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03:10: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园艺专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园艺专业论文

园艺类毕业论文指导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在学校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的共性与特殊性开展研究,总结出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从课程改革、增强师生交流、加强学生能力锻炼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职;园艺;毕业论文

高职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在学校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1];是学生探求真理、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服务社会、提升知识储备、强化技能操作和完善自我能力的重要过程;更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及意志品质、严谨求真的工作作风及关键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其中,由于近年来国家对园艺产业的重视,社会对园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素质储备、实践技能掌握等要求不断提高。在园艺专业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的结合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将所学、所看、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结合,以完成最终的实践考核,成为当下的研究目标[2]。

一、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开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通常开设于第四学期,并贯穿学生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在此阶段,学生已学习或正在学习专业课程,其中包含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园艺植物育种、园艺植物保护、设施园艺、园艺产品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3]。在该过程中,为行之有效地检验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掌握情况,需要让他们在后续实习阶段,通过参与到校企合作实践项目、院区结对服务项目,参加招聘会等形式,投身至园艺产学研相关行业。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在完成实习要求的同时,学生将以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对所学专业进行有效提炼及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的开设,则是为了更好衔接学生的校园学习与初次步入社会的生产实习。由于园艺专业涵盖面较广,专业课程又细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生活园艺、观光园艺等方面。因此课程开设数量较多,内容详实复杂,培养过程中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升并重。对学生提出了全面了解园艺产品自育—产—研—销四步完整过程的高标准严要求[4]。目前,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依旧沿用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模式,在吸收本科院校较为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相关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初期(1)学生重视程度不足本阶段的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将毕业论文(设计)拆分成数个重要的组成模块,分门别类为学生进行讲解与授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相较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同样为专业必修课,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由于内容集中于书本,实践操作较少,即便借由多媒体的展示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案例分析,仍有部分学生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性。(2)对授课教师个人能力依赖较高本课程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相较于知识点的分析,更偏重于实例讲解。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就园艺相关专业的不同方向,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进行拆解,有条理、有层次地向学生讲授。现阶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大[5],他们必然要直接参与到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去。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但相较于青年教师在研究生阶段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内容更偏向于生产实践。同时青年教师所学专业通常为园艺学下属某个方向,对其他研究方向的了解可能存在欠缺。这种知识面广度的不足会导致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讲授自己所熟悉的内容,而无法较为全面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延伸的锻炼。(3)相关参考书目指导性不足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程参考数目虽多,但内容普遍大同小异。其中针对园艺相关专业书籍较少,通常包括在农业大类中。而传统大田作物与园艺作物生长周期、生长特性、产销需求的差异,决定了适应高职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所采用的参考书籍需要细化,不可一概而论。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中期(1)学生实习时间安排有待优化本阶段,学生已步入社会,走到实习岗位中,承担起岗位相应职责。但新的环境和工作内容会挤占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生能够花费在论文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很多学生在此阶段无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实习或毕业论文往往会相互影响,使得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思考不够充分,知识体系的盲点补充不及时,最终影响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完成质量。(2)教师跟进存在困难该阶段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论文初定选题起,完善选题方向、确定文章题目。在填写论文任务书后,逐步完成论文提纲、开题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交予教师评阅。教师根据学生选题及开题报告,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拿回初稿,根据教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二稿,三稿,直至最终定稿,结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环节[6]。但在此阶段,由于学生基本不在校,且实习单位各异,因此大多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联络不紧密。实际上论文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学生进行论文初步选题时,指导教师无法及时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岗位工作及职位安排进行选题指导,从而使后续拟定论文提纲及撰写开题报告等工作受到影响。同时论文初稿完成后,需经反复修改才能够定稿,但学生正处于毕业生产实习中,繁重的实习任务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懈怠心理,无法及时修改甚至是不愿修改论文,最终影响论文质量及答辩结果。(3)实习单位对毕业论文的支持不力原则上,学生的实习工作与毕业论文或设计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基本脱胎于顶岗实习过程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但实习单位出于保密性需要或其他原因,对学生在工作中获得的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数据,不能或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得学所需数据往往不完整或不连贯,无法很好支持论文的撰写。部分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工作时,给学生安排与专业关联不高或无法接触专业相关内容的简单重复劳动岗位,使得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无从下手,无法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观点,或无法将现阶段工作或任务的成果进行有效转化[7]。3.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后期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围绕着论文答辩进行。在此阶段,学考索•探微•2生所面临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强大心理,顺利通过答辩。答辩要求学生在现场能够顺利讲述论文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进展、实验开展情况、所得文章结论及存在不足,较为准确回答答辩小组提出的问题,沉着应对答辩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高职院校园艺相关专业学生不足

