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3:12: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优秀教育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学生改进思想工作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交流各地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示近年来相关工作优秀成果,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决定组织编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选编》。现将我省推荐优秀工作案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案例参考选题
1.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案例。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案例。
3.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案例。
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法分析
摘要:对于案例教学学界有这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为了深挖其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的实用和实效性,本文立足青少年法治教育,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再定义,并深入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适用的优势及瓶颈,初步探索了其在具体的适用中的改进措施,以推动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取得实效。
关键词:案例教学;青少年;法治教育
一、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的再定义
现代法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实践教学是法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而案例教学法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广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采用案例形式的教学,即选取真实情境或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由学生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治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的能力。但在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上存在先天不足,同时存在案例的复杂性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在适用中要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再造等手段和方法进行完善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故此,本文所指的案例教学法即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学具体目标的需要,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选取真实、典型或指导性的法治案例或由此改编的典型性法治模拟案例,通过文字、音视频、模拟法庭、舞台剧等形式呈现给青少年学生,在充分消化案例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开展辩论、模拟庭审、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具体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讲授引导学学生掌握相关法治和法治理念,并嵌入德育教育,从而引导青少年学生主动的学习法治知识和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习惯,进而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适用的优势
通过对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适用情况,以及立足青少年法治教育对案例教学的重新定义,案例教学法适用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知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法,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案例教学法顺应了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青少年接受知识往往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感性过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向理性辨识的学习方式过渡。案例教学法一方面通过故事性很强的案例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角色进入塑造特定环境,激发情感与理性的碰撞,帮助青少年学生找到矛盾点及问题,借助主动的学习初步分析、解决矛盾。再此基础上形成自我判断,并激发起求知欲,迫切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理论的剖析,让传统式的讲授教学华丽转身,成为学生求知若渴的知识。同时,借助案例教学法,实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知识互动,为教师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崇拜,让学习变得更加快乐,让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传授者获得教与学的和谐环境。(二)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故此,法治教育重在养成,而养成重在示范和深入内心的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同时,法治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为大陆法系的我国尤为如此),要把两者有效的辩证统一,必须借助案例来实现。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角色带入,彰显示范和警示作用;案例教学法能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剖析,介绍具体法律知识,通过科学的设计实现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将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变抽象为具体,将道德教育化有形为无形,实现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和公民意识的自我觉醒。(三)案例教学法是对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方式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流淌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文化基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为何这一文化基因能够渗透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特别在绝大数人是文盲的封建社会,文化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儒家文化为例,其孝悌文化的核心影响深远,究其原因一方面,儒家以教化民众为己任,我们可以称之为今天的教学目标,其教学方法和形式就是以案例为主的课堂教学和以案例为主的民间传播。其典型如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至今这些鲜活的案例故事为我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说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究其起源应该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由此,我们也能辨识案例教学法具有非常强的实效性,运用得当将会为当代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机械工程专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以提高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处理工程实践中伦理挑战的能力为目标,开展了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论教学,采用了“慕课预习+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多角色辩论”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提问+案例展示+海报设计+视频制作”的过程化考核方法并制订了明确的考核标准,搜集并整理了具有机械工程学科背景且课程思政特色鲜明的案例库,为提高课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关键词:工程伦理;混合式教学;过程化考核;课程思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工科教育领域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具备扎实工程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近年来陆续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和专业硕士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并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
1课程现状分析
国外的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早,一些学者提出了“教会学生做出合理的决策”的教育目标[1]。Newberry将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具象化为“知、意、情”,即知识目标、理智目标、情感目标[2];Davis将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提高道德敏感性、增进对职业行为标准的了解、提升伦理判断力、增强伦理意志力[3]。在国内,2000年西南交通大学肖平教授申请了“工程伦理研究”课题,并开设了选修课,标志着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诞生[4]。自2007年起,学界每隔两年便会召开一次工程伦理学学术会议,不断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在科学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工程伦理学的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渐热,相关课程逐渐从选修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基本建立了工程伦理课程交流和学术研讨的全国性平台[5]。随着全国高校工程伦理教学的大范围开展,与之相关的课程建设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课程建设中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各高校工科专业纷纷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专业特色,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工程伦理教育[6];二是采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升学生应对伦理困境的能力[7];三是在教学全过程中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四是课程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体系,并得出了量化综合得分[9]。通过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开展了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
