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机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00:05: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院危机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院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依旧面临一些问题,在有些情况下会造成医疗纠纷,使医院蒙受比较大的损失,以及损坏医院的名誉等,特别是在经常出现医疗纠纷的科室。而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危机管理能够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为此,现阐述了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危机管理的特点,以及危机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危机管理;医院;护理管理;应用

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和危机管理的特点

1.1医院护理工作中危机的形成原因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维权观念越来越强。为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像是之前的一些合理的护理现象,而在当今看来,患者会感觉其属于侵权的情况。再者,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有着医疗结果难以预见、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造成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常常由于一个行为或者是一些言语就会造成紧张护患关系的形成。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危机出现的概率,像是经常地更换护理工作者以及新护士违规操作、对患者态度差、缺少熟练的操作技术、语气不委婉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3]。

1.2医院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特点

查看全文

危机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杭州市大江东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科室管理方法,实施后采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医患关系评分。结果:实施后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缺陷管理、医技管理、护理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医患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关键词:危机管理;无缝隙一体化管理;医院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疗效果与医疗服务及安全管理质量的整合。从片面的角度来讲,医疗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及时性[1]。从相对宽泛的角度来讲,医疗质量的提升还应满足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注重工作效率的提升等。可见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质量,需要建立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转变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观念。本研究中主要以妇产科质量管理为例,探讨了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模式在提升科室管理水平方面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杭州市大江东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及在此期间就职于医院妇产科的工作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及在此期间就职于医院妇产科的工作人员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受试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实施前采用常规科室管理方法,患者入院后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药学管理和临床管理。实施后采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安全管理小组,将最终目标设定为提升科室常规管理质量,主要研究工具为医学统计分析。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科室管理内容进行划分,并采用相关风险理论评估各管理环节的风险系数,制定风险管理措施。1.3观察指标。1.3.1管理质量评价。设计妇产科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缺陷管理、医技管理、护理管理等项目进行管理质量的评价。由管理小组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对管理质量进行评分。评价时间为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评价次数均为5次。1.3.2满意度及医患关系评价。设计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评价量表、医患关系评价量表,评价各组医务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医患关系管理情况。1.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管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医患关系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为正态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论文

一、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概述

危机管理概念最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起先主要应用于国际政治外交领域,后逐步被其他行业领域所引用。所谓危机管理,指的是面对危机事件,首先应对其加以了解和正确分析,通过采用相应应对措施将危机局面控制住,从而降低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包括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两方面。就医院而言,医院危机管理中一个突出的组成部分就是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其产生和发展是当前医疗市场开放和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现代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不但是医院人才组织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重要表现,而且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陈旧的具体体现。通常情况下,现代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不善,极易激发医院固有危机的爆发,长远来看不利于医院持续健康的发展。医院现有规章制度不完善造成诸如医院各部门组织结构紊乱、医疗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医疗人员医德与忠诚度危机、医疗人员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

二、医院人力资源危机产生因素及预判方法

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的产生既包含医疗人员个人因素,又与医院和社会其他相关因素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就个人因素而言,一方面部分医疗人员将医院作为自身职业规划的一个跳板,当遇到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更大的医疗机构时,其通常选择离职;另一方面是部分医疗人员不堪医院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而选择压力较小的其他医疗工作;就医院方面来说,医院管理体制不合理、医疗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薪酬奖惩机制不健全以及医院文化氛围不足等因素是导致医疗人员离职的重要原因,这造成了大量优秀医疗人才流失,导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严重;就外界因素而言,随着医疗市场的日益开放,社会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相应的对医院医疗人才流失带来巨大冲击。部分外部医疗机构为吸收优秀医疗人才,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这无疑对医院人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成为诱发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发生因素,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危机提前做出预判,可通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内部因素方面,主要从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工作管理效率、人才结构组成等方面分析,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体系。在外部因素方面,应充分的考虑外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诸如社会经济形势、健康消费观念、医疗保险制度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保障医疗人员的根本利益。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测方法通常采用现状规划法、德尔菲法、计算机模拟法以及经验预测法。

