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科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04:13: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药科学研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药科学研究

中医药数据状况及发展

1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学数据方面实行了“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联邦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数据共享国策实施的10年间,美国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后5年比前5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所产生的。目前,我国由各行业部门产生和积累的海量科学数据,得不到有效共享和利用,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统一规划、政策调控和相应法规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从而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决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数据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它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持续性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内容服务的明显特征,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急需发展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长期布局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以共享促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数据的潜在价值,强化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能力。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在国家科技部统一部署下,由四个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六大科研院所联合申报,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4年4月正式启动。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政府卫生决策、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百姓健康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科学数据中心是数据集汇交、储存和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物理中心,到2006年已经启动的4个数据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别是:基础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预防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

2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现状

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是国家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成员单位之一。自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围绕构建国家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制定和完善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增强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积累,促进中医药科学数据增值的整合体系的目标,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的指导方针,确定以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的规划为出发点,将资源的组织、分析、获取、调度、整合和共享服务工作贯彻工程建设始末。

查看全文

医药科研下的实验室管理论文

1建设维医药开放型科研实验室的背景与意义

科学研究的核心离不开“创新”,这也是是高校科研工作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1]。由于现代科学研究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交叉及渗透,因此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组成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利用校内外相关学科的领军人士组成科研团队,搜集各类新型科技资源与民间偏方,以创新为要求,可以达到创造出更多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这不仅了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也使得民族特色药物的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重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同时使得这个平台开放共享,通过制定合理的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利用科研创新平台,从而不仅实现维医药开放型科研实验室创造出更多新鲜科研成果的目标,也使维医走出区域限制,被全世界所认识。

2维医药开放型科研实验室的内涵建设

2.1鲜明的学科研究特点

新疆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制定政策措施,重视、保护、抢救、传承、扶持、提高、发展民族医药,使新疆的民族医药事业有了当前的大好局面,已形成医疗、科研、教育、新药开发基本配套和中医药、维吾尔医药、蒙医药、哈萨克医药互相促进发展的格局。维医药的开发研究离不开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注重科研服务,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所做学科研究的方向与主要特色。只有鲜明的特色下才能在研发当中获得优势,谋取长久稳定的发展。维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开放性建设也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没有特色的实验室条件,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使研究成果推广到开发或者临床应用当中。

2.2管理方式的探讨

查看全文

中医药数据状况及发展透析

摘要: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数据、资料,以及按照不同需求而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具有明显的潜在开发价值,并在应用过程中得以增值,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资源。拥有可靠、系统和积累丰厚的科学数据,就有可能把握更多的原始创新机会。

关键词:中医药;科学数据

1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美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学数据方面实行了“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联邦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数据共享国策实施的10年间,美国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后5年比前5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所产生的[1]。目前,我国由各行业部门产生和积累的海量科学数据,得不到有效共享和利用,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统一规划、政策调控和相应法规的保障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离散的科学数据资源,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对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及其高效利用,从而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决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数据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它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持续性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内容服务的明显特征,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急需发展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充分发挥国家长期布局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以共享促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数据的潜在价值,强化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能力。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在国家科技部统一部署下,由四个主管部门联合推荐,六大科研院所联合申报,2003年在科技部立项,2004年4月正式启动。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高度统一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为政府卫生决策、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百姓健康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科学数据中心是数据集汇交、储存和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物理中心,到2006年已经启动的4个数据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别是:基础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预防医学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

查看全文

透析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的初步设想

随着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医学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开展,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建设也从单一品种走到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对整合全领域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无论是在数据资源、建库技术、建库人才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提高数据库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地管理科学数据,为中医药信息化科学研究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源保证,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今后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探讨。

1资源体系建设

资源体系的建设首先是资源调查,它是数据库的建库基础,只有在全面掌握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对未来建库的技术提出需求。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已经完成了中医药科学数据资源手册研制,但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较少开展真正切合实际的数据资源调查研究,比较随机性较大,往往是找到什么样的资源就做什么数据库,申报项目也比较盲目,这些都给完成项目任务带来了一些困难。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开展资源调查研究,至少可以确定今后三五年的建库目标,减少盲目性,也可为人才的培养把握一定的方向。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要制定数据库的建库规划,规划应包括数据库的建库方法、建设时间及建设的技术准备。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属性,分别提出不同的数据库建库方法,哪些数据库要建成关系型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要建成结构型数据库,哪些数据库是全文型的数据库,哪些数据库是多媒体的,等等。哪些资源目前可建成数据库,哪些还需假以时日等待数据资源的成熟,使之能够很好地把握未来,对未来有所准备。

