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指导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1 02:2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游戏指导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讨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选题重复而缺乏创新、研究视域狭窄、论文行文不规范等问题,原因在于:一是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弱,其论文写作能力较差;二是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冲突;三是指导教师精力不足,非教学负担过重。就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对策以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一是教师应启发学生在实践中选题,体现选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二是学生应夯实基础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科研和写作能力;三是学校应减轻指导教师的非教学负担,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四是学院应细化论文写作规范,加大论文的管理力度。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训练、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科学生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1]近年来,学术不端的事件频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将对P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归因,从而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P学院2018—2020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先对历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再分析面向2020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并结合对其的访谈,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题重复且缺乏创新
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课程进程、各种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等层次,落实其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其课程建设中是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学校音乐教育导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高师音乐学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和音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中其对于深化理论学习、知识的获取、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以及教师综合素质的获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突出应用为本、需求导向的要求,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跨时代性和超前性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每一位教学论课程的教师所要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都清楚,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年来一直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由于种种因素,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特别实践环节方面,在课堂教学能力的训练上存在一些缺失。像有些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往往只是停留在“书面状态”,而缺少实践领域的感受。因此,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实现该课程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尝试和探索,也是不断完善理论、升华理论的重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属于学科教育学的范畴,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十分鲜明,课程的学习过程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序渐进。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许多内容,要通过实践环节去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的实践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种训练,检验理论学习的情况,提高学生在音乐教育、音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实习及今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完整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是在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不仅需要实践来培养,更需要在实践中实现构建。而我们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的教学由于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缺少足够的认识,实践教学过多的只是侧重于的课堂某些环节,并没有真正从实践教学自身的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结合,没有真正从整个课程出发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大大的影响到了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知道,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是从教学实践中来的,其理论形成后又返回教学实践,对实践进行指导。离开了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就会显得空泛无力、操作性不强。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做走过场的实践练习,那既没有实践效果,也就实现不了教学目标。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实施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课程进程、按各种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等层次,落实其目标和任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形成基本的能力。实践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做”。学生通过实践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与课堂教学技能进行验证、掌握,感知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认识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学,从而从“认识”、“理解”变为“会做”。
二、学校音乐教育导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
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与改革思考
一、引言
在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物流产业也得以迅猛发展。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及供给人才与需求岗位的匹配度上。据专业招聘机构“58同城”大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国物流人才需求51.7万人,同期求职规模为34.9万人,缺口约17万人,年人才缺口约为60万。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的12类人才之一[1]。同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物流产业上不断普及,物流业对新一代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物流人才虽然紧缺,但目前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却很难与物流企业对接。这表现在从事物流规划、选址、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人工智能等高端岗位的大部分是非物流专业毕业生;而低端的配送、调度、搬运、叉车司机等岗位,现在的本科生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不会也不愿意从事相关岗位。基于以上原因,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更应该找到自身定位,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通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数学、物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2]。同时,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对学生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最后,物流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运用到物流管理当中,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够跟上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动手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撑,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实践操作能力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质量。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隶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市场营销系下辖三个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从2015年开始招生,每个年级1个班,约40名学生。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稳定之后,招生扩大为2个班。2015级学生为文理兼招,由于部分文科学生在数学、运筹学等课程上较为吃力,从2016级开始只招收理科生。根据最新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要求,需完成总学分177学分,其中通识基础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10门27学分,专业必修课13门27学分,专业选修课共15门(需修满10门),每门课2学分,集中实践课15门32学分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5学分。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为30.5%。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没有设定专业方向,通过指导学生选课,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偏向于物流工程,注重数学建模与优化;另一个偏向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注重工作实践操作能力。总体来看,课程安排比较全面,物流行业涉及的大部分课程都有开设。但是,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教学还是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都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需要,无法为地方物流产业提供特定专精人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1.