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启蒙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5:30: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幼儿园启蒙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探讨
一、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文化背景下,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尽管国学启蒙教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幼儿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仍旧不按照国学启蒙教育的思想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得幼儿无法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不能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渴望,这样既对幼儿不利,同样也无法真正地将国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教育中。(二)幼儿园的教学环境。现阶段,在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中,在为幼儿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方面,幼儿园及教师并没有做到完善,不能给幼儿缔造良好的国学启蒙教育环境,未能利用现代化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为幼儿创设环境,幼儿不能学习到有效的国学启蒙教育,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幼儿园进行一些环境创设工作,把与国学启蒙教育相关的图片或文字,做成展览板报贴在教室的墙上,使幼儿能够在充满国学的氛围中学习。幼儿园应向家长和社区大力宣传国学启蒙教育,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三向合力,促进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的发展。
二、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应进行完善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长河中,教育理念始终占历史的主流。在国学这一经典传统文化中,我们要坚信,乐教这一教育形式从始至终是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支撑。由古时的四书五经,到现代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即已从私塾或家庭中学习四书五经到现代课堂上学习一篇古文。现代教学采取幼儿的生活与教学的内容完美结合,让幼儿在熟悉、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国学经典。教师可布置一次有关国学启蒙的作业,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在一周之内完成。教师可给幼儿布置一周一首诗,一个四字成语的作业,让幼儿一周内在父母的帮助下熟读甚至背诵一首简单的小诗,了解一个四字成语的含义等,将国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利用幼儿父母的资源,帮助幼儿学习国学,引导幼儿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使幼儿牢记中国的传统国学文化。(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过程中,学校及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应把国学启蒙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点教育,为幼儿今后学习国学启蒙教育奠定基础。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来渗透国学教育,教师可在幼儿休闲娱乐的时候,午睡起床的时候,播放古典音乐,为幼儿营造一个既舒适又高雅的日常环境,让幼儿能够爱上古典音乐,爱学国学,激发幼儿对学习国学知识的渴望,让幼儿以独立的个体身份加入幼儿国学启蒙教育中。
三、结语
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位置,通过分析当今时代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完善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的措施,我们可以发现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价值。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我们要首先对幼儿的德行进行培养,然后再培养幼儿的智育,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探究和学习国学知识。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对幼儿的国学学习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利于幼儿国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和引导幼儿学习国学,提高幼儿对国学的兴趣,将国学启蒙教育发扬起来。
幼儿园思政启蒙教育创新探讨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思政启蒙教育,能够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全面健康成长,进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接班人。本文探讨了幼儿园思政启蒙教育的创新途径,以期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思政启蒙教育;创新途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更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从幼儿启蒙教育开始,就要落实“立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一、营造育人环境,渗透思政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建设中要积极渗透思政教育元素,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更好地培育幼儿的卓越品质。
(一)创建优美的自然环境
幼儿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幼儿活力充沛,且思维积极、思想开放,因而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积极为幼儿探寻集趣味化、知识化、人文化和教育化于一身的教育资源,以此助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而传统文化恰好能够满足幼儿快乐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情感体验,因此逐渐成为幼儿启蒙教育活动体系中最受欢迎的教育资源。
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更好的历史名人故事,能够为幼儿输送高质量的人文营养和思想精华,加之历史名人故事具有较高的趣味性、适宜性和思想性,非常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其次,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能够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清晰地指明发展方向,提醒教师将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作为自己的教科研任务,专心致志地探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科学结合策略,以此优化幼儿教学环境。最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可以成为教师践行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可行性途径,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走向多元化、趣味化、主体化和实效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现状虽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是现阶段幼儿园内开展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却难以令人满意,其还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过程简单,缺乏师生互动
在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教师仅注重为幼儿提供具有一定趣味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绘本素材、挂图材料、趣味故事和视频信息等,而忽视了过程指导和启迪教育。虽然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在开端表现得形式多样、质量较高,但过程简单浪费了这个良好的开端。
(二)目的缺失,忽略主体需求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启蒙中运用
摘要:信息技术能够使教学便利化,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以此满足幼儿成长期间所需要的各种启蒙教育。另外,信息技术还能让启蒙教育过程更具趣味性,使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加一致。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大班;科学启蒙教育
