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化工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14:21: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药化工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药化工论文

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企业之一,医药化工企业在我国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医药化工所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确保我国的医药化工企业能安全的生产,医药化工企业应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生产的安全性,使其能规范的操作相关的生产器具,这样才能减少医药化工生产施工的发生。

关键词: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在对医药化工生产增强安全管理时,医药化工企业要明确生产现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将其实施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企业才能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本文将对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1关于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1.1先进生产技术的利与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药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引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尽管先进的生产设备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些生产设备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危害到工人生命安全,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由于医药化工的车间处于封闭状态,一旦发生事故,人们将很难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查看全文

乙酰丙酮合成分析论文

1.乙酰丙酮的应用

乙酰丙酮用途极广,主要用于生产药品、饲料添加剂和催化剂,此外还用作合成中间体的溶剂以及用于粘合剂,燃料添加剂和金属螯合剂。在医药工业中,乙酰丙酮用于生产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方面主要用于合成抗鸡球虫病药物尼卡巴嗪的原料之一。乙酰丙酮在欧美主要用于生产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日本主要用于生产催化剂。我国主要用于生产磺胺药,部分用于兽药,少部分用于生产催化剂。

2.乙酰丙酮的合成

乙酰丙酮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丙酮一乙酸乙酯法、丙酮一醋酐法、乙酰乙酸乙酯-醋酐法、丙炔-醋酸法、乙烯酮-丙酮法等。

2.1丙酮一乙酸乙酯法

在反应釜内加入金属钠、乙醚和冷的无水乙酸乙酯,搅拌下滴加丙酮,保反应温度为45-55℃,最佳pH值6~6.5。反应物经分离,精馏得乙酰丙酮。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当温度超过70℃时有副反应发生。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废水,20kg金属钠可制取50.3kg乙酰丙酮,副产物为34kg的氯化钠,41.3kg醋酸钠和153kg水。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探索及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科研基本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1]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2]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导致我国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总体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实用价值不高,与学生实习就业相关性不强;考核约束不够,学生忙于实习、考研和找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指导教师本身水平有限或对于学生要求不够严格,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平时理论指导太少,学生对于论文的格式和内容不熟悉。深入分析本科毕业论文现存问题的成因,缺乏系统、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3]随着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逐步正规化,尤其是在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院校已经普遍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和评分标准,建立起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这些标准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对毕业论文从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规范性、写作水平这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4],其质量标准的内涵可以归为形式质量标准、内容质量标准和过程质量标准三大部分。但目前各院校制定的质量标准大多数都是从学校层面制定的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统一的标准,这种同质化的标准模式虽然可能会使得学生的毕业论文外观形式比较统一,但却忽略了各个专业自身的学术特点,使得某些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指导面临很大困难,标准也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5]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围绕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护理、康复治疗、药学服务、食品安全检测、药物研发、生产、检验等医药健康领域一线岗位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学部目前的六个本科专业中药学、药学、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护理学和康复治疗学,涵盖了理学、工学和医学三大学科门类。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论文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专业均要求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在毕业论文的形式方面,各专业一直不断地进行适合不同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的毕业论文形式探索。因此,在国家对于毕业论文标准及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医药学部专业门类多的特点,建立适合学部各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细则和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提高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提升学部整体教学管理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有待改进,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生物医药学部要求学生毕业论文必须与实习工作内容相结合,并保证“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的毕业论文原则,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受到实习单位及具体工作岗位的限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学术性有限、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比如,2018届药学专业部分在医药药房实习的同学从事调剂工作,因其先进性及科学性并不突出,所以毕业论文只能采用关于大量处方统计相关的调研型论文。此外,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由于药房无法提供数据库中数据,学生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论文的质量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将论文管理工作前移,加强对实习基地及工作岗位的筛选,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二)学生对待论文的重视程度、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仍需加强由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与学生实习、考研或考公务员,以及寻找就业机会的时间基本重合,所以学生的思想会一定的波动和起伏。部分学生会在毕业论文的工作上投入较少的精力,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比较依赖指导老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及时回应指导老师。个别论文内容和格式达不到专业要求,论文率比较高,这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相关训练仍存在不足。答辩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准确、回答问题不自信,也说明该方面的训练有待加强。因此,制定更符合学部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化管理,是提升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保证。(三)论文指导教师队伍应进一步建设。部分新开设专业具备论文指导能力的教师数量不足,需要从进一步引进高水平师资和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除了加强人才引进的工作外,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既要包括毕业论文的整体设计(即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及科学性),又要包括毕业论文格式的指导(即论文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为保证指导教师的指导质量,迫切需要详细可行的论文管理制度及学生反馈制度,提高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规范教师的指导过程,明确有效的奖惩机制,从而保证和提高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的探索