查看全文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改革效果

摘要: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品种是农业的芯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泉,该课程在园艺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基于此,分析了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与实践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育种人才。

关键词: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实践性很强。育种为农业提供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园艺植物新品种。品种是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是农民增收有利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芯片。课程组从园艺植物育种学改进教学方法、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角度开展课程建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的同时,提升育种实践技能,为学生投身育种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1西昌学院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四川凉山州,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省、部、委共建高校,拥有5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园艺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2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类高等教育教学

摘要:新西兰梅西大学农学专业是该校最老的专业,2015~2016年在世界大学排名农业和林学专业挤进前50名,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梅西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产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学生极具竞争力,深受雇主欢迎。本文总结了梅西大学农业类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过程、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与我国农业类专业相比较,梅西大学办学具有专业设置灵活、基础厚、注重过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特点。梅西大学在农业类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对于中国农业类高等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农业类;梅西大学;高等教育;经验;启示

1949年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体制主要是学习日本或者德国模式,后转而学习美国,1949年后进行到全面学“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再次向美国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体系频繁变更、直接拿来主义,再加上政策导向为主、高校缺乏自主,偏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等原因造成我国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混乱。我国农学类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培养环节大多延续老的传统,在培养现代农学类创新型人才中很难有突破。目前我国现有农业高等院校59所,在校人数大约9万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很多人在毕业时觉得农业收入低、工作累、没有发展前途而转行,继续做农业的学生,通常因实践能力差、所学知识落后等原因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解决这一困扰我国农业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吸取先进经验无疑是个好方法。

1梅西大学简介

梅西大学是新西兰最大的一所教育和研究学府,于1927年建校,原为农学院,60年代后相继成立兽医学院、理学院等,目前是新西兰唯一一所真正的全国性大学,现下辖五所学院,分别是商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梅西大学在商学、兽医、农业科学、工程、航空和艺术等学术研究方面极为出色,梅西大学在全球大学实力综合排名在283位(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名校排行榜),农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19位,在农业类教学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研究水平。笔者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农学类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留学人员到新西兰梅西大学留学访问,系统学习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论基础;与专业课教师就他们独特的上课方式、所用数字化资源开发、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旁听了部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参与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通过这一系列学习,深刻体会其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2专业设置

查看全文

农林院校土壤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土壤学作为农林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林学、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具有一定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在目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且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学时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使学生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技术,为学生在日益剧烈的人才竞争中打好基础,靠传统的教师讲台上讲、黑板上写,学生座位上听、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很难奏效。为此,我校土壤学课程组在注意吸收现代土壤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参考国内外土壤学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索,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土壤学具有历史悠久、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教学内容多而广。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完成其教学任务,教与学的难度均很大。

(一)坚持“三个面向”,不断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近年来,课程组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三个“面向”的要求,对土壤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突出了土壤学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避免与其它学科的重复,强调土壤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1)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加以重点介绍。同时介绍它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3)实用性: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如目前国家正在开展的土壤污染调查和测土配方施肥)。

(二)根据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

查看全文

风景园林专业课堂教学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风水与中国园林、国学是中国园林之源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向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查看全文

