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21:37: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有色金属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有色金属论文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文

由于国内矿产资源、经济结构分布不均衡,所以各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总量规模差距很大。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总量规模位居前列的省区,大致呈两种发展模式。一是资源开发型。主要是河南、江西、云南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作为支柱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促进了产业发展;二是沿海加工型。主要是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缺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优势省区,由于紧邻消费市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总量规模也位居国内前列。截至2007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现价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的省区分别是:江苏(1910.1亿元)、河南(1745.8亿元)、山东(1597.7亿元)、广东(1576.6亿元)、浙江(1416.1亿元)、江西(1343.5亿元)、云南(1101.4亿元)、湖南(970.7亿元)、甘肃(799.3亿元)和内蒙古(750.0亿元)。然而通过对其中部分省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态势的分析,就可以探索出一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浙江继续稳定发展尽管市场波动起伏,但浙江的有色金属工业继续稳定发展。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为185.4亿元,主营业务收人为1389.3亿元,利润总额为41.9亿元,利税总额为68.7亿元,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铜加工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全省现有铜加工企业超过3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0余家,产能和产量均占全国三分之一多,是浙江省有色金属工业的支柱。主要特点有:一是总量规模大,产品种类较为齐全;二是区域特色明显,并呈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三是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现有企业以股份制和民营企业为主;四是一批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行业龙头雏形初步显现;

五是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不断增加,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浙江省现已经形成了电解铝及合金生产、铝材加工、再生回收等相对齐全的铝工业体系。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均居全国前列。浙江具有发展铝工业的良好产业环境,与铝工业密切相关的轻工、机械、房地产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浙江的汽车、摩托车及自行车配件、

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品生产规模大,需要为其提供高质量的铝锭及铝合金做原料。浙江铝制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对铝板带片产品的需求量大。其金属家具类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需要大量型材、管、棒等铝合金材料。房地产业需要铝合金门窗、装饰材、铝塑板、铝塑管等建筑型材和铝箔等产品。相关产业为浙江省发展铝工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查看全文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论文

摘要:随着国家有色金属事业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在开采的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矿业企业也在自身的发展中对地下水勘查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鉴于此,主要对地下水勘查对于有色金属矿山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地下水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强化处理地下水影响的技术等措施,旨在为了更好地提升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质量献力。

关键词:地下水;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

地下水的地质勘查,又称为水文地质勘查,是有色金属矿山勘查工作的重要环节。矿山施工人员只有掌握了地下水的勘查工作,才能够了解当地的水文环境,认清地下水对山体的影响[1]。地下水作为对施工影响最大的因素,加强对地下水勘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安全。因此,建设工程中的监督管理的发展成为现今较热的话题,而如何对其进行管理,成为建设工程企业应深思的问题。

1地下水勘查对于有色金属矿山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我国有色金属的开采事业在不断发展,勘测作为在有色金属开采中重要的一步,一直以来没有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这样就导致了在有色金属的矿山施工中,经常出现地下水涌水等现象[2]。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有色金属的开采工作的施工,如果矿洞因为大量的涌水导致坍塌,会对施工工人的生命造成威胁,给矿业企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矿业企业对勘察工作越来越重视,必须对施工前的工程选址进行大范围的地下水勘测,在勘察中注意对过往经验的吸取,不断更新自身的勘测方法,通过对岩土与地下水之间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岩土的物理稳定性,最大程度的为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2地下水对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勘查的影响

查看全文

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简述了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全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编制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规划,增强宏观调控,加大江铜集团的示范作用以及加大科技投入和优化产业布局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行性;必要性;对策建议

[“十五”时期,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7.18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利税总额59.17亿元,其中:利润38.17亿元,经济总量跃进为全省第一大行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江西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了冲击千亿元的目标。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倍受关注。江西有色金属工业要实现下一轮的大发展,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内涵发展。本文就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查看全文

出口退税调整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论文

摘要:国家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有色金属产品是这次退税率下调的重点,电解铜被增补在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有色金属产品退税率下调对于有色金属企业来讲是一个利空因素,必然影响各产品在国际和国内的供给量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结合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退税率下调对有色金属行业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调整;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经济

出口退(免)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出口货物在报关时免征国内或区内间接税和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或区内生产、流通或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一项税收制度。出口退(免)税是为了平衡税负,使本国出口货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物具有相对平等竞争的税收条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出口,扩大出口创汇。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一种国际惯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涉及2831项产品,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总体来看,虽然此次调整涉及的金属品种较多,但真正涉及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主营产品的主要是铜、铝、锌、锡、镍、钨等品种。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将使相应金属品种出口量减少,而国内供应量加大,从而对国内价格造成一定的压力。对有色金属企业的不同行业将造成偏不同的影响:

(1)铝金属此次主要集中在铝材方面,且总体幅度较小,仅为2-5%,远没有之前预计的那么悲观。

查看全文

高校先进集体事迹汇报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西部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长期以来紧密结合西部,特别是省区域经济和地方资源特色,立足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加工成型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形成了健全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材料、冶金学科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依据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研特色,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队伍,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院现从事科研工作教师及技术服务人员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31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硕士学位4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省特聘科技专家2人,国家级专家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省部级专家13人。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要求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学院认真落实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实现了学院材料与冶金学科发展并举,并突出学科特色的目标。

年,学院成功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突破了我校无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历史,提高了学校与学院的办学层次。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也获得认定。目前学院已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冶金物理化学与有色金属冶金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材料加工工程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查看全文

