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7:22: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幼儿音乐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儿音乐教育提升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家庭空前的重视。其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音乐由于更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故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逐渐被家庭乃至社会认可。然而,如何在幼儿教育体系中发挥音乐教育的特点,更好的与儿童的成长相结合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幼儿音乐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关系及影响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角度和策略,希望对构建幼儿音乐教育教材、教法和实施的改革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幼儿成长;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一、幼儿音乐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的成长相对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其心理特点即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为了使幼儿快乐的成长,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与构建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因此,一切音乐教育活动必须围绕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为前提来进行。幼儿音乐教育虽然要求“审美与快乐”式的教育体系,但在具体实践中,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快乐”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目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效益、功利性等的影响,幼儿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成人化的思维注重于知识化的灌输和技能性的训练,从而降低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快乐的感受音乐的魅力,间接的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幼儿音乐教育必须在注重幼儿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明确幼儿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舞蹈家等专门人才,而是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幼儿音乐教育教材、教法优化是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
国内一些幼儿园在音乐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但在音乐教育实际活动中,教师的主观、主导性仍占据着支配作用,长期形成的重技能技巧和幼儿围着教师转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如何在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兴趣、智力、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和构建?是目前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是幼儿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生长,根据幼儿的特点,音乐教育就是一种游戏的升华,教师就是音乐与幼儿之间的纽带,选择音乐内容和形式不仅要使幼儿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从这一角度出发,幼儿音乐教育教材、教法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快乐与否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进行。
幼儿音乐教育研究
1.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1丰富幼儿的情感,充分激发兴趣
幼儿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获得情感的平衡,缓解心理紧张的情绪。不同节奏的音乐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欢快动感的音乐可以让幼儿振奋舞动起来,悦耳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幼儿平静先来。因此,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全面的丰富幼儿的表达情感。与此同时,音乐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艺术体验,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及他们的注意力。
1.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通过应用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感受能力,在音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可以无拘无束的展开无限想象,可以用动作跳出音乐的节奏,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音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养成良好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同时,音乐还能不断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音乐中孩子可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行动能力。
1.3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音乐文化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运用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是个人启蒙音乐教育,对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决定性影响。中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正是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要将中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带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多个环节的革新,在推动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开辟出新的路径。
关键词:中原音乐文化;幼儿音乐教育;开发和利用
一、中原音乐文化概述
“中原”一词,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是指河南省。本文所论述的“中原”即狭义上的河南省。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无数文化财富。音乐文化正是其中的一颗明珠。与其它地方音乐文化相比,中原音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丰富性。中原音乐文化的类型是十分丰富的,民歌、民乐、舞蹈、戏曲、曲艺等无所不包,每个地区都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并受到了当地人的普遍喜爱。其次是连续性。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也使得中原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连续性特征。从中原各地出土的文物来看,其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是典型性。所谓典型性,是指中原音乐文化既具有传统音乐文化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所以才能历经千年的传承而不朽。可以看出,中原音乐文化不仅是河南的宝贵财富,更是全国、全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中原音乐文化,正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二、中原音乐文化资源与幼儿音乐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幼儿音乐教育发展需要。幼儿音乐教育是个人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幼儿音乐教育资源难言丰富,很多幼儿园都还唱着几十年前的老歌,甚至将一些并不适宜的流行音乐引入其中。而且“教师对乐曲的选材往往仅考虑了幼儿的幼稚性,这对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是非常不利的。”[1]而中原音乐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民歌、器乐、舞蹈等无所不包,并与幼儿的生存和成长环境具有区域适应性,完全可以使当下的教学资源得丰富和扩展,并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认知和感悟,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二)中原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包含中原音乐文化在内的各类传统文化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承来说,最关键的因素莫过于“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实现活态传承。所以培养认同中原音乐文化、掌握中原文化技艺的人,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幼儿正是最佳的人选,从幼儿阶段培养他们对中原音乐文化的认可与喜欢,可以引导他们成为潜在传承人,为中原音乐文化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研究