研究员职称农业推广论文

摘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从1992年起农业系列职称增设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以下简称农业推广研究员),意义重大。笔者从数量、行业、区域、专业等方面对农业推广研究员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发现,农业推广研究员等结合国家需要和各地农业生产实际,积极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培养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普及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发现农业推广研究员存在数量少、专业分布不匀、地区间不平衡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农业推广研究员评审权限下放、拓宽评审范围、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方法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称评审;农技推广;农业科技队伍建设;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党中央十分重视人才工作。1986年以来,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先后印发了《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执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水产技术人员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试行稿)》、《农业九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1]等系列文件,构建了农业职称制度的政策体系。为适应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的需要,1991年开始,农业部、人社部经过大约2年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农业系列正高级职称农业技推广研究员评聘工作,随后印发了《关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学科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1993]农[人]字第52号)[2](以下简称52号文件)、《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办法》([1994]农[人技]字第4号)[3](以下简称4号文件),1994年首批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评审工作正式组织实施。

1农业推广研究员职称的重要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扭带,是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措施。开展农业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评聘工作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农战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一是完善了评审制度。解决了当时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聘无标准、业绩评价不规范等问题,通过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有效提高了农技推广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二是稳定和提升了人才队伍。职称评审工作充分肯定了长期在推广第一线农技人员的能力、业绩和贡献,激发了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稳定和提升了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三是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职称评审工作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农业技术推广战线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专业设置和评审标准

查看全文

教师创优典型事迹

生科班的、、等位同学去年以优异成绩分别考入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等5位同学也同时考取国家公务员;余下13名同学也全部就职企业。该班29名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无一人违反校规校纪,7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优秀班级的形成得益于一位优秀的班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首批党员示范岗实验教师。

同志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是他工作的二十七个年头,也是他从事班主任工作第十七个年头。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和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引领、示范、表率的作用,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严师慈父当好学生领路人

“老师对我的培育之恩和无私帮助,怎能用只言片语说尽,我要做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奋起之志的人,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正如老师所教育、所期盼我们的那样……”每每说到此处,同学都潸然泪下。

在大三的时候,正在备研考试的她突然接到父亲离世的噩耗,她第一时间跑到老师家里,哭诉着要退学。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偏远山区供养一个大学生太难,还有2个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顾……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沉重的担子,老师怜爱在心。他第一时间召开了班会,号召全班同学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她更多帮助。他利用各种机会找她聊天、谈心,了解她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多渠道为其申请学校困难补助,助学金等,更大程度的给予她关心和支持。天气变化时,老师就会发短信嘘寒问暖;生活中有困难,老师就会买些自己女儿时常喜欢的日常用品带给她;时常周末、节假日,老师家里的餐桌上也会出现这个学生的身影……

天道酬勤,勤奋好学的以370分的成绩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当然,老师也是第一时间收到这个喜讯。电话中,哽咽着说了6个字:“老师,谢谢您……”我们知道这时的泪水是幸福的,喜悦的。

查看全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3篇

第一篇

1完善教学计划体系,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

教学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我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思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园艺专业花卉方向的教学计划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准入课程、专业准出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个性拓展课程等教学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此外,还设立了6个学分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块,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共3个学分,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学科竞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职业资格考证等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共3个学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中,还特别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设计课程体系,既要考虑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探讨,又要考虑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与实践,使专业学习与创业学习交叉渗透,互相促进[5]。

2进行教学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2.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嵌入式”教学

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我校园艺专业花卉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嵌入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科专业特征,将创业教育嵌入日常的专业教育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因素,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未来的创业工作进行联想与思考,找出创新的点子。

查看全文

混合教学模式在食用菌栽培学的应用

【摘要】根据我省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育要求,江西农业大学利用中国大学MOOC线上教学平台,开展了“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教学团队通过梳理教学内容,完善线上资源,改进教学措施,优化考核体系,整个教学过程使用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模式交互实施,克服了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有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线上线下混合;中国大学MOOC;创新型人才

