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3 07:08: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化学案例教学研究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核心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1]。但是生物化学学科内容复杂繁多、概念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更新迅速,一直以来是医学院校学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使得很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为了适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研室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了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本文就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加以阐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又称CBL(casestudy-basedlearning)教学,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所倡导,目前在国内外颇为流行[2]。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所需,在课堂中引入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一个宽松的、特定的临床实例情景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讨论,结合老师和学生的集体协作力量,用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它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的展开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来完成教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大大缩短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差距,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很大优势[3]。

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在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是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篇章,而糖代谢十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重点。糖代谢使学生自然联想到糖尿病。作为一个医学生,应该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和胰岛素的关系、糖尿病和糖代谢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糖代谢的案例教学为例,来讲述一下我们在糖代谢中实施的案例教学法。糖代谢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章节的内容复杂繁多,反应过程和反应步骤很多,例如糖酵解途径就包括10步化学反应。如果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地去复述一遍反应过程和步骤,教学效果非常一般,学生还会感到枯燥乏味至极。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先系统讲解课本内容,然后恰当引入案例对理论内容进行印证,学生就会对案例非常感兴趣,他们就会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结合案例分析讨论所学内容,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内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所选的案例要合适,能恰当的说明问题。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更要能反映所学的课本知识,而且案例的综合性要强,以便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针对这个特点,糖代谢这一章我们选择了有关临床上的糖尿病的案例。案例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问题,选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重点内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附加一些问题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糖尿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但是并不深入,因此这个案例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4]。案例选择好以后,我们,我们将案例及思考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其做好课堂分析、案例讨论的准备,并针对案例提出疑问。布置案例的同时将案例的诊断也告知学生。因为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课程之前未学习诊断学及部分临床专业课,无法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所以案例的诊断要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有目标的准备材料。学生的准备,我们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学生在课前阅读案例,并通过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准备。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教师由一个讲解者变为一个参与者、协助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理论为手段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主动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了他们的潜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5]。

3案例教学法实施后的总结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实证研究

[摘要]以临床专业2个班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教学与概念图进行教学。通过比较两种教学法教学结果的差异,分析学生对概念图态度的问卷调查,发现概念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利用能有效推动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建构,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概念图;医学生物化学;知识建构;实证研究

概念图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Novak,J.D.)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概念同化理论所提出的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1]。研究表明,学习者通过制作概念图,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效地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2-3]。医学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该学科内容抽象、枯燥,涉及反应复杂、基本概念多,学生往往因为庞杂的概念和复杂的反应过程对该学科望而却步。本研究旨在将概念图合理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并探究概念图对该学科的教学效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临床医学院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的学生,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教师在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讲解过程中未涉及概念图的应用。第一章结束后对所教班级进行章节小测,并对各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之后,从统计分析无差异,且大一学情分析相当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小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30。两组分别再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6人。(二)教学方法。本次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不涉及任何与概念图有关的教学内容。实验组在第一章结束后便应用概念图进行教与学。1.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图。第一章测试结束后,利用以“蛋白质”为主题的概念图对第一章知识要点进行复习,同时对概念图的组成要素、结构,概念图的绘制工具及绘制流程进行讲解。2.小组绘制概念图。教师首先依据教学对象、内容和目标选定概念图主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带着主题去预习,并绘制概念图初稿。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创设具体情境,引出概念图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教学。讲解完毕,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各个小组的协作者参与讨论,学生则根据讨论完善概念图。讨论完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概念图展示与讲解。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则作为评议者对概念图进行点评。课后,各小组对概念图进行最终修改,之后利用概念图绘制软件绘制最终完善的概念图并提交,用于建立生物化学概念图资源库。实施流程如下(见附图)。由于小组绘制概念图的教学法耗时长,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仅在第三章与第四章中实施了该教学法。3.个人自制概念图。实施小组绘图之前,每位学生自制第二章以“核酸”为主题的概念图;实施小组绘图之后,学生对后续每一章的内容进行自制概念图。教师对学生自制概念图进行评分。4.学生利用概念图资源库进行巩固性学习。将学生绘制的优秀概念图作为学习资料进行分享,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绘制的概念图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三)应用效果评价。1.评价方法。(1)对学生自制概念图进行评分:具体参照王立君[4]提出的依据教师制作的标准图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评分的方法展开;(2)将对照组和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实验组学生对概念图应用效果进行评估,采用Likert5级评分。同时,问卷涉及2道开放式问题。问卷发放30份,回收30份。2.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比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多次概念图评分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调查问卷的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