专业课课程数量过多,学分占比较大,有些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专业课重复内容较多。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高达26门55学分,这些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1%,比例过高;专业课程过多也提高了教师授课难度,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培育;由于专业课过多,整合不到位,也造成了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较多。以物流管理的核心知识库存管理为例,目前的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这四门课程都有相关知识的介绍。由于培养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一些课程的开设顺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物流规划类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完善的数学理论基础,应在运筹学、概率统计之后开设,而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运作管理两门课程却在运筹学之前或同学期开设,导致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课。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我校过于强调应用性、专业性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在就业前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增加就业砝码,从而忽略了理论基础课的重要性,使得理论基础课的部分学分被挤占,如运筹学、西方经济学都只有3学分。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客观原因是,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行业与学科众多,再加上前期调研不够充分,没有完全理解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与理论方法,造成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知识较多。2.实践课程过于分散且以软件为主,大部分软件都是流程性的,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目前,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主要以课内实训为主,缺乏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的探究性实验实训课程。例如,供应链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所配套的课内实训软件都是物流、配送企业流程的简单模拟,类似电脑游戏,只需点点鼠标,简单手算就可以完成决策,没有实际锻炼价值。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院缺乏购置大型物流硬件的场地与资金。同时,由于物流专业教学软件市场较小,市面上的物流实验实训软件大多不够成熟,能够提供物流相关软件的厂家也较少。另外,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刚刚起步,还没有与常熟及苏州地区的物流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学生缺少在物流相关企业深度实习的机会。3.课程的开设没有紧跟物流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不足。物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两年前还没有成熟的很多技术,如智能仓储、机器人自动化分拣、无线通信与传感技术,如今已在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生不了解最新的物流技术原理、应用方法,会对其就业以及视野的开拓造成阻碍。另外,现有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在企业中必须的通用能力,如沟通、市场调研、发表、文案写作等通用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如论文写作与文献查询、市场调研等知识,培养方案中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讲解相关的知识与应用方法。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改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学生毕业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教学。但不应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物流管理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毕业后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基石。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满足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但在毕业三到五年后,能够决定学生发展成就的是个人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以物流学导论及课内实训为例,提出了以下教改思路。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提高核心基础课的学分比例。目前,本科院校在通识基础模块上的设定基本相同,其中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要学习的核心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对多学科知识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以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应该着重建设并加大相关课程的学分:物流学导论、管理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其中,运筹学、统计学以及微观宏观经济学是重中之重,这些课程为学生在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与理论依据。以物流学导论为例,该课程目前3学分,48个学时,承担着打下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基础,为学生开阔物流行业视野的重任。同时,在本课程内会运用到经济学、微积分、统计学等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到数学、经济学等学科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该课程应增加为4学分,并替代现有课程中的重复知识点。物流管理是管理学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在经管类学科中偏向工科,对数学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核心课程的建设方面要着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大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将现有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减少专业课数量。2.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一直强调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本科发源地之一的德国,应用型高校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要进行“预实习(Pre-internship)”才能够进入高校,并且预实习的企业要和报考的专业相关;在校一般进行3年的学习,1年在外实习。通过“做-学-做”的模式,加深学生对自己专业及未来工作的了解,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及就业的专业对口率[3]。在我国,目前做不到“做-学-做”,但可以通过课内实训及综合实训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企业及就业环境。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也需要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掌握。对于物流专业的实训课程,可以设置物流企业认知实习、企业沙盘模拟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设置应本着从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型到设计型、由浅入深的原则开设。学校可考虑购买一些现代化的物流硬件设备,如货架、分拣线、流水线操作台、手持RFID识别扫码设备等,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更易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一些基础课程同样需要配以实践课程来深化学生的理解,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物流学导论的课内实训物流企业认知实习为例,目前仅是到物流企业参观,走马观花,认识不到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今后,应选取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家制造业企业,如常熟开关厂,一家商业企业,如常客隆,通过学生观察及企业人员、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详细了解物流管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的作用及运作管理模式。3.增加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介绍,加强通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在物流企业或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以本校及调研的应用型本科兄弟院校为例,约有5%的学生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5%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中约有70%从事和物流相关或完全对口的工作,30%不相关或不太相关。因此,不能过于强调物流专业能力而忽视通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物流前沿专题中,教师也应介绍在物流产业中,新技术是如何应用并改变物流产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一般企业中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观点发表、写调研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PPT发表能力、文案、论文写作能力、数据调研与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除此之外,本校在近期购买了两套通用能力综合模拟实训软件系统,用于集中综合实践课程。一套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跨专业综合实训系统,可以模拟财务、营销、物流、工商、税务、工贸企业等完整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所需知识;另一套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进的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面向文科学生,提供100个行业的工作岗位体验、科学工作能力训练和工作能力资质认定。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完成学生的校内实践与实训,提高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成立了创业学院,为每个学生都安排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以此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专业方向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以我校为例,我校地处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每年约有70%的学生在苏州大市实现本地就业。在物流专业方向设定上,应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特色,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将专业方向融入平时的课程当中。