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审美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2:16: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幼儿审美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幼儿审美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审美本质研究

1幼儿艺术教育的概念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2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幼儿发展全面思维。对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发展全面性的思维方式。相比于艺术教育,现代很多幼儿园更加注重对幼儿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和影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让儿童在幼儿期就接受艺术教育,这能使儿童的思维得到全面发展。钱学森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2.2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全面的情感世界。不可忽略的一点——幼儿也是有自己情感的,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后,幼儿能够用更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也更加愿意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的幼儿,甚至成人与成人之有些越来越任性,与家人缺乏更多感情交流,最终变得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由此可见从幼儿时期就对其加强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艺术教育就是注重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2.3有利于加强德育工作。艺术教育的特点主要在于它是自愿的,通过艺术活动来吸引人的兴趣,感动人的内心,让深处艺术中的人感觉到愉快。对于幼儿来说,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在这方面,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3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审美本质

3.1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3.1.1幼儿艺术教育贯穿审美教育理念。艺术是幼儿感知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是塑造幼小心灵的重要途径。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让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事物,帮助幼儿在渐进的社会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审美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首先,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为让学生掌握精准的艺术操作技巧,而是按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让幼儿体悟到艺术包含的精神和情感的调动作用,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1.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借用各种艺术手法,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形成幼儿的基本艺术操作技能。但是,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落后,模仿艺术活动占用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过于强调动作的精准,没能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其次,过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成果,忽略了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审美教育价值,不能给幼儿愉快的艺术活动体验,没能在艺术教育中给幼儿审美享受。3.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3.2.1注重赏识教育的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的艺术天赋。教师不仅要给幼儿提供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而且还要开展必要的赏识教育,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发幼儿的情感,在艺术的道路上使幼儿在心理与情感上对艺术活动产生情感的共鸣,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鼓励幼儿主动积极的从事艺术活动。首先,幼师应当保持童心,能欣赏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主动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帮助幼儿分享他们的快乐,对幼儿的艺术创造给予极大的鼓励,同时积极的使用形象化的方式方法,解决幼儿艺术活动中的困惑,给幼儿的艺术道路打下必要基础,引领幼儿走上真正的艺术之路,全面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有效的在幼儿教育阶段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3.2.2注重个性教育的开展。现代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幼儿,不仅要培养有良好艺术天赋的孩子,还要激发所有幼儿的艺术潜能,实现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活动。首先,注重个性化的艺术教育,必须从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出发,要在全面掌握幼儿心理及生理年龄和特征的基础上,给幼儿安排感兴趣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其次,要从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出发,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重视给幼儿良好的艺术活动情感体验。

查看全文

幼儿艺术审美教育论文

一激发幼儿丰富的审美情感

有人说:“我犹豫而又轻松,我的悲伤是晴朗的。”这说明审美情感具有复杂性和情调性。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不能忽视情感的独特作用。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明确要求“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还应尽量选择一些适合以游戏形式开展的音乐,以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讲话和示范——语言、体态、脸部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同时还可以用表情、动作以及音乐或游戏中的规则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在打击乐活动“咿呀咿呀呦”的教学目标中,要幼儿掌握|XX||XX|和|XXX|的节奏。为了能让幼儿比较容易区分与接受这两种节奏,教师可以把这两个节奏形象地设计成农场的情景。在引导幼儿学习这两种节奏时,运用故事的方法,在故事情景中训练幼儿的节奏技能和反应能力。设计王老先生的农场里有一些小动物(小朋友轻轻“走”过去,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X||XX|做“走”的动作),农场里的小动物给小朋友打招呼,(教师根据音乐节奏|XXX|做拍手的动作),咦,这边还有其他小动物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也给他们拍拍手吧……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在情景游戏的表演中通过“走”和“拍手”的动作,在这个一体化运动中孩子们将其思想感情和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来区分|XX||XX|和|XXX|这两种节奏,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审美创造性

