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影像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22:5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药影像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药影像技术

超声影像技术在肠梗阻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中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结合改良式置管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起止时段,以60例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30例。采取常规护措施护理参照组,采取超声影像技术结合改良式置管护理研究组。比较2组胃液引流量、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结果2组对比第1d、2d时胃液引流量、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结论在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中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结合改良式置管的效果显著,即可对胃液有效引流,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其病情恢复,患者普遍较为满意,可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超声影像技术;改良式置管

在胃肠外科中,肠梗阻较为常见,其是一种多发急腹症,该病症若不及时接触,则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绞窄性肠坏死、水电解质失衡,从而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目前在治疗肠梗阻时,胃肠减压仍是最主要的护理操作和治疗方法,其主要自鼻腔将胃管插入胃内,将聚集的液体和气体利用虹吸原理排出体外,以促使消化管壁张力和胃肠道压力降低,从而改善血液循环[2]。但因临床缺乏定量、定位标准、患者配合度差异、护士操作差异等影响,所以胃液引流仍存在一些问题[3]。因此本文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起止时段,以60例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30例,即分析了在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中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结合改良式置管的效果,现阐述如下内容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起止时段,以60例胃肠减压护理肠梗阻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30例。总结分析患者基础信息:研究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区间24-69岁,统计均值(45.3±2.7)岁。参照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区间25-68岁,统计均值(45.2±3.4)岁。经统计分析各组数据资料,结果P值>0.05,可比。1.2方法采取常规护措施护理参照组,取平卧体位,对患者剑突、耳垂、耳尖长度进行测量,测量长度后置入胃管,确保其达到胃内,将胃液从胃管抽出,将10mL空气注入胃管,闻及气过水声,在水中置入胃管末端,连接引流器,无气泡溢出,采用3M胶带在鼻翼处妥善固定胃管,二次固定在同侧脸颊经高举平台法完成。采取超声影像技术结合改良式置管护理研究组,具体为:首先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和置管目的,对患者存在鼻中隔弯曲与否做出评估,对其鼻腔大小测量,了解前1d进食种类,对胃管合理选择。护士在置管时需确保患者吞咽节奏与送管速度吻合,若吞咽动作与之不符,则插入10-15cm时胸骨柄紧贴下颌,将食管弧度加大,以防食管上段胃管盘旋。胃管与引流器需连接紧密,于脐周下方放置,呈负压状态。协助患者置管后取右侧卧位,在剑突下方放置低频探头(涂有耦合剂),对胃管部位加以确定,在胃窦或胃体内对胃管位置按照B超影响调整并标记。最后调整为半卧位,以防胃管脱管、扭曲、受压等,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和变换体位,以及时排除胃液,加速肠蠕动。1.3评价指标比较2组第1d、2d胃液引流量、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分为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60分)、一般(60-89分)、满意(>90分)等三个选项。)。1.4数据处理所得文中数据由统计人员处理,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计数等资料分别用“x±s”和(%)表示,且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当P<0.05时,满足统计处理要求。

2结果

查看全文

医疗保障局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

根据《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关于印发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的通知》(卫规划〔2020〕69号)和《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学习借鉴“三明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通知》(医改组〔2020〕3号),经研究同意,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深化医改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县“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现就我县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意见通知如下:

一、完善区域平台便民惠民应用

(一)完善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推广“12320热线服务平台”,完善“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基于电子健康卡的预约挂号、在线报告、健康档案查询、移动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务应用,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到2022年,公众通过平台可实现各类医疗健康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务。

(二)建设“多码融合”应用平台。建设县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平台,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卡(虚拟卡),贯穿就医诊疗、预防接种、妇幼保健、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等各类场景,逐步减少院内临时就诊卡发放,推动“e点通”应用,保证实名制就诊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有效落地。到2022年,实现“多码融合”应用在县乡医疗机构覆盖使用。二级医院临时就诊卡就诊率应低于20%。

(三)建设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建设县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平台,推进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内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实施数字影像“云胶片”服务,实现个人医学影像查询调阅。到2022年,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医学影像共享互认,患者随时随地查看个人影像资料和诊断报告。

(四)建设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县互联网医院平台,为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统一、规范的平台支撑。县医院要开展互联网医院业务。到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查看全文

