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04:20: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实验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实验课

医学生实验课心理探索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重要的联系,也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课程之一。而解剖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因为文化、性格、生活环境等诸多原因,加之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解剖实验课,部分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进而使学生该科目成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甚至我校曾有个别学生因此放弃学业。为此,笔者对135名大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解剖实验课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研究。 l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赣南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大一年级)135名,其中男生72名,女生63名。所调查对象既往无精神病史,入学时心理测验各项指标未见显著异常。调查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实验。

1.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个别心理访谈的方法。根据临床医学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和个别访谈结果编制调查问卷,包含16个题目。以班级为单位,在实验课或自习课由实验教师或班级辅导员发放问卷,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部分感兴趣的同学进行个别访谈,所回收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1.3统计方法描述性统计。

2调查结果

2.1医学生对解剖实验课的基本态度在解剖实验课的必要性上,91.1的学生认为解剖实验课非常重要;对于解剖实验课与理论课学时分配情况,59.3%的学生认为需要增加实验课时数,21.5的学生认为理论课时数较少,需要适当增加,13.3的学生则认为目前的学时分配较为合理,另有5.9的学生则认为学时数分配无所谓;经常逃避解剖实验课的学生占8.1,此外有27.4%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到解剖实验室进行学习;能够全部参与或参与大部分解剖实验课的学生占52.6;此外,有60.7的学生认为部分实验标本可用仿制的模型代替。

查看全文

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数学实验课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软件;生物医学工程

摘要: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数学实验课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软件;生物医学工程

1引言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医药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相结合的科研能力,能使学生成为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而现代科学中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数学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对数学的要求比传统的学科的要求更高。

数学实验课是以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它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三者融为一体,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开设数学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在学学数学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并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这对学生将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尽快成才大有益处。

查看全文

慕课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启示

摘要: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慕课具有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合理、教学设计科学、评价方式灵活等优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需吸收和借鉴慕课的优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设计,创新评价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慕课;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全球迅速兴起。在这种趋势下,我校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教学改革。如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吸收和借鉴慕课的优点,使实验教学效果最优化,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思考。

1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阻碍学科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认知主体作用,缺乏对学生判断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逐渐养成不爱提问、不想思考的习惯,容易盲目崇拜书本和教师。此外,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内容与当前医学发展不适应

查看全文

医学免疫学金课建设路径

摘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免疫学建设为契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提出的建设“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结合医学免疫学课程特点,运用微课、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的SPOC课程等线上资源与翻转课堂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同时尝试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建设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为进一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教学模式参考。

关键词:微课;雨课堂;翻转课堂;医学免疫学;金课

近年来,“消灭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各高等院校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金课”又称一流课程,是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建设“金课”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学习难度并拓宽学习深度,做到真正把“水课”转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标准[1]。同年,“金课”被归纳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此外,具有“两性一度”标准的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五大“金课”首次亮相[3]。本校的医学免疫学为自治区级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前期致力于临床医学专业“金课”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故将“金课”引入预防医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医学免疫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相似,如课程内容繁多、学时数少、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案不完善等[4]。以往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线下讲课为主,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氛围不活跃、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使被动的“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转变。

1“金课”建设路径

根据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特点和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托自治区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资源平台,参照“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对“金课”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1.1在线“金课”建设的必备条件

查看全文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法,在教育活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课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实现了教育中的有效辅助。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助推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实现高效的微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本文介绍了微课对于实验教学课程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究如何运用微课实现有效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当前,微课教学经过无数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法,微课教学被当成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微课教学要想实现高效的课程教学目标,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科融合,提高微课资源的教学适应性,不断提升微课资源服务课程教学的能力。