摘要:音乐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还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在音乐课堂自主探究和游戏,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策略,希望为幼儿的成长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快乐式;幼儿音乐;音乐教育
幼儿音乐是幼儿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主要课程,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的心灵,还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天赋,优化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但是,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比如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不足,无法配合教师完成任务;音乐教学脱离实际,幼儿找不到学习方向等。笔者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探究和尝试,总结了一套“快乐式”的音乐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且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挖掘幼儿的音乐天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构建高效的课堂氛围。文章主要探讨了“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策略。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音乐教育需要注重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情,促进幼儿积极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形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幼儿教师要善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锻炼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生活化和快乐式的音乐情境,吸引更多幼儿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幼儿音乐《我的好妈妈》时,我创设了故事情境,让幼儿先讲讲自己的妈妈,谈谈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感人的事,在幼儿发言过程中给幼儿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幼儿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幼儿的综合实力。然后我再给幼儿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让幼儿快乐地欣赏。在幼儿欣赏过后我教幼儿唱歌,幼儿都能够积极地加以配合,使音乐教学顺利开展。这种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策略充满了新奇和独特,贴近幼儿的内心,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升幼儿的音乐意识
乡土资源在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摘要:地区差异、文化差异造就了每个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而这些民俗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该地区幼儿人格的养成,这既是独特文化的展现,亦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音乐教育可借助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以音乐教育唤醒本土文化。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生活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当具备一定的民族性。因而,音乐教师可以尝试以“合、探、创”为关键点,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育事业相结合,以此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音乐教育运用
一、前言
乡土音乐资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资源,因为这种乡土音乐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所接受。利用好乡土音乐资源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积极钻研,挖掘出乡土音乐资源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创新教学模式,将乡土资源与幼儿音乐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提炼乡土音乐中的教育资源时,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楚地了解并尊重幼儿的兴趣和认知规律。音乐具备感染力,也能传递情绪,幼儿音乐教育正是利用这一点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并以此引导幼儿热爱生活。所以,教师在乡土音乐资源选材时要慎之又慎,要符合幼儿年龄并尊重幼儿兴趣进行选材,同时结合乡土音乐特色的民乐开展教学活动。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音乐中的重要意义
1.乡土资源启迪和唤醒幼儿美的意识。在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幼儿的养育方面更加注重高品质和高标准,因而幼儿们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干净的室内,通常以卡通和动漫为伴。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少接触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如民间通俗儿歌。这些具有民间色彩的事物往往流传范围广、历史较长,具有教化功能,更能直接、全面地反映民间和民族文化。例如,流传较为广泛的《外婆桥》,通常用作催眠曲,其曲调轻柔、舒缓,具有叙说性,幼儿伴着入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爱。乡土音乐资源通常能直接反映民间情感和需求,能给予幼儿智慧的启迪、行为的熏陶及真善美的感受。2.促进幼儿对民族文化的领悟和感受。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遗产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其中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中就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和历史积淀,它为民族繁荣而歌唱,深入各民族人民的心中,鼓舞和振奋民族士气。乡土音乐作为音乐中的重要一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意义。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兴旺发达以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趋向多元化发展,具有“速食文化”特征的现代音乐逐渐掩盖了乡土音乐的光华。然而,乡土音乐资源的魅力被掩盖,也并不代表它会消亡和覆灭。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牢牢紧抓现代先进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融合和发展。民间音乐走进幼儿园,走进幼儿视野,有利于使幼儿初步建立文化观念和价值,提高幼儿对民族文化美的感受。3.乡土资源为幼儿音乐能力发展提供了条件。民族音乐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蕴含的文化字符、地域特色、人文价值以及思想情感等不可小觑,它是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和资料。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师有效运用乡土音乐资源,带领幼儿们领悟更广阔的音乐艺术空间,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活教材。家乡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温暖而又独特的存在。人们回忆过去,重温童年,脑海中浮现的必然是家乡的小道、街边的商铺以及山山水水等。家乡已经不仅仅作为一个地域而存在,更寄托了人们对过去以及未来的怀念及向往。这种对于家乡的独特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起到独特的影响和作用。乡土音乐资源是当地音乐艺术的凝结和体现,包含了家乡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思想情感。幼儿教育充分运用乡土资源,有利于充实幼儿教育内容,同时能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辉映,不仅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还润泽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因而,乡土资源作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国教育的活教材。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分析