监管局工作规划

为深入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认真履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切实为医药企业发展服务,促进全市医药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医药产业百亿工程,现将我局推进医药产业百亿工程工作规划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工业强市、环境兴市、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资阳市“十一五”工业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保障,促进医药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医药产业集群,做大医药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医药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努力把资阳建设成为全省丘陵地区医药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0亿元、实现增加值34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3户,10亿元的企业3户。建立3个获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三、发展重点

(一)医疗器械。大力发展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浆分离器、一次性使用单采血液成份分离器、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血浆采集机、自体血液回收机、血液保存袋和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手术室净化系统、人工肾管路系统、多功能医用床、病房ICU室外成套设备等产品。努力把血脂分离仪、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分别打造成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医疗器械产品。加快自体血液回收机、去脂分离仪和影像诊断设备、骨科床、对接车等新型医疗器械的开发和投放市场速度;

(二)中药。大力发展苍耳子鼻炎胶囊、辽源七厘散、八珍颗粒、妇炎洁泡腾片、熊胆胶囊、千金止咳胶囊等中成药,加快中药饮片以及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的发展速度。努力把苍耳子鼻炎胶囊、辽源七厘散分别打造成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产品。加快产妇安软胶囊、七叶神安软胶囊、天麻头风宁咀嚼片、心可舒咀嚼片、独一味咀嚼片、妇炎洁栓等新药开发和投放市场速度。积极发展川红花、旱半夏、青蒿、木瓜、药杏、丹参、女贞子等中药材种植和黑熊等养殖。

查看全文

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提升医学影像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方法将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大二至大四的144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将加入本科导师制并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研究组,将未加入本科生导师制且未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对照组,每组72名。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动手实践、科研能力、临床影像观察、专业课理论知识考核和阅片能力。结果研究组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项目申报的选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课学习成绩、文献阅读成绩、临床影像观察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评分及问卷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阅片能力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科生导师制联合PBL教学可以提升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PBL教学;综合能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专业的优势特点,为每名在校就读的大学本科学生配备辅助的专业导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性格和特点来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学习计划,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各方面的创新实践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1]。以问题为中心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即PBL教学,其侧重于以问题为导向和中心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灵活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实际性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整合多科所学知识、深度挖掘知识的目的[2]。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均是以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认真听讲为模式的主体教学方式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学习方式,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的是师生交流匮乏、教学模式死板、学生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缺陷。