课上可充分结合常熟本地的产业经济结构,如服装产业、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等,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不同行业中物流的运作管理模式与特点。利用实训课或其他形式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同时,我校每年也会邀请大量的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及具体要求,通过双方的信息交流,更好地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分析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搭建起中国艺术与设计走出去的传播桥梁。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室内设计专业在课堂教学和其模型材料工作室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跨专业背景和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作品创作中,让学生受益匪浅。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中国高校尝试和引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环境设计;创造性思维;教学创新模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中“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非常广泛。“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也要靠人文交流特别是教育合作作为重要依托,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大有可为。中国正与沿线各国一道共同构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机制,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搭建起中国艺术与设计走出去的传播桥梁。环境设计作为全球共通的文化语言,视觉冲击力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让世界更容易读懂中国文化精髓。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外环境设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结构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院(简称MSU)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和国内某设计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学习氛围、本科教育、单元体系、研究生院、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1)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2)中外环境设计教学形态比较分析:研究西方理论教学、工作室教学、独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东方低年级基础理论教学,高年级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形式的借鉴与创新。(3)中外创造性教学的对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研究,记录感受在课堂中根据有趣的课题分组讨论,结合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阐述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美国的艺术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模仿欧洲的教学模式。这些学院在建校之初基本借鉴了欧洲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和艺术风格,因此,其发展经历了借鉴欧洲古典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当代艺术教学模式的过程。虽然美国的艺术学院建立比较晚,但在现代艺术教学方面比欧洲更加完善。180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建立第一所艺术学院———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1877年,建立罗德岛设计学院等。1904年,纽约实用美术学校开设了第一门环境设计课程,主要教授室内设计陈设和家具设计。这一时期,美国室内设计的代表人物艾尔莎(ElsiedeWolte,1865—1950)出版了第一本有关室内设计的著作,她也被称为美国室内设计的先驱。1931年,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提出了“建筑—家具—室内”一体化的概念。1950年,“景观化的室内空间”理念由德国传入美国,从此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室内空间的装饰美化,还涉及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1960年,室内设计成为一项从专业教育、资格考试到营业执照的行业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关保障残疾人的法律颁布,设计开始为残疾人服务,无障碍设计也成为教学内容,并建立了经营条例和施工规范。2000年以后,美国更注重对安全、轻型材料以及绿色环保可再生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上集中研究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以及针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关怀设计。中国的环境设计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央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的室内装饰系,开创了最早的中国室内设计高等教育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培养出第一代环境设计、室内装饰界的专家如张绮曼、杨建宁、柳冠中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广大综合类大学开始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环境设计专业开始细分成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不同的方向,并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在跨学科领域有了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中美环境设计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下面就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结构设计与景观规划学院(简称MSU)建筑与室内设计专业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称NUA)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第一学年:MSU为设计基础、建筑图像艺术表现、环境行为学、绘画基础、室内设计导论。NUA为设计基础一、设计基础二、设计基础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第二学年:MSU为视觉表现Ⅰ&Ⅱ、室内建筑Ⅰ&Ⅱ、设计史Ⅰ&Ⅱ、室内装饰材料与家具、色彩理论、设计概论。NUA为室内设计导论、环境设计表现、环艺模型、建筑设计一、室内空间设计一、家具设计。第三学年:MSU为室内建筑、建筑室内设计、作品展示与表现、设计深化。NUA为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二、展示空间设计、材料构造与创作、室内空间设计二。第四学年:MSU为室内建筑Ⅳ、环境营造与文化、毕业论文、深度设计。NUA为实验性设计、主题性设计、毕业设计专题。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1)美国的大学课程设置前后联系较紧密,围绕同一个专业或主题层层深入;中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相对独立,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前后没有必然的联系。(2)美国的大学更重视思维与逻辑性的训练,课程以锻炼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为主旨,中国的大学更注重基础技法和基础理论的学习。(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的大学层层深入,在课程的深度上处于层层递进的关系;中国的大学在课程的广泛度、种类上比较多,同一学年大多数处于同一难度的并列课程。(5)美国的室内设计专业一般为5年,而中国的学制一般为4年。
二、中美环境设计教学形态比较分析
积极心理学人文关怀探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长久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更多的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它更关注人们的消极行为和负面情绪。统计显示,过去的心理学论文更多的涉及焦虑、抑郁、压力、恐惧等生活不幸的方面,而忽视了要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不仅仅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更多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学的关怀与指导。20世纪末期,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心理学思潮,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MartinE.P.Seligman倡导了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显示平常人也有兴趣去发现有价值的、正确的和使人进步的事物。反映了人类最有效的本能,谁能成功地适应环境并学习技能。虽然有困难,但心理学仍然能解释这类事实,而绝大多数人也过着有目标有尊严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试图敦促心理学家采用一个更开放更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Seligman先生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积极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积极的制度体系的科学,当人们感到生活缺乏价值和意义时,积极心理学促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免于异常状态。”对这些“异常状态”的高度关注过多占据着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导致心理学研究陷入了一种缺乏积极特征的模式。希望、智慧、创造、面向未来、勇气、灵性、责任和毅力被忽略了。Seligman先生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基础上,研究狗对电击的反应,发现了习得无助现象,进而提出了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普遍存在。当人面临不可控制的情境时,如果发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就会放弃努力,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这就是习得无助。而习得乐观也如此,这两个理论的运用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有效成果。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和乐观(happiness)。研究人员发现,影响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稳定原因(如人格特征、社会关系等),另一个是易变化的原因(如社会环境、突发事件等)。也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获得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方式和持久性方面存在差异。另一个重要研究是乐观,可以通过Seligman的测量乐观问卷、归因风格(ASQ)问卷、儿童归因风格(CASQ)问卷测量人的乐观程度。乐观让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事件好的方面,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有效地抵御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方法。