2课程建设内容
华商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引言
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1世纪,“中国奇迹”引发的管理问题和矛盾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学者和实践者挖掘整理先进的管理理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方管理本科专业作为“985”重点高校东方管理硕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经过九年的发展,致力于建构特色鲜明的东方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平台,培养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管理人才。东方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华商管理学”,以东方管理理论为基础,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理念,重点研究海内外华商企业,使学生深刻了解华商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明确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西方管理方法融合以及华商管理的区域特征和基本原理。“华商管理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华商这一特殊群体有深刻的认识,分析并学习优秀的海内外华商管理经营的经验,体会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融合之下的华商群体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精神。深入挖掘“华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在海内外优秀华商的身上找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海内外华商的案例教学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土管理实践,有效提炼中国管理理论,是本门课程的宗旨。
2“华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东方管理理论
从1976年开始,中国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就针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东方管理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以苏东水、胡祖光、陈春花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东方管理智慧,开创东方管理理论。东方管理学将西方管理理念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同时深入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集大成的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中期,由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水先生创立的东方管理理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吸收和创造性阐释,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管理思想运用于实践并形成完整的学科。苏东水教授认为,东方管理学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探索并形成了一整套融合“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精华,对中国当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东方管理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将逐渐成为更具有全球视野的一门现代管理新科学。
3“华商管理学”在专业中的课程定位
东方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注重五个方面:(1)强化对中外经典管理和经济典籍的学习;(2)注重案例研究及开发;(3)注重开放式教学,将东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4)注重实践教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5)让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和创新活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方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社会、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专业开办九年以来,在专业设置、人才定位、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华商管理学”作为东方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中定位明确,在系统学习“管理学”及“东方管理概论”的基础上,“华商管理学”的学习是融合东西方管理理论的最佳范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思想宝藏,没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可能沦为空洞的理论说教,更难以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道德信念。为此,高校需要从立德树人的现实关照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融入路径,一是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在契合点,以“教材﹑案例﹑原著”三位一体为实现理论融入的基本前提,二是要夯实网络化教学与实践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三是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以下简称“思政”),明确使命,化为行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必要性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年大学生是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广阔﹑有才有为的新一代,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知识体系﹑价值观塑造﹑情感心理又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在思想上,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文化上就容易出现“文化复古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同时,者在网络上传播和鼓吹各种西方文化价值观和心灵毒鸡汤,出现一些歪曲中国革命历史﹑抹黑英雄﹑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从根本上违背客观事实,严重扰乱人们对历史真相和英雄形象的认知,冲击了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核心价值观育人效果。高校是人才培育的主阵地,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孵化器”,是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前沿,其文化育人工作实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成长成才;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这个时代覆灭。”[1]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标准,那么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根基。高校要坚守中华优秀文化立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指引,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契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人文价值关怀。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从伦理学视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对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关注,不能只注重强调政治功能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这样很难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没有情感支持的认识是不深刻的,无法实现思想上的内化和行动上的外化。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必须结合青年大学生的兴趣和现实需求,单纯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是推动不了价值认同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必须引进人文价值理念与关怀,从大学生的现实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形出发,通过诸如贫困助学﹑情感关爱﹑人际纠纷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咨询﹑专业学习指导﹑网络价值关怀﹑社会志愿者服务等诸方面切入人文价值理念与关怀,在实践中体验人生﹑感悟文化﹑培育人文情怀,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最终才能真正实现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3]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雄厚基因和底气,也构建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文化基础。