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导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融入更多的师生交流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弥补了现行教学方式的弊端,故本研究通过对医学影像专业大二至大四在校学生进行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旨在探讨并评价本科生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专业大二至大四的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加入本科导师制并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研究组,将未加入本科生导师制且未采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纳入对照组,每组72名。研究组男生34名,女生38例;平均年龄(21.4±1.3)岁;入组时平均成绩(77.3±16.1)分。对照组男生32名,女生40名;平均年龄(21.9±2.1)岁;入组时平均成绩(78.5±14.6)分。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组平均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纳入及排除标准严格参照本校导师制手册,纳入标准:大二第一学期至大四第二学期自愿参加导师制、PBL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参加导师制和PBL教学过程中未出现挂科、作弊、受处分情况的学生。对照组纳入标准:未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者;无挂科、作弊、受处分情况的学生。1.2方法。对照组采用目前高校常规学习方式,除了课堂教学外的课余时间,学生进行自由学习,不参加本科生导师制的系列培训和活动。此外,对照组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即带教老师利用多媒体、PPT、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模型、挂图等进行课堂授课,不经过学生动脑思考和讨论,直接将病例结果告诉大家并直接讲解,对于学生不明白之处在授课结束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答疑。研究组采用本科导师制联合PBL教学方式。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法:选择优秀的导师及学生为新入校的低年级学生开展有关本科生导师制的讲座,在学期初帮助导师制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及计划完成进度表,每个月至少安排1次高年资导师进行学术讲座,学生每月最少进行1次文献汇报或学习汇报,正常教学工作时间内导师每月至少进行2次面对面指导,每学期末进行1次小组内交流会和汇报总结并形成文字类文件上交,寒暑假进入临床及专业科室跟师学习,每学期末寒暑假见习结束发放并填写1次学生和导师调查表。PBL教学实施方法:研究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方式授课,包括给出病例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和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及总结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带教老师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此阶段包括提供完整的病史、X线、CT、MR、B超、临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图像和数据,让学生对病例有初步的认识和对问题的思考;第二阶段,对病例做出初步的诊断,并列举相应的诊断依据,然后以此诊断为基础,学生在课后自行查阅资料、阅读文献,为自己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例寻找相应支撑的理论依据;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查到的文献资料对相应的病例进行讨论和论证假设,明确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相应的病例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交流。1.3本科生导师制和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本科生导师制效果评价方法:①学生动手实践评价方面,两组均以3名学生作为一个小团队进行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互联网+项目的申报,故每组共申报2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项目,以每组项目申报是否成功和选中评价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别记录每组2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项目的申报结果。②对学生理论课学习成绩、文献阅读、临床影像观察(影像图像阅读、疾病诊断)成绩进行评价,采用期末考试闭卷答题的方式;文献阅读采用学生汇报老师打分形式;临床影像观察采用影像阅片形式,每种评价方法均以100为满分,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学生的各项成绩。③在学期末对学生和导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四部分(各占25分):学生态度考核(包括积极性、主动性、纪律性、责任感、协作性等)、学习能力考核(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自学能力、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工作能力(临床见习工作岗位的相关知识考核、讲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执行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科研能力(专业文献阅读、科研方法的掌握、学生科研思路的开拓等)。PBL教学效果评价方法:PBL教学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理论考核和阅片能力评价(各50分)。理论考核根据教学大纲及授课内容,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进行,两组学生均采用同一套考题进行考核测试。阅片能力考核根据学期授课内容,选择学习范围内的影像病例,在限定时间内对考核病例进行影像学表现、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等内容的纸质书写考核,由两名专业教师对学生阅片结果进行评分,取两名教师平均分作为阅片考核成绩。最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和阅片能力评价进行综合成绩(理论考核与阅片能力评价的总分)比较。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申报结果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理论课学习成绩、文献阅读、临床影像观察、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的理论考核和阅片能力及综合成绩等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查看全文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以“随机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其中,70例为对比组进行X线检查,70例为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率99%(69/70)高于对比组的84%(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异物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采取CT扫描检查可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能够明确异物征象,因此,在临床检查诊断中推荐使用CT扫描检查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与依据,若患儿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可选择先进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若不能确诊再行CT扫描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异物;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意外伤害,主要是指异物停留于支气管,引起剧烈呛咳、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因小儿呼吸气道正处于发育阶段,吞咽能力、吞咽功能相对脆弱,在进食过程中难以确保将食物完全送入食道,极易造成误吸,将气道堵塞,如果长时间不能给予有效处理,可造成患儿出现窒息危及生命安全,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前提与基础,及时取出异物是唯一治疗方法,为提高救治效果,需及时进行准确诊断[1]。本研究选择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予以分组,采用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对比分析实际检出率,旨在探寻更加准确、有效的检查诊断途径,进而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选择纳入1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样本,以“随机单双号”将纳入样本分为2组,其中,70例为对比组: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1~12岁,平均(6±3)岁;70例为研究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1~11岁,平均(6±4)岁;纳入样本符合《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指南与标准》,具有异物吸入史,伴有剧烈呛咳、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均经过术后病理证实,纳入过程及时剔除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病历资料不完整者,2组样本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在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家属知情同意后进行正式展开。1.2方法:对比组进行X线检查,具体过程,协助患儿处于仰卧体位,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若患儿存在抵触行为,需先对其进行安抚,若有必要让家属协助固定其体位,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仔细观察患儿支气管、肺部等情况,由2名及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具体过程,科学设置CT扫描仪相关参数,包括层厚、螺距、管电压、管电流等,协助患儿处于仰卧体位,在开始扫描前,需先安抚患儿,使其情绪稳定后开始进行扫描检查,若患儿抵触行为严重,可给予镇静处理后进行扫描检查,获取支气管、肺部清晰图像,由2名及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1.3观察指标:观察分析2组检出率、异物征象结果,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2]。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中医药文化多媒体教学论文

1)教学内容丰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医药文化知识内容丰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于教学课件给医学生系统传授中医药文化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使用课件制作过程中的许多功能给学生们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可以加强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热情,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医学生的视野。