三、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对策

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产生因素,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具体有如下几点。第一,不断强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意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医疗人员生活工作沟通,做到“提前发现,及早预防”。同时,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时,一方面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总结原因,以得出最好的相关解决对策。第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薪酬奖惩机制等。加强医院员工文化氛围建设,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讲座培训、文娱活动等丰富医疗人员工作生活,促进医疗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把握好医院人才引进关,在医院医疗人才引进过程中尤其重视对人才人品、医德和忠诚度等的考察,同时还需注意人才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等品质的考察,做到从根本上降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此外,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还需加强医疗人员日常业务素质能力培训,提升医疗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总而言之,医院应尽量为医疗人员提供较多的切实可行的服务与便利,为其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

查看全文

医院社交媒体管理策略研究

医院媒体危机管理的现状

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的特点[1],这决定了危机管理的长期性。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应在危机发生之前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危机发生之后应善于与媒体沟通,使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对整体事件予以报道。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管理者大都是从临床医生中选拔,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学培训,他们在任期内只强调经济和规模的发展,较少去考虑医院的潜在危机,而当医院出现媒体危机事件,医院领导者往往束手无策[2]。危机的未知性和医院危机中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危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目前各大医院发生的各类危机中可见,医院缺乏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危机预警机制。医院一般未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对危机的管理多采用以条块为主的垂直管理方式,如医患纠纷归口医务处;纪律、行风归纪委或监管科;其他投诉或纠纷则多由院办或党办负责,由于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加上各部门间认识不统一,出现纠纷定性不统一和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纠纷的升级和矛盾的激化[3]。医院缺乏应有的危机管理部门和沟通协调机制,而作为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危机管理更是易被管理者忽视[4]。

医院社交媒体危机管理策略

公共关系管理学专家涂光晋将医院的危机公关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时期,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持续期、危机解决期。在社交媒体时代,医院应当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做好危机管理,使医院顺利度过难关。在时间跨度上,危机潜在期所占时间最长,也是最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几方面。①关注社交媒体,关注和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怀疑来自正式渠道的信息,转而重视社交平台上网民的意见。当医院出现负面消息后,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见经常在保护或摧毁一个医院的信誉及公信度中起到关键作用。意见领袖分为3种类型:专家型(行业专家)、社交型(网络社区的管理者或版主)、草根型(某一品牌的忠实粉丝,并拥有大量跟随者)。如果医院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对信息解读的误解,受网民信任的专家型意见领袖可以消除误解。对不实的报道和传言可及时的与社交型意见领袖相沟通,消除此类信息,以免混淆视听,以讹传讹。而对于草根型的意见领袖的疑问,医院应及时的给予解答,以减缓甚至消除危机的爆发。②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社交媒体危机管理机构。医院应建立社交媒体危机管理组织,其成员应与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建立长期关系,加深他们对医院的情感,在危机时帮助维护医院的声誉。③建立监测机制。网络危机传播很快,必须分秒必争。由于危机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处理社交媒体危机时应建立一套危机处理指导预案,帮助评估危机的等级。建立早期监测系统,做好应对医院危机的准备。通过网络收集有关医院危机管理的案例,对社交媒体危机管理进行演练,尽早熟悉处理社交媒体危机的方式和方法。危机突发期和持续期的负面信息传播很快,不仅媒体积极介入事件调查,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也出现爆炸性的增长。这个时期医院应通过社交网络,关注事态的发展,重点关注网民热点关心的问题和疑惑,为医院领导者处理医院危机提供参考。同时,寻求意见领袖的帮助。在危机期间,医院应与意见领袖保持沟通,并提供快捷、准确和真实的信息,以缓解或消除危机。另外,医院还应将危机和事件处理结果向公众和采取在社交媒体上将事情的真相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吸引网民的关注。危机解决后,危机管理并没有结束,社交媒体对这一时期的医院危机呈现出弱关注度,这可能是社交媒体关注方向由原来的危机事件向新的热点、焦点事件转移,这个时期也是医院的重要恢复期,是提高医务人员信心和重建医患信任度的关键。为此,医院在这一时期应对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处理过程是否合理等进行认真总结。找出问题迹象,如果条件允许,医院也应参考企业的做法,请意见领袖到医院做实地参观和考察,允许采访相关的人员,监督医院的管理工作,让意见领袖在网上准确的评价医院,以发挥他们正面宣传,重建医院品牌价值的作用。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时,医院管理者应该掌握英国危机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的“3T”原则,即Tellityour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it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itall(提供全部情况)。同时,“真诚沟通原则”、“系统的原则”等也被证明是传统危机公关中非常关键和有效的方式。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保持与各方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抓住这几个方面,掌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就可以减少危机事件的破坏性甚至化“危”为“机”。