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关注度较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状态,他们就真的不需要老师的关注了吗?事实上是大量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少感到幸福。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玩手机、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学习不积极,卫生习惯差,纪律涣散。心理方面表现出了不够自信、失落感强、偏执、叛逆心理严重等现象。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积极心理学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新视角,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加入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提高积极心理情绪的内容加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从价值取向上培养正能量并具有积极价值观的学生。形式上,职业院校不再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转而将重心放在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构建职业教育的积极模式,既要对异常状态的学生进行治疗,又要对正常状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二者平衡,双管齐下。在职业教育中引入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选择课程内容,提供积极的教学环境,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关注未来,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快乐。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态提高教育的效果,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加课外辅导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
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职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凸显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七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第一课:心理学无处不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次课,课程的目的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团队建设。教学是针对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的,他们刚刚跨入校门,来到全新的环境,对周围的同学和校园仍然感到陌生。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关系,引导班级同学相互认识,增加团体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课程的开展从学生的现状入手,让他们把对自己的了解写下来,主动和不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并写下同学的名字,通过bingo、通关游戏让原本不熟悉的学生快速熟悉起来。课程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第二课: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一课,我们的学生也许从来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课程首先从书本的选择题开始,再转到生命中的选择题,激发学生的动机。接下来,在一段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进入回忆,从外在世界逐渐转向内在的体验。最后,让学生写下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再逐次割舍,从内引发思考,思考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及其意义。课程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重建,为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第三课:我的目标我的梦想———目标是梦想的航向。课程的用意是教导学生要面向未来,让学生推动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用“幸福”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期许“心想事成”带来的幸福感。通过一场虚拟的“价值拍卖会”和各式各样的拍卖品,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一场人生的拍卖会。拍卖结束时,有人心想事成,有人满是遗憾,就如同当生命结束时一样。课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握机会过好自己的人生。第四课:我们的小家——寝室关系。职业院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同伴关系,也就是寝室关系。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固的亲情和友情是人们战胜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法宝。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同伴之间的信任感与协作感。通过“盲人”游戏,让扮演盲人的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让扮演哑者的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在这个信任之旅的过程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五课:学会倾听———倾听的艺术。倾听是人际沟通中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倾听,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通过“我说你听”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地倾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倾听有五心,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和应心。第六课:时间管理———管理好时间就管理好了生命。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未将时间当回事,他们总是在游戏、电视剧、网络中荒废度日。课程将时间比喻为银行账户,突出时间无法积蓄也无法失而复得。将生命比喻为格子,过完一年就拿掉一个格子,突出时间的有限性、生命的短暂。教导学生使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第七课:生涯规划———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认识你的生命的彩虹。课程通过霍兰德测试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兴趣、能力、素质更匹配的职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数学情境教学分析论文
7.情境创设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断”的教学正在逐渐减少,创设数学情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避免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误区,落实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极端一认为教学不需要情境.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展开,但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受教育评价制度,高考指挥棒,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迫切要求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新又回到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去了.有的教师只把教学情境当作点缀,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在教学活动中谈的是探究教学,但操作的是应试教学,备的是启发式教学,上的是灌输式教学,出现了一种课改的扭曲现象.极端二认为无情境不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情境创设每节课都需要,提出无情境不教学.教学的各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新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希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结果不顾教学内容,不讲实效,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的现象,使情境创设走向了形式化趋向.表现为:(l)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让学生视觉疲劳,眼花缭乱,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同时也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为无价值的讨论,闪电式的讨论和目标不明确的讨论.一些小组合作表面上是学生全员参与,而实际是一盘散沙,纯粹为合作而合作.这些合作学习,看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己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这样的情境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更谈不上情境创设的实效.(3)有的教师以频繁、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提问由于缺少精心设计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4)有的智力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由于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完全变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教学内容的外包装,其实质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点,忽视了学科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这些不良倾向如不加以纠正,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将成为一句空话.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各种课型,各知识块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增加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的知识承载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安排各种教学情境的主次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如何梳理数学情境资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的文化阐释分析论文
一、文化与语文课程内涵解读
文化,似乎人人都能用,都在用;又似乎人人都言说不尽,言说不全。人人都生存、生活在文化之中,似乎人们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文化,但文化却给人们留下了似曾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印迹。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多么复杂多义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余种。但是,不管我们给“文化”以什么样的定义,“文化”的外延总是无限地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反过来,不管我们如何从恢宏的广义概念出发来考察文化现象,结果事实上总是用一个极其狭小的文化内涵来“偷换”了那比较全面的文化概念。“要提出某种一般的、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看来是不现实的,而且可能是一种空想。”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但还需要尽可能地把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因为这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