数据库的建设要采用分步施实的方法。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调查资源规划、数据库的基础上,还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采用分步实施的方法,充分讨论实施的方案,哪些数据库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就可建成,哪些数据库目前可建,但成果需要长时间的建库积累,哪些数据库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必须先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探讨。数据库的建设必须追求完美性、实用性、真实性,不论是简单的数据库还是复杂的数据库,要求我们在建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建成一个使用一个,即使是在建设之初功能不够完善,但是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合理,具有实用性。

2管理体系建设

查看全文

民间中医药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近十年来,中医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民间中医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源头活水,一直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检索近十年来民间中医药相关的网站、公开数据库等信息,分析民间中医药的政策、机构以及科研情况,探索民间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冀望民间中医药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增强民众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医药;现状分析;建议

民间医药是民间医药工作者在数千年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民间医药工作受到了国家、行业以及民众的高度重视,民间医药生存环境不断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困难,部分民间医药技术后继乏人。为推动民间医药发展,现将近年来民间中医药的政策、机构以及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寻找薄弱点,为促进民间医药更好的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民众健康提供参考。

1国家高度重视民间医药工作

近十年来,国家了若干民间医药政策,出台了指导民间医药工作的专门文件。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要求“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1]。2011年《关于加强民间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1]35号)中,提出了推进民间医药发展的总体方针和思路,要求“坚持挖掘整理与总结利用并重,传承保护与开发推广结合,政府扶持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举”[2]。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3]。同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正式,要求采取措施支持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并设立了相关条款,给予了民间医生可能具备从业资格的发展空间。2019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4]。由上可见,对民间中医药发展政策的关键词主要为挖掘、整理、筛选、评价、开发、利用和利益分享,涵盖了民间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2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民间医药工作

查看全文

高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

2007年卫生工作讲话

高强部长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

充分认识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医治艾滋病等传染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症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建设国家中医科学院,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成立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组织协调小组,探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增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积极研究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

查看全文

论文的格式: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

关键词:论文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查看全文

卫生厅中医药工作计划(省)

20**年全省中医药工作将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卫生工作中心任务,以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主动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实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中医药攀登工程实施和“六大行动计划”中的中医药项目建设,通过一年的努力,使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继承创新扎实推进,科普宣传和文化建设逐步深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取得新的成效,中医药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开展学习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对实现中医药科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在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发挥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与省级各部门、各有关厅局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努力形成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机制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情况的调研,做好中医药发展的整体规划,科学制订贯彻《意见》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部署落实各项重点任务,为今后我省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好的工作基础。

二、不断加强中医“名院”和重点中医院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医药发展基础。按照《**省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省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的要求,对建设单位进行中期评估。在此基础上,推荐一批中医“名院”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创建单位。按照建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重点针对县级中医医院,启动一批中医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统筹省级财政和中央拨款,每年重点支持5-8家单位,滚动建设。加快国债中医药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建设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三、努力提高中医“名科”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加强国家、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示范中医科的建设力度,通过专科协作组等形式,明确建设重点,提升建设成效。积极发挥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注重创新发展和绩效管理,争取1-2个中医药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做好对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等中医“名科”建设项目的中期评估考核工作。推动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建设,通过调整布局、优化资源等,引导中医医院集中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服务科室、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巩固和发展临床特色,提升规模效应,浓厚中医药氛围。开展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提升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能力和使用率。全面实施《**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加快诊疗规范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增强中医药诊疗行为的规范性,使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

四、持续加快科技进步,着力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好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认真制定实施计划,集聚优势研究资源,搭建研究创新平台,集中学科联合攻关,建立健全有利于基地建设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力争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防治重大疑难病和传染病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高水平、开放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充分发挥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对中医药等级实验室、研究室的指导和考核。开展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验收及新一轮申报启动工作,开展中医药二级实验室的遴选工作;规范省中医药优势病种研究推广中心、省中医“治未病”研究中心、省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推进中医药科技工作的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中医药科技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工作。规范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奖励工作。认真做好科研项目招标、立项工作,按照定向招标、顶层设计的模式,重视重大疾病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切实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努力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扶持畲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