一、微课概念及其在对于实验教学课程的积极作用

(一)微课概念内涵。微课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8年,提出者为美国教育学家戴维?彭罗斯。他认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更符合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具有更高的教学效率,应用前景广泛。随之而来的是“微学习”这一理念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地铁上、咖啡厅以及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也是一样。一堂课程中真正精彩的部分往往只是其中的6—10分钟,若时间过长,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出现分散,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微学习”对于课程形式有较高的多样化需求,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具备灵活性与变通性,与微课的发展相对应。微课主要是通过教学视频的编辑、精剪,通过网络平台或网络付费平台,实现对于微课资源的共享,学习者可以借助有效的微课资源的筛选,获取符合自身需求的微课资源,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二)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教学。目前,我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主要采取小班分组制的实验教学模式,每组配备一名实验教师,但因学校医学专业学生众多,想要随时随地使用实验室教学设备并不是易事。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而且课上的实验教学时间(主要是这个原因)有限,而实验教学内容较多,很多实验只能一次带过,很多学生还没有明白实验的具体现象和原因,对于课程知识一知半解。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开展,相关课程教师可以制作或下载关于某个实验操作的教学视频,并通过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对视频资源进行有效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及操作能力。2.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高效教学。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开展中,学生的实验学习时间只能在课堂中,地点也只能局限于实验室,而实验教学时间有限,加之实验室资源不足,实验教学成果不太理想。而微课教学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反复学习中提升对于实验课程的认识,提升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此外,微课教学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当前医学微生物学使用微课进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查看全文

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双语教材设计研究

【摘要】高质量教材是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的基础,对培养医药类双创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双语教学的普及,双语实验教材建设已成为医学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金课建设,以医学生综合实验素质培养为目标,依据医学双语教学特点,整合国内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将医学基础实验双语版教材设计为两大板块、四个层次,并将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融入教材建设中,在提升教材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而促进了医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金课;医学基础实验;双语教学;教材建设

“金课”第一次出现是在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由教育部陈宝生部长首次提出,随后被写进了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为打造高质量“金课”,各个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均开始了探索与改革。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课程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整个教学环节占有核心地位。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高质量教材的设计与编写是打造高质量“金课”的基础和前提,而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是我校医药类各专业必修的基础实验课程,其教材的难度、深度与挑战度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双语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提上了日程,特别是医学、生命科学等国际交流较多的领域,双语教学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因涉及面广,实验操作性强,故双语教学的实施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其中高质量的医学基础实验双语教材建设就是制约其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2-3]。为了适应高校“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我们以原有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教材为基础,重新设计与建设,并对配套英文实验教材、中英文双语实验教材的设计与建设进行了探讨。

1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双语教材设计设计思路

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双语教材的设计(见图1)基础为“金课”标准,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与其创新能力。新版教材主要分为中文和英文两个模块以及四个层次(即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医学综合性实验、医学设计性实验和医药创新创业技能)。其中中英文模块中,中英互译,内容趋同,兼顾实验特点与多种教学模式的需要;而四个层次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同时考虑到线上教学的需要,我们将教材分为线上、线下两个体系,积极设计实验视频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和配套PPT,有效拓展教材应用时空,并与“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要求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2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双语教材内容建设

查看全文

中职护理教育预防医学教学论文

1教学对象和教改方法

1.1预防医学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将预防医学课程列为中专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共4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2学时,所使用的教材为沈志谦主编的《预防医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理论课的章节主要包括:绪论、环境卫生与健康、饮食与健康、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社会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介绍、疾病的发生要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实验内容有:正常成人的食谱编制、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儿童铅中毒的案例讨论和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等。

1.2研究对象

以我校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两个合班,每个合班含4个小班,一合班人数为128人,二合班人数为103人。

1.3教学改革方法

查看全文

微课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运用

[摘要]微课是围绕某个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短视频形式展示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传统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技术陈旧等问题。微课在实验课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能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微课,也叫微课程,英文名字为Microlecture/Microcourse,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走进教育领域的新兴事物。微课的雏形为美国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Kee教授提出的“1分钟演讲”,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于2008年正式提出并在全球逐步推广[1]。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2],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3]。