对幼儿园大班学生开展启蒙教育教学,能够使他们在幼儿阶段就对科学具备初步的认识,了解基本的科学现象,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幼儿能够进行全方面发展。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具体活动当中,除了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外,还能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更新和提升,使教师和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1.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1)使教学便利化,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在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的便利化,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启蒙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将所用资料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再在启蒙课堂中上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呈现给幼儿即可,相对以往必须带书本和工具的传统教学,信息化的方法让教学用具更加简易化,让启蒙教学更加轻松。除此之外,教学便利化还体现在教师为幼儿做科学教育启蒙教学的课前计划上。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整理一系列资料,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同时教师在做计划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比如,课程主题、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兴趣等,并以此筛查出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启蒙教学的教育质量。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策略
摘要: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本文在家园合作背景下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养成策略展开研究,在明确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幼儿培养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的行为习惯脱节、家长对启蒙教育认知不足、幼儿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消除脱节现象、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创新幼儿园的启蒙教育方式等,以期为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和氛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园;良好品德;启蒙教育
高尚的品德、良好的生活行为,不仅是保证幼儿身心茁壮成长的关键,也是支撑其个体未来走向成功的核心。笔者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幼儿阶段,大部分幼儿的心智尚未成熟,加之当前家长对幼儿较为溺爱,使得其行为品德受到影响。虽然幼儿的自我控制与自主约束能力较弱,但在此生命阶段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会在生活中模仿家长、幼师的言行,所以父母与其教师的社会行为与言语表达方式,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儿的认知造成干预。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当不断强化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始终遵循“一以贯之”的原则,无论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时,或其在家庭中,都应当以相同的标准要求幼儿。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家庭和幼儿园通常是以合作教育的关系存在的,因此家园合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地位。当前,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无法完全融合,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为了能够在家园合作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时期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策略进行分析。
一、培养幼儿养成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意义
良好品德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品德的养成是早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曾有一位记者采访过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记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回答说:“在幼儿园。”记者又问:“那您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情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出来一个真理:分享、诚实、责任、尊重、爱心等良好品德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忽视了对这些好习惯的培养,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幼儿长大了再要求也不迟。可是,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从小养成。一旦错过了黄金养成时期,而让幼儿有了错误的认识和不好的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当中,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能够让人们更好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并更快地融入到集体当中。此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品德高尚或懂得约束自我的社会群体,更加懂得珍惜与他人的交往机会,并清楚地知道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因此,幼儿阶段是对群体进行专项教育的最好阶段,而幼儿主要的活动场所便是家庭和幼儿园。但目前仍然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幼儿是教师的责任,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每个社会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社会行为、心理认知,均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其中包括教育环境的干扰、先天遗传、后天教育指导等),而父母要想树立幼儿对人生正确的认知,不能将教育幼儿的责任完全交由幼儿园的教师。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共同关注幼儿的方方面面,例如,培养幼儿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他人分享的习惯等。只有在双方明白在教育幼儿过程中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后,才能够建立教师与家长的有效联系,以便更容易地实现对幼儿的教育目的。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只有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才能够促进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
二、目前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与智能学伴关系的确立
2—8岁是孩子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黄金时期,人工智能则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有信心做出这样的结论: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学伴关系必将发生革命性飞跃。
一、对幼儿教育现状的思考
1.幼儿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理念。虽然几十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提升幼儿教育的诸多政策,但幼儿教育环境实质上的改变甚微。一是如今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幼儿的健康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但所处人际环境过度中心化。从“四老”到新生代的父母,幼儿总是处于“中心”地带,他(她)的一举一动受到了过度关注,最重要的是安全关注。在启蒙教育方面,年轻父母缺少专业的幼儿启蒙教育培训,愿意给孩子“最好”(注意:并不是最优)的启蒙教育。我们暂且不论幼儿教育机构是否具备相当资质,但这些启蒙如同“蜻蜓点水”,孩子每周只训练一节课,每节课时间2个小时,上课时不允许家长陪在身边(大多数是这种情况)。这种环境是否能够达到启蒙教育的要求,缺少专业机构的评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意外吸引,专注力与集中力不高,孩子对于教师印象不深刻,容易忘记,学伴关系很难建立起来。二是如今的年轻父母从未接受过专业辅导幼儿教育训练(发达国家在孕期就要接受达标课节数的专业培训),对于传统的启蒙教育抱有排斥心理,受新生事物影响大,在孩子的教育中也爱“赶时髦”。意大利“蒙氏教育”、英国“游戏”启蒙、美国“儿童多元智能教育”……各种机构打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旗号,让没有育儿经验的家长盲目跟随“潮流”,收效甚微。当明白自身才是幼儿最好的学伴,再想建立和谐独特的关系时已不可能。2.幼儿园教育存在发展不均的问题。幼儿园是为了更好地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但这不是全部原因。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采用的都是小班制或大班制教学,虽然这给幼儿提供了更多集体生活机会,但公立幼儿园(普惠性)与民办园存在着发展不均等的情况。无论是园区的硬件环境建设,还是师资的软件层次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一是普惠性幼儿园更多是为了解放父母,家长减少后顾之忧,对于幼儿教育就退而次之。经调查发现,大多数普惠性幼儿园没能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甚至有的园根本就没有风格,对幼儿的教育纯粹按照国家的幼儿教育大纲要求,采取的是与学校风格类似的方式。与其说孩子来到幼儿园,不如说年纪更小的学生来到了规模更小的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幼儿,往往过早地建立了学伴关系,或者是与教师形成了“尊师重道”的早期师生关系,或者是与小伙伴形成了幼稚的同学关系,而这两种学伴关系都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发展环境。二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私立园有比较不错的硬件环境,但师资并不能与之形成等同配套。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虽有资质(学前专业),但往往刚走出大学校门便走进幼儿园大门,不仅缺少育儿经验,更缺少将理论化为实践的能力。他们在幼儿园的工作方向是受幼儿园的办学观念影响的,幼儿园的办学方向又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可惜的是我国除了部分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指导作用外,绝大多数城市的幼儿教育都是盲从状态,农村的幼儿教育更不用说。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很难说幼儿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伴关系。