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交锋和交融,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参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入教材入头脑入心灵,让青年大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历史使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传承和创新,如何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些问题始终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释和育人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一)“教材﹑案例﹑原著”三位一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尚未实现有效衔接,比如,在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中就增加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章节内容,但是,教材的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性研究不足,两者内容衔接比较生硬,大学生很难从古代思想家的只言片语中感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魅力,也难以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能弱化或消解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要阐明两者的源与流﹑主要与次要﹑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关系;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要求,精准选取国学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能拓展对现实问题的解读视域,进一步提高理论对现实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解释力,增强理论的感召力,从而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4]在确立教材理论点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著资源,深入分析与解读经典案例,思政教师要积极研发出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和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优秀案例和教学素材,“以研发一个案例﹑讲述一个故事﹑阐明一个道理”的叙事形式阐发中国故事,特别是把体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鲜活案例寓于其中,教材﹑案例﹑原著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是落实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日常教学中,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积极组织思政新教材任课教师全员培训,讲好用好新教材;案例选择遵循思想性和时代性、目的性和精彩性原则,案例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选取具有教学价值的精彩故事,做到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因人施教,润物无声;思政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重运用生动﹑趣味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按照“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探索“三讲”育人新模式即“讲政治﹑讲科学﹑讲故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落实高校文化育人的目标。(二)夯实网络化教学与实践教学手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获得感”。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要被大学生接受,必须要从“获得感”角度出发去思考,从学生的“获得感”中增强学生对先进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认同,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真实体验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情感﹑理论认识和终生受益。[5]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也是接受网络信息速度最快﹑利用网络技术最熟练的群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更具体﹑更有趣﹑更容易理解,高校要充分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研发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的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淘汰落伍陈旧的思政水课,推动“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变革,用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拓展课程资源和资源共享机制,为课程实施和评价提供先进和高效的技术平台;综合利用手机媒体,完善微课﹑MOC﹑云班课、学习强国等网络化立体化空间课程资源,制作能在手机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头脑风暴﹑讨论﹑练习﹑答疑等互动环节,满足学生按需、自主、柔性学习需求。[6]弘扬中华文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还要不断拓展学生乐于接受﹑体验且有感触的实践教学手段,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文化馆﹑生活馆﹑科技馆等,引导学生读经典,品传统,写感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书交流活动或观看央视节目《百家讲坛》《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赛》《感动中国人物》等,通过现实的感官体验以获得价值观念,在感官体验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三)优化思政政治理论教师队伍,提升“文化育人”与“文化育德”的综合素质。对全国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几点要求包括:“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思政课教师的关心。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主体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学术功底相对薄弱,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有效整合,难以将其先进的文化理论成果与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因此,要加强和优化高校思政教师与科研队伍建设。首先,高校思政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又要扎实的传统文化理论功底,才能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历史学﹑美学﹑古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在打下扎实的文化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邀请相关学科的权威专家对思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讲授,增强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个方向的综合交叉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要增加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项目和学术研讨交流机会,使其在深层次学术交流研讨中增强对两种学科知识的融合,提升教师的专业认同度。
茶德思维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自由和谐的人文社会是我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更为注重的发展方向。作为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对于德育的培养至关重要。各高校秉承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和渗透。茶文化便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传统文化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文社会下茶德思维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文社会;茶德;传统文化;教育
1茶文化人文社会
1.1茶道人本主义
茶道的人本主义是促进人文社会发展的潜在驱动力。在茶道“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下,无论是宏观下的社会和谐发展,还是微观角度的人际交往,人本主义都是促进整体社会运作的桥梁。在茶道人本主义下,我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被经济和资本世界影响,坚持自身的人文主义社会理念和社会主义社会道路。在高校学生的教育中,也时刻以人(学生)为主,促进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高校注重教学设备、基础硬件等设施的普及,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师培养上也以师德为先,旨在培养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而非以成绩衡量学生的教师。在茶道人本主义的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后,也积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了整体人文社会的发展。
1.2茶德仁爱理论
教育科研工作述职报告
2009-2010学年度,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总抓手,牢固树立“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走教育科研之路、办特色示范学校”的办学理念,继续发挥教育教学先导作用,积极进行教育科研研究,打造学校品牌,教育科研质量全面提高,努力实现教育科研工作新突破。
一、成立科研组织,加大科研工作力度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领导以教科研为先导,强调向教科研要质量,营造科研工作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联校专门设立教科室,有独立的工作室,制定科研计划,负责全镇的教育科研工作。联校以苗淑俭校长为主,有田保军、杜君花主抓科研工作,杜君花为教科室主任,并配备兼职科研人员,辅助教科处开展科研工作。
业务校长抓科研工作的全体工作
教研室主任抓科研工作规划、课题实验
教科室主任抓科研日常的管理工作、督导科研实验
课程思政在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的实践
摘要:培育新媒体环境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基础。作为融合新闻系列课程之一的“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可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树立优秀数据新闻团队榜样、反思不良数据新闻应用、灵活巧设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等方式,使思政元素内化于课堂教学,外显于学生成长,种好课堂责任田,为党和人民培养优秀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数据新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①是2.0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计划的要求。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合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全新的德育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中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掌握从数据到发现新闻、基于数据讲好新闻故事技能的同时,也要通过实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能力,使其未来能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坚定的立场和满腔的热情从事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工作。
