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技术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8:38: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药技术创新

医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论文

1医药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

从医药上市公司数量来看,1993年第一家医药公司上市以来,截至2013年底,我国医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共有179家,营业收入共计5644亿元,同比增长14.4%。从地域分布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医药上市公司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华东六省份(江浙沪、鲁皖闽)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占全国医药上市公司30%。从股权性质方面,由于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其国有股占股比例均较高,但随着一些民营和私人资本的注入,医药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平均比例在逐渐下降,2010年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国有性质比例为53%,到2013年这个比例为47%;从股权集中度来看,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2007年为53.62%,2010年这个比例降低为51.96%;从资本结构方面看,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2008-2010年的分别为50.78%、47.51%和43.77%[2],可见平均资产负债率呈下降的态势,医药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而较忽视债务融资。总体来看,医药上市公司虽然在整个资本市场中占比不大,但是在股权和资本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将结合公司治理理论,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

2研究假设

2.1股权性质

公司的股权性质是公司治理中的根本性因素。对于国有性质的公司而言,国家性质的股东处于控制地位,除了与非国有股东一样会关注公司资产的保值和回报以外,还会关注就业、财政收入等社会性问题。因此国有性质的股东在多种因素的约束下进行决策,而私人企业则更多关注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更能集中经济力量进行研发创新。

2.2股权集中度

查看全文

浅谈我国中医技术改善和知识产权维护

摘要:中医药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在技术创新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医药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中医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这是《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姗姗来迟的知识经济时代使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为赢得市场必须重视技术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所以,根据中医药科自身的特点,加强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推进中医药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活动,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更侧重的是一个经济概念。它是以市场效果为标准的,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市场价值,达到商业目的,其关键是商业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技术成果及其转化成的市场价值归谁所有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为了调整这其中的矛盾就产生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创造性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实无论是对商标、著作、专利,还是对技术秘密的保护,说到底是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归谁所有、如何使用以及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知识产权制度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认清两者的关系,在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才能杜绝顾此失彼,做到相得益彰。

二、中医药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

查看全文

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25.0软件,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一定的差异,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并针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制造业指出了相关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随着全球不同国家高新技术制造业计划的相继推出,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又需要依靠制造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来体现,而高新技术产业最能体现制造业能力和前景。因此,高新技术制造业水平是影响地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行业,其经济发展水平就会高。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近年来,各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如何均衡不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建立

根据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内涵与特征,结合有关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文献的阅读与研究,依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分析为主及数据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并经过相关性和适用性的检验,文章选取了17个指标构成高新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R&D活动的企业数、R&D人员、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数、引进技术经费支出、购买境内技术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机构数、机构人员、机构经费支出共17个变量。

2实证分析与数学模型

查看全文

中小型制药企业发展规划管理论文

摘要:金融风暴的影响对制药行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各项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如制订并颁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基本药物招标生产和直接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在规范药品市场的同时,又对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危机中寻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对于中小型制药企业在未来发展制定制定应对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一、目前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

1.“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在中小型制药企业中广泛存在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据统计,自2004年开始,虽然国家强制对医药生产企业实施强制的GMP认证,企业的数量得到了控制,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就我国的460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来看,其中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并无自身优势产品,仅靠生产工艺相对成熟简单的仿制药品存活。“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盲目扩大现象也十分突出,重复生产企业都在50家以上,以致这些产品供大于求。“三低”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

2.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当前我国医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普遍存在着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标准有缺陷、成本控制只局限于生产成本、成本开支缺乏总的规划、坏账损失等问题,出口型企业受金融风暴影响,利润大大降低。人才方面:一是缺少能委以重任新药研发专家和熟悉并能运用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专业人才;二是缺少既精通药品的管理又能拓展市场的管理人才。数据表明,2005年~2006整个医药制造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始终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约40亿人民币,并且分撒于数千家企业,这样研发导致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医药企业不注重研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医药产业的研发风险非常高。

查看全文

医药行业工作计划

一、**医药行业发展状况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关系人民健康,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的重要行业。**期间,浙江医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全省医药工业系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7亿元(按90不变价计算),5年年均增长26.9%,在全国同行业的位次从第3位上升到第1位;医药商业销售额157.1亿元,5年年均增长16.2%。行业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名列前茅,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成就令人瞩目。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一批大产品竞争优势明显。重点培育的36个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主导产品,多数技术经济指标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成为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末,这些产品的销售产值已占全省医药行业的1/4,并成为创利主体。化学药品出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抗肿瘤系列、抗生素系列、抗寄生虫系列、甾体激素系列、VE及中间体系列、心血管药系列、头孢中间体系列等产品在全国化学药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产业组织优化,行业集中度提高。**年末,列入"五个一批"的19家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行业的60%和55%。海正集团和华东医药集团进入国家520家重点企业行列。6家规模最大的商业企业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占全省医药商业的30%和50%。这些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支柱。