查看全文

中职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研究

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医学桥梁课,学好生物化学,对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大有裨益;但对于大部分医学生来说,提起生物化学,都会皱眉头,流传的一句话是“生理生化必有一挂”,反映了生物化学这门课难学难理解的特性。但是,任何一门课都有学习方法,只要用心,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轻轻松松驾驭生物化学,让它不再成为一道门槛,而真正发挥桥梁课的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认清生物化学的本质———生命的化学,建立四个问题

在学习第一章绪论时,要建立一种概念,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那么第一个问题是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是什么?(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生物化学的前四章就是阐述这些重要的组成物质;第二个问题是体内重要的物质是如何代谢的?(主要是糖类、脂类、蛋白质,这三大代谢);接下来第三个问题是代谢之间是如何联系和调控的?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遗传;第四个问题是遗传信息如何传递与表达?最后是两个专题生化(血液生化和肝的生化)。在整本书的学习中,一直要问自己这四个问题,把这四个问题弄明白了,生物化学也就学透了。

1.1第一个问题如何学习

第一个问题即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结构影响了性质及功能,所以在这四章的学习中,共同点是掌握每一种大分子物质不同的化学结构。可以把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大分子物质,对比着进行学习,重点掌握它们的组成结构,进而理解其性质。酶是特殊的蛋白质,通过了解它的结构来认清它特殊在哪里,从而理解酶的特点以及酶催化的原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酶如同工酶、酶原。第四章维生素,相对好理解,可以通过自学学习,掌握各种维生素的别名、功能、缺乏症。这前四章,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概念较多,蛋白质和核酸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想象成“麻绳”;只是组成“麻绳”的元素不同,基本单位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要学会“解麻绳”。而酶,通过实验学习酶的活性,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等等,理解得会非常深刻。

1.2第二个问题是重点(三大代谢是核心)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端学习方式逐渐走进高校实验教学课堂,雨课堂教学模式悄然兴起,其所具备的方便、灵活、便捷和高效的特点使教师的课堂更具有活力,医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率,师生互动和交流更具有时效和便捷,教学评价更趋于科学和合理。本文以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和PCR实验技术为例,简要介绍雨课堂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当中的应用,总结该教学模式下所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值得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雨课堂;互联网

国务院总理同志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联结,创造出社会发展的新形态[1]。在教育领域,可以是“互联网+学校”、“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师”、“互联网+学生”等模式[2]。同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了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任务目标。教育部同时指明,应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3]。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医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4]。目前,我校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5]。因此,在“互联网+”逐渐走进课堂教学的背景下,旧的教学模式迫切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构建基于雨课堂实验教学新模式。

一基于雨课堂的医学实验教学设计

雨课堂是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由清华大学推出的一款新兴智慧型教学工具,结合MOOC和翻转课堂模式,把教师和学生最为熟悉,利用率最高的通讯软件“微信”和PPT结合起来。将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教学环节全覆盖,利用这一教学工具,教师可将相关教学资源如语音、视频、练习题等推送至学生的微信上,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教学互动。同时,雨课堂中的一些功能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在线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点不懂,并和老师通过手机进行及时的沟通;课堂上限时答题、弹幕答疑等功能既可以及时反馈教学质量,又可以维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课堂热情,实现了良好的教学互动。最后,在一整个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过程中,雨课堂通过教师的微信端动态推送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数据,利用收到反馈的信息,对教学情况和效果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评估自身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的数据分析也有全方位的掌握,促进提升教学质量。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的推出将手机带到了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课堂上手机”功能的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基于雨课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所侧重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和“PCR实验技术”。这两个实验教学内容涉及内容多,知识要点较为抽象,有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同学反映较难掌握。针对这些在实验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笔者也就雨课堂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安排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设计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各环节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二雨课堂医学实验教学结果反馈

查看全文

创新思维培养与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探讨

摘要:创新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较少引起关注。通过归纳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再以其内在联系这一哲学规律为主要手段,以教、学探究的方式进行授课,将所授知识点与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融会贯通、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举一反三的思维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良好。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创新思维;联系;培养

生物化学因知识点繁多、内容晦涩且直观应用性不强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学不会或不愿学[1],在医学教育中被学生公认为最难学的科目之一[2]。因此,生物化学的教学成为历来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3-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医学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放在了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基础医学学科的生物化学,尽管在实验教学方面已为一些研究者所关注[6-7],但理论教学在创新思维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忽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医学生物化学亦不例外,如果挖掘出所授知识之间及其与相关专业、职业等之间存在的内外联系,运用这一哲学规律将知识点化繁为简、诠释晦涩及体现实用性,再以探究为载体启迪学生思维,则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以上困境将迎刃而解。应用联系规律进行探究式教学,可着重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体现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在创新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下用具体实例来进行探讨。