本文作者:张眉芳陈晓燕朱硕周丹凤张翔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查看全文

公立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摘要: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对于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防范医院财务管理风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实际来看,在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危险。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了诸多的缺陷和弊端,公立医院同样也不例外。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方面表现的问题尤为明显,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又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深入分析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对于促进公立医院财务工作水平提升,防范财务管理风险,适应时展趋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降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受传统财务工作机制影响,当前还有部分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采用较为传统的形式,管理机制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对公立医院未来的经营和发展都是不利的[1]。受此影响,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管理形式落后,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无法达到为公立医院节约经营成本,规避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目标。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对于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理顺公立医院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关系,降低公立医院财务工作中的潜在风险,都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公立医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二)对于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绝大多数公立医院来说,要想使其得到更好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规划和制定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状况,制定适合未来经营的长远规划,适时调整经济管理方向,规范财务预警管理制度,对于促进公立医院更好更快发展,实现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此过程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对于规范公立医院财务行为,提升经济管理质量都具有明显作用。只有公立医院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完善了,才能使发展不偏离预定的轨道,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从而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三)有利于提升工作积极性,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发展。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业绩考核是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衡量公立医院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完善的公立医院业绩考核制度可以更好的评价每个员工的工作成绩,为以后的晋升和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有效手段[2]。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对于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护理管理者研究论文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应对;危机

[摘要]总结了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机的体会。任何医院都会遇到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医疗事件。如处理不当不仅破坏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还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失去病源。

护理管理者应对危机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出现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时采取的应急管理策略,其目的是通过应急管理的手段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突出重围,走出危机。

1护理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危机

目前医院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看病难、看病贵”的棍子打在医院身上,可以说处于危机的重重包围之中。来自外部的危机: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服务对象自身维权意识增强,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医疗收费等均是患者投诉的热点,由此导致的诉讼和媒体负面报道均会给医院带来较大冲击。来自内部危机:医护人员受教育程度差距的拉大;医院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技术骨干的跳槽,资深护士的调离、解职,可能造成护理结构的断层等使医生与患者产生对护士的信任危机等等。

2危机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查看全文

危机管理在泌尿科老年患者管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果: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其老年患者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发生的危机事件数量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危机管理理论;泌尿外科;安全管理;应用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趋势下,如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需要在医院管理上进行改革,在医院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人群居多,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住院期间容易发生意外,术后需要特殊照顾,经过科室管理改革,在科室管理上实施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为对各种危机情境处理而采取的动态改变、调整、规划、决策等各种管理行为,其根本的目标是将危机损失消除或者尽量降到最低,从而化科室的管理危机为科室发展的契机,促进科室的管理组织变革。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根据自己科室的实际情况,将危机管理的理念应用到科室管理中,以降低医患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概率,医院泌尿外科在实施危机管理以来,通过对老年患者的人群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科室管理办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160例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衰竭的疾病和精神类的疾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男55例,女25例;年龄为61~84岁。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为63~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用药差错危机管理论文

1危机管理及用药差错的概念

用药差错危机指在药物的接收、储藏、调剂、领用、核对、发药等医疗环节工作中存有的缺陷所产生的危害与影响。用药差错的危机管理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医院用药差错进行预防,或在危机爆发后,有效迅速地控制并解决危机,从而尽量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与危害。