针对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及管理现状,为提高学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构建并完善适合学部学情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确立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细则。1.明确管理方式和岗位职责。为更好的保证学部整体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明确采用学部、专业和指导教师参与、分工协作的学部三级毕业论文管理方式。由学部主任主责、教学副主任统筹协调、各专业主任及秘书组成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团队,团队人员都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学生毕业论文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各专业论文指导教师负责解决毕业论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管理人员共同完成学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工作。同时,各专业还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行业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在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三个阶段中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指导,对于学部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强化过程性管理。在学校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制定贯穿整个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细则”,实现全环节、全方位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确保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主要从开题、中期和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加强过程性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开题阶段。开题阶段重点监控指导教师的资格和培训、论文选题质量的评价,不合格的学生由专业督促帮助整改。指导教师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秋季学期开学初,学部组织全体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培训,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在学部培训中明确毕业论文各阶段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要求每一名论文指导教师申请论文指导专用邮箱,邮箱账号和密码交教研室报备。相应指导教师的邮箱地址由教研室或专业秘书通知给所有学生,要求学生将所有文件材料通过邮箱发送,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发来文件材料一周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指导内容要在原有学生文字材料上进行相应批注,并通过邮箱发回,同时要求各位论文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指导记录,学部和专业将通过邮箱不定期抽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和教师指导记录。开题前通过指导教师及其指导记录评价学生配合度和开题阶段表现,对表现差的不能开题者给予警告,学生改进后直接进行二次开题,二次开题成绩仍不合格者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针对学校原有开题报告中未能体现学生通过情况的问题,在开题报告中增加开题审查小组意见,同时制订开题报告评分表(表1),根据题目、内容、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总成绩分数取三名专家评分的平均数,分数≧60为通过,分数<60为不通过。(2)中期阶段。中期检查阶段重点监控学生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在中期检查过程中,为了使评审专家能够对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进行更好的评价,制订了中期报告评分表(表2),增加了评分环节。根据毕业论文工作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量化评价,总成绩分数取三名专家评分的平均数,分数≧60为通过,分数<60为不通过。责令中期检查不通过的学生限期改进,进行二次中期检查,如仍达不到要求将停止其进行毕业论文的资格,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3)答辩阶段。答辩阶段重点监控抽查学生论文质量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制定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评价表(表3),由专业(随机抽取3名指导学生)和所有被指导学生在答辩结束后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态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分。将学生评分与专业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各占比50%)一起作为衡量指导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评分不及格的老师取消下一年指导资格,不允许参加评优,且奖金绩效评定表中该项成绩不计分。制订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表4),从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指标入手,对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规范性进行量化;从专业知识角度入手,通过毕业论文选题情况、专业能力水平、创新以及成果等方面的指标,对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进行量化。将此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列入学部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细则,从而为专业跨度大、论文同质性低的各专业评价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依据,便于学部从不同专业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中评选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二)确定各类型毕业论文写作模板。为进一步提升及规范学部现有各类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团队依据北京城市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撰写规范制订出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写作模板(包含开题报告表、中期检查表等附件的写作模板),并发放给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毕业论文格式相对规范,减少了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格式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从而将精力更多集中于毕业论文内容的撰写和指导。

三、生物医药学部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的实践

查看全文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策

摘要:提升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地方院校的C中医药大学为样本,通过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随着国内中医药行业的不断升级,业内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中药学专硕”)的需求和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吉林省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中药学专硕供求矛盾更加突出。C中医药大学作为省内培养中药学专硕的主要单位,是提升中药学专硕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因此,科学分析中药学专硕培养现状,针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实践中提高中药学专硕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硕培养现状分析

1.1培养目标及特色

C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硕培养主要依托于C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C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是吉林省首批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8年被列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药学学科在54所高校中,排名第10,进入前19%。中药学学科在深化服务地方中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加快省内中药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地方中医药法规体系建设,打造道地中药材优质品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掌握中药学学科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药品流通、中药炮制和鉴定、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吉林省中药材产业需求为导向,将岗位所需倒挂融合进培养方向与培养方案中,积极调研并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近些年来,为省内外中医药行业,培养了一批实践能力突出,适应岗位要求的中药学专硕。C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硕培养采取项目引导原则,共分4个方向,为中药制药技术方向、中药分析与检验方法方向、中药资源与鉴定方向、中药健康产品研究与开发方向。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将学生纳入自己的研究计划当中,学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以研究方向为引导,以课程学习为基础,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践等多种形式,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实践、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不同,将学生安排到药品生产企业、临床医院、药品检验所等单位,进行为期不少于12个月实践教学。