2)信息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课时容量,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能够为医学生讲授的更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将难点和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突出出来,使医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课件中可以使用图片、影像、网络等信息把中医药文化知识向医学生系统的展现出来,使每一次上课的课堂内容都十分充实,信息量要比只从书本上学习的大很多,增添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课堂上只是通过板书来学习书本上的各种知识,不仅每节课所能向学生所能讲授的教学内容有限,而且由于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书写过多的板书,浪费了大量的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且学生也会感觉课堂内容枯燥乏味。然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老师可以从每节课中的繁忙的板书书写环节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到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讲授课堂上,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要一边在黑板上写板书一边讲授,并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是课堂的讲授内容更加精彩、生动,教学课件上所能容纳的讲授知识量更大,教学效率会比传统教学模式高很多。例如:在做中医药文化知识课后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感觉练习题的难度较小,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会有种习题做起来难以适应的感觉。所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后练习题和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老师可以把练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完成,把握好有效课堂讲授时间,学生也能够更好的领悟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使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但是教师从观念上和方式的改变,而且从以前的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的各项素质前面提高的方向转变,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教师和同学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多媒体教室可以给老师和医学生创造一个肃静、洁净和利于大家学习的环境。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由于过多的板书而每次都要擦黑板,减轻了老师的体力劳动,并且不会因为擦黑板而产生大量粉笔灰被老师吸入体内而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或者长时间写粉笔而使手指发发炎,教室内靠近黑板的同学也不再会被课堂上产生的粉笔灰所困扰,同学的注意力又可以跟随老师的讲授知识点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多媒体教学无论是对老师的身体健康还对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有益的。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师能够使教学课件的内容更加的充实,备课效果也会更好,而且还可以学习使用更多的多媒体电子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其特点,对于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老师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作为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外,还能教育更多的医学生掌握祖国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具有的责任和素质。

4)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所需要的课件、影视文件等资料来丰富自己所做的课件并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形式,最终实现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授课风格和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还能使医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由于网络上的多媒体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源,将这些资源引入到教师的教学课件中必定会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传统教学形式无法再适应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的要求,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教学来讲是势在必行的。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是每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由若干因素所造成的,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授课的多少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师讲授课程的一种方式,合理地融入传统的中医教学形式中,它的价值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而且必须服从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作为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中医药文化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徐海利齐峰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查看全文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研究

妇产科急腹症是众多临床急诊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患者病情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诊断,传统的诊断方式有很多种,但准确率均不高,要想取得准确的诊断数据、实现临床诊断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借助当前先进科技的帮助。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是近年使用最多的技术,能够准确检查出妇产科急腹症的类型,由于其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在妇产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为患者减少了忧虑,还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迅猛发展[1]。本文结合医院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借助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如何准确诊断各种急腹症,介绍了各种急腹症的病症及医学影像特点,阐述了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精确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120例,年龄23~46(29.16±19.28)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腹症表现,其中阴道出血28例(23.3%),急性腹痛45例(37.5%),慢性腹痛30例(25.0%),呕吐17例(14.2%)。1.2方法。采用飞利浦超声仪,C5-2型号探头,频率3.5Hz,患者检查前保持膀胱充盈,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腹部,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进行腹部扫描,确保扫描的全面性和全方位性;同时应注意医疗影像的观察,查看子宫、盆腔等是否有异常,子宫厚度和大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包块等现象,以及盆腔内是否有积液;此外,让患者排空膀胱,用探头引导超声检查,确保得到更加准确的腹部信息,以便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更加精确。

2结果

120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影像学诊断出宫外孕73例(60.1%),急性盆腔炎24例(20.0%),黄体破裂11例(9.2%),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6.7%),胎盘早剥4例(3.4%);与病理结果比较,发现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讨论

查看全文

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以我院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为基准,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处罚,从医疗体制改革下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应用入手,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的技术支持,两组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医学影像诊断的需求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改革的推动力,两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整体。结论:医学影像的诊断需要强化医学影像技术的额支持,通过临床诊断需求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主,提高医学影像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水平,提高医院诊断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发展进程逐步推进,医学影像技术开始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等,这些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医疗质量的发展,虽然不同技术的成像原理以及检查手段各有千秋,实际适用范围存在一定差距,但影响技术对影响诊断的影响性越打越大,从传统单一的形态转变到如今多样化的代谢改变,功能与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满足综合性诊断的需求,尤其是体层摄影技术(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特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但在影像诊断人员十分稀少,一方面由于医学院中影像诊断人才较少,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像急速以及诊断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多数院校注重于影像技术的掌握,对于影像诊断的培养实践性不足,因此比较符合医疗结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影像诊断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响诊断的专业人才处于缺失状态,能够在临床中具备生物医学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急需人才。因此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影响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培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实现改革与发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医疗设备的共同发展,从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关联性入手,实现综合性课程的设定,通过医院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等,提高医学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根本,也是联系两者和谐共进的必要条件。专业独立性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因此人才培养中,既需要从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医学影响诊断技术以及临床影像诊断知识的了解,从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设备以及技术掌握入手,强化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的提升,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各个分支理论知识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对疾病诊断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这是目前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2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查看全文

