的方法学规律,为文本解读提供新的视点,使高中语文文学阅读充分展示作品的审美价值,既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体现出人文价值,并让学生从发展手段的工具价值逐步转变成以发展为目标的精神。

1理论阐述

“接受论”解读方法是一种接受美学理论,其主体为读者解读活动,对读者能动创造功能进行分析与研究,文本作为解读对象并非由作家独创,而是作家与读者一起创造而成,文本审美现实必须是读者解读接受后方可形成有生命的审美现实。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完成后文学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处在文学活动的中途,需要在读者解读接受后才能实现结束。对上述接受理论来说,任何一部优秀传世的文学作品并非是作家个人所有,读者除了承担解读批评家角色以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创作家”,这是由于在解读接受的时候,实现了对文本的再创造,文本审美价值要想得到体现,就需要经历读者的解读接受,因此人们也将美学叫做“读者学”。接受美学认为,解读在读者自身体验与文本表达相碰撞后会有新的生成。解读者向文本敞开自己,在文本和作者实现对话后,能够利用独有的感性与经验模式来把握和构建文本,而在文本的构建过程中,同时也建构自己。解读者在文本中感悟到的是他自己才能感悟到的东西,他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是自我灵魂的写照。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期间,通过对本文进行观照与透视以后,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世界,并对自身产生新的认知。以诗歌《山民》为例,作者采用了客观的叙述口语方法,以此与解读者对话。对山民来说,是代表着封闭、顽固和愚昧,还是指人们所固有的惰性?山民对海的渴望,是灾难的根源,还是觉醒的先兆?这些,无不与解读者(学生)的主观体验密切相连,也提示我们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多元解读。

2现实指向

查看全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思考

一、江苏高考探究题的题型分析

每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为探究题,探究文本某一方面的问题。从赋分上来看,这些探究题赋分都为6分,表明了高考对考生的探究能力的关注。侧重于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四道探究题强调多角度地深刻地个性化地理解,但不是无限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它都或明示或暗示要“结合全文探究”。考生必须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针对题目的探究要求,进行个性思考,发挥创造。

二、探究题的高考准备

(一)审明探究任务

从江苏的探究题来看,出题大致种形式是先引出某个主题,再提出探究的任务。如江苏卷必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题目首先就提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侯银匠”,接着说“但写侯菊的文字多”,前后两句看似矛盾,出题者就此提出“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结合全文看,作者这样安排显然是不矛盾的,而是巧妙地使用表现手法之后达到的效果。至此,学生明确了此题的探究任务,就可以从小说人物形象的突现,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审美情趣等方面入手,探究小说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探究题中给出的思考,不是出题者有意为难学生,而是提示疑点,使得学生就疑遂生思,因思而深究。能先找到探究的问题,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储备探究

查看全文

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策略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戏剧文学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便产生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一是时空集中性,二是矛盾尖锐性,三是语言个性化。阅读剧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整体感知——了解戏剧结构

剧本的结构是表现戏剧冲突和性格撞击的手段。剧作家只有精心设计剧本结构,才能将他所概括的生活现象更典型更集中地展示出来;而剧本的阅读者,也只有在对剧本结构进行整体观照之后,才能把握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内容构建规律。对剧本结构的分析要首先注意区分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把戏剧故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表现在剧场舞台上的结构形式。莎士比亚的剧本、我国的一些传统剧本就是典型,时间拉得长,地点拉得开,既便于剧情发展的腾挪起伏,也能使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加细致、完整,但在情节铺排和性格表现上平均用力,容易顾此失彼。二是闭锁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不是从头说起,而是采取横切的方式,把戏剧冲突中的“危机”一下子抛到观众面前,正面表现并集中刻画从高潮到结局的一段戏。对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则用“回顾”或“内省”的方式,随着剧情发展逐步交代出来。曹禺的《雷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是这种闭锁式结构。三是展览式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幅展示各种人物风貌和性格特征的群像画构图。人物较多,但没有明显、突出的主角,即使有一两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也只是起着一种把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汇集到同一个场合里展现的“串线”作用。在这种剧本结构中,每个角色都独来独往,彼此互不相干,整个剧本的构成像万花筒一般,看似松散,实际有内在的结构章法。曹禺的《日出》、老舍的《茶馆》就属于这种模式结构。

