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1 19:32: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管理论文

医学统计学教学管理论文

教育是科技进步和经济振兴的基础,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今天,高等教育为适应这一新形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已进行着多方面的改革。sO100

众所周知,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统计学更是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科研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灵魂,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评价、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教学内容贯穿于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如何适应新形势,迅速推广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满足医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实现医学统计学的自身发展,是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对象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学手段落后。②医学研究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发展,信息数据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大数量化。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可参与性与知识的全面、系统性,以及多媒体组合的高效性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到“所学即所见、所闻即所学”,适当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灵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以创造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决定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统计工具从计算器发展到计算机为主,能应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处理医学科研数据已成为必备的能力。否则,一方面有人不懂得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使大量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盲目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不管是什么研究类型的数据都简单地交给计算机处理,用计算机取代统计,势必造成大量统计方法的滥用和误用。医学研究的许多数据关系到病人的治疗、转归,甚至生死,统计方法的误用会导致严重的论理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摆脱大量的繁琐演算的束缚,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信息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统计学教学不再是数据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研究设计的艺术和数据表达的艺术,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思维和推理的乐趣。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院级教学研究立项的课题:

(1)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01年)

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1目前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几乎将所有的管理重点都放在了学校需要与学生需要相统一上,过于强调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个人权威,却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虽然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但是在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2)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不到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与学生既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必要的情感交流,管理者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够有效弥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使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就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管理者往往过于注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却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而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意见,不利于其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情感沟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管理者只有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才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应有所突破。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以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必然会形成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将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过于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不注重合作,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整个医学院校都向应试教育倾斜,却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2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管理部门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质量,可以结合医学院校的自身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查看全文

医学教学档案管理论文

【摘要】现如今人民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更多的医学人才投入医学领域进行研究发展,而且这些人才也必须同时兼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有关的教学管理部门、教研室等相关的人员必须一定的管理能力。通过教学档案使管理能够及时反馈出相应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医学教学;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医学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足。在我国有很大多数医学院在档案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基层教育的档案管理十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比如一些医学院未建立规范的立卷部门,很少有固定的人员负责归档工作,多数是临时抽调出的老师来负责。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具体的人员予以负责,其在档案管理制度构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二)教学档案质量不高。教学档案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档案所产生的价值和效果,而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管理的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来自各种教学文件材料,因此,教学文件材料质量是取决于教学档案的质量好坏。但是,依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注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对于其档案的形成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医学教学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或者没有进行及时归档总结,或者没有形成文字性资料,难以形成具体的档案资料,造成很多教学档案的质量不高。(三)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依照我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已经日渐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支撑。而信息化建设的辐射范围也应当包括医学教学档案的管理,只有对教学档案的管理不断推进信息化进程,才能够保证其档案管理的持久性。但是,更多的院校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档案管理方法上,其信息化建设开展不足。即使部分院校已经逐渐推进信息化建设,也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档案管理之中,水平不高。(四)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服务教学,坚持以教学为根本。但是,在当前的很多院校中档案成为“保存”的象征,其利用率并不高,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档案的使用效能低下,档案的服务性质没有得到体现,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加强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在进行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构建方面必须要结合本学院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细化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在此方面应该由分管的校长进行负责,通过相关的专业人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范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必须要创建适应各个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一些医学院起步较晚,缺少足够的教学档案管理经验,在制度构建方面容易忽略,多数档案可能没有及时进行归档和收集,而且很少进行系统的分类,很难真正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因此,院校必须要注重经验的总结,不断完善学校医学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规范,建立适应各系教学档案的规章制度,创建具体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二)提高教学档案质量。真正要提高教学档案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学文件材料的选取和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保证教学材料在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其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的来自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记录,让开展的教学工作以文字性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予以落实和保存。另一方面,各类教学文件必须具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就是所保存的档案必须依照相应的规范而进行,通过具体、统一的要求保证其教学档案的质量可靠性。在载体的选择上,格式和书写上以及整理、立卷上都必须达到规范标准化。此外,每一种教学文件材料必须要归档完整,所保存的档案应当贯穿教材、教案、教师讲义、教师授课情况以及学生反馈等各个方面,只有保证档案的全面性、完整性,所进行的档案管理才具有意义。(三)加快教学档案信息化进程。在教学档案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提升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得档案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也是档案事业未来发展上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在纸质载体的各种教学档案上,必须实施案卷级、文件级的计算机录入的保存和检索,努力实现全文数字化,创建出比较完善的教学档案信息数据库,最终达到向数字化储存利用的发展目标。另外一方面,必须注重电子载体类教学档案进行归档工作,对于学校的多数教学档案必须实行纸质与电子档案两方面共同存储的信息管理,把教学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相互结合实行教学档案的双向信息输送,努力实现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此外,在教学档案管理的阅读上完成全面的计算机检索机制,使得教学档案信息真正的公开化,利用现今发达的网络完成教学档案资源上的共享以及教学档案信息内容的远程终端服务。(四)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将建立的教学档案真正有效的利用起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服务工作,这才是档案存在最大价值的体现和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满足使用者对需要查阅的教学档案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档案的使用率,促使档案价值的实现。在实际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考虑到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各类的检索工具进行及时的编制,这里特别要注重的是对教学档案的内容上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教学中重大事件,现有在校学生的统计等,在这方面档案的编写上,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由档案部门自行编制或者与学校其他部门联合编制。