五、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持续提升中医药队伍素质。一是充分发挥省名中医研究院的作用,加强对国家和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实施省名中医系列学术讲座计划,强化对省名中医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完成第一批省级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考核工作,启动第二批省级中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培养项目。开展新一轮省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第二批全国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工作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培养成效。三是全面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发挥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骨干单位的作用,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批基础较扎实、临床能力强、知识结构优化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四是继续开展西学中人才、农村中医骨干和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教育等多样化、多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五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培养一批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要手段、掌握全科医学知识的社区中医药人才。六是启动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考试和培养工作。

查看全文

浅谈我国中医技术改善和知识产权维护

摘要:中医药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在技术创新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姗姗来迟的知识经济时代使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为赢得市场必须重视技术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所以,根据中医药科自身的特点,加强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活动,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更侧重的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以市场效果为标准的,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市场价值,达到商业目的,其关键是商业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技术成果及其转化成的市场价值归谁所有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为了调整这其中的矛盾就产生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实无论是对商标、著作、专利,还是对技术秘密的保护,说到底是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归谁所有、如何使用以及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知识产权制度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认清两者的关系,在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才能杜绝顾此失彼,做到相得益彰。

二、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查看全文

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我旗是蒙古族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医蒙药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蒙医药以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效果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和信任。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为了弘扬民族医药,挖掘蒙医药学这一伟大的宝库,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旗委、旗政府决定成立旗蒙医蒙药研究所,1973年1月正式设立。当时是吉林省内唯一的民族医药研究机构,现在也是全区唯一保留的旗县级蒙医药研究所。多年来,研究所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卫生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艰苦创业,心系民族医药

建所伊始,研究所只有4名职工,借旗保健所一间平房办公。固定资产只有两套桌椅。简陋的工作环境无法开展工作。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不等不靠,主动向旗委政府汇报工作,得到了旗委政府的支持。建了土木结构七间平房,解决了办公问题。从此,揭开了科右中旗历史上民族医药研究的序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能否开展好第一步工作,关系到今后能否搞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研究所自身发展问题。经研究决定整体工作分三步走:一是调入一批知名度高,有威望的中、老蒙医,充实到科研队伍中去,为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迅速打开门诊工作局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求医愿望,同时也打好经济基础。三要牢牢地把握研究所的职能任务,在蒙医药“挖掘、整理、研究、提高”上下功夫。四是通过对门诊患者的调研,为以后科学研究的选题立项进行积极的探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着手解决在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先集聚一批知名老蒙医,解决了人才问题;第二步开设门诊,首先要解决药品,但启动资金如何筹措成了难题。是等,是靠,还是要,他们认为,决不能再给政府增加压力,事业成功最根本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这是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我们发动职工筹措资金,所领导带头把“”中受打击迫害补发的工资拿出一千元,加上职工集资的两千元资金,购买了药品,开展简陋的蒙医药制剂工作。但不到一年办公室用房在大雨中倒塌。不得不再次为解决房屋问题而奔忙。老所长不顾年老体弱长途跋涉几次到当时的哲盟请示资金。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盟领导被老所长的事业心,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特批了6万元,重建蒙医研究所办公室。有了办公场所,蒙医药科研工作很快得到恢复,蒙医老前辈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得到了发挥。研究所名望越来越大,远近闻名。研究所门庭若市,来诊患者络绎不绝。有来自本地的,有来自突泉、淘南、通榆、扎旗等比邻旗县的,还有特意从北京、哈尔滨、长春、白城等地暮名前来的患者。患者的信任,政府的支持,老辈人的敬业精神鼓舞和激励着蒙医人。三十多年来,几届所领导带领全所职工,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奋创业的优良传统,把研究所建设的越来越好。后来,旗、盟两级政府先后投入,现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盖起了门诊楼、病房楼、制剂楼,固定资产由建所初期的不足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建筑面积不组250平米增加到4100平米,职工由4名增加到147名,蒙药制剂生产不再是当年的药碾子蹬,石碾子推,手工团丸的初始制剂方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二、弘扬民族医药,努力做好挖掘整理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