1音乐教育的游戏化对幼儿的有利影响
1.1锻炼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能获得丰富的资源,获得更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如某老师在和幼儿玩“丢手绢”的音乐教学游戏中,多提醒幼儿观察,为什么有一个孩子总是不知道有人把手绢扔在了他的后面,这就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1.2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现代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没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有创新和发现。音乐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用“假装”、“当做”等词语表示自己想象的东西,把自己或者手中的物体想象成自己在想象的事物,模仿想象的人物角色来支配自己的行为。1.3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游戏能让孩子们的活动变得有趣,变得更容易接受。比如:小班的孩子表演《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请一组小朋友来表演游戏,边做游戏边唱歌,这样就能把歌曲更快更好地学会。1.4培养幼儿活泼快乐的情绪力。音乐教育的游戏化能让幼儿反复表现这些动作,可以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到快乐的情绪体验。当孩子们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就能培养孩子们活泼快乐的情绪力。
2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操作要点
2.1动中有快乐。音乐游戏要根据学前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音乐游戏活动的组织要注意节奏的律动性,用活动的节拍去激发幼儿动作,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自己动起来。比如,在《熊和小孩》这个音乐游戏中,在一方面游戏的形式提高了儿童唱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在游戏的过程中,渐渐地培养了幼儿活动的协调性与节奏感。2.2趣字数第一。教师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把握一定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音乐的节奏、动作能够激发幼儿更多的兴趣参与音乐游戏。如音乐游戏《说唱脸谱》。简单的京剧唱腔幼儿能唱,加上锣鼓XXXX|XXX|XX0X|X--|,幼儿边念锣鼓边唱词,边创编各种京剧亮相的动作。2.3奇中有快乐。幼儿参与活动常常是好奇心的驱使。教师要促进幼儿对有趣事物的探究,教师要激励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大胆探究,组织幼儿主动地去发现、思考、创作,使幼儿萌发对音乐活动的好奇心。2.4赛中有快乐。幼儿喜欢比赛,因为他们好胜。如果教师恰当地使用竞赛活动就能激发幼儿争做第一的潜力。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孩子们通过比赛知道了比赛的规则,也培养了自己参与活动的能力。2.5创造中有快乐。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通常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编排动作,这就是利用幼儿喜欢动这个特点。游戏化的动作启发孩子们自己去创编,还要要求与其他人的动作不一样,这也满足幼儿喜欢创作的需求,也充分发展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2.6参与中有快乐。幼儿园集体活动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所以老师就要耐心地、有目的地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集体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活动的乐趣,而且能够学习到游戏活动的规则。幼儿参与集体活动,他们会乐不思蜀。
3使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3.1音乐活动组织形式要多样化。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是很多的,包括歌唱、跳舞、打击,手段是综合性的。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配乐、情景表演等多种方式表现音乐活动的游戏化。3.2音乐活动内容选择的游戏性。音乐活动内容选择要具有游戏性,这能使音乐教育活动更加游戏性。比如,教师在教幼儿唱歌之前,可以采用开展一些小游戏活动的形式来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用优美的声音来唱歌。3.3音乐活动中教学方法要游戏化。音乐活动中教学方法的游戏化需要执教者有很高的教学水平。例如,音乐游戏《夸家乡》的教学,孩子们在一边玩,一边游戏中学会了游戏,也学会唱歌。教师通过图示的示范,演示了游戏的玩法。让幼儿用轮流游戏的方法探究到音乐游戏的规则。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玩得很尽兴,而且他们把游戏的规则也深刻地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幼教工作者对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研究与探索,不仅改变了幼儿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幼教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研究如何让音乐教育更好的游戏化,让游戏化音乐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策略
1.幼儿歌唱教学中融入游戏的策略
在幼儿歌唱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歌曲会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不一样也会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不过,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在幼儿歌唱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用身体动作方面的游戏对歌词进行诠释。运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能够很好地掌握歌曲的节拍,能够编排学生参与到对幼儿音乐教学的活动中来,使音乐元素能够得到和谐完美的表达。方法二:设置情境游戏。不只是歌词的内容,而是从总体上把握音乐歌曲的风格,营造一种氛围,加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提升幼儿对音乐歌曲的领悟力、感受力以及鉴赏能力。
2.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游戏的策略
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方法是不胜枚举的,主要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幼儿日常爱玩的游戏、创设他们熟悉的情境、改编他们喜欢的故事等。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在此重点介绍如下三种方法:方法一:角色扮演。如教师进行《水族馆》这首歌的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做出自己所扮演角色应该做出的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把握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的结构,让幼儿体会到音乐跟所歌唱的实体之间的联系。方法二:幼儿接触的日常生活游戏。如很多人都熟悉的“丢手绢”的游戏,就是音乐和幼儿接触的日常生活游戏的有机结合。方法三:情境渲染游戏法。在介绍歌曲的时候,通过一系到极富诗意的句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营造出歌曲的前奏氛围。如在教授幼儿学习《茉莉花》这首歌的时候,幼儿音乐教师可以用诗意般的语言“在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那里河水清清,生长着一大片美丽的茉莉花,他们迎着阳光伸展身子,对着微风微笑……”创设情境,把幼儿带入对于美丽的茉莉花的向往之中,加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
3.幼儿音乐韵律教学中融入游戏的策略
剖析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的各项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第一关键期,尤其是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正规的集体教育,是人生起步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接受的音乐,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的审美能力。在刚刚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接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和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而他们的意识里,更多的是在电视上面学到的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的充斥,幼儿几乎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的氛围中,很难接触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民族的、高雅的音乐。美好的音乐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故幼儿难以获得健康的、美的熏陶。由于幼儿存在着某些生理性的音乐素质差异(嗓音条件、动作的协调性、柔韧性等),所以,在幼儿园中一些“能歌善舞”的孩子往往为教师所重视,表演节目的时候也是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对音乐理解能力强、节奏感好的小朋友。大多数“平平常常”的孩子却被忽视了。家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同,音乐教育意识普遍不强,除了一些高学历的家长对孩子有这方面的培养,大部分的家庭生活中缺乏音乐艺术氛围。在望子成龙心切的驱使下,有些家长为孩子购置了钢琴、电子琴等昂贵的乐器,对幼儿进行了不恰当的定向、拔高培养,让孩子以牺牲其他素质发展为代价来提高音乐技能,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孩子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二、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