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接受对口支援“传帮带”人员26人,其中接受省医疗单位8人,应急管理局援藏卫健局1人,对口支援疾控中心支援2人、镇中心卫生院接受支援1人、镇卫生院接受1人、县妇计中心接受2人、民族医院接受1人;接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民族医院4人次;接受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6人次。

二、开展情况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对口帮扶援藏单位与县卫健系统相对应的六个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明确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形成更加完善的支援体系,持续提升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奋勇向前,指导疫情防控。帮扶老师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不分昼夜、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为我县取得抗击新冠疫情零确诊、零疑似的成绩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3、传输理念,培养人才。结合当地实际将先进的管理办法、发展理念输送给受援单位,派驻人员通过开展临床工作,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县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查看全文

医学专业招生及就业分析

1内容与方法

1.1资料。收集贵州省各类别医学院校及其专业结构设置、2011-2015年贵州省各类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1.2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贵州省所有医学教育院校进行调查,主要研究指标包括:2011-2015年贵州省各类医学教育院校各专业招生数量及其构成比、毕业人数、各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人数及其构成比、各专业未就业人数以及就业率。

2结果

2.1贵州省医学院校及其专业结构设置基本情况贵州省共有12所医学教育院校,其中3所医学本科院校、3所医学专科院校及6所医学职业技术院校,医学本科院校的培养层次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医学专科院校和医学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层次为专科和中专。硕士、本科以及专科的专业设置较为全面,博士学历的专业较少,仅有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基础医学专业,中专学历的专业亦较少、主要有农村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7个专业。见表1。2.2贵州省各类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招生情况2.2.1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不同专业招生情况医学本科院校5年共招生43086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所占比重最大(27.71%),其次为护理学(11.18%),而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分别为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及卫生检验,所占比例均在1%以下。除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传统专业,还新开设了精神医学、卫生检疫、康复治疗等专业。从各专业招生的年度变化情况看,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及卫生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大多数专业的招生人数在2013年或2014年达到最高,如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护理学、药学等专业。见表2。2.2.2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专科院校不同专业招生情况医学专科院校5年共招生38720人,其中,护理学专业所占比重最大(47.90%),其次为临床医学(21.09%),而卫生检验、医药营销、医学营养等专业所占比重较少(1%以下),医学专科院校新开设的专业包括口腔医学、卫生检验和医药营销等。从各专业招生的年度变化分析,护理学专业的招生人数每年均在3000人以上,其中2011年最高为4269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中药学等专业招生人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卫生检验等其他一些专业在2014年和2015年没有招生。见表3。2.2.3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专科院校不同专业招生情况5年医学职业院校共招生81925人,其中,护理学专业所占比重最大(49.82%),其次分别为药学占9.08%、助产占8.53%、农村医学占7.38%,而口腔医学、卫生检验、医药营销、卫生管理、医学营养、医疗美容等专业占比较小(1%以下)。2011-2015年职业医学院校取消的招生专业有口腔医学和医疗美容专业,而护理、医学检验专业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口腔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招生人数变化较小的专业有农村医学、卫生检验、卫生管理、医学营养等。见表4。2.32011-2015年贵州省各类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3.1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医学本科院校毕业生中,临床医学专业占比最大(33.65%),其次为护理学(10.84%)。从就业情况来看,各专业就业率均达90%以上,其中,全科医学、精神医学、康复治疗专业的就业率均达100.00%,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卫生管理(91.88%)。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大多数专业的学生首要选择省内卫生机构就业,例如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专业;精神科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医学影像等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的也占较大比例;在其他机构就业是中药学、医学检验、法医学等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选择提升学历的学生中,基础医学所占比例较多(27.59%),而全科医学、儿科学、护理学、康复治疗、法医学、卫生管理等专业所占比例较小(0%~7%)。见表5。2.3.2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专科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医学专科院校毕业生中,护理学专业人数共974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228%,其次为临床医学(25.64%)。从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率居前三位的专业分别为农村医学(10000%)、卫生检验(9762%)、医学影像(9749%),就业率低于85%的专业为医学营养(8433%)和口腔医学(8065%)。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除中药学、药学、医学营养等专业外,其余专业毕业生就业首选均是省内卫生机构就业,占比均超过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的50%,其中农村医学专业达100.00%;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只有助产专业的学生达到10%以上,其他专业占比均较低;中药学和药学专业在其他机构就业的人数占到本专业毕业生的50%以上;而提升学历的学生中,占比前三位的专业分别为卫生管理(26.49%)、医学营养(17.86%)、药学(8.04%)。见表6。2.3.32011-2015年贵州省医学职业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医学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护理学专业人数最多,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0%。从就业情况看,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其中卫生检验、卫生管理、医学营养、医疗美容、口腔专业,就业率均达100.00%,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中医学(91.62%)。从毕业生流向情况分析,除医学营养、医疗美容外,其余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省内卫生机构,占比均在50%以上,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医药营销(85.66%);在省外卫生机构就业占比居前三位的专业分别为医学营养(55.21%)、卫生检验(39.75%)、卫生管理(29.91%),而占比较小的为农村医学(0.54%)、口腔医学(0.96%);在其他机构就业方面,占比较高的专业为医疗美容(100.00%)、中药学(28.57%)、口腔医学(22.36%),而没有在其他机构就业的专业为卫生检验、医药营销、卫生管理、医学营养;而提升学历方面,占比超过10%的专业为农村医学(20.44%)、护理学(11.14%)、助产(11.47%)、医学检验(10.49%),而医疗美容、医学营养、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没有选择提升学历。见表7。