查看全文

医学生课间教法管理论文

【摘要】充分认识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调整课程的设置内容及教学方法,七年制医学生课间实习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五步”教学方针,即走“学生-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路线。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七年制医学生;课间实习;教学方法改革

七年制医学硕士生扩大招生是近几年的事,由于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交流能力、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潜力和能力。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们的教学组在学生课间实习中对骨科医学教育的观察、实习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1充分认识七年制学生的特点

在传统的医学生课间实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全面系统的复课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时结合一些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实习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对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七年制学生骨科课间实习时,我们充分了解了七年制学生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注重学生的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在短暂的课间实习时间里让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充分发挥,改变以往实习“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模式,实行“教师唱配角学生唱主角”,以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为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实习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改变

查看全文

医学生自杀倾向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自杀倾向发生状况,探讨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1466名1~5年级医学本科生的自杀、性相关行为等35项相关因素及行为现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1596%;不同年级间自杀倾向发生率有差别,高年级发生率高于低年级;独生子女的发生率高于非独生子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倾向与经常怨天尤人、被告知患性病、打架行为、看黄色书刊影像、异性性行为、自慰行为、使用违禁药品、通宵上网游戏、控制体重、睡眠异常、缺少锻炼、找心理医生等12项因素和性相关行为有联系,OR值分别为3247,1868,1736,1671,1566,1542,1530,1478,1425,1401,1351,1321。结论医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较高,性相关行为是自杀倾向的重要危险因素,自杀倾向与性相关行为相互影响,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倾向实施干预。

【关键词】自杀倾向

自杀与人类文明同时存在,居全世界第10位死因〔1〕。在中国,自杀居第5位死因,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是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亡原因〔2〕。自杀意念是自杀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4〕。本文以自杀意念和性相关行为为研究重点,以医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医学生自杀意念与性相关行为的联系,分析性相关行为与自杀意念的交互作用,为自杀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层整群抽取某医学院1~5年级本科生50个班,1550人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466份(946%)。其中男生936人,女生530人,年龄18~25岁,平均(2057±144)岁。一年级491人,二年级311人,三年级401人,四年级216人,五年级47人。来自城镇学生725人,来自农村学生741人。独生子女326人,非独生子女1140人。

