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概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6:0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学概论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学概论论文

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思索

1研究方法与结果

1.1传统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公共管理、物流专业共56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同步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进行同时实施文献教学法,在文献教学法实施之前,向学生开设文献研究方法讲座,学生根据自我兴趣选择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网上检索,收集文献并整理,之后撰写论文。完成传统教学法内容和文献研究结合教学法内容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理论考试。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与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论文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6.54,对照组的成绩是77.26,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叭)。

1.2传统和自主授课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将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信息、英语专业共54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实施学生自主授课方法。学生自主授课方法主要在传统教学进度的前1/3后进行,此时教师限定一定课时数,由试验组学生自主选择讲授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方式,每位试验组学生都要参与授课,进度和时间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师在学生自主授课结束后,总结和梳理知识体系,并对授课的学生进行点评和打分。试验组最后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自主授课打分作为评价指标,理论考试和自主授课成绩各按照70%和30%计入总成绩。两组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证明,试验组的平均成绩是88.23,对照组的成绩是75.31,试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有明显差异。

2对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法改革的认识

查看全文

被引及下载频次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以来被其它论文引用的次数,一篇好的原创性论文会对后续研究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被引频次[1]。高被引次数文章可反映其所属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期刊刊登高被引文章越多,其学术影响力就越大[2]。相对于被引频次,网络下载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被引频次,因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下载文献的简便快捷,大部分读者会通过网络获取文献,所以提高下载量也是提高被引量的途径之一[3]。但即使下载频次提高了,被引频次也不一定提高,因为读者会根据文章内容来决定是否引用此文。哪种类型的文章会吸引读者下载并引用呢?笔者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例,着重分析排名靠前的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较高的相关文献特征,探寻趋势,以期对今后医学编辑组稿及审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一、数据收集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统计日期为2020年4月21日,笔者将《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019年被引频次及被下载频次排名前12位的文章列表如下。1.1999~2019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被引频次前12位的文章,如表1所示。3.《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近10年文章所属主要栏目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二、论文特征分析

(一)与文章题材、内容的关系

1.药学类文章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较高从表1、表2分析可见,既有较高被引用频次又有较高下载频次的文章主要为药学类文章,包括药学类综述及研究性文章,表明药学为目前所属学科的前沿、热点趋势问题。随着近年来医药科研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精力于医药科研领域,随之对相关论文的需求亦增大。而单纯科研性论文是针对某个领域或问题的专项性研究,可以直接给读者提供比较详细的数据,也是科研工作者做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虽大多为本专业的读者下载,但被引用频次却很高。药学综述被引及下载频次较高,考虑因综述类文章涉及面较广泛,可吸引读者下载,读者关注度高,且文章内容有可汲取的引用点,故被引频次亦较高。而部分综述文章虽有较高下载频次,但被引频次却不高,可能因其主要是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内容概括亦相对简略,读者未能从中汲取其有用信息。2.临床及教学类文章被引用频次偏低由表1可见,被引频次排在前12位的论文中含08临床类文章3篇、理论类1篇、教学类为0篇。表2中文章《三伏贴、三九贴治疗原理剖析》虽有较高的被下载频次———1476次,但其被引用频次仅为17次;文章《避免“水课”,成就“金课”———关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途径的思考》下载频次为1476次,但被引用频次仅为8次。说明此类内容为目前研究的热门点,但因可能内容没有供读者汲取的参考点,或不能帮研究者全面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故引用频次偏低。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实践和思考

一、建设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背景

大学语文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普遍成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选修课,一路走来起起落落,冷暖不定。如何让这门课程持久稳定地发展下去?根据我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必须探索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通过相对科学完整的课程编排,形成相关的板块状课程群,才能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稳步发展。我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94年学校还是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就在医学各专业开设了30学时的大学语文选修课。但由于课程门类单一,课时、大纲、教材不稳定,甚至时开时停,十多年发展乏善可陈。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编写人才培养方案,也包括选修课课程设置。为了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势必要增加人文类课程总量。预感到建立课程体系、搭建课程平台的机遇到来了,便提早准备增设新课程的材料,又在课程论证答辩环节努力争取,最终增加了中国古典名著赏析、西方名著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导论等多门与大学语文课程相邻近的文学或文化类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平台初步构建。