1联系规律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会以教学主、客体的主观认识而改变;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欠热情,却常常归咎于课程内容与生活、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等无太大关系,这正是他们忽略了联系存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实质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是生物化学与社会诸多方面的真正关系。因此,教学时要重点突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化学内容与课程之外的极大关联。如“吃啥补啥、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饮食理念深入人心(课程外),该说法虽源于人体的化学组成,但却归于生命活动化学的变化规律(课程内),因此,“猪皮未必能美容,猪腰可能不补肾”,由此衍生出“吃啥也不一定补啥”的理念。

2医学生物化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及运用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论文

1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手段也应该进行创新,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将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将它们给予多彩的表现形式,对教学结构进行完善,这样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们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的好奇心,提升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速度,使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比较先进的知识进行了解,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对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进行想象创新,比如酶的诱导契合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片以及动画信息的传递,学生在观看了相关多媒体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对酶的实际形态进行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酶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如蛋白质组学研究、几种电泳、层析方法的区别与实践等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教学效率。

2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学生课后复习

在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解,然后根据自身实力以及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难点的剖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明确化。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的时候,应该对难点进行层次分析,从简至繁,逐渐的加深教学程度。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课后复习,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但是学生对于这种布置很是反感,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选择,尽量挑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题目,让学生在进行问题解答的时候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有所上升。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很是丰富,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对难点进行准确把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后复习,才能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认识模糊的现象发生。然后再加上课堂上教师大方的举止、幽默的语言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逐渐改变生化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不利局面。

3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开教学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繁多,分子结构复杂,且物质代谢变化多样,所以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认识不够彻底也是比较常见的,加上还有繁重的实践知识,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别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繁多的理论知识,应该进行分类,在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以及功能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分子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并且以营养学的角度进行饮食调节。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认识。而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实践知识,教师首选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对半分为基础实验以及综合技能实验两大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将生化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相互衔接,锻炼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生化化验单做出基本的评价,体现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研究

摘要:成人医学生物化学教育中存在许多不完全适应社会现状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我们针对成人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生物化学教学的新方法,探索了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逐渐形成了一套融合线上与线下、案例与理论、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成人教育;生物化学;远程教育;案例式教学;医学

随着医学与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二十一世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成果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医学的众多领域,成为预防、诊断、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及新药研发等的重要方法。因此,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原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适当了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对于当代医疗卫生工作者不可或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提高在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的重要任务,也是在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的一个主要渠道。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在成人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医学生物化学成人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周末或业余时间授课。由于成教学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每次上课时间间隔较长,学员知识遗忘度大;②每次授课时间集中、信息密集,过程中容易疲劳,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③学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知识的需求具有实用性,但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可能不够系统。而生物化学的学习首先对化学基础有一定要求,部分基础知识较为枯燥抽象、物质代谢的联系剪不断理还乱,而整体知识系统内容宏大、前沿知识和技术更新快,这些特点一方面对学员的学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学员认为所学知识与临床应用脱节,而丧失对生化学习的信心。针对这个明显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群体,目前大多数医学成人教育,包括生化教学依然照搬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只是教学内容难度减小,考试要求降低。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教与学的兴趣,敷衍了事,大大制约了成人教育的发展。面对种种的弊端,亟待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成人教育的需求。

二、混合式教学在成人生化教学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论文

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公认的最难学课程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是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将传统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可能是快速提高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PBL;传统教学模式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生命信息传递与调控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都可以用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从分子或基因的水平上加以解释。另外,许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也可以用医学生物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加以解决。可见,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的认识生命、研究生命和探索生命,更好的适应临床医学的需要。然而,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面覆盖广,并具有微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再加上理论课时的大幅减少,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起来更加吃力,导致不及格率较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什么是PBL教学法

PBL是problem-basedlearning的简称,也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通常不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在PBL教学中,学生通常以小组(7~8人)为单位进行集体学习,并由小组长对每个组员进行任务分工、分头查阅资料,并充分讨论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性,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PBL教学法由神经学教授Barrows首创,并于1969年成功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此后,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学教育中。1986年,第二军医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首先引进了PBL模式,此后许多高校都引入了这种教学模式。2000年,中国大陆主要医科大学的代表赴香港大学交流、学习PBL教学经验,因此可以认为PBL教学模式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PBL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

查看全文

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本研究就启发式教学法、病例式教学法、错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为该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法;实践