儿童的艺术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儿童内在精神生活的外部表达,审美教育是以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的内部精神自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儿童艺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以造型设计、音乐舞蹈、音乐游戏等反映出他们对周围生活美的理解和感受。音乐是表现艺术和表情艺术的统一,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在音乐的演练过程中教师既要启发幼儿根据对音乐的感受来表演动作,同时又要引导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达音乐感受,实现内在的认识构思活动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这对于发展幼儿在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性有重要的意义。如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曲子《春天》,然后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接着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有的孩子用小蜜蜂、小蝴蝶表示轻快飞舞的样子,有的孩子表演小白兔一蹦一跳的样子,音乐使幼儿情绪反应更加灵敏了。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也可以通过动作反映出来,即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把音乐再现出来。音乐游戏中,幼儿在教师启发下能完整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并根据乐曲的内容,自己设计动作个性情绪进行表演,从而发展创造力。

三结论

总之,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审美感知越充分,审美情感越丰富,审美理解就越深刻。幼儿只有对音乐有很好地感受和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了相应的音乐知识技能后,创造欲望的动机才会自然生成。

查看全文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审美本质

【摘要】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艺术的人生,让孩子们可以更艺术的生活——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幼儿艺术教育应用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出发,运用灵活的教育形式解决幼儿艺术教育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审美本质;教育策略;应用原则

本文主要探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本质特征,在阐述幼儿艺术教育审美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与有效的教育策略。

1.幼儿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特征

1.1幼儿艺术教育贯穿审美教育理念。艺术是幼儿感知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是塑造幼小心灵的重要途径。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对幼儿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才能让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事物,帮助幼儿在渐进的社会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审美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艺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首先,艺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为让学生掌握精准的艺术操作技巧,而是按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让幼儿体悟到艺术包含的精神和情感的调动作用,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其次,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存在主要问题。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借用各种艺术手法,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形成幼儿的基本艺术操作技能。但是,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落后,模仿艺术活动占用了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教师过于强调动作的精准,没能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和表达的机会。其次,过于重视艺术教育的成果,忽略了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审美教育价值,不能给幼儿愉快的艺术活动体验,没能在艺术教育中给幼儿审美享受。

查看全文

幼儿科教中艺术审美教育渗透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强调领域间的彼此渗透,以体现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和通识性以及幼儿发展的综合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渗透,不仅使幼儿了解浅显的科学知识,认识简单的科学方法及技术,养成其科学探索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良好情感,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在感知中体验美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最基本的活动,也是幼儿科学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观察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对周围现象的感知和体验。风雷雨雪,光电水火,草木花果,虫鱼鸟兽,孩子们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为鼓励孩子们观察和探究,我们在各个班级设置了“植物角”、“动物角”,种养花卉,饲养小动物,为孩子的观察提供便利,同时还开辟了“每天一问”的活动板块,让孩子们每天都有一个“为什么”,日积月累,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譬如雨后的彩虹,飘落的雪花,蝴蝶美丽的斑纹,花朵的色彩与芳香,等等。为此,我们经常带孩子走出户外,领略大自然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美景:春天的鸟语花香,夏天的骄阳蝉鸣,秋天的落叶缤纷,冬天的雪树冰河。让孩子去看,去听,去体验,去思考,从中培养孩子审美的兴趣和敏感性。我们还举行“色彩节”,让孩子们在不同色彩的调配中,体会颜色的神奇变化,欣赏色彩缤纷的美。这里既有色彩知识的初步感知,又有美的体验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活动的感知过程中,孩子们表达着自己对美的体验和理解。譬如,天为什么要下雨?孩子们会说,因为老天爷哭了,因为小草渴了。孩子们的这些本真的审美的个性的解读,属于人文的范畴。与狭隘的科学教育不同的是,我们的教师应该包容和鼓励孩子们的理解和表达。正如李政道所说,艺术和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不能生硬地剔除硬币的“另一面”,把它们视作错误而粗暴地扼杀。“从最初的诗意、泛灵、我向思维到成年后更多的以科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是每一个儿童必须经历的过程,童话式的思维形态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必需。”[1]简单化或功利化地让孩子接受冰冷的科学概念和知识,漠视或伤害孩子们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的热情,是教育不可饶恕的过失。

