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合同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9:30: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院合同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作为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的核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RP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构建了集团化管理的基础应用架构,以信息化为依托,实现多院区数据集中管理,实时透视下属单位的经营过程与结果,实现了财务、成本、物资、HR的一体化应用。在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的背景下,根据重庆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在HRP平台中嵌入“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传统手工管理到信息化管理的转变,同时对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实施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为管控合同风险、实现控制目标、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有效、合理的保障。
关键词:HRP;合同管理;内控信息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如何影响合同管理成为大家关注的方向,已有文献从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手段、系统构建、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华等认为,可以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合同管理信息平台,其原理是以网络为基础,在总的合同管理信息平台下构建合同库、知识库、专家库和知识交流中心四个模块[1]。马颖认为,建立合同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是以控制为导向,使其在制度安排上更注重在合同准备、签订、履行及履行后的过程中,安排有效“体制”、“制度”、“人”以及“途径”,使得合同的动态风险在每个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控制手段发挥作用,成为一个适时的动态过程控制系统[2]。闫秀杰认为,合同款收付进度是判断合同履行风险的重要参考证据,可以从会计核算角度,增设“合同”辅助核算方式对合同款收付涉及的会计业务进行独立归集,实现合同款收付过程明细管理[3]。耿桂凤等认为,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医院将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拓宽了财务管理领域,实现全方位财务内部控制,并且对合同管理所涉及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进行了规范,尽量做到精益求精;同时,通过对财务在合同管理中所分管内容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工作由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财务工作领域由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财务工作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服务转变[4]。这些现有研究,为从信息化的角度对基于HRP平台的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内控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一、医院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合同管理尚处于传统手工管理阶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医院采用EXCEL表格形式对合同进行登记,合同原件通过扫描采集后形成电子档与Excel链接后供相关部门共同使用。采购、审计、财务等部门均采用人工核对方式管理经济合同,管理效率低下。
二、基于HRP平台的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措施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事业的更新进步,医院日常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数量也随之增多,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当前医院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日趋明显,在较为完善的经济合同管理机制下,医院签订经济合同全过程都必须要达到该医院的经营规定,切实维护好医院的权益,规避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文章将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同行进行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方式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医院中的经济活动也日趋的频繁,经济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过程中已经显得格外的重要。尤其是在采购医疗设备、药品、耗材、服务外包、技术合作等活动中,需要严谨正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所以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门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尤为的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长久化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医院经济合同的管理工作内容,这样就会更好地提升相关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一、经济合同,医院经济合同的概念以及经济合同管理的内涵
(一)经济合同、医院经济合同的概念
经济合同主要是指当事人双方在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诚实守信的原则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确立好各方权利和义务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协议。而在医院日常业务中会涉及一些医疗器械及耗材的采购、设备维修、项目合作、建设工程承包等内容,需要相关医院与当事公司和人员以合同的形式签订一些经济事项。所签订的医院经济合同内容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充分地维护好签署合同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从而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公立医院合同管理的现状思考探讨
摘要:从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方面的现状出发,分析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根据《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针对风险提出建立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和会签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法制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在合同合法合规性审查的重要作用,为健全公立医院合同管理的权责一致、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会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0〕30号)文件要求,要求公立医院实现合同归口管理,建立并执行合同签订的审核机制,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等。本文从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方面的现状出发,分析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针对风险提出建立公立医院合同管理和会签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法制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在合同合法合规性审查的重要作用,为健全公立医院合同管理的权责一致、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公立医院合同管理的现状
