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5:33: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基础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病例讨论加强医学生完善诊断思维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病例讨论不但可以拓展医学生的知识面、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和环节包括、医学生掌握能引起头痛的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诊断要点、一个诊断的正确与否,关键还在于是否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症状结合体检、正确的临床思维有时不能仅靠个体的独立思考而成、新时期的医学教育不应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医风医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通过病例讨论可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
关键词: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医学教育
病例讨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训练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病例讨论不但可以拓展医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深度与灵活性,而且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
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和环节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基本分析、集体查房、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案、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评价预后等内容。医学生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其次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后才可能发现重要线索,然后结合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鉴别,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最后提出比较符合患者客观征象的临床诊断。例如,一个因“头痛、呕吐入院”的病人,就需要详细询问头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持续时间、程度、缓解及加重因素,是否伴有有发热、意识障碍、抽搐,有无外伤史以及有无高血压病等等。这就要求医学生掌握能引起头痛的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诊断要点,及相关的鉴别诊断以及解剖学、功能学和影像学的知识。同时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阳性体征,从而为提出完整的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过程使医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对基础知识加深了理解,同时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
成人医学教育生理学论文
1.成人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重学历而不讲究真才实学。虽然学生在中专或者大专阶段都接受过相关医学知识教育,但部分学生对医学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不够重视,或学习抓不住重点,死记硬背,忽略理解性记忆等,造成基础理论薄弱。成人继续医学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以取得学历或晋升职称为目的,而不注重真才实学,特别是对基础学科不重视。
1.2采用半脱产学习模式,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医学高等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多采取半脱产形式,即学生每学期在2星期内集中学习2~3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由于这些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学习,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全部保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陈旧,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凑,基本采用传统被动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上课很难了解学生的不足,教学内容可能并非是学生渴望获得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成人医学生已有一定医学基础,这样被动式教学效果很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管制度,经常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等现象发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
2.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成效,真正达到增长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在成人继续教育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医学生三基训练质量论文
【关键词】医学生三基训练教学质量目标评价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生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医学教育质量评审中的重点[1]。几年来,我院一直把加强“三基”训练作为提高医学生业务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医学临床实验教学中,我们加强优化医学生的三基训练,在教学评估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三基”训练对每一名医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医学现代化的今天,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也代替不了严格的“三基”训练,“三基”训练是医学生实现从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基础。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至关重要。因此三基训练的目的,就是以训练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临床实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指导老师的选拔与培训
选好临床指导老师,是临床“三基”训练质量的根本保证。学生学习操作技术有赖于老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与指导。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就必须有相应合格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依照内、外、妇、儿各科的要求,从各临床科室选拔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熟练的老师进行培训。首先让指导老师吃透教学大纲,精读、钻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拓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示教时,既要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统一规范操作方法,使操作动作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
医学院学生教学管理的创新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旨在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其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应用型人才;对策
从当前医学院整体教学状况看,虽然医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教学管理模式滞后就是重要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医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完善医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能力。
一、当前医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存在错误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曾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准确定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专门人才类型。但是在当前一线医学院中,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在教学中出现注重理论研究、轻视实践的问题,这有悖于医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中专护理学对口高职课程设计对比
近年来,我国在中专毕业生中实行了对口升学的政策,从而使一部分应届中专毕业的护生有机会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这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教育机构如何根据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教学计划,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2]本课题对“对口”高职护理学专业(以下简称高护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合理地设置课程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本课题采用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专三年制护理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及我校现行的高护专业三年制教学大纲和计划。对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和计划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2001级和2002级236名高护专业学生就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各类课程学时的需求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36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为98.73%。
2结果与分析
2.1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专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中有必修课程20门、选修课程3门。其中必修课程中的物理、化学合并为一门理化基础,医学基础课程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合并为一门正常人体学基础,致使学时大幅度减少。高护专业教学计划中,有必修课程23门(公共基础课程4门、普通基础课程3门、医学基础课程6门、护理学专业课程10门)、选修课程5门。其中,高护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健康评估课程中专教学计划中没有,但其主要内容如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心电图等知识则在中专的内科护理学中有所讲述。
中医医院临床检验医学教学分析