二、在探究中发现美

幼儿科学教育离不开探究的过程。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过程远比结果来得重要。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观察到一些事物在常态下所不易发现的美。譬如,不同颜料的调配,能幻变出让孩子们惊喜的另一种色彩;用三棱镜观察阳光,会发现绚丽的彩虹;万花筒的旋转会呈现千姿百态的图案……大班的《方糖画画》活动,教学目标设定为:1.探索彩色墨水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发现扩散的科学现象。2.尝试用方糖和彩色墨水进行“画”画,感受方糖画的色彩美,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先用彩色墨水滴入水杯中,观察体会彩色墨水在瞬间漂浮扩散的科学现象。接着,把彩色墨水滴在方糖上,再把方糖沉入水杯里,方糖渐渐融化,彩色一点点从杯底升腾起来,形成动态变化的各种美妙造型。类似的游戏式的探究实验,往往会让孩子们获得惊喜的发现,因而也成为孩子们最为好奇、最感兴趣的活动。这既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的热情,也能给他们提供发现美、欣赏美的机会。其实,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色彩之旅”探究活动中,教师出示一些深浅不同的绿色纸片,告诉孩子:“这些是不同深浅的绿色,但是它们都被称为绿色。”然后发给孩子们一张纸片,鼓励孩子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找一找绿色的东西,并让孩子们想一想,你看到了哪些绿色的东西?这些绿色看起来是否一样?你发现了多少不同深浅的绿色东西?孩子们正是在这种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享受着自己对美的发现,享受着由美带来的精神愉悦。“在人类中,只有儿童和科学家才是最富有探究精神的”。[2]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的探究与科学家应具备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是没有差异的,他们所获得的精神愉悦感也是没有差异的。

三、在创造中表现美

查看全文

白族服饰在幼儿审美教育的应用

摘要:幼儿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启蒙,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审美教育,通过对幼儿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及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以美育人,在幼儿心中播种美的种子,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白族服饰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通过将白族服饰充分应用到幼儿审美教育中,能够促进审美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幼儿教育;白族服饰;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本质力量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的身体和精神在审美上处于一种自由的境界,实现人感性能量与精神力量的和谐统一。对于幼儿而言,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力、审美创造力、审美表现力,使之能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心灵,且学会去追求和热爱美好事物,从而在身心的愉悦中得到“美”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白族服饰作为极具民族特色与审美价值的服饰,蕴含图案之美、色彩之美、寓意之美等。将白族服饰应用到幼儿审美教育中,借助多种有效途径来引导幼儿感受白族服饰的美,能够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提升其审美能力,从而激活幼儿的思维,推动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白族服饰概述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聚集在云南大理州内,少部分生活在昆明、红河等地区。通常白族男子的服饰中上衣为白色对襟、外套坎肩,下衣为蓝色或是白色的宽裤,头上佩戴白包头,肩上挂绣花挂包,整体服饰色彩明快大方,充分体现出白族男子的英俊潇洒。白族女子的服饰中上衣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套坎肩和围腰,下衣为紧身、束腰的花边裤,头上佩戴绣花或是彩色头巾,整体服饰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充分体现出白族女子的婀娜多姿之美。白族女子服饰的审美价值具体如下。(1)图案之美。“白族飘带”作为最为代表性的白族服饰之一,是一种挑花工艺品,白族女子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形状为扁矛形,带面由宽渐窄,与腰头加接位置比较窄。中老年女子喜用黑色和蓝色的布料,很少用彩绸,宽大且长;年轻女子喜用白色和蓝色的布料,短且窄。飘带都用挑花装饰,多用白线,很少用红线,挑花图案丰富,有植物、飞禽、花鸟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色彩丰富的精美刺绣和色调单纯的布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色彩之美。白族服饰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色彩大多为白色和浅色,不仅给人一种温暖和轻盈的感受,还体现出了白族人民宽厚、善良、热情及豁达的天性,反映出白族人民向往自然和热爱美好的情感。白族女子服饰多为白色、湖蓝、淡绿、粉红及嫩黄,以白色居多,白上衣、白裤子,集“风花雪月”为一体的头饰也是白色,这是因为白族人民认为白色代表着纯真、神圣、洁静,淡绿色代表着希望,嫩黄色代表着尊贵,粉红色代表着温馨,再配以大红色或黑色的马褂,形成鲜明的对比,十分协调。这些色彩秀丽淡雅、自然纯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亲切活泼的感觉。白族服饰的色彩之美是白族人民在700多年的符号实践中而来的,根据自身的色彩经验来认识和改造世界,赋予了色彩一定的理念与情感,借助色彩来传递白族人民的情感和观念,让审美者的情绪被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陶冶情操[2]。(3)寓意之美。以白族女子头饰为例,其充分涵盖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美好景色景致,女子的发辫下佩戴着头花头巾,好似盛开在山顶上的杜鹃花和山茶花,象征着四季盛开的鲜花;而头巾一侧会飘飘洒洒垂下一条雪白的缨穗,寓意终年吹拂的下关风;绣花头帕上搭配茂密雪白的绒毛,寓意苍山顶上冰清玉洁、终年不消的皑皑白雪。可见,白族女子头饰蕴含浓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充分展现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为此,在幼儿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依托这些元素的美,带领幼儿认识和感受白族服饰的美,让美浸润幼儿的心灵,以此来有效培育幼儿美的心灵。