12方法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项目〔5,6〕,结合我国青年学生自杀和性相关行为研究实际情况,确定35项相关因素和行为编制调查问卷。对认真考虑过自杀条目肯定回答者定义为有自杀意念,对制定过自杀计划肯定回答者定义为有自杀计划,对自杀未遂肯定回答者定义为自杀未遂。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3个调查项目肯定回答任意一项及以上者统计为有自杀倾向。调查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回收。

查看全文

医学本科专业免疫管理论文

【关键词】医学本科专业免疫学教材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发展快、深、广,免疫学概念多,应答机理复杂,前后内容相互穿插,教学内容几乎浑然一体,是教学难的根本所在。好的教材是做好免疫学教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免疫学教学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国内《医学免疫学》教材编写基本上是按免疫学概论、免疫学基础、临床免疫及应用的顺序编写的,其中免疫学基础部分是教材的核心和重点,安排和编写好这部分内容是编写好全教材的关键。

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供高等医药院校使用的《医学免疫学》教材至今已有四版。第一版编写顺序为概论、抗原、抗体、补体系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检测及其应用、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免疫调节及临床免疫等章节[1],第四版为免疫学概论、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细胞组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耐受)、临床免疫、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等六篇[2]。近期国内出版的其他供医学院校本科专业使用的《医学免疫学》教材的基础部分也基本遵循了抗原、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这种编写体系[3,4],实际上这种编写体系是传统的“抗原、抗体、补体……”编写体系的延续。应该讲这种编写体系在20世纪基本适应了免疫学的发展水平及免疫学教学的传统习惯,有利于教学。但是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对免疫应答机制的深入了解,进入21世纪这种编写体系愈来愈不适应免疫学教学的深化和质量提高,不适应与国际优秀教材接轨[5~8]。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医学免疫学》教材,下面就该教材的编写思路加以分析,供同行商榷。

1按照免疫识别、免疫效应、免疫应答顺序编写免疫学基础内容

基于免疫学教材内容概念多、应答机理复杂,前后内容混杂的特点,合理安排好免疫学基础部分的编写顺序和内容,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会增加教学“内耗”及难度。

查看全文

医学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近两年来,我院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的问题,并且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某些管理漏洞。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为初学者掌握。如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则有可能成为一种科教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平台。

关键词:医学教育;管理系统;改革

继续医学教育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卫生部于1991年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和实践[1]。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科教科、护理部负责我院400多名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科研管理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负责整理、统计各类资料,不仅工作量相当大,而且统计出的数据容易重复或遗漏,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提供相关的查询和统计分析信息。多年来,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都是人工处理,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学分年度验证、统计报表制作等,工作量大、程序较为复杂琐碎,且效率低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院从2005年开始使用由北京健康在线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研发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CME),虽然应用时间较晚,但已取得较好的效果。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教育学分记录难、规范难、上报难、查询和审核难等问题。该系统是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的规定而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通用性,适合于各级医院用于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管理,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应用。

1系统简介

以我院使用的2.1.1064版为例,ICME是一套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它把计算机、互联网、POS机和IC卡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继续教育管理[2]。主要特点有:图形界面操作简单、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动态数据统计等。该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学分录入”、“科室管理”、“统计查询”、“远程查询”、“系统设置”六大功能模块,能够完成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存储、打印、维护和远程交换等功能。

1.1前期准备科教科专人负责ICME的管理工作。硬件需求:可连接Internet的专用电脑1台,POS机2台,联机读写器1台,ICME软件1套。按姓名、科室、专业、职称、职务、学历、身份证号等内容录入ICME全院医务人员的基本数据,公司为每位医务人员配发一张继续医学教育IC卡,为持卡人建立唯一编号。

查看全文

医学图书信息管理论文

1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特点

1.1内容多,信息广医学图书信息所涉及的信息较多,范围较广,服务对象是医学专业人员,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出现同专业的资料可出现在不同的图书资料中,因此,图书管理工作较为困难。1.2图书信息分类不明确目前,医院图书信息的分类多样化,缺乏统一和明确的分类标准,因此加大了医学图书信息的管理难度,甚至造成医院及图书馆中的资源浪费[7]。1.3医学图书资料有较强的时效性医学图书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管理工作者应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以满足医学工作者的需要,实现图书资料的价值。1.4医学图书信息的科学性医学图书信息是医学工作者防病治病和为患者提供优良服务的知识来源,因此医学图书信息必须有科学依据,才能更好地为医学工作者及患者服务。