“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专业课[1,2]。自20世纪80年代起,该课程一直广受江西农业大学园艺、农学、植保等农科专业欢迎,每学年开课2次,年度选修人数达200人以上。2021年11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发〔2021〕35号文件表明:推动我省从食用菌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要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培养高层次食用菌产业人才,培育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在此背景下,培养新一代熟练掌握食用菌生产、育种及发酵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应用实践能力强且具有现代高效农业思维,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3-5]成为当前我校“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1“食用菌栽培学”课程内容安排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总学时数为32个(包括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12学时),讲授内容包括五大块:食用菌形态与分类、食用菌生理生态、菌种生产、代表性“赣菇”的生产技术及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整个课程教学通过线上平台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交互实施来完成,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其中线下课程教学注重理论指引,安排20个课时数;线上教学注重知识理解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安排12个学时数。整体实施过程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在线课程“蘑菇概论”为载体,结合我省食用菌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要求与产业发展前沿动态,课程教学团队及时梳理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见表1),从教学价值上去芜存菁,以紧密围绕着我省食用菌增产、增效,更好地服务我省地方特色食用菌产业为主。同时,教学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关心的科技前沿、产业创新案例以图片、PPT、微视频、音频或其他电子资源整合到线上教学资源库中,用以配合线下教学,从而达到加深理论知识与产业发展融合共进,增加课程的产业特性和吸引力的目的。

2“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查看全文

农业机构概况研究管理论文

整理说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赣之新建人。中国现代植物学研究事业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虽以科学名世,而于国学亦有颇深造诣,属于较为鲜见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从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从事之学科史料,所著《植物分类学简编》(上海技术出版社,1958年)一书,即有“关于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工作”的历史论述,分别介绍欧美植物学家和中国植物学家对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成绩;在后人编辑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类文字。今春搜讨史料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国农业机构概况》手稿,该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据文意所加。

该文作于1950年,其时作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文分八个部分,主要介绍浙江、江西、华北等三所农业研究机构和中山、金陵、岭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学之农学院,于各机构之创建始末、发展沿革、隶属变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简明之记述。诸多情形,今多已失记,可视为中国现代农学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写完之处,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错误之处,恐为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一、浙江省农业改进所

浙江省农业向称发达,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准较高,故以科学改进农业之运动,亦较之他省发生为早,远在前清光绪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蚕学馆之创设,至宣统三年劝业道即在杭郊笕桥设立农事试验场,至一九一五年设立原蚕种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设立棉种试验场,一九二四年设立昆虫局与造林场,一九二七年设立蚕业试验场,一九二八年设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设立杭州缫丝场,一九三O年设立稻麦改良场,一九三二年设立化学肥料管理处,一九三六年设立园艺场、家畜保育所与土壤调查所,一九三七年设立茶叶改良场,一九三八年设立农业改进所,将各农业机关合而为一,改进机构,至一九四O年蚕业推广部分复行划出,成立蚕丝管理委员会,一九四二年又划出农田水利部门于建设厅内成立水利处,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组,除一面归并与农业有关各机关外,内部力求简化,只设立农艺、农艺化学、植物病虫害、森林、畜牧兽医、农业推广等系,其后省府加强领导农业生产,扩大各种生产有关的专业机构,本所原有推广、造林、治虫防疫等工作,在实业厅成立专业部门负责进行,农业推广系与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场湘湖繁殖场划归实业厅直接指导,三界茶场划归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场划归余姚县人民政府,另接办黄岩园艺场及海宁猪种繁殖场归并入硖石绵羊场,再度改组后本所现有农艺、农艺理化、植物病虫害、及畜牧兽医各系,下设稻麦场、萧山棉场、黄龙洞农场、黄岩柑桔场、硖石种畜场。

农业改进所业务状况

(一)稻麦浙省稻麦改进工[作]开始于一九三O年创设之稻麦改良场,历年以来工作方针,始终一贯,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麦改进设备,日趋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国育种专家海斯博士来华考察,誉为国内最完备之育种机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