2白族服饰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查看全文

盆景艺术在幼儿园审美教育的作用

【摘要】盆景艺术是在盆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运用植物、山石、池水和配件等材料于一盆之中塑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景象,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盆景艺术可以起到美化幼儿园环境,促进幼儿对自然和艺术的喜爱,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增长文化知识和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

【关键词】盆景艺术;审美教育;幼儿美育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幼儿园在室内种植并摆放盆植,用于绿化幼儿园室内环境。盆植即盆中栽植,它是将花草树木随意种于盆内,任其自由生长,不进行任何艺术处理的一种非艺术品。①在盆植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化的改造与创作,加之以艺术化和人文化的元素,便可使之成为盆景艺术。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如今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艺术,深受世人喜爱。它在对自然进行审美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的基础上,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小型的花草树木、山石池水、屋宇亭桥等基本要素进行艺术加工后布局于盆钵内,以优美的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自然与人文景观。②它以盆为“纸”,以树木山石及配件等材料为“绘”,故又被誉为“立体的画”。③盆景艺术将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文美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趣味、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适合运用于幼儿园的审美教育。

一、盆景艺术的组成部分及审美价值

盆景艺术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树木盆景以表现虬曲苍劲的古木或枝叶扶疏的森林为主,山水盆景则是将山石与水景相结合,用以模仿雄伟或是秀丽的山水景象。④二者的表现内容皆可根据所占空间的大小,划分为主景和点缀之景两个组成部分。作为盆景中主景的树木和山水是创作者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以艺术手法表现的自然之景,其景宛若天成,在盆景中代表的是艺术化的自然。作为盆景中点缀之景的配件,其种类丰富多样,有亭台、楼阁、回廊、下棋者、放牛娃、垂钓渔翁、撑船老叟等,代表了艺术化的人文景观。盆景因此既包含自然之美,又包含人文之美,是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艺术品,有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和价值。

(一)盆景的自然之美

查看全文

幼儿艺术审美激励教育理念论文

一、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价值评价

1.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可以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有关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逐步培养一支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2.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使得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进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园幼儿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

二、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阶段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街头艺术幼儿审美情趣教育论文

一、前期研究概况

①远足工作的系统构建首先是选择恰当的主题和任务,因为主题不同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不同,那么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心理反映就不同。主题是一个活动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性质,通过任务引导幼儿参与进来,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定向,心理进行激发,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远足活动内容、形式、方案设计的策划,舒适安全第一,人性化教学第二,因材施教第三。通过精心的设施、材料准备,适当的感官刺激,知识点的准确穿插,以求最终达到教学与环境相结合,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时间与环节相结合的目标。最后,远足活动是教育的持续,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吸引儿童参加活动还不足以保证教育的效果,只有从旁边获得评价有益的结果才能带来满足今后并诱发今后的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在远足活动结束后对幼儿进行记忆强化,在活动以后的教学中时时帮助幼儿回忆,最终提升幼儿的经验认识。