3讨论

贵州省医学本科院校的硕士和本科培养层次、以及医学专科院校和医学职业院校的专科培养层次,专业设置比较全面,但是医学本科院校的博士专业(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基础医学)和专科专业(药学、护理学、医药营销、中药学)较少,可能原因主要是博士培养在我省起步较晚,而专科培养层次不再作为医学本科院校的培养重点。医学专科院校和医学职业院校的中专培养层次的专业设置亦较少,仅有农村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7个专业,可能是由于随着我省医学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专培养层次已不再作为重点培养方向。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有增高的趋势[4],然而,我省医学博士培养层次设置的专业较少,难以满足我省当前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增设博士学历相关专业,并根据医疗卫生机构需求现状增加相应专业的培养数量。另外,由于长期以来中专层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基层,作为补充乡村级医护人员需求的主要来源[5-6],然而,随着人民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基层医疗也越来越需要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才[7-8],因此,医学专科院校和医学职业院校应大力发展医学专科层次的教育,以满足我省广大农村基层地区卫生人才需求。从各专业毕业生流向情况看,我省各专业的毕业生大多留在省内卫生机构就业,但医学本科院校的精神医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医学影像,医学专科院校的中药学、药学、医学营养,医学职业院校的卫生检验、医学营养、卫生管理、医疗美容专业,省外卫生机构或其他机构也是其主要的就业方向。根据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我省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康复治疗、农村医学等面向基层卫生工作的专业,就业率很高,结合国家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全科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9-10],以及我省广大基层农村地区的实际,该类专业教育应该是目前重点发展方向。而本科院校的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卫生管理,以及专科院校的卫生管理、营养、口腔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如针对该类专业是否饱和,可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削减该类专业的招生计划。另外,学校类别不同,相同专业的的就业率也出现相差甚大的结果,如专科院校的口腔、营养、卫生管理专业就业率低于其他专业,而医学职业院校的口腔、营养、卫生管理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其原因可能与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卫生人才需求有关,另外,不同层次相近新专业的开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以上结果分析,我省医学院校可适当扩增面向基层就业的专业人数,而对于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还需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情况做进一步调研,以确定该专业的需求是否达到饱和。相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医学院校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建议对其招生人数可在进一步科学论证后进行适当调整。为保证医学专业教育有效供给和优化升级,我省医学教育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急需专业的扶持力度,并调整滞后专业,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需求,提高医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