(三)科研投入加大,技术成果丰硕。**末,全行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近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时期,共开发新药546种次,其中中药一类新药2个,中、西药三、四类以上新药135个。完成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24项,省重大科技开发项目13项,省重点科技开发项目24项,省级火炬计划项目22项,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4项。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四)资本规模壮大,投资规模扩张。**末,医药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达88.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2.2倍;**时期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亿元,比"八五"增长1.4倍。

查看全文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尚未形成有利于生物制药企业开展融资、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活动的良好氛围。本文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调研,给出了对该产业发展创新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融资产学研联盟

生物医药行业是永续增长的朝阳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远超全球GDP增长水平。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以张江高科园区为核心的基地形成了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为模块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科研水平和企业实力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要推进上海生物医药走上创新之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选择适合的创新突破口

生物制药业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新思想极少。实际上,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中,真正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创新产品屈指可数。因此生物医药产业要加速健康发展必须寻找适合的创新突破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药合成、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其整体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在选择创新突破口上,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积极推进小分子药物、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和药物生产新工艺;大力发展新型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力争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查看全文

医药企业科技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党中央国际国内“双循环”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企业管理者的视角对医药企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后果,并从制度构建、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从实务层面更好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医药企业;科技管理;问题及对策

1科技管理的含义

科技管理是指运用调查、决策、规划、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等功能,有效地管理和分配有限资源,以达到科技目标总体最优[1]。企业科技管理强调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制定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优化科技管理流程,在企业中创造创新氛围,激发员工创新灵感,鼓励部门协同合作,实现科技创新成果最优化,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新产品,推动技术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科技管理的重要性

2.1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党中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背景下,在“国产替代”和“供给侧出清”等外部机遇和压力下,医药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并获得发展,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小步试错,快速迭代”为手段,通过科技管理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局,继而推进科技成果工业化,丰富产品管线;同时良好的科技管理也能帮助企业扩大产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2.2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五力模型”,模型假设企业的竞争力受到5种力量的制约,分别为: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这5种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组合成3种常见的企业战略管理,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大量的商业实践表明,医药企业无论采取哪种企业战略管理或突破“五力”的制约,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科技管理的支持。

查看全文

中医发展讲话

中国医药学是广大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医药学与西方现代医学构成我国医学的一体两翼,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充分发挥广东优势,整合中医药资源,振兴中药产业,发展我省中医药的要求,不遗余力,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事业、中药产业和中医药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

一、**市中医药发展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市共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20所,含中医医院17所,研究所、门诊部3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5所,二级乙等中医医院1所。增城市中医医院为国家示范中医医院(县级),花都市中医医院为省示范中医医院(县级)。市、区属中医医院共有病床2254张,占全市总病床数的14.11%。共有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25人,占全市医师总数的15.0%。在市、区属医疗机构(含西医机构)中医人员中,共有中医博士11名,中医硕士65名,主任中医师44名,副主任中医师275名;在读博士研究生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95名和参加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班20名。**年全市、区属医院总诊疗人次为2552.4万人次,其中中医诊疗798.9万人次,占31.30%。

“**”期间,**获得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0项、市级中医专科(专病)23项、市级治疗特色诊疗技术项目9项。有市级立项课题431项,省级立项课题94项。**年,我市荔湾区中医医院不孕不育专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年8月花都区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年11月**市中医院“肠炎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年12月荔湾区通过创建有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复核评估。

医药产业是**重点发展的7大产业之一。全市66户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中,有中药饮片加工业和中成药制造业21户。敬修堂、陈李济、和记黄埔、王老吉、香雪制药、中一药业等中成药企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完成工业产值69.39亿元,同比增长4.9%,分别占全省行业总产值的28.9%,其中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完成总产值近22亿元,占全市医药工业产值的31.7%。消渴丸、华佗再造丸、夏桑菊、复方丹参片、板蓝根和抗病毒口服液等6个中成药名优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二、我市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查看全文

市科技局全年工作意见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全市科技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以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根本目标,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贯穿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要求,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有效手段,以突破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发挥一个作用,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关键,强化四项措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是: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实现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5%;全社会R&D投入达到1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0.8%。争取省级以上计划35项,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重大专项10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项,25项成果列入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0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0家,创新型企业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30家。科技特派员1200人,组建利益共同体550个,培训农民30万人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一、发挥高新技术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加快骨干企业膨胀。对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30家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加速企业膨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力争30家重点企业年实现产值4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

二是抓好高新技术重点项目。围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梳理筛选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帮其做好策划、规划,组织实施重要科技计划,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紧密跟踪全市大项目建设,加强新上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和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扩张。

三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搜集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技术、专利、工艺和设备信息,论证、策划一批具有前瞻性、超前性的技术改造,将高新技术逐渐渗透于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由传统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查看全文

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2000年增长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2000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