②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必要性研究幼儿在幼儿园的审美情趣主要来源于传统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培养,所接触的大多是画纸画布上的艺术作品,种类大多为油画、国画、水彩画等,作画的材料多为各类颜料、水彩笔和油画棒。容易让幼儿在脑中形成固定思维,认为美术就是这个样子。而街头艺术打破了这种思维定性,无论是在创作地点、创作材料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受,不仅极大丰富了幼儿对艺术形式的感知,更大大拓展了幼儿的艺术想象空间。只有打破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激发审美情趣的多元话,才能使幼儿在艺术创造力上天马行空。

③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研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审美情趣的主要手段。在街头艺术的活动中,幼儿因为自身的兴趣始然,同时又在观察、触摸和联想中获得了自我享受。街头一件件表现方式各异的艺术品,老师的循循善诱,幼儿的全身心投入,激发了幼儿在审美中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了审美潜力,产生了审美激情。

于是,街头艺术在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上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提供的审美素材丰富而且角度各不相同,好比同样是雕塑,其作者的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其实也是有各自喜好的,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艺术作品,主动地激发自己的审美要求。二是街头艺术的审美中出现的闪光点多。美是通过媒介展示出来的,而这些媒介往往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在户外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直观媒介更多一些。因此,在远足活动中,当幼儿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那么审美过程中的闪光点也会更多。

二、具体研究过程通过对本园幼儿三个月一系列远足活动的总结,课题组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细化总结,主要从审美价值的不同角度,幼儿在不同街头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在以及审美情趣培养中的细节把握这三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色彩审美美术教育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当代美术教育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照搬成人教育模式,忽略幼儿的一些个性和不科学的评价。其次诠释了色彩审美感知和对幼儿美术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色彩审美感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可实施性和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发挥最大作用。将现在幼儿美术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我们该如何实施,从而促进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和规划。

关键词:色彩;审美感知;幼儿美术教育;实施

一、色彩对于美术教育的意义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形式要素,作为视觉艺术语言,其效果应体现在视觉上,并在心理和象征上获得一定体会和理解。色彩表现力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色彩的主观性、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的统觉。审美感知在审美心理学中,意为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幼儿绘画中,幼儿一般都会画太阳,他们帮太阳涂色时会画的很红很鲜艳,这就是审美知觉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与普通知觉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其鲜明的情感色彩,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的情感活动。所以审美知觉通常是以情感体验为中心,在对审美对象的各方面属性的比较和抉择之间按照情感发展的逻辑进行的,故而审美知觉它呈现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与此同时也体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不足

(一)忽略幼儿个性和性别对绘画的影响在我国,美术教育一直深受前苏联教学体系思想的影响,大体上都是以知识及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讲演,模仿等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方式,造成了对幼儿个性发展的不够重视。从性别来说,男孩喜欢画飞机,轮船,坦克,汽车等,而女孩喜欢画花,草,胡蝶,气球和一些小动物等。这些都体现了幼儿的个性特征,然而教师很少关注这个,一般都是统一的绘画一些内容,忽视了幼儿的个性,从而使幼儿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二)盲目和不科学的评价幼儿对作品的绘画,表达了对作品的思想,幼儿可能在线条控制上有差异,但作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是对幼儿创造的兴趣和想象的否定,以成人的思维看到幼儿时期的作品明显是不符合科学的。针对这些情况我建议教师:1.对待幼儿的美术绘画作品时要用正确的科学的美术教育观念。2.要认真仔细的倾听幼儿对绘画作品的诠释,并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价。3.要注重审美感知理论对幼儿的影响,并积极实行课程实践,让幼儿知行合一。