二、人工智能带来建立学伴关系的优势
1.最长时间的陪伴,是学伴也是良伴。人工智能早已经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内容,它正在以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化的实物体现出来。这些实物(不是一般性质的玩具)容易唤醒,而简单的操作也利于幼儿使用和训练。这其中体现出来的反复问答、随机形变以及具有指向性训练,都对幼儿启蒙教育有促进作用。幼儿教育偏重于记忆训练、锻炼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要么需要有相当专业的知识储备,要么需要长时间的陪伴,要么需要系统反复操作。人工智能学伴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时间上的尴尬,同时提升了孩子的关注力和想象力,对于习惯养成也有极大的助力。据初步调查,许多幼儿园正在努力设置人工智能作为幼儿的学伴,人工智能中所包含的引导点、知识层面都可以自主结合幼儿当下的需求给予恰当指引,甚至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和表达,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这种学伴关系的建立,将提升启蒙教育效率,科学化精准化地进行分层次帮扶。2.激励幼儿的探索欲,更早建立自信心。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最高权威,是崇拜的对象。教师的行为(尤其是教学行为)影响他们从事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参与寻找、钻研将会唤醒孩子的探索欲望。在这方面人工智能更好的表达认同和赞赏,从而补偿孩子因为受到了忽视,冷落,嘲笑和贬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人工智能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丰富的信息,升级教学手段,不断主动适应孩子的行为习惯,促进沟通和表达,帮助其找回自信,适应群体生活。更高层次的人工智能还可以“观察”“倾听”,根据幼儿的喜好来“发展”自身的形象,满足幼儿不断衍生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有意愿、有目的探求,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这样的学伴关系才是良好的、健康的。
作者:李宸歌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改进策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之一是一些幼儿园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中使用了小学教材。在这种错误的做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以至于很多专家不得不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影响,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影响
(一)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不利。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幼儿的大脑就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不良症状。(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利。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孩子心理发育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三)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化”教育,实际上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成果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因此其结果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教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这样会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四)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如果在幼儿园阶段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很容易使这些儿童养成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就不能适应,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身心素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应当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化”的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禁止的。(二)遵循幼教规律,体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首先,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规定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规定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的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最后,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安排上应该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活动;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获得充分地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幼儿园应该重视经常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让他们通过不定期的教育讲座、家长学校、幼儿园与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园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当家长充分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做法和教育观点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了。
作者:赵桂秋 单位:抚顺市东洲区实验小学分校附属幼儿园
幼儿启蒙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研究
摘要:在当前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开展多文化音乐教学,教师既引导幼儿认识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也引导幼儿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为幼儿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音乐世界,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帮助幼儿在多元文化中达到开发多元智能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是21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与实践活动,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的音乐”以及“音乐中的文化”同样影响了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即“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懂得音乐,也包含民族音乐及其他的文化内容”等[1],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当前许多国家已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列入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中,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在世界音乐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指导纲要。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因此,在幼儿启蒙教育阶段开展幼儿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师既引导幼儿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又适当学习其他民族以及世界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健康快乐成长。
一、幼儿启蒙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理念