生物化学主要是对生物分子在结构、功能以及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对生物自身的生命情况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际学习的时候,由于讲授内容抽象,且专业术语既繁又杂,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导致教学进度较慢。另外,还由于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先进,只是单纯的机械化教学,很少联系实际,造成了学生对生物体内各类物质代谢理解不够,不能深入地了解各类生物化学知识[1-2]。所以,本研究主要就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充分,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所以,启发式教学法是由之前的教学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并获得了一定成果。以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清楚人体代谢的性质。另外,对于新陈代谢所造成的疾病和生物化学上相应的核心理论以及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诱发疾病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掌握医学知识理论,还能够让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医院一般从事护理工作,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的时候,要着重讲解护理常用临床实践的内容,例如,糖尿病病人发病原因以及其平时的护理重点,又如通过酸性灌肠原理对诱发肝硬化的原因进行讲解等。启发式教学是在之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给予创新的教学法,分析、探讨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开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掌握的启发方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以及差异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多媒体教学法

查看全文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最初在美国流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航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后复习,做作业。翻转课堂建构了新的学习模式,学生上课前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课堂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各学科乃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已成为医学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共同语言。生物化学理论研究与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医学生形成基本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有重要作用。较熟练地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验课学时较少、资源不足等原因至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个别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动手参与实验热情不够,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翻转课堂给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学生能够在实验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会减少教师实验课堂用于集中讲授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参与交流讨论重点、难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师的个性化的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一般是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绝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老师要求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但预习往往不深入。实验原理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觉悟,内化所学内容,达到“悟”高度。实验过程的预习,由于教学资源所限,学生在实验课前并没有机会接触所用到的实验器材,预习只能停留在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对实验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和应注意的问题缺乏预见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验课前自己看视频,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到课堂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习不能偷懒了,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

蛋白质、酶、核酸和脂类是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而关于蛋白质的实验内容为重中之重,我们首先选取了“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这个实验内容进行了实践。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要分析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前提需要将它从蛋白质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出来,而且尽量不损伤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分子,通常采用透析、盐析、电泳、层析及超速离心等物理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盐析法沉淀蛋白质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对蛋白质活性具有稳定作用,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层析是分离、纯化蛋白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应用最广。“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应用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多个专业的重要实验内容,为综合分析实验,实验操作复杂,对学生实验技术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本节课的实验目的:1)熟悉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总体思路;2)掌握盐析法、分子筛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技术。课前将本次实验课的3个教学重点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除盐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蛋白质分别录制成了3个时长在10min左右的微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器材、试剂、演示实验操作等。实验器材部分,重点介绍了本次实验课所用的葡聚糖凝胶G-250、DEAE纤维素,并强调此两种实验材料属于价格昂贵的实验材料,实验结束后必须按要求处理后仔细回收。由于本次课所用实验试剂比较繁杂,而且所用3种醋酸铵缓冲溶液只有浓度的区别,所以在视频展示实验试剂时,对学生给予提示。实验操作采用真人录像的形式演示操作步骤并配以同步讲解操作技巧,为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操作演示的录像中,只有出现演示教师的操作,教师的头像以及其他与操作无关的实验台上的物品均不出现。录制完成后上传到网上,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学习,并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课堂上首先检测学生是否认真观看了课程视频,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评价他人的总结,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针对课堂前所自学的内容提出问题。问题设置的比较灵活,不针对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做过多的要求,问题可以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认为其他同学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对概念解释的扩展、实验流程的质疑等等。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后,老师对学生首先简要说明本堂课的活动安排:1)检查实验仪器和试剂是否准备齐整;2)学生讨论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后开始实验;3)对分离、纯化的清蛋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到每个实验小组内,观察实验情况,及时纠正实验操作错误和不规范之处,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等。课后,老师主要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检验翻转课堂是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完成的书面实验报告质量、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给予评价等多个方面,与采用传统模式的平行班级实验效果进行比较。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掌握、对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明显好于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课后,任课教师进一步与其他教师开展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完善。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针对课堂前和课堂实验过程中的感受进行交流,并对课堂安排通过讨论进一步完善。

2结论

翻转课堂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在“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这个实验项目上进行了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流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发现翻转课堂显著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而且它的“先学后教”流程符合教育规律,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课前对教学重点、难点高质量的“习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的质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翻转课堂毕竟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虽然我们在“血清清蛋白分离、提纯和定量”这个实验项目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实验课不同于理论课,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是否都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如何翻转才能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都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作者:李庆华 刘玉莲 纪朋艳 方青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