一、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
课程是学科专业选修课,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介绍数据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为了胜任数据新闻领域的工作,学生需要知晓数据新闻的历史、经典案例或范例。“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数据分析,了解数据可视化相关软件,基本掌握统计学概念、原理、方法及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能正确运用数据结果发现值得讲述的故事(发现问题),运用数据讲故事(分析解决问题),并最终创作完整的数据新闻作品。“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②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传授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外,还应重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而言,“才”指学生对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各种技能的掌握,“德”则指在数据新闻作品创制过程中诚实耐劳等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对数据伦理与新闻传播伦理规范的遵守。因此,对“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而言,应把立德树人的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通过对数据新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系统讲授,使学生遵守新闻伦理与数据使用规范,熟悉数据新闻制作流程,运用数据结果发现故事、讲述故事,最终创作完整的数据新闻稿,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为成为有知识、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传播人才打牢思想基础。
二、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探索
摘要: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文章以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例,探讨了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策略,旨在提高小教专业学生的执教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有关的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可描述、可观察、可培训的具体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训练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教育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行为技术的训练,突出了操作性、实践性特点,因此是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的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技术性行为训练,有效提高师范生实际执教水平和能力,体现师范性特色,是对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于2008年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课。当时通过教师带队实习所接触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观察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反思得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病在于缺少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实习学校反映一些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比如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教学节奏缺少变化,不善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等。因此学院决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把它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加强管理,保证正式的学习时间及训练质量。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练习和掌握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操作程序和要点,能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带实习的教师经过讨论,确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首先,要构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案,完善教师技能分步训练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其次,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充实教学实录库,为学生的观摩学习提供条件。
一、精选教学内容,自编教材
选择好教学内容,经过集思广益的筛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教师口语”、“书法”、“班级管理”,所以确定教学重点是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在使用过四本教材后,教师感到所用教材不够理想,于是自编教材《新编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主编、副主编及编写者均为本院一线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后来该教材被评为2013年云南省优秀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课程标准解读,目的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师角色及教学行为的转变。第二,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设计规范的教案。第三,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结课、课堂管理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第四,说课、听课、评课技能,目前说课技能是考核教师常用的方法。第五,教学媒体的选用技能训练。第六,学习方法指导的技能训练。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际训练
案例教学法在交通工程教学实践的作用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当中,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当前的交通工程课程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将先进的案例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运用其中,保证交通工程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进而学习与掌握更多的交通工程课程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水平,这对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概述了案例教学法,探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交通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期望经过本研究为未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交通工程课程;教学实践;应用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新时代得以到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交通事业得以快速发展。这使我国社会对优秀技术人才所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交通工程课程属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学科,此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非常明显。针对这样的现象,需要构建完善且健全的综合型优秀人才培养机制与体系,保证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合理变革,运用新型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然而,在当前实际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经常使用传统教育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提高学生运用水平与实践能力。要想有效转变这种情况,教师需将案例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在交通工程课程中,提升学生参与到实际学习活动中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方法属于新型教育教学手段,其可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有效整合起来,营造一个互动且开放的课堂环境与氛围,其主要是构建在学生掌握有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要依照实际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使用具备代表性的案例,指引学生参与到探讨活动当中,积极主动的指引学生参与到特定案例情景当中,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思路与解决手段,这样能够让学生发现、分析以及探究问题,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经过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工程案例直接贯穿在交通工程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经过工程案例相关情景进行描述,不断指引学生根据交通工程具体情况参与到思考活动当中,提升他们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运用案例教学手段,需要学生不断参与到交通工程课程案例教育教学探讨活动当中,在多个方面不断进行探究与分析。比如,在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相应的评价探究与分析,使用差异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一方面可以突破学生思维方面存有的定式,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所以在当前的交通工程课程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具备现实意义。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