多元文化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幼儿启蒙的音乐教育中渗透多元文化的思想,幼儿通过接触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音乐,开阔孩子的视野,认识到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独具特色。通过感受世界各区域的音乐,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达到更好地发挥多元潜能,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帮助幼儿在多元文化中达到开发多元智能的目的。
(一)空间上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理念
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工程,为他们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道德教育属于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应做好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这是他们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之举。本文针对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策略展开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道德启蒙;幼儿教育;家庭德育;感官教育;社区教育
一、关注生活细节,渗透道德教育
幼儿教育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的年龄性格特征,从生活细节出发,将道德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将道德教育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应从幼儿的衣食住行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举止习惯,让幼儿意识到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做到勇敢、诚实、不畏艰难,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讲礼貌、懂文明、守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品质[1],让他们以乐观、活泼的心态面对每一天,为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生活细节中挖掘道德启蒙教育元素,对于学生良好行为意识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师在指导幼儿穿衣服的过程中,鼓励他们互相帮忙系扣子等,培养他们互相帮助的意识;在游戏活动中,组织合作类的游戏,培养他们主动分享、合作的意识,并习惯使用礼貌用语等等。教师应积极表扬幼儿的日常行为,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赞美教育。另外,对于一些经常抢他人东西和打架的行为,教师应温和地进行引导,让他们明确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明辩是非、懂得相互谦让,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在日常典型的小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幼儿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这样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所谓的道德行为。因此,生活细节是孩子道德行为习惯的流露,教师应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家庭德育环境,促进幼儿道德品质发展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家庭作为孩子一出生就接触的第一环境,为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对幼儿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正所谓孩子的行为表现是家长行为意识的一面镜子,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也曾提到母亲是他性格养成的最重要的老师,是对其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者。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家长应起到榜样作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注重邻里之间和谐关系的养成,主动关心他们,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其次,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应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明确真善美和假恶丑;最后,家长最好能够带孩子定期旅游,让他们见识历史深厚的名胜古迹,领略世间的奇妙景观,使其感受风景的优美和祖国的浩大,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2]。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
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在幼儿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成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科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开发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而且还是一种简洁有效的科学启蒙教育方式。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科学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化学小实验;幼儿科学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科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目标要求,要“保护并发展每个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教育慢慢融入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启蒙教育中。幼儿科学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比我国要早很多,与我国相比,他们把化学小实验融入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有着很久的历史。20世纪初期,法国的居里夫人就开始将特有的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在美国,有很多社团和机构以多样的形式开展各类化学小实验活动,以此来让儿童接触化学、初识化学、融入化学、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如:“ChemistryAbounds”[1]“Chemistryforkids”和“SuperSaturday”等课外活动[2],他们还针对科学教师进行了“ScienceisFun”等培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所做的努力[3]。1997年,德国也开始将化学实验引入儿童教育中。如巴斯夫(BASF)创建了第一个互动式“小小化学家”儿童化学实验室[4]。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为化学小实验融入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开展化学小实验启蒙主题的工作。如吉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已经联合相应的幼儿机构开始了化学小实验的实践研究[5,6],这些课题组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益智性较强的化学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深受儿童喜爱,教学效果显著,成效可观。幼儿科学教育与化学小实验间接地促进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对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的成长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1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化学小实验具有安全、卫生、环保、贴近生活、易于感知、操作简单等特点,并在其中加入了“魔术”的元素,使得化学这门学科更富有神秘色彩,易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化学小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感官性、智慧性,符合儿童生长和思维特征。小实验的“魔术”要素满足了儿童对新事物强烈的认知感,让他们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与要求,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观看小实验的过程中,幼儿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在可乐中放入曼妥思薄荷糖,形成“小喷泉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小朋友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等实验结束后,再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说出来。有趣的实验一定会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他们也会对实验过程有不同的想法,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幼儿踊跃发言,这样既可以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既达到了幼儿的培养目标,又为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化学小实验中含有大量的趣味性元素,生动有趣且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为幼儿将来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近化学,认识化学,激发幼儿的学习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