目前,公立医院合同管理方面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相应的指引,各公立医院只能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自行管理。笔者收集了部分公立医院的合同管理现状的资料,发现存在不少监管漏洞和问题。
(一)没有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分析
[摘要]经济合同是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管理部门缺位、专业化程度低、管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须明确经济合同管理目标,加强风险控制。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经济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市场活动主体之一的公立医院,大多数经济活动与合同有关,涉及合同的种类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业务也越来越复杂。经济合同管理日益成为公立医院加强经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建设,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内容。
1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合同管理是单位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是经济事项动议、论证、决策、采购、实施、评价等行为的具体表现,涵盖了医院检验检测、劳务用工、维修维护、宣传推广、基本建设、后勤服务、物资采购、设备配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引进、科研协作、资产租赁等方面,除了需执行合同管理自身要求外,还要遵循人事、医疗、基本建设、国有资产、采购、工商、财务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总体来说,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参与部门多,业务流程长,管理要求高、难度大,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善。1.1管理部门缺位。当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缺乏系统性、全过程、动态化管理,与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的经济事项动议、论证、执行均归口各临床科室、业务部门,动议的可行性、论证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参差不齐,容易陷入“条条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控制,难以形成有效牵制和整体最优。尤其是在出现合同争议时,各部门往往互相推诿,最终损害医院利益。例如,采购部门按照业务需求和采购程序组织的采购可能与业务部门需求产生偏离,导致合同执行不力;法务部门更重视合同文本审核,无法判断合同的合理性;财务部门注重对付款要件的核查;档案部门只负责合同有关档案的管理;审计部门更关注金额审计而非执行效果;监察部门更注重流程合规性审查。1.2专业化程度较低。公立医院经济合同除了受《合同法》调节外,还根据不同经济业务,受《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调节,需要掌握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而医院往往重视医疗纠纷中的法律责任,忽视了合同纠纷中的法律责任。另外,信息化建设等合同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若专业化程度不高,容易形成合同缺陷。例如违反医疗广告管理的要求签订的宣传疗效的合同,违反有关药房禁止托管的规定签订的药房托管合同,违反国有资产出租规定签订租期三年以上的合同。1.3管理行为不规范。一是采购行为不规范。医院未按照规范的采购程序选择供应商,或以紧急事项为由,先执行后补签,造成合同条款签订被动、缺乏约束,违约责任难以追溯。二是签订程序不规范。即使通过了规范招标程序,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另行修改、增加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导致合同文本与招标文件出现重大变更。三是签订时间不规范。《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但由于医院往往是强势一方,且内部签批流程冗长,合同时常无法按时签订。四是合同文本不规范。由于缺乏制式合同文本,除国家规定合同外,初始合同文本一般由合同对方拟定,在合同条款中隐藏或包含了有利于对方的条件,如合同签订时间,同样是服务期三年的合同,每年一签的约束力明显大于三年一签的方式。
2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论文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公立医院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激增的经济总量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合同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和管控经济风险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为此,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明确要求实行合同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以现阶段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完善公立医院内控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经济合同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同管理意识。当前,多数公立医院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对于合同背后反映的经济风险认识不足。随着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日趋繁杂,合同种类及数量逐年增加,除常见的业务采购合同、基本建设项目合同以及修缮、维修合同外,还出现了诸如融资租赁合同、科研协作合同、信息系统合同、服务类合同等一系列新型经济合同。大量的合同必然涉及大量的运营资金,也因此无形中给医院带来了很多潜在的经济运行风险。(二)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缺失。因为缺乏规范的合同订立标准,导致很多应当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未订立合同,或是违规签订担保合同和借贷合同,增加了医院经济运行风险。二是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因为缺乏合理且规范的操作流程,导致在制度执行中出现滥用权力或不作为等问题,致使制度流于形式,其规范作用大打折扣。(三)缺乏科学的组织机构框架。当前,多数医院经济合同的起草、谈判、签订、保管全部由各职能部门或业务科室独立完成,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仅负责形式上的盖章审批,没有起到全局性的把关、审核作用。归口管理部门的缺失,造成合同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权力、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出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日常工作效率。二是缺乏专业、统一的领导,导致合同内容不严谨、条款不全面、违约责任不清晰、乃至合同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进而造成医院正当利益的损失。(四)缺乏规范的职权划分。在管理学上,职权分为直线职权和职能职权。直线职权是指直接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职能职权是指直接管理人员将权力授予某个部门或个人。目前,部分医院在合同签订方面还存在直接职权与职能职权划分不规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在没有建立授权审批制度且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的部门或经办人员往往直接对外签订经济合同,有时甚至出现以部门公章代替医院公章的现象,上述现象的出现,给医院风险防范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五)缺乏严密的合同管理流程。经济合同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涉及合同的起草、审核、订立、履行、监督、控制以及终止等各个环节。现阶段,很多医院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头重脚轻”的现象,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期的合同谈判、起草工作上,忽视了后期的审核、监督环节。合同管理流程的不严谨,容易导致合同内各项条款出现纰漏,增加了医院的经济风险。(六)缺乏高效的合同管理手段。目前来看,很多医院在合同管理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纵向管理模式,即逐级上报、上级定期检查。多部门横向沟通管理渠道不畅,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监管手段导致合同管控工作效率偏低。