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框架及及构建过程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探索,让我逐渐明晰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形成一个相对丰富、完整的板块,设立多层次、呈放射状的大学语文课程群。由于初步搭建的平台还比较单薄,根据教研室师资的专业方向,便不断酝酿新的课程,抓住每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机会,不断添加、完善:2011年增设现当代名家名著赏析;2014增设陕西地域文化、影视文学鉴赏;2017年增设医学与文学。自2006年平台搭建以来,经过三次修建和补充,形成了目前由三个层面组成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第一层:核心课程——大学语文;第二层:文学纵向扩展——中国古典名著赏析、现当代名家名篇赏析、西方名著导读;第三层:文学、文化横向扩展——影视文学鉴赏、陕西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导论、医学与文学。该体系的具体编排与逻辑联系是:第1学期大学开设30学时大学语文,立足于中国文学名篇的文本赏读,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标示出不同于高中应试教育支离破碎的解读,以引起医学生对文学阅读与鉴赏的兴趣,为以后选修更多的文学类课程打好基础;第2到第4学期分别开设古典、现当代和西方名著赏析,课时在20-30学时之间,是大学语文的扩充和细化,立足于作家作品讲读,初步搭建文学赏析的平台;其他相关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影视文学鉴赏、陕西地域文化、美学导论、医学与文学等涉及文化、哲学及相关交叉学科课程散设在四个学期中,课时也在20-30学时之间,以丰富大学语文的内容,满足学生更为广泛的人文知识需求。搭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个艰苦探索的过程,在专业特色明显的医学院校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建成一个非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确是不易的。尽管搭建到目前的状态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课时编排的合理性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但我们已前后努力了12年。比如美学导论应属于哲学范畴,放在这个体系里稍显牵强,就只能尽量向文艺美学靠拢。搭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实践让我体会到,要完成这项工作,一要有长远的眼光,构建适合学生需求的体系内容,储备相关专业方向的师资;二要抓住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积极申报新课程;三要在申报成功后保证课程良好运行,促进持续发展。

三、形成健康良好的运行机制

课程体系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因为人才培养方案要定期修订,如果运行不好,选课学生达不到规定人数,自然会被裁缩甚至砍删,近年来已有多门选修课程遭此境遇。所以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维持课程前行、促进课程发展的唯一途径。(一)以课堂质量保证选课率。近年来我校实行学生网上自主选课,要留住学生、保证选修率,只有通过精彩的课程内容、端正的教学态度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课程口碑,让学生届届相传,此外别无选择。以近三年为例,我校每年招收本科生约3000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在1-4年级拟开设约100门选修课,而经学生选课后能成功开设的约30-40门,大约3/5的课程因达不到选课人数要求(40人)而不能开课,而大学语文类课程从未有开课失败的记录。从近三年数据看,分设在一、二年级两个学期的大学语文及主干课程——中国古典名著赏析、西方名著导读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直保持了较高的选修率,在能成功开设的选修课中名列前茅:大学语文选修率近60%,其他主干课程也在30%以上。(二)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为了提升课程位置,我们积极进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2010年12月《大学语文》申报我校第二批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获批,2013年底结题。通过课程建设,整合了教学内容,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建设了完整的课程资料,从教学文本的教案、课件、课后练习到模拟试题库、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教学图片库、音频视频资料库等文本扩充资料;2016年申报了“医学生文学类选修课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对多门文学类选修课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厘清相关课程的内容界限、教学重心,探索选修课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通过课程建设,锻炼了教学团队,提高了教学水平,也提升了课程在校内的知名度。我们还积极参加教材编写、撰写教学论文和参加教学竞赛。主编的《大学语文》曾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在省内影响较大;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涉及到教材研究、文本解读、教学教法、教学改革、学生语文现状等内容;同时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连连获奖,先后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三等奖、“陕西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首届医学人文课程讲课大赛”三等奖和陕西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等。(三)以科学研究提升团队声誉。近几年来,教研室教师已成功申报多项研究课题,内容涉猎到清初关中诗歌、陕西女性文学、文学与医学等内容,大多数已顺利结题。2013年申报的“清初关中诗歌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18万元,是我校人文社科项目零的突破,提升了团队声誉,保证了我们在学校的话语权。(四)以广泛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影响。2014年校图书馆开办“书香校园”系列文化讲座,三位老师受邀为主讲人,利用这个平台,选择紧贴时代、容易共鸣的话题,举办了多期文学、文化类讲座:比如,莫言获奖时开讲《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歌曲《卷珠帘》红极时,拟题“《卷珠帘》与中国古代的闺怨诗”;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讲“路遥的人间抒情主义解读”;马尔克斯逝世,赏读他的《百年孤独》;中秋节到了,就讲“关于中秋文化”……由于题材广泛,找到恰当的契合口,所以很受师生欢迎,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也扩大了课程影响。我们还一直积极协助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团进行演讲、征文、辩论、朗诵等活动,活跃校园生活,提升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查看全文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生物技术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一定创造性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回顾了国内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现状,结合学校该专业的医学办学特色,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实验室条件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本科毕业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学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学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生物高新技术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满足社会对生物技术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内许多地方性院校开始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只是掌握扎实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该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践教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举足轻重。实验教学体系由课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但目前很多院校在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还只是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简单对应,整体效果较差。因此,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地方性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现状