查看全文

探究区域优势可持续发展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关键指标;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等方法,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定工业中的优势行业及潜在的优势行业。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查看全文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探索

论文关键词:区域优势产业关键指标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等方法,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定工业中的优势行业及潜在的优势行业。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查看全文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摘要:根据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整合,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科技)竞赛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搭建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打造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实践结果表明: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3]。2014年9月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领了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改革新方向[4-5]。常州大学是具有“产学研”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加强双创教育的背景下,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药学三个专业调整了培养方案,将教学目标从传统单一的知识讲授转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的方向转变,增加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训模块,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涉及到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化学作为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与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及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工、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分子水平上探索与解释生物体生长发育与遗传等复杂现象,具有内容抽象难懂、知识体系复杂、学习难度较大等特点[6],同时,生物化学是现今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不断涌现,并支撑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在生物医药类及生物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在国内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促进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1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1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在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中一共包括三大模块:一是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包括糖、脂类、蛋白质、核酸、酶、激素、维生素及抗生素等,叫做结构生物化学或静态生物化学;二是这些生物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调控方式,叫做代谢生物化学或动态生物化学;三是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结构特征、生物信息传递及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叫做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分子生物学课程,儿生物化工类课程对分子生物学知识依赖较少,因此,将原来生物化学课程中分子生物学部分并入分子生物学课程当中,这样避免了讲授内容的重复性,在同样的课时下可以对结构生物化学与代谢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此外,重点突出蛋白质化学、酶化学与代谢化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更加贴切生物化学的特点,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接触学科前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知识的接收者,学生作为“学”的主要执行者,学的效果直接反应教学成效,因此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导作用,但现今的教学模式却是以教师为主体,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布置有关生物化学的学科前沿的学习内容,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汇报,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与同学讨论的方式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学科前沿可以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科研与应用相联系,更加了解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理论基础。1.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方面,教师根据我校专业培养方案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编撰适合我校专业学生使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手册,并且合理安排相对应的实验,使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操作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我校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开设“生物工程创新实验”课程,该课程共3学分,要求学生须在大三结束之前由相应教师进行指导完成课题项目,并在大三学期结束时进行答辩,由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题情况进行打分,可将生物化学课程与该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完成酶、代谢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入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对科研的重要性,成功的实验结果也会加强学生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研来反哺教学。

2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改革探索

查看全文

如何利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查找医学文献

科学引文索引的一般概况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lnsex),简称SCI,1961年创刊,由美国lnsti: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科学情报研究所,简称Isl)编辑出版,1961/1964为年刊,1965/978为季刊,1979年至今为双月刊。引文索引(CITATIONINDEX)就是用来查找引文著者的论文被人引用情况的一种索引;引文(Citation)是被引用的文献,即原始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REFERENCE),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是报导生命科学、医学、行为科学、物理、化工、工程技术、天体地学等科学领域的引文著者(参考文献的著者)的论文被引用情况和来源著者情况的一套检索工具。根据1998年对1997年以前文献数量的统计,1997年SCI收录来源出版物3453种(包括125种专题论文集)共有32634期,摘录来源文献74万余条(其中著名1.1万余条,署名著者73万余条),74万余条来源文献的类型主要有:期刊论文、会议摘要、技术札记、新闻、通、编辑材料、综述、勘误、讨论、书评(仅限于在SCIENCE和NATURE两刊中摘录)、书目(以往在综述中反映)、记、年表、重新打印等。1998年收录引文文献1617余万条。1997年收录生物医学及药学期刊1343余种,与美国《医学索引)重复收录的有1121种,占83.5%;收录中文期刊10种,而1993年则收录中文13种(其中收录湾期刊4种),见以下目录: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98)ActaPharmacologicaSinica(97,98)BotanicalBulletinofAcademiaSinica(台湾;9)BulletinoftheInstituteofZoologyAcademicSinica台湾;98)ChineseAnalsofMathematicsSeriesB(98)ChineseJonrnalofPhysics(台湾;97,98)hineseMedicalJoumal(97,98)ChinesePhysicsLetter(97,98)ChinesePhysics(98)ommunicationsinTheretialPhysics(98)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台湾;97,98)cienceinChinaSeries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y&TechnologicalSciences(98)cienceinChinaSeriesA-MathematicsPhysicsAstronomy(97)ScienceinChinaSeriesB-hemistryLifeSciences&EarthSciences(98)ScienceinChinaScriesB-Chemistry(97,98)ScienceinChinaSeriesC-LifeSciences(97,98)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97,98)ScienceinChinaSeriesE-TechnologicalSciences(97''''98)