二、加强经济合同内部控制的措施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首先要出台具有使用规范性的合同管理制度,其具体内容必须包括合同签订的范围、审核和审批的流程、委托授权及签订程序、合同变更的条件及程序、合同履行的监督、合同付款的条件、责任追究办法、档案管理及盖章要求等。同时,要完善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医院所有合同的签订必须由使用科室、承办科室、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及法律顾问共同完成。其中:使用部门负责提出采购需求、指标内容及技术参数;承办部门负责对被采购方的资质、履约能力、信誉状况进行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对合同价款、支付方式,资金预算、财务手续等进行审查;审计部门负责对合同审批手续、合同价款、酬金、结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核查;监察部门负责对合同办理的程序进行监督;法律顾问负责对合同内容、违约处理、变更与终止等条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最终审核。只有建立严密的会签流程,才能确保成文合同的合理及合法性,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医院的经济利益遭受不合理损失。(二)合理设置岗位及职责。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合同管理部门,实行合同归口管理。同时,细划各业务部门具体的岗位职责及分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三)强化关键环节管理。合同管理要遵循重要性原则,要突出抓好四个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一是严把签约关。在签订合同前,应对签订方的资质,市场准入情况,信用等级、履约能力、不良记录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切实从源头上防范合同管理风险。对于签订数量较多的药品、设备及卫生材料的采购,可以由职能部门建立供应商电子档案,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廉洁诚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分级排列,以此作为是否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合同履行监督。所有的合同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并对付款依据进行严格审核。例如:在支付工程合同款时,要确保预付款保函、工程进度审批单、监理意见、审计意见、竣工验收报告等资料齐全;在支付采购合同款时,要确保预付款保函、价格单、验收单、出入库手续、履约期限等条件齐备;在支付服务合同款时,要确保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及责任划分等与合同规定内容相符。对于不符合约定或依据不足的一概拒绝支付。同时,医院应当建立合同签订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将合同付款情况纳入医院预算管理,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并对合同的履行及监督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合同履行的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三是建立管理台账。医院签订的所有合同都应建立合同管理台账,通过台账的建立,以表格的形式,纵深地将每个合同的数据信息细化,形成包括合同项目、会计科目、合同台账在内的“三维”账务系统,实现全方位、高效率的账务数据管理,进而实现合同的日常登记和执行进度的动态更新,为财务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降低经济提供可靠依据。四是加强档案管理。合同档案管理包括电子档案管理和纸质档案管理。合同签订完成后,应将每份合同正本扫描成电子版进行存储,同时要设置合同的保密级别,并依据合同保密级别设置授权查询条件。原始合同由承办部门交办公室留存一份,统一编号进行存档保管。合同需要变更或解除的,承办部门应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变更合同应与原合同一并整理归档。(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通过网络系统完成合同的录入、审核、修改、会签等工作,从而减少纸质表单,缩减合同传递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从立项到预算、采购、合同、验收、付款的全过程管控,对审批、收货、验收、付款等关键节点进行自动预警,有效防范合同风险。三是利用信息系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合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更精准的参考数据。四是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实现合同横向管理,让合同的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充分参与合同的制定、审核、执行和监督,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各部门充分发表意见,利用系统实现全面的痕迹管理,有效解决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降低医院的办公成本。(五)建立并落实问责机制。医院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问责制度,要明确问责的范围、处理措施及执行程序等。对于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给医院经济利益造成损失的,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追究相关部门或人员责任。
作者:程燕玲 单位:山西省儿童医院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公立医院经济合同日益增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出现了管理机制不完善、会签把关不严、缺乏全过程动态管理、管理人才缺乏和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给公立医院造成了经济损失。对此,必须建立健全医院经济合同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经济合同管理机制,建立经济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全过程管理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达成的协议,是法人之间双向的有偿合同,是市场主体之间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当今社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公立医院,随着规模扩张,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一所较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每年要签订经济合同的价值,约占现金支出的50%左右。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已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发展。
一、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是指从经济合同提出到合同终结和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的管理,主要包括:合同标的立项认证、合同标的招标过程、合同签订的部门会签审核、合同章使用、合同履行和资金结算、合同终结或变更、合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医院经济合同类型繁多,有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药品、卫生材料、后勤服务和信息化建设等。可见,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涉及面广、难度大。
1.医院经济合同管理机制不完善或流于形式