国内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经历多年尝试,不同办学水平、不同层次和不同特色的大学其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侧重点各不一样。如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钱国英教授主持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改革的内容是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整合,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将实验课安排学分单独开课,并分为学生自选实验课程和必选实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后的效果表明,其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增加的开放实验室的经费从哪支出及如何合理管理的问题,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的协调与管理,因此实践中存在实际困难。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进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时,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遵循创新性、系统性、连贯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从直观性、验证性和巩固性实验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过渡,将实验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技术系列(又称为基础核心实验)、专业技术实验系列和创新实验系列。与学校生物技术专业有相似医学背景和创办历史的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把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到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教学内容上,以“淡化验证性实验,强化综合性实验”的思想为指导,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在教学方式上,不断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

二、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查看全文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一、构建制度保障平台

制度保障是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1]学校制定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和《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赣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等文件从项目的申报、训练及经费等方面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推行教学方法改革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双语”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伙伴,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安排学习步骤;精选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必修课学时数;丰富第二课堂,开设校级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必修课程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等,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有医学与哲学讲座,选修课程中开设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概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创造学等。

查看全文

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要:苏州大学药学院围绕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学科交叉、课程融合及器官系统整合,优化理论教学模块和实验内容,构建了适合于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整合药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整合药学课程体系被成功实施并初显成效。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提升地方研究型综合大学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药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要求各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我们在调研活动中发现,“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紧跟学术前沿和社会科技发展,尤其是与实际工作和学生就业联系不紧密”成为药学专业学生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当前,药学领域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已成为国家战略,我国真正进入了创新药行业爆发期。然而,传统的培养体系是建立在将已上市药物产业化的基础之上,无法满足当前对创新药物研发人才培养的需求。无效的教学活动直接导致学生多囿于死记硬背,学无所用的假象更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蚕食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兴趣。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药物研发思维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1]。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整合药学的概念、改革思路和设计[2-6]。有鉴于此,苏州大学药学院在药学专业中设置了整合药学教学改革班[7]。经过实践,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值得推广应用。

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药学教育的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药学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变革。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药学教育模式存在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学科学习时间跨度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差等弊端,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柰大学首次探索并建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大学在30年时间里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医学整合课程改革,为其他医学院校的整合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均先后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方案[8,9]。该课程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从生命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程体系改革为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提供了思路。

2改革思路

查看全文

医学院校人体科学专业发展论文

[论文]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发展方向

[论文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为了克服体育院校办此专业的缺陷,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文章从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出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能用体育的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探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涵盖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保健和康复、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也包含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1998年教育部将运动人体科学设置为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的体育学类。2004年普通医学院校开始招收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学生。但因该专业招收的对象是“普通理科生”并且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再加上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缺乏办学经验,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上,基本上套用体育专业和临床医学等专业的相关课程,难以体现“以运动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人的健康新问题”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导致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上产生了偏差。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