2科学引文索引的独特作用SCI最显著的特点是反映了论文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2.1对引文的评价作用读者可以通过引文索引揭示被引论文产生的社会效益的作用,具体是:①某篇论文被多少人引用,从而可就该论文(尤指被多人引用的论文)对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社会价值作出评价;②研究人员也可通过引文索引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及价值。

2.2对引文著者的评价作用通过检索某引文著者的全部论文,得以从文献数量上对该著者的专业特长和学术造诣及其对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

2.3在相近课题同行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检索其著者的某篇论文被哪些人引用,然后通过来源索引可了解到来源著者的单位和地址,这种引证和被引证的关系揭示了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从而了解相同或相近课题研究者的分布和在同行之间架起了相互交流的桥梁。

2.4对科研动态的分析作用通过团体索引对大到国冢、小至单位科室所发表的论文的统计分析,从而可以了解国家或单位科室的科研成就和科技发展动向,便于对口学习。

查看全文

制药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制药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对适应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牡丹江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制药工程;社会需求;专业建设

自1998年制药工程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全国已有近300个制药工程专业办学点[1]。随着我国制药产业、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2]。在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各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开展高层次的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对接区域产业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以特色求发展、形成错位发展,以确保制药工程专业跟上医药产业发展的步伐[3-4]。牡丹江医学院(以下称该校)制药工程专业自2003年招收本科生以来,根据学校“两为”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制药工程人才为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医药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切实满足了地方对制药工程人才的需求。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该校制药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和行业发展需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先后于2003年、2010年、2014年和2020年进行了四轮人才培养方案及全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2020年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化工与制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药工程专业)》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结合行业调研和该校“两为”办学特色,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逆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基础课程,增加新课程和跨学科课程,注重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查看全文

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分析

生物化工产业是生物技术与化工技术两个产业交叉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新型产业,依托绿色的生物转化平台,实现化学产品的工业化高效生产。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生物化工产业为传统化工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近年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将生物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通过政府引导推进生物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确保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政府的《国家生物经济蓝图》文件中,明确将“支持研究以奠定21世纪生物经济基础”作为科技预算的优先重点。欧盟在《持续增长的创新:欧洲生物经济》中,将生物经济作为实施欧洲2020战略,实现智慧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1]。在世界各国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资金、人才不断向生物化工产业聚集,产业技术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生物化工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高地。

1生物化工产业的特点与优势

生物化工将生物和化工两个重要产业有机融合,以生物细胞催化和转化为平台,利用化学工程技术和装备,将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最终促进行业之间融合和发展,创造生产力和价值,在食品、饲料、化工、造纸、纺织、医药、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生物化工以生物技术为依托,通过化学工程手段实现工业化,重点突出以生物活性催化转化为核心,经过微生物代谢或酶的生物催化,将以生物质原料或传统化工初级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制品。生物化工产业具有绿色、安全、高门槛、高投入、长周期、高回报的特点。与传统石化产业相比,生物化工产业建立的是一种基于碳素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模式。生物制造产品比传统石化产品平均节能30%~50%,减少环境影响20%~60%[2]。生物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将来在化工领域20%~30%的化学工艺过程将会被生物技术过程所取代。

2我国生物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生物化工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生素的大规模生物发酵生产和应用是主要标志事件。我国的生物化工研究开发比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中科院所及高等院校,经过30多年时间的不断发展,我国生物化工产业技术水平、规模、影响力均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生物发酵产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每年生物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用量超过3300万t标准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技术、资金、政策高度集中的生物化工产业集群逐渐形成。根据中国发酵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淀粉糖产量超过1300万t,发酵氨基酸产量达到600万t,发酵有机酸产量245万t,发酵生产多元醇163万t,发酵制酶制剂145万t,发酵生产酵母36.6万t,功能发酵制品360万t,食用酵素产量超过15万t。其中,柠檬酸、赖氨酸、谷氨酸的产量和工艺居世界前列,新型生物酶制剂、酵母及其提取物、功能性发酵制品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取得长足发展。随着我国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生物化工产业正在形成鲜明的特点,逐渐实现从效仿、被动跟跑为主向领跑、自主研发和创新转变,从学术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为主向企业和市场实际需求转变,从实验室规模向工业化和自动化转变,从依靠经验为主向科学可控细胞代谢调控转变,从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向全球市场需求转变,逐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生物化工产业发展体系。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生物产业布局和发展,而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大力支持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并在国家层面对我国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规划。目前我国生物化工产业已经具备加快发展、在部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基础。

3生物化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