查看全文

儿童音乐剧表演艺术在美育教育的实践

在幼儿阶段进行美育教育有利于幼儿学习水平的提升,同时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审美心理。音乐剧作为一种美的艺术,有利于帮助幼儿陶冶情操,在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更是不可替代的。音乐剧具有模仿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这些因素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美育教育的发展。因此,儿童音乐剧表演艺术应当被幼儿教育所重视,是幼儿美育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幼儿园音乐剧表演艺术教育概述

1、音乐剧表演艺术的教育功能幼儿教育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为幼儿教育做好准备的关键。在幼儿阶段实现对幼儿的美育教育,对幼儿健全人格的训练和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同时还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提高幼儿形象思维功能。2、音乐剧表演艺术的教育目标音乐剧表演艺术教学是幼儿素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幼儿学习音乐剧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音乐天赋,同时还能提高幼儿表现力,培养幼儿自信心,让幼儿养成对音乐和舞蹈的积极态度,帮助幼儿在情感、个性等方面得到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音乐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目标可以分为三点进行阐述:第一,是让幼儿感受音乐剧中的美,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赏析能力;第二,利用音乐和舞蹈表演互动的形式,帮助幼儿实现自我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受音乐剧表演的艺术性和乐趣,进而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特点;第三,加强对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幼儿音乐剧艺术表演意在让幼儿参与到音乐艺术表演当中,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3、音乐剧表演艺术的教育内容在幼儿音乐剧教学当中,幼儿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歌唱。歌唱是音乐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而言,他们的器官发育还并不完全,所以对发音的控制能力较差,存在发音不准的情况,而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声音控制力,在教师正确引导和教育训练的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方式,让幼儿能够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音调。第二,培养幼儿情感。在音乐剧表演艺术当中,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需要具有充足的表演情感才能在表演当中释放和表达自身情感。第三,要培养幼儿的舞蹈能力,在音乐剧表演中需要幼儿具有一定舞蹈功底,通过舞蹈表达的方式来抒发内心情感。幼儿时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提高舞蹈表演能力。

二、音乐剧表演艺术在幼儿园美育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部优秀的儿童音乐剧表演能够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熏陶。幼儿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还不全面,通过音乐剧表演艺术的欣赏和参与,不仅能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幼儿潜在创造力与表现力的深入挖掘,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提升,进而实现幼儿美育教育。1、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剧艺术美感儿童音乐剧表演艺术对幼儿具有一定引导性作用,能够培养幼儿树立积极的思想情感和帮助幼儿提高道德品质。动听的歌曲和有趣的舞台表演往往能够让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而回味无穷,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广泛影响,甚至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影响力。2、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儿童音乐剧教学内容,将儿童音乐剧中的丰富内涵和道德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引导幼儿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在进行儿童音乐剧创作和编排时,教师要尽量选择新版教育教材,并结合幼儿平时的品质特点等,分析在幼儿品质中缺失的内容,进而对音乐剧进行改编和创新,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促进幼儿思想道德情感的提升。3、注重幼儿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教学当中,接受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幼儿。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到在音乐剧教学中将幼儿作为主体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尊重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在音乐剧排练和创编的过程中,都要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理解能力等进行剧本的选择和挑选,尽量选择好记且容易理解的音乐剧,以简单的歌曲形式传递美育教育内容。4、营造教育良好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帮助幼儿进一步培养美育教育和提高幼儿音乐剧鉴赏能力的关键,能够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儿童音乐剧表演艺术教育时,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渗透儿童音乐剧教育教学,同时还要营造积极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氛围,进而让儿童音乐剧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让音乐剧的美育教育能够由内而外地延伸发展。简而言之,环境是教育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儿童音乐剧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走进音乐覆盖的情感世界当中。5、提高幼儿审美心理对幼儿审美心理的培养是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更容易提高幼儿审美心理,促进幼儿的协调健康发展,让幼儿能够不断积累审美经验,构建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在儿童音乐剧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欣赏儿童音乐剧的方式来提高幼儿审美心理。

三、结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