二、重点突破——把握戏剧冲突

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磨擦、争执、撞击,称之为“冲突”。戏剧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因此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熏陶。从情节的推进入手,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场次入手。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考察,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起来,作综合分析。如《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直至行刑的全过程,按情节的开展,这折戏可以划分为三个场景:押赴刑场、诀别、临刑。抓住“指天斥地”“发下三愿”这两个主要场面,不难把握此折展示的是窦娥与元代贪官污吏之间的矛盾。此外作者着意写窦娥要求避开前街去后街,为的是怕自己的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窦娥的善良性格。如此善良的人却蒙冤而死,从而更深刻地批判了毁灭美好的黑暗现实。二是从情节的线索入手。一部戏的情节主线,就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窦娥冤》的情节主线很清楚,就是蔡婆婆、窦娥婆媳二人与赛卢医、张驴儿父子、桃杌县令的矛盾。这条主线,经历了蔡婆婆与桃杌县令的矛盾等三个发展阶段,多侧面地揭露了元代社会地痞流氓、贪官污吏等各种恶势力对两个弱小妇女的欺凌、侮辱和伤害,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人民生活的悲惨痛苦。

三、深入探究——品味戏剧语言

查看全文

古典文学阅读收获

一直为自己爱读书而感到幸福,没想到有幸做了语文教师。因为这个职业注定了与书有缘,与书相伴。福哉!幸哉!我钟爱中国的古典文学,每每神游其中,便会想起陶渊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心有戚戚焉”。多年的阅读坚持,不论是知识的拓宽方面,还是专业素质的提高方面,我都获益颇多。或许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吧,我发现有许多的文章,细细品味,它们都会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琵琶行》和《明湖居听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传诵千古的诗歌———《琵琶行》,是诗人贬官江州次年所作,是一首抒情性的叙事诗。此诗以出色的对音乐的描写和对人生境遇的慨叹以及流利婉转的诗语而享誉后代。《明湖居听书》是《老残游记》中历来最受称赞的一段。《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是刘鹗。《明湖居听书》又名《白妞说书》,原回目是《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这是我国小说中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听觉形象的绝妙文字。作者通过精彩的工笔描绘,将无形、无色、无味的声音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了王小玉高超的演唱技艺和作品艺术魅力。

《琵琶行》和《明湖居听书》两篇文章虽然跨越历史时空,文体也不同,但从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来看,两者都属于叙事文学,而且都以出色的音乐描写而倍受后人推崇。不仅如此,我们发现二者在对声音的描绘时,都不约而同地运用了生动、贴切且独具匠心的比喻修辞,状无形之物如在眼前,可触可感。《琵琶行》中,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描绘琵琶女极为出色的演奏:用“如急雨”的比喻来表现声音的粗重和急促;用“如私雨”的比喻来形容声音的轻柔舒缓;用“莺语”来表现乐曲的婉转悠扬;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来形容小弦大弦交错弹拨声音的圆润错落;用“泉流冰下”和“冰泉冷涩”来表现乐声的缓慢、凝滞;用“裂帛”来比喻四弦齐拨的声音的清脆悦耳。这样一来,不仅使无形、无味、飘忽易逝的声音变得具体可感,而且琵琶女的凄凉身世也通过她精湛的演奏技巧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听者从乐音中深切体会到弹奏者所要表达的深情。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会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感同身受,以致“青衫湿”,宦海浮沉让他心力交瘁,直面现实,却仍落得“沦落天涯”的下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诗人和琵琶女的共同命运。

与《琵琶行》相比,《明湖居听书》中的比喻运用显然更胜一筹。刘鹗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如文中“弹三弦的一脸疙瘩”,在他的笔下是“风于的福橘皮”;黑妞演唱的声音清脆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白妞的眼睛清澈水灵、神采飞扬,“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真是绝妙之极。当然,更绝的还是对白妞的演唱声音的描述。比如,他用“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来比喻声音的高亢激越,用“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来比喻声音的婉转回环。

除此,作者还运用感觉来写听觉,如“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得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个毛孔不畅快”。把美妙的声音写得那么具体,那么活灵活现。“这一出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想到东洋烟火那光影迷乱的形状和颜色,我们就已经陶醉在白妞那迷人的唱腔中了。这是以视觉印象来写听觉印象。“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也是以视觉印象来写听觉印象,将无形之声描绘得具体有形,生动地写出了那节节高起、出神入化的境界。《琵琶行》与《明湖居听书》都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虽然二者在体裁和表现主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都是以对音乐的出色描写而著称。《琵琶行》中是以声喻声,以听觉写听觉,而《明湖居听书》中,除以听觉写听觉外,还以视觉写听觉,从听众的生理感受角度写听觉,这无疑是一种创新。