临床检验医学教学不仅仅是提供检验报告教学实践,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针对检查项目的咨询服务,包括对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目前,临床检验医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引入为此提供了崭新的思路[1-2]。PBL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综合、评价、思考,贴近临床检验医学的应用,培养了实习生的医学素养[3]。传统临床检验医学教学法侧重于各专业相关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完备[4]。而忽视了对学生对于整个临床检验医学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5],而PBL教学法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中医医院检验科存在检验教学基础薄弱,带教经验不足的缺点,本院多数为中医科室,因此更需要与临床医护理人员沟通,使他们了解检验项目的检验要求和临床意义,才能从根本上对检验质量工作进行控制;以应对中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为改善评价PBL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医学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
1研究对象
以2013-2016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中心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同学(n=112)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为均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的专科检验医学专业的实习生,结合的使用PBL教学法结合科室每周的培训工作,开展普通教学法和PBL教学法的对比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
采用PBL教学法,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材料中的内容,课前授课老师结合材料与实践设定若干问题,将学生分成7~8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设定的问题,问题内容来自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四版《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
3评价方法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案例教学法对培养新时代临床医学人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其真实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在多个教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和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此,为了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等能力,本文在浅析案例教学法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临床医学中案例的编写和设计,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探究如何在临床医学中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案例教学法;组织与实施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程和内容运用微型案例、典型案例和复杂案例来展开教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地理解临床基础知识和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中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它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它旨在提高学生处理病例的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时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对现实问题的真实模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纸上谈兵带来的局限性,并且它在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或治疗方法时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在一次次的案例讲解中,学生还能得到有效的临床模拟锻炼。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空泛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掌握临床的基本技能和综合发展个人的医学能力。
二、临床医学中案例的编写和设计
计生医学临床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目前上述计生医学教育受到忽视,使得这类人才明显匮乏,难以达到现实需求。由于计生医学关联的层面多,且内容较为复杂,这就对实习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计生专科的带教老师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指导医学生在提高手术技术含量的同时,力争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计划生育科实习带教效果的有效路径是将基础与临床联结,实习带教紧跟科研的创新、拓宽教学途径,注重显现多媒体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注重医患交流能力的锻炼培养。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殖医学;实习带教;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不孕不育的人数与以往相比大幅增加,有大量的人们需接受计生健康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因为健康需要,科学避孕和优生优育、人工流产等需求也逐渐增加[1]。但目前上述计生医学教育受到忽视,使得这类人才明显匮乏,难以达到现实需求。迫切需要培育计生医学方面的有用人才。由于计生医学关联的层面多,且内容较为复杂,这就对实习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该院计划生育科至今已实施对年的临床带教,教学成绩十分显著。现归纳与探索了计划生育医学生临床教学遇到的难题,以便于对以后持续改善其教学效果发挥更好的作用。
1计划生育科的特点和临床带教重要任务
计划生育科由门诊及病房组成,门诊开设有避孕专科、药物抗早孕专科和不孕症专科。计划生育科主要致力于开发和运用新型避孕药、避孕工具及不孕症的诊治[3]。主要开展的业务有紧急避孕、人工流产术、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期妊娠引产术、药物流产和引产、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和取出等。该专科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治疗严重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为政府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4]。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要在指导医学生提高手术技术含量的同时,力争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提升计划生育科实习带教效果的有效路径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探讨
摘要:探讨如何在医学类高职院校公共课程教学中将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堂,渗透教学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服务人民、又红又专的医药卫生人才。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
1背景分析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多项政策,推动了医学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医学类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主要以职业技术为导向,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文教育被专业知识训练、校企合作实践及以职业技术为导向的教学所取代的问题。以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在课堂中贯穿人文思政教学内容的问题亟待解决。
1.1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现状
医学类高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本学科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从而成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因其特殊的医学专业背景,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决定了今后的医德医风[1]。而与医学类本科在校生相比,医学类高职在校生普遍存在医学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解剖学案例教学分析
【摘要】遗传病案例教学是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但大多高校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于临床医学专业课之前,学生缺乏疾病分析的临床思维。因此,笔者在遗传病案例分析教学中,整合解剖学知识,将复杂的遗传病特征化繁为简,依据解剖学知识对疾病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及讨论,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遗传学;案例分析;教学研究
医学遗传学教学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遗传病,探讨其发病机制、遗传方式、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降低它在人群中的危害,以改进人类健康水平[1-2]。医学遗传学课程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课程设置多位于临床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尚未系统性接受临床思维训练。遗传病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引起多种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异常,导致遗传病具有复杂多变的疾病表型,因此在实际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起来往往十分困难[3]。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现有医学基础知识,在遗传病案例分析教学中,与解剖学知识相整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以受累器官的解剖学特征为分析切入点展开,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遗传病的理解,也能够使他们更好的理解基因与疾病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1解剖学知识在遗传病案例分析中的必要性
遗传病表型复杂多样,同一个基因突变可引起不同的疾病表型,而不同的基因突变亦可引起相类似的疾病表型。此外,由于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因此,突变基因所引起受累器官及受累系统损害程度往往轻重不一。本阶段学生由于缺乏诊断学、内科学等系统的临床思维训练,在遗传病案例分析中往往不能抓住主要重点,分析散,缺乏系统性。鉴于遗传病表型的复杂性,在案例分析中我们需要化繁为简,对受累疾病的大体部位,器官组织,涉及系统等依据解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分类,在学生有限的医学知识情况下,可以较为系统全面有条理的对遗传病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有利于理解“基因型-疾病表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的遗传学概念。
2解剖学知识在遗传病案例分析教学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