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谈以下几点心得。

一、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目前状况

1.培养方案。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到2007年止,全国拥有该专业的本科院校达27所,其中,已招生的医学院校就有5所。各院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即“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研机构、运动练习基地和保健康复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和康复指导的高级专门人才。修业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查看全文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思考

1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1壮医专业建设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条件之一。我校在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同时不断地对特色少数民族医学进行研究与挖掘。对壮医学教育开展相对比较早,早期主要以讲义的形式开展壮医学有关课程的选修课。自2002年起就开展了中医学(壮医方向)的本科教育,该方向学生在修读中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壮医基础理论》《壮族医学史》等12门壮医药特色课程[1]。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壮医药的各项科研成果以及诊疗技术渗透到中医学本专科各专业的教学之中,在学生当中广泛传播壮医药知识,吸引了大批热爱壮医的学生。2005年10月壮医药学院成立,配备了专业的教师队伍、独立的特色诊疗教学实验室等,从此壮医学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壮医学本科专业于2011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使壮医学进入医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壮医专业独立招生与培养。至今已经培养了包括中医学(壮医方向)和壮医学本科生近300人。目前我校壮医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将近300多人,这不仅极大地促进壮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为开展民族医学硕士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生源基础,是未来振兴壮医药文化的中坚力量群体。1.2师资队伍。广西中医药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壮医药教育起就积极地建设壮医药的师资队伍。80年代中期,班秀文教授作为壮医药教育与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及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我校民族医学硕士教育的先河[2]。壮医药学院成立后更是加强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涌现了黄瑾明、黄汉儒等壮医名师。2006年经国务院教育部学位办的批准,广西中医药大学获取了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设民族医学(瑶医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十百千人才等,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民族医学硕士生导师队伍。1.3教学条件。上世纪80年代起先后成立了壮医药研究室、壮医门诊部,并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成立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研究所,成为了壮医药教育教学中心。自2005年壮医药学院成立以来更是建成了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壮医诊疗实验室、壮药实验室、壮医药标本室等。2011年政府出台了壮瑶振兴计划政策,我校顺应形势成立了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研究条件日臻完善。这也极大地满足了民族医学研究生教学与教育,从此民族医学硕士生教育更上了一个台阶。

2民族医学研究生教育迎来的机遇

壮瑶医学作为广西的特色民族医学,近年来也不断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2.1社会认可度及需求不断提高。首先,随着近年来不断地对壮瑶民族医学进行挖掘整理和积极推进研究,壮医学从理论到科研均趋于成熟,在临床方面,不仅壮医学的药线点灸、经筋疗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受到患者的肯定,而且瑶医也凭借其独特的医理用药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痛风、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也不断得到患者的认可,壮瑶民族医学的社会认可度正在不断地提高。其次,广西拥有丰富的壮瑶医药资源,“医药不分家”不管是医药的理论挖掘整理还是临床研究应用都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民族医药人来完成。近年来壮瑶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从市级三甲医院到各县级医院也逐步兴起,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仁爱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玉林、梧州市等中医院均有壮医瑶医专科门诊或特色医学门诊等等,社会对各层次民族医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高层次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是紧缺。此外,为做好老一辈专家学术传承也需要更多的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不断重视及加大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实现壮瑶民族医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2.2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学校层面上,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在加大对民间优秀民族医学文化调研整理与总结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合理化探索,立志打造我校以壮瑶医药为特色的民族医学品牌。当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瑞康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柳州、桂林、玉林、梧州市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均设有壮医(民族医)特色专科门诊或病房,极大满足了本科乃至民族医学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政府政策层面上,广西区政府大力支持壮瑶医药的发展,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并出资兴建作为我校第三所直属附属临床与教学医院的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是以壮瑶医为特色的医院,也是继金秀瑶医医院、武鸣区中(壮)医医院、崇左市中医壮医医院等县、地级市医院以来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民族医医院,将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该院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学校及政府加大建设我校特色民族医学学科建设的决心,也进一步为我校民族医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民族医学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做了最好的铺垫。只有学科为社会认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为社会所接受,才是我校民族医学教育发展的机遇。