这种打破界限、运用移觉的方法,可以更生动、更形象地反映出难以传达的音乐的美,增强表达效果。因此,二者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和古典小说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查看全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研讨

探究题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实际上在以往的一些试卷中,命题人已经悄悄地将与之相关的观念和要求设置在试题里了,只不过没有明确地提出名称而已。比如就文中的关键词语、主要语句、某一手法或亮点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的评价、赏析,其实就是探究题。本文就从考点、试题特点、命题原则及特点和应答策略等方面对探究性试题进行阐述。

考点阐释: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试题特点:“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究既不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也主要不是对艺术性的评说鉴赏,而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发掘、探讨、特有解读和质疑。探究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只有注重了探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算真正得到落实。“探究”有关题型有“探究性扩展试题”“、鉴赏文本技巧”、“评述思想感情”、“点评类试题”、“理论性赏析短文”、“扩写改写缩写”等题型。其特点如下:第一,一般现代文阅读题,往往答案就在文中,或根据文本内容分析解说,关键在于发现、筛选、整合、吸收。探究题的答案,既要根据文本,又要借助于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要懂得哲学,才能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要懂得审美理论,才能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探究;要了解时代和社会,才能联系背景进行探究……否则,就文解文,断然不能把文章摆到恰当的位置,不能洞察文章的深邃内涵,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艺术风格。第二,从理论上来说,探究与创新是紧密相联的,可以有新见,有不同的探究结果,因此,答案不可能也不应该求同,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根据文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性试题命题原则及特点:

查看全文

大学生英美文学阅读论文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美文学阅读占比不小,是增强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成效不佳,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改进当下英美文学阅读的教学现状,强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探究提升文学阅读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英美文学;阅读;对策

1英美文学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多数英美文学名著都是当代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慨,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故事情节,名著阅读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学涵养和艺术情操。此外,很多文学作品揭示了古今中外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人生感悟,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英美文学阅读能够推动大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支持,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实行英美文学的阅读能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国外的文学知识,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阅读英美文学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致力于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而对于英美文化文学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英美文学阅读现状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英美文学可以方便即时地融入到实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以大数据信息为基础,具有传播迅速、平台众多等特征。这样的阅读方式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从有了互联网技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二是英美文学的阅读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致使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2.1英美文学阅读方式单一,无法引起阅读乐趣。就目前大学生的阅读课堂来说,大多数都是以传统书籍的形式进行课堂阅读。尽管这些阅读书籍是经过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从而筛选出来的,但形式较为单一,故事叙述方式较为老套,学生很难对英美文学阅读表现出应有的乐趣和热情。相反,这会约束学生的想象思维,使他们逐步对英美文学阅读失去兴趣。2.2选取英美文学作品随意,降低学生的阅读素养。在互联网技术作用下,网络文学应势而生。一些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利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不能具体描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甚至在阅读时会遇到带有不良思想的作品,这不利于学生的独立阅读。另外有些英美文学被网络恶意改编,使得大学生缺乏正确版本的指引,严重的可能导致大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和思想方式,降低大学生的阅读素养。2.3缺乏明确的文学阅读目的,阅读趋于功利化。大学时期正是各种学习生活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时没有找到正确的互联网平台,再加上他们没有确切的阅读目的,使得文学素养无法得到提升。另外在即将步入社会和就业的压力下,学生往往没有将心思放在英美文学阅读上,通常情况下会阅读一些与商务礼仪和英语实用场合相关的书籍,较为功利化。

查看全文

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论文

摘要:文学是源于生活,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每一部文学名著都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写作环境。因此,对于审美教育视觉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首先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文学名著自身所特有的魅力,进而通过这些文学名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来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文学素养和更加充沛的创作情感。换言之,就是通过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语文文学名著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审美教育视觉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学习能力和审美兴趣,并且进一步令学生认识到文学名著语言文字的创作过程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成长和发展。

一、创建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的问题性教学,激发学生的活跃性思维

对于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不能够只停留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进行文学名著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感情思维,从而令学生进入到文学名著所创造的情景当中,真正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因此,在审美教育视觉下的高中语文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创建问题型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和理解文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文学名著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造成祥林嫂如此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毁掉了祥林嫂的一生?这些问题都可以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展对于文学名著的探讨和思考,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名著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并且,通过这种问题性的教学,还可以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

二、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