高校先进优秀团体的汇报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西部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长期以来紧密结合西部,特别是甘肃省区域经济和地方资源特色,立足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加工成型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形成了健全的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材料、冶金学科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依据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研特色,培养出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研究队伍,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绩,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学院现从事科研工作教师及技术服务人员9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31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硕士学位4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2人,国家级专家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省部级专家13人。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要求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学院认真落实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实现了学院材料与冶金学科发展并举,并突出学科特色的目标。

2005年,学院成功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突破了我校无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历史,提高了学校与学院的办学层次。同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也获得认定。目前学院已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冶金物理化学与有色金属冶金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材料加工工程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的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查看全文

政工师申报材料

一、本人概况及业务经历

同志,男,1970年出生,汉族,大学文化,助理工程师,1994年6月毕业于河南农大,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被聘为助理工程师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小组长。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洛阳铝矿机修车间内燃工段实习。1995年7月——1997年7月该同志任洛阳铝矿机修车间团支部书记。1997年7月——1999年7月任洛阳铝矿政工科宣传干事,1999年7月至今任洛阳铝矿办公室秘书。该同志自1995年被聘为助理工程师以来一直从事我矿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本人审报政工师,评审时其原专业职务年限可连续计算,该同志已在助理级职务任职达七年。

二、专业理论与业务能力

该同志有很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代表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懂得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优良传统,具备一定的历史、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熟悉本职工作,有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很好的工作实绩。该同志忠诚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思想道德品质优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他具有较强的研究、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尽职尽责,胜任本职工作。多次被评为双文明职工,曾经被评为长铝公司优秀团干和矿优秀党员。该同志自1995年被聘为助理级职务以来,不管是任机修团支部书记、政工科宣传干事,还是任矿办秘书,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成果和业绩

1995年——1997年,该同志任机修车间团支部书记期间,加强支部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制定和推行《机修团支部积分管理制度》,使该团支部青年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该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长铝公司先进团支部,该同志也获得1996年度长铝公司优秀共青团干部。同时该同志负责该车间的宣传报道工作,也连续获得矿宣传报道一等奖,得到了矿宣传部门的关注和赏识。

查看全文

市生态经济创建策略的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作为典型的资源工业型城市,创建生态开发区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德兴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一重大系统工程。要保持德兴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加强环境建设,发展循环接替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刨建生态开发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创建生态开发区的条件和步骤,提出了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开发区若干有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生态开发区循环经济生态文明

德兴是一个资源型工矿城市,有色金属采选业对财政贡献率达71%。但是长期以来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目前,我市正处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一些重要资源逐渐枯竭。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德兴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生态开发区”)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

1德兴市创建生态开发区的战略意义

1.1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方略。并相继颁布实施了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江西省较早启动了循环经济示范点工作。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和地方性法规。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德兴已被纳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国上下已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热潮。在这一背景下,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市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查看全文

民营企业任职的经验文稿

我总结了近年来,在民营企业任职的经验和教训。为什么同样是一个民营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我说的理念,它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而总结出来;能够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理念。

譬如;我提出来的:“办企业,必须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善待员工;识才、用才、留住人才”。我讲的制度是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度;而不是挂在员工脖子上的枷锁。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崔化剂;而不是不是稀释剂。我所提出来的东西,是我几十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没有这些理念,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办不好的。我在1994年在中国有色金属经济学术讨论会上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中型老企业的现状及其搞活的对策”。在这篇论文中,我查阅了大量国有老企业的资料;总结出了大中型老企业带有个性和共性的问题;分析了大中型老企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活大中型老企业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些可操作性的办法,其中就包括了我提出的企业管理的理念。

这些理念,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些民营企业中;是无法实现的。他们有制度,但他们的制度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制度,他们的管理是无法管理而不是依法的科学管理。说到人才。他们要的人才是:百依百顺的小绵羊,他们只会点头哈腰;赢得老板的爽朗笑声;这叫庸才碰到奴才;成就不了大气。

我最近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就很开拓;真正把员工当作人,衣、食、住、行;老板记在心中。员工说:我们老板跟着他干,再苦再累也愿意。有的企业老板不会尊重员工;员工提出一些生活问题时,他不是积极力所能及地解决;而是说:我不能包死包埋;这样的老板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吗?能够留住员工吗?所有我在我的管理理念中,把善待员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放进去。老板是人,员工也是人;人与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我衷心祝愿民营企业的老板们;总结一下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工作中的教训;转变一下观念,用你的良心留住你优秀员工;把你的企业做大做强!让你的队伍不断壮大。

查看全文

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一五”期间;;工业化;城市化;资源型城市

[论文摘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也对“一五”期间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化思想及其实施推动着资源型城市的演进、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决定着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路径、工业化体制的思想规定着资源型城市演进的模式。这些影响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要求全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作为中心任务,而“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而服务的”。1949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中财委计划局下设基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从整个工业最薄弱环节人手,重点恢复和发展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以促进城市发展,使因资源开发而兴起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由此成为最重要的城市类型。据统计,1952年重点建设的前三类工业城市中,具有明显资源性特征的资源型城市约为1/3,1954年的比例约为1/3强,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有包头、兰州、太原、大同、鞍山、抚顺、富拉尔基、本溪、鹤岗、唐山等。可以说,“一五”期间,在中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它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跨出的重大一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对中国资源型城市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实施推动着

资源型城市的演进

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他指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之初,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国内反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危及到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同我们处于对峙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不发展现代工业、不进行工业化建设是不可能的,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曾形象地说:“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等国家领导人的探索中,1953年拟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重要内容。1954年9月,在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中,“总路线”被写入总纲,“工业化”的任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