3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西医在社会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背景下,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3.1生源问题。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亚民族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专业为中医学而非壮医学等民族医学范畴的专业)的学生,这一生源占很大部分;二是本科专业就是我校壮医学专业这一民族医学专业范畴的学生,由于我校壮医学专业学生基数比较低以及学生报考兴趣等方面原因,这一部分生源只占一小部分;三是“亚医学”专业(即其本科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这一生源也占一部分。结合往年报考数据统计可知,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往往大于报考人数,特别是在民族医学(瑶医方向)表现更加突出,与报考激烈的内科学专业相比,民族医学生源间的竞争几乎没有,相当比例的招生人数还需要靠调剂来完成。综上可知,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生源数量少,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不容乐观的。3.2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导航”“引路人”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指导科研活动、探讨学科学术问题等[3],其学术素养等时刻影响着学生。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广泛推行导师制[4],“导、学”关系是学生与导师在这一制度下建立的[5]。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9名,笔者通过与在校部分民族医学研究生交流发现部分导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导师忙于行政或科研项目,学生有时对自己的导师“难得一见”;②学生读研期间需听取一定数量的报告或讲座是学校倡导的,而自己导师却很少给自己上课或做报告讲座;③导师对学生撰写论文不能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指导等。3.3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研究方向与内科学专业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呈现出一定的“内科化”现象,平时课程大多是各专业一起上的公共课为主,除了学术学位学生有一些自已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如民族医学基础理论、民族医学现代常用药物及方剂、壮医特色疗法、瑶医特色疗法等课程外,专业学位学生基本是没有这些课程的,这就体现不出民族医学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应有的自身的特点,其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仍亟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此外民族医学也面临着中西医学边缘化的危机,社会认知度及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民族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相对面较窄,就业压力仍较大这一社会因素,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觉得学习它根本用不上,从而消极对待民族医学的内容,这也不利于专业的培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

查看全文

保险学实践教学理念研究

摘要:基于保险学专业的定位和特色,医学院校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显得非常必要。目前,国内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多数医学院校将保险学专业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文章以某医学院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加强医学与保险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践课程设置两个个方面,并针对实践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保险学专业;医学院校;实践教学

2016年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0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其中,财产险和人身险业务分别同比增长9.12%和36.51%[1]。在行业发展不断加快、行业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愈发重要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自2014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政府、社会特别是高校积极主动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围绕如何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从教育理念、方法、体制、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目前,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开设保险学(020303)专业的数量为8所(截至2017年)。基于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通过探讨专业实践教学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将医学院校开设保险学专业本科层次作为讨论对象,以某校(以下称“WY高校”)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案例,结合同类院校的具体做法,对医学院校如何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讨。

一、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定位

(一)地方普通高校的本科培养定位。近年来,中央、地方和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如何不断深化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日益关注。选择在高等教育框架下改革创新还是转成应用技术类型、应用科学型抑或是职业本科教育?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定位值得深思。高等教育自其诞生起就具有公认的质的规定性,即追求学术创新同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高校面临就业的压力,因此部分高校在政策的引导下转变为职业教育,但是,因此而忽视高等教育的本质,混淆职业教育和应用教育值得商榷。因此,抛弃创新性和学术性是错误的,完全用就业指标来评价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错误的。[2](二)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我国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根据教育部公布信息整理,医学院校开设金融类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共计8所,其中包含药学院和独立学院(表1)。我国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专业培养定位一般为应用型人才大多医学院将保险学专业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开办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是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在保险学专业定位上也倾向于选择应用型而不是学术型。本质上,任何高校均具备学术性和应用性,只是主要侧重点不同,决定高校性质的作用不同。因此,地方本科医学院校将保险学专业定位于应用型培养,符合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同时很好地满足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强调医学、经济学与保险学知识的复合型从目前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医学院校来看,8所学校均强调结合本校的医学优势,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学科作为支撑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强调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上的复合型特征。因此,医学院校开设的保险学专业明显不同于财经类、综合性大学设置的保险学专业。在第八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上,教育部高校金融学类专业教指委员会王绪瑾针对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发展提出: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保险学是应用型学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应该严格区分,学历教育的核心是专业基本理论教育。[3]目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明确,既区别于学术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不同于职业学院单纯的职业教育,充分体现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

二、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与内容分析

查看全文