语文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似乎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同时,语文又最容易受到人们重视,因为似乎也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语文”的解读,作为实施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于“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然而,人们对“语文”涵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不一致,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语文成为语文课程研究中争议最大、分歧最多的术语之一。归纳之,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语文=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语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最高级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通过文学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习和鉴赏优美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2.语文=语言+文章。这种观点认为,语文学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故语指语言,文指文章”。上述几种观点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语文内涵,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未能令人折服。无论把“语文”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仅仅停留在字面分析上,进入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事实上,我们期待回答的问题是“语文课是什么”,而以上观点所回答的却是“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其答案也处于不同的领域。
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混淆和本质迷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课程。语文,既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语文,也可以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语文;既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文,又可以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语文。但是,作为一门学校基础课程,“语文”的“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对语文的文字界定,并不代表是对语文课程的阐释。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于“语文”字面的分析。科学地揭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当在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新的途径,从母语习得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殖、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这是一种双向式、互动式的运作机制。既然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也就毫不例外了。然而,语文课程却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人、人与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遂川县白云小学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足、锻炼方式单一、时间和频率较少,提出要对他们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器材投放和扩大体育支教力度与范围;对白云小学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设计、发放、回收以满足论文研究的需要;结合遂川县白云小学留守儿童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情况,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日后更好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体育锻炼;体育支教
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卢元镇认为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体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积极地涌入城市务工,寻求工作,赚取家庭生活所需费用。由于生活所迫,孩子只能留在农村家里给父母长辈照顾,在家里上学离开了父母,成为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这不仅仅关乎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均衡城乡经济的发展,更关乎国家未来前途。2018年秋季江西省教育部的高校音体美支教农村小学的活动,白云小学将长期作为受援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体育课师资力量缺乏的情况。笔者是一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被江西省教育局委派至白云小学支教,担任体育老师一学期。本文通过对白云小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其参与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帮助白云小学留守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以遂川县左安镇白云小学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调查问卷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型,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其所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准有着直接联系。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下,应用型高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重新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此,笔者对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培育路径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一直以来,“创新产业”、“创新技术”都是影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5月,国务院下达《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给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指出一条明路。面对这一要求,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笔者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针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现状
1.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新特点
新经济时代下,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新的商业模式下,对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线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则明显上升;其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下,社会各界对该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产业创新,随之对具有创新能力的营销人才需求量也逐渐上升;最后,对具有计量能力的营销人才需求逐渐增加。这主要是受到大数据的影响,营销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关的统计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才能在营销的时候,对市场营销的相关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运用[1]。第二,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对企业的用人理念产生影响。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变化,随之也逐渐产生出多种新的营销模式,包括:内容营销、饥饿营销、秒杀营销等。但是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基本上都是凭借经验,面对新的营销模式,常常出现无法适应的现象,而熟悉新市场营销模式的年轻人才往往能够迅速抓住这一契机。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在选择市场营销人才的理念上也逐渐产生变化,以年轻的人才作为重点,致使市场营销人才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1.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现状
虽然新的商业模式下,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前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出来的人才来说,依然存在多种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的新需求。第一,与时代需求相脱节。从当前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人才总量来说,虽然与市场的需求逐渐持续平衡的状态,但在职位供求上则存在较大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结构性供给存在短缺的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落后,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关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课程比较少,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真实的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陈旧,当前新商业下的营销方式、营销模式根本没有体现出来,以至于学生学习到的陈旧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新需求。第二,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新商业模式下,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前应用型高校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过分关注单项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复合能力人才不相符;另一方面,当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在工业背景的大规模制造,与互联网经济下的个性化消费不相符合[2]。
新经济下的产品设计发展趋势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验经济产品设计体验设计思维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及其产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对其设计思维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一产品—环境—-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