2用药差错的影响因素分析

2.1药师因素

药师作为药品的提供者与用药的监督者,在药品的接收、存储及发放过程中的任何失误或不作为都很有可能导致用药差错的发生。日常工作及目前相关研究均表明药师差错因素已经成为药剂科用药差错的主要因素。通过观察及分析药剂师平时工作流程及状态,发现导致药剂师出错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与患者沟通较少,对患者提问不及时回答,或未主动告知患者用药时间、计量等均易导致用药差错的出现。

查看全文

危机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的运用

对于患者或者医院而言,保障护理质量,推动护理有序流畅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1],鉴于此,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在结合实际情况后发现提高并确保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应用危机管理理论指导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本院2015年至2018年收治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以2016年本院应用危机管理理念护理管理模式为分界点,从两个群体中各抽取患者5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在18~77岁间,平均(41.6±5.2)岁。患者中汉族45例,维吾尔族35例,哈萨克族10例,其他民族10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危机管理理论模式护理管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患者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1.2管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对收治患者的监督管理,确保就诊就医环境舒适,对于突发性或者严重疾病的抢救质量不断完善,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心理状态考察,发现异常进行对应处理。做好医疗设备的检查工作,保障能够随时运行并投入应用[2]。观察组患者接受危机管理理论指导并对护理管理内容进行调整。首先对医院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危机进行梳理,包括如下:①服务态度。医院收治患者具备个体性,来自不同的区域和阶层,有不同的民族及生活习惯,如何确保患者在就诊期间有序进行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按照顺序安排患者的诊疗,但对于情况相对特殊的则需要安排提前就诊[3],同时和其他患者做好沟通工作以期得到理解,如果存在沟通障碍则可能导致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纠纷;②服务质量。当前各种疾病表现和治疗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各种情况均不能够保证能够及时处理,如存在效率低下、操作不熟练或者抢救不及时等情况会导致患者存在情绪[4];③患者因素。患者了解知识的渠道在增加,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筛选,这就容易导致知识参差不齐,对护理操作产生怀疑,并引发矛盾[5]。归纳危机后制定针对性管理模式:①重视前期工作。医院收治患者具备极大随机性,难以控制,患者就诊时间也不一致[6],因此患者入院时应该做好沟通工作并争取配合,给予入院宣教、环境介绍,对预防危机出现有重要意义;②防范危机时间。提高医疗工作对患者的透明程度,让患者对自身接受治疗操作、过程和预期效果等有明确了解[7];③健全制度。重视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其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1.3观察指标。记录护理期间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并对两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学对比。患者出院前发放本院自制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对有无实施危机管理理论阶段护士素质进行评价,分别从沟通能力、专业素质、危机意识以及护理文书四个方面进行,分数在0~20分,分数越高提示能力越高。1.4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不良事件。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概率为6.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2.0%(11/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2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对接受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程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2.3护士素质。应用危机管理理论期间护士专业素质评价所得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3讨论

查看全文

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研究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免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危机管理模式;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应用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急、重症患者,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诊疗护理工作将面临着高风险,危机因素普遍存在,稍有疏忽各类突发事件、医疗纠纷随时可能产生。它是医院中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1,2]。为了及时预判并有效化解各种危机,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诊疗与护理,尽快康复,需要从心理上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合理的危机管理模式。心理危机管理是现代医学中有关急诊诊疗护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作用是将危机因素带来的危害及影响降到最低。它要求医护人员预先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因素进行预判和评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3]。因此,在急诊诊疗护理中应用危机管理不容轻视,本研究探讨的是在我院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其中男9例,女38例;年龄19~47(29.1±3.8)岁;高级职称3例,中级职称10例,初级职称28例,实习人员6例;本科以上学历20例,大专学历23例,中专学历4例。观察、记录并分析研究对象在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的有关指标的变化,具体指标涵盖:医护人员危机意识、工作能力的状况比较,急诊科危机事件的发生数比较,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满意度比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