2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方法

2.1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光存贮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的不断普及应用,因此医学图书信息管理也要和时代接轨,应用现代先进技术,优化图书信息管理[8]。要不断转变管理和服务模式,从实际出发逐渐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医院信息网,并采用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手段,不断实现管理自动化和文献检索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加大图书信息管理的硬件投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中,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图书信息管理的需求,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2.2创新医学图书信息管理制度,提高医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创新医学信息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发挥医学信息管理的信息化作用;优化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建设,在订购之时要严格充分把关,不仅要突出重点学科的专业特点,并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期刊,建立具有医学特点的文献保障体系;处理好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的关系,保证各类期刊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建立图书信息网络系统,不仅支持网上预约、续借和催还系统,还可以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发挥图书馆的规划统筹作用。2.3搭建医学图书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医学信息的服务水平医学图书馆目前存在文献资源更新滞后,分配不合理,采购量少等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医学工作者和医学科研者的需求,因此搭建医学图书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满足医学人员的需求。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用户需求,配置核心文献及特色期刊,避免或减少重复收藏,不仅降低图书信息的运营成本,提高信息服务利用率,丰富信息资源。2.4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医学信息管理水平随着医学现代化建设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医学图书馆必须要及时更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使图书馆高质量的为教学、医疗和管理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图书管理人员在熟悉图书信息管理业务的同时,还要具有情报学、医学、计算机、外语等学科的知识和操作技术;培养管理人员的信息研究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调研能力,使医学信息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主动询问服务、跟踪服务等,不断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建立医学图书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改进工作方法。

3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水平较低,图书馆功能尚未被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医院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往往被医院领导所忽视。但是医院图书馆是完成科研、教学和学习等信息传递与使用的综合性部门之一,是文献资源储存和供应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非常重要[9-13]。3.1医学图书信息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医学信息管理是医学工作者进行学习,指导工作的依据,而且也要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资源。因此医学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3.2传统管理模式落后与时展随着现代信息的普及和发展,医学信息管理的传统模式也随之动摇,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需求,不适应医学图书馆数字时代的发展。目前医学图书馆正在向知识评价、知识导航和信息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转变,提升医学图书信息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是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查看全文

医学遗传学教学管理论文

【摘要】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信息表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等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已进入一个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1]。终身学习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素养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的许多专家指出,“课程整合”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强调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养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当前信息素养的具体涵义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有能力从书本、报纸、电视、广播、社会调查、国际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库获取、储存、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信息素养是人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2信息素养的培养

查看全文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分析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医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融合纹理分析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1.引言

近20多年来,医学影像已成为医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结果使临床医生对人体内部病变部位的观察更直接、更清晰,确诊率也更高。20世纪70年代初,X-CT的发明曾引发了医学影像领域的一场革命,与此同时,核磁共振成像象(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超声成像、数字射线照相术、发射型计算机成像和核素成像等也逐步发展。计算机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作为这些成像技术的发展基础,带动着现代医学诊断正产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新的医学成像方法的临床应用,使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将各种成像技术得到的信息进行互补,也为临床诊断及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目前的影像医疗诊断中,主要是通过观察一组二维切片图象去发现病变体,往往需要借助医生的经验来判定。至于准确的确定病变体的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及与周围生物组织的空间关系,仅通过观察二维切片图象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对二维切片图象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人体器官、软组织和病变体的分割提取、三维重建和三维显示,可以辅助医生对病变体及其它感兴趣的区域进行定性甚至定量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它在医疗教学、手术规划、手术仿真及各种医学研究中也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对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