(一)传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基础课,也是众多课程知识的基础。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影响着其他课程的学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传统实验教学多是以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4],在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试剂、仪器设备等,并且在课前已经进行过多次的预实验,摸索出操作简便、能让多数学生得出理想实验结果的操作步骤,他们对操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也进行总结。上课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这样做虽然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但是学生积极性不高,他们无法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的过程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佳的观看效果,尤其是座位位于后排的同学。于是教师不得不对同一教学内容分组重复演示,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由于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较多,有些学生难免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遗忘,即使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老师时不时强调、提醒关键的操作步骤,但由于学生实验操作速度有快有慢,老师的提醒也不一定能发挥作用,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二)微课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堂的实施

查看全文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基础医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基础医学学科的前沿学科,而且与临床医学各学科紧密联系。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繁杂、抽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临床专业医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已成为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专业课程规划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考试方式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为提高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的一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后续临床课程的基础[2]。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从分子细胞层面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为专业课学习和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是新形势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7-8]。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1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法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均需要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并根据教材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因材施教,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基础理论,由浅入深。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构建并完善由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等所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基础实验技术的理解。授课教师应该以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较多,但课时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应精炼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授课。该门课程的必修内容是认识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精练授课内容,突出重点章节,同时,课后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医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课程的实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限制,往往被学生忽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烦[1]。为解决这些问题实验教学中心老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课堂及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索,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实验报告书写及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2]。课前预习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学期伊始我们便将教学进度表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试剂的理化性质和注意事项、根据实验步骤选出最佳实验方案。课堂教学是实验课程的关键部分。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3](Problem-BasedLeanr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4](Team-BasedLeanring)融入实验教学课堂中。以“菠菜色素提取、分离与鉴定”系列实验为典范来说明。首先将实验学生进行学习分组,根据实验学生多少分成6~8组,每组5~6个学生,每组设一名组长。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布置系列问题,让组员之间相互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统一统计[5-6];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菠菜色素提取、分离与鉴定”系列实验部分问题设置如下[7]:问题1:菠菜色素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它们在医药卫生领域有什么作用?目的: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知识以及小组讨论来查找问题答案,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实验与医学的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2:它们的分子式和结构式如何?根据结构式判断含有哪些官能团?,初步判断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目的:让学生把理论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让学生掌握性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3:从菠菜中提取色素有哪些方法?实验教材采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目的:让学生掌握常用天然产物提取方法有哪些,并根据实验室实际条件选其绿色经济的实验方案。通过诸如此类系列问题的设置,逐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化学知识和网络教学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近年来与传统的实验教学对比,PBL-TBL结合在实验中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讨论发言、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书写及结果多方面考核同一实验的成绩,这样有效避免了陈旧的只根据实验报告评定成绩的考核手段。

2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形式多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总称。它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8]。我校从2013年开始开设化学学科第二课堂,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以实验技能大赛和开放性实验为主体,科研项目相结合为特色。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检验学生在第一课堂上知识掌握牢固程度[9]。通过实验技能大赛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实验教学中心已经承办六届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容易忽视的细节。例如:部分同学仍旧使用大拇指按移液管上端管口、右手拿洗耳球、减压过滤滤纸大小不符合规范等。通过实验技能大赛发现学生在第一课堂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每一位教师,以便实验教师在以后课程中及时补充强化不足实验操作。这样就形成以实验技能大赛为契机,及时检验学生实验知识掌握程度并反作用与第一课堂。开放性实验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开放性实验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10]。医学院校开设化学开放性实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是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因此导师在选取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化学与医学的结合点和实际可操作性。例如我校教师开展的“血清中钾、钠、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中药铅、镉等重金属含量测定”等实验项目的选取,难易适中且贴近医学实际应用。导师在指导学生开放性实验的时候会根据实验技能大赛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使部分对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及时得到有效的指导,为后续的学习科研夯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