对于我们新加入幼儿教育行业的音乐老师来说,改变这种现状是刻不容缓的。首先从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入手。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审美的学科,音乐教师是一个美的使者,音乐课堂则是一个传播美的场所。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核心就是感受,以感受为主的学习方法,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善于利用一些图画、可视得画面来诱导学生。使抽象的音乐变成有声有色、有形有性的画面。例如在教授《摇篮曲》这首歌曲的时,我让小朋友们把自己想象成爸爸妈妈,怀里拍着宝宝,静静地聆听,放飞梦想的翅膀,角色互换。显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感受音乐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成为一个感受音乐的主题,在教师的诱发下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美,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三、在幼儿园和家庭创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幼儿的音乐教育环境,包括园内环境和家庭环境。
幼儿音乐教育问题思考
1幼儿音乐教育概述
1.1幼儿音乐教育的定义
幼儿音乐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音乐和旋律,启发未成年儿童(3~7岁未成年儿童)的思想感情和心智,使其逐步了解音乐基本知识,从而达到塑造人生个性的目的的过程[1]。
1.2幼儿音乐的教育现状以及研究现状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幼儿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幼儿音乐教育一直都无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幼儿音乐事业的发展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正逐步恢复生机,但仍然缺乏足够的发展条件。一直以来,我国音乐艺术教育的研究专注于高校研究。早在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幼儿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就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上走在世界前列[2]。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幼儿音乐教育上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此同时,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力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就,正在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幼儿音乐教育遇到的问题
幼儿音乐教育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在这过程中幼儿家庭音乐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学前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人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家长参与;分析研究
一、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一)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肢体表现力以及经历等各方面都十分敏感。为了让幼儿对音乐有深入的感知,提高幼儿的敏感力,在这段时间进行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挖掘幼儿的天赋,激发人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幼儿的性格。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音乐教育在我们国家起步的时间较晚,虽然一些家长比较注重幼儿的教育,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因此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二)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据调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幼儿部分音乐感知都来源于父母。如果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家庭音乐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就会心情愉悦,喜欢艺术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关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该实验过程中,将幼儿置于一个喧嚣的环境中,发现该幼儿的情绪波动较大,并表现出不耐烦甚至焦虑的情绪。播放优美的音乐,幼儿就会表现出享受的体态,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那么就能陶冶幼儿的心性,提高幼儿的感官能力。[1](三)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在物质水平提高的今天,家长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也努力为幼儿打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但却忽视了自身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家庭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就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幼儿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幼儿在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家长要和大班幼儿一起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为大班幼儿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2]
二、家长参与现状分析
我们对多家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在家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开始逐渐认识家庭教育,并开始关注大班幼儿的音乐教育,也很喜欢和幼儿一起在家里唱唱跳跳。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学习音乐能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但更多一部分家长还是认为大班幼儿之所以要学习音乐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对音乐的功利性比较强。还有少部分家长想要把幼儿培养成著名的音乐家。无论是哪种目的,这些家长都十分认同对大班幼儿进行音乐教育。[3]绝大部分家长都能花30分钟的时间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但还是有很多家长还是因为工作问题,无法和大班幼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兴趣班也成为家长最好的选择。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大,但大多数家长没有音乐素养,也无法很好地教育幼儿,害怕说错话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引导。(一)教育目的功利性。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试图把孩子培养为音乐家,强迫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技能,认为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参与就是和大班幼儿一起练琴,监督大班幼儿进行歌唱训练等。但在这过程中若忽略了情感的培养,也会让大班幼儿产生不好的心理。[4](二)教育内容有所偏差。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歌唱、练琴等这些技能,忽视了生活化的教学与游戏化的教学,也很少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大班幼儿进行互动,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决定大班幼儿的喜好,无法为幼儿提供多种选择类型的服务。(三)教育目的不明确。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着偏差,目的性十分强烈,经常会利用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榜样示范法过于单一,缺乏与大班幼儿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