医院财务部门合同管理研究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财务部门对合同的监督管理是财务监督职能具体体现,它不仅可以反映医院经营的好坏状况,而且还可以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利益的实现。医院对合同进行科学管理,要求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到合同制定、执行的全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一、医院合同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合同管理不规范。在实际中,多数医院现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尽完善,还需要改进。由于管理人员在合同管理方面专业素养不足,使合同在制定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合同文字表述不严谨、合同条款过于简单内容阐述不详细、变更合同不及时等等,合同条款的正确、规范填写对于合同管理有重要意义。合同信息包括合同类别、金额、付款条件和合同期限等,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成效好坏。2.合同全过程管理意识单薄。目前,在大多数医院的合同管理实务中,合同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合同的具体承办部门。合同的管理就是签订和催款,其他的环节很多都是空白,更别提财务部门的参与了。财务人员参与度较低,只有催款时才会想到财务部门。一方面合同的承办科室就没有意识到财务人员参与到合同管理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缺乏对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把自己认为是合同管理的重要一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合同履行监督的缺失,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跟踪和有效动态合同管理。3.监督职能的缺失。目前,许多医院财务部门对合同的签订、执行与结算过程一无所知,往往在事后被动地接受科室传来的结算单据时才发现合同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只能依据自己对结算单据的理解进行会计核算,这种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准确、不及时,导致财务人员对合同内容不了解、对合同的执行情况不掌握,财务部门对合同的监督职能大打折扣。4.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近几年来,计算机普及和软件程序发展很快,但是在实务中合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医院采用Word、Excel进行合同管理,以手工操作为主,这就造成大量的重复工作劳动,存在管理不够科学、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等问题。
二、财务部门在医院合同中的职能分析
1.制定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我国医院的合同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与医院情况相符合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模式明确化、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与修订过程中去,争取一定的话语权,从制度方面来把控好合同管理工作中自己所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要积极倡导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2.加强合同管理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协同管理意识。记得希腊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合同管理的实践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要在医院营造一种尊重合同、重视合同管理的意识,有意识地加强相关科室合同管理方面的培训,不仅仅要专业培训,还需要有心理激励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合同管理人员要积极地参加培训学习,掌握合同相关的法律概念,深刻理解合同的相关条款和含义。合同管理员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合同管理的质量;我们必须要明确合同管理员的责、权、利岗位职责,对合同实行全方位的跟踪式管理,做到合同在心中,心中有合同,一切按合同办事。3.完善财务合同的监督职能。订立的合同只有得到切实履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合同签订后,承办部门应及时把合同副本或者复印件送往财务部门备案,发生变更或者达成解除协议的,应把重新审批后的合同副本或复印件交由财务部门备案。财务部门应把备案的合同按不同的项目分门别类的建账保存并持续关注其履行情况,做到核算清晰、准确,并分析其成本和收益的关系。财务部门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办事,凡是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一律拒绝付款。财务部门的作用不可或缺,它不仅可以保证合同得到切实履行,实现合同收益;还可以为医院减少不必要的合同纠纷。4.建立医院自己合同管理系统。首先,医院合同管理系统要把一个合同从订立、审查、执行到档案管理全过程融为一体,实现对合同全流程实行跟踪管理。让信息数据在合同管理中跑起来,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少跑路,可以提高财务人员在合同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其次,医院可以多开展计算机的培训活动,提高合同管理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医院合同管理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综合过程,我们强调业务部门在合同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绝不能忽视财务部门在合同管理中作用。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的把合同管理过程规范化,让合同管理流程清晰明了。
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讨
摘要: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基础性行业,医院建设项目的开展符合卫生发展规划和当地发展需要。为保证医院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保障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的权益,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分摊工程责任。由此施工合同的管理质量与整个医院建设工程相关,是促使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探究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保证医院建设工程顺利竣工。
关键词: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范管理;应用价值
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项目双方有利,既是双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凭证,又是解决经济纠纷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能够有效规范建设双方的行为,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采取适当的解决办法,从而降低工程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日益增加。为确保医院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开展施工合同管理,降低施工风险,加快施工进度十分必要。
1施工合同管理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内容包括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施工设备使用的材料、竣工结算、工程验收等。施工合同管理有利于医院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及时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减少医院工程项目的建设风险,提高工程经济收益。要想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需要开展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筛选,在设置合同内容时,要双方约定各项专款。在施工前,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并保证技术应用的安全。对施工单位出现的违约行为,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处罚。对于医院建设工程而言,施工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对医院投入使用的运营管理与社会效益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进行了解,才能确定合同的有效性,确保施工双方能够按照合同完成工程建设。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由此来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医院建筑工程而言,能保证工程的有效开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施工问题顺利解决。
2医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设备经济合同规范管理
摘要:文章立足于我国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实际情况,从制度、合同执行、合同签署授权等方面阐述了各地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规范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医疗设备经济合同;合同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医疗设备经济合同是医院和外部企业发生交易行为或者经济往来的重要基础性依据,是医院经济管理、内部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公立医院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实体,需要在提高医疗水准、公共服务水准的同时,加强设备经济合同的有效管理。在实践中,医疗设备经济合同涉及到申请、论证、招投标、评标、会签、审查、登记、归档、执行等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医院各个部门需要有机配合,同时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或者有效管理。在具体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行政程序以及管理措施方面的问题,各地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表现出一定的粗放性特征。因此,当下需要对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的规范管理进行系统梳理,以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借鉴。
一、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无章可循。长久以来,各地公立医院均采取粗放化的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模式,领导、管理人员对于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许多公立医院缺少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制度,从招投标到合同执行,行政管理程序不科学,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缺乏操作性,在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有效落实①。(二)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执行松散。各地公立医院所采取的传统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模式,主要由各个职能部门协同运作,医院行政办公室往往只负责进行初步的审核以及盖章,合同执行过程管理极为松散②。尽管各个部门有专人负责合同管理,但是医院想要全面掌控合同的签订过程、执行过程极为困难。(三)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签署授权相对模糊。“授权”模糊是诸多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公立医院因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岗位的权责没有明晰,合同签订往往由经办人员代表法人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代表法人签订,签字效力有待商榷③。部分公立医院合同用章不够严谨,不具备法人资格的部门直接利用公章对外签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或者以职能部门用章代替医院公章签订经济合同,这不仅仅是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的重大缺陷,同时也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大漏洞。(四)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签署流程不够规范。各大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往往将资金支付过程作为重要检查环节,资金支付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核流程、审批流程,重大款项的支付甚至需要领导班子的集体讨论,各个部分的管理工作环环相扣。但许多医院都没有将合同管理上升到支付管理同等高度,医院领导、管理人员往往觉得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签署并不是资金支付行为,只需要把控好资金支付关口便万事大吉。但是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签署后便具有了法律效益,医院必须根据法律法规执行合同,而医疗设备经济合同往往涉及到医院重大经济支付行为,所以医院的不重视有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法律纠纷④。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机制都不完善,医疗设备经济合同谈判、签订、执行往往由同一个部门负责,缺少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五)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行为不够明晰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往往涉及到资信调查、审查、会签、审核、签订、登记、执行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环节工作涉及到不同的职能部门,若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缺少明确的流程以及没有明确各个流程的权责,就容易导致医院内部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等情况,导致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效率以及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另外,许多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都未实现信息化建设,而伴随公立医院规模的扩张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需要采购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就致使医院医疗设备经济合同管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⑤。
二、医疗设备经济合同规范化管理对策
医院内部控制合同审计成效
摘要:以医院内部控制为出发点,开展合同内部审计,通过制定合适的审计策略实施审计,发现主要业务层面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运用合同审计结果对医院在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质增效管理中提出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合同;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1]。而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和评价,检验和保证。随着医院的发展,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越来越多,而合同管理贯穿了医院经济活动的始终,涉及预算、收支、采购、建设项目、资产、合同管理等多项业务,这些业务正是《规范》所要求的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几方面。以内部控制管理为出发点进行合同审计,发现疑点,锁定问题,运用合同审计结果能有效促进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一、制定审计策略
(一)合同分类。根据医院经济运行特点,将合同分成货物类、设备器械及维保类、信息软件及维护类、服务类、基建类,并同时附上全合同生命周期相关材料,如设备采购的计划、预算金额、预算批复、请购申请、项目论证报告、各项审批手续、招标投标文件、合同流转会签、验收入库、付款记账凭证等等。合同分门别类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查找问题的精准性;相关材料的审核有助于发现内控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二)制度收集整理。有目的地收集整理上级部门有关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文件,及医院各业务部门相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规范和流程,提前深入学习了解。(三)编制控制要素。以《规范》《上海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操作指引》及医院各相关部门业务流程为依据,按照业务前期过程、合同签订审批、合同条款内容、合同执行解除等四个环节编制业务流程控制要素,注明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要素,制成表单。控制要素表单的应用可使合同审计工作的条理性、针对性、目的性和效率性更强。(四)实施审计。根据控制要素表单实施合同审计,整理审计底稿,与各部门沟通互动、分析总结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五)审计结果应用。以内部控制为出发点,通过合同审计,找出主要业务流程中不合理、不规范、有